“明年我只參加已經接受邀請的學術會議,不接受國內任何個人或者單位的邀請作學術報告,除非是學生們,或者博士后們的集體邀請。”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顏寧在微博發布的這條消息迅速引發廣泛關注。
盡管顏寧很快解釋,這么做是因為,“一個人不能一直輸出,必須要有學習和沉淀,否則怎么可能一直有新鮮的內容?翻來覆去總是講一樣的東西自己都心虛”,然而社交平臺的大量討論還是聚焦到了一位科學家自省背后的某種“不堪其擾”。
當下,“明星”科學家因自身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被諸多學術活動所青睞。他們在科學前沿的學術視野、探索經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啟發同行、激勵后進,促進科學普及與傳播。
然而,現實中并非所有學術活動都具備足夠的“含金量”。部分科學家在“流量”的“裹挾”下,被動偏離了學術交流的初衷,將參加活動變成了一種學術“站臺”。
一些學術會議或活動打著學術交流之名,實則是拉來知名科學家撐場面、造聲勢??茖W家們在這些場合往往難以進行深入的學術探討與思想碰撞,反而陷入一些繁文縟節與形式主義之中。這不僅浪費了科學家們寶貴的時間與精力,也讓學術活動的真正價值大打折扣。
近年來,“科學家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是學術圈的一個熱議話題。2021年兩院院士大會期間,多位院士曾表示,參加站臺性、應景性工作已成為困擾科研工作者的突出問題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就曾坦言,他平時不僅要參加會議,有時不能參會,還需要為會議錄視頻,“兩個鐘頭錄了5個”,而自己領域的研究只能晚上再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則指出,有些人缺乏自律意識和自覺精神,“一請就去,甚至不請還要求去”,影響了科研工作者的聲譽,更活絡了一些人的心思。
科研工作本就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入,過多的非學術活動勢必讓科學家們無法全身心地專注于科研探索。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科學家個人的科研產出與學術成就,更會對整個科研生態造成不良影響,最終阻礙科學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顏寧此次的公開表態,也被很多網友看成是對這種不良學術文化說“不”,是“明星”科學家的學術自覺。她讓大家意識到,科學家不是“吉祥物”,不應被不合理的學術“站臺”要求所“綁架”。科研工作者有權利也有責任維護自己的科研時間與學術獨立性,將精力聚焦于真正有價值的學術研究與交流之中。
什么是“明星”科學家的學術自覺?
作為學術領域的佼佼者,“明星”科學家的學術自覺首先是對學術純粹性的堅守。當面對那些無實質學術內容、只為博眼球或達成其他非學術目的的邀請時,能夠果斷帶頭拒絕,不被虛榮和利益所誘惑。其次,還表現在積極倡導、營造健康的學術交流環境,堅持學術活動應當回歸其促進學術進步、推動科技創新的本質。只有更多有影響力的科學家充分發揮學術自覺,才能帶動整個學術圈形成風清氣正、求真務實的良好氛圍。
同樣重要的是,社會各方也應尊重科學家的工作性質,摒棄形式主義與功利主義的思維,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純粹的學術環境。只有這樣,科學家們才能心無旁騖地潛心科研,為人類知識的拓展與社會的進步創造更大價值。
《中國科學報》記者 胡珉琦;《中國科學報》 (2024-12-25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