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推薦 | 2024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正式發布
2025-01-08
2024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
學術月刊編輯部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編者按:2024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評選活動,由學術月刊編輯部與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聯合主辦。經過學界推薦、文獻調研、學者研討、專家評議、投票確定等程序,評選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理研究”等十大學術熱點,現予公布。
熱點一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理研究
入選理由:習近平文化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標識性、創新性意義的重要概念、重要范疇、重要論斷、重要觀點。系統研究習近平文化思想,把握其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內在機理和具有原理性、學理性、規律性的內容,探究體悟明辨其中的道理學理哲理,是學術理論界當下的重要任務。2024年有關研究主要是:1.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容、實踐要求,推進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整體性認識。2.開展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統性研究,包括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論、系統論、價值論、文明論、發展論等。3.發掘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創性貢獻,涉及文化領導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兩個結合”、文化發展目標和根本要求、新時代文化使命等方面。4.多學科開展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理研究,闡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理論來源和實踐基礎,厘清標識性概念的內在意蘊。5.探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之用,主要包括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
專家點評:2024年,學術界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理論來源、實踐基礎、文化底蘊進行了深入闡釋,揭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體系結構,闡明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品格、主要特征和蘊含的世界觀方法論,詮釋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意義、實踐價值和原創性貢獻。這些研究成果拓展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的廣度、深度和厚度,呈現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歷史研究與現實研究相結合、理論體系闡釋與實踐路徑探索相貫通的特點。當前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三方面:一是選題的同質性明顯,原創性的選題偏少,問題意識偏弱;二是深入的學理分析不夠,闡釋性的成果居多;三是研究方法、觀察視野較為傳統,未能形成學科交叉的優勢。隨著《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的出版,對習近平文化思想進行系統化、學理化研究,仍是學術界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一要回歸文本進行深入研究,總結習近平文化思想蘊含的基本原理,揭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理性創新;二要更新方法實現多學科研究,通過運用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傳播學等學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取得有創新的成果;三要拓寬視野實現多維研究,將習近平文化思想置于人類文化思想史、將新時代的文化發展置于人類文明發展史的高度進行分析,展現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意義和國際向度;四要強化問題意識和實踐研究,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實踐轉化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提出問題解決之道,以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點評人:陳金龍,華南師范大學教授)
熱點二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入選理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戰略部署。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2024年學界研究闡釋主要體現在:1.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精髓要義、理論貢獻、實踐價值。2.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系統總結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績、積累的寶貴經驗。3.結合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基于新時代改革開放的重要歷史方位與時代特征,闡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特殊背景、目標任務、重要原則、本質要求、實踐導向、根本保障、動力機制等。4.研究闡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辯證統一關系,探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意蘊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新要求。5.研究闡釋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若干重要論斷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6.聚焦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外交、安全、黨的建設等重點領域,探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要求。
專家點評:2024年,學界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可以用“進一步”“全面”“深化”三個關鍵詞來概括其特點。所謂“進一步”是指,這些研究把全面深化改革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結合起來,是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研究的進一步拓展;也是學界對近幾年來,尤其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以來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的進一步拓展。所謂“全面”是指,這些研究與以往關于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相比,研究的內容更全面,研究的領域更寬,研究的視野更開闊,參與研究的學科及作者隊伍更齊全,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形式更加多樣。所謂“深化”是指,這些研究緊密結合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解讀,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中國式現代化重要論述的系統化學理化研究闡釋方面更深入,對二十屆三中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新的戰略部署的學理闡釋、政策解讀更深入??偟膩碚f,這些研究對于全面系統掌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主要內容、理論貢獻、實踐價值,對于進一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對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對于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但也必須指出,目前的研究仍然是對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初步解讀,在眾多的研究成果中,同質化現象還比較嚴重,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并不是特別多。2025年是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預計學界關于這一問題的研究,宏觀層面將更全面、系統,中觀層面將深化,微觀層面將更具現實針對性。
(點評人:秦宣,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熱點三 新質生產力研究
入選理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時代發展大勢的深刻把握,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豐富和發展,為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引。2024年學術理論界就新質生產力展開了廣泛而熱烈的討論,形成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以下方面:1.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研究指出,相對于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通過新技術不斷催生新產業,通過新產業不斷創造新價值,通過提升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重塑發展新動能的新型生產力。2.新質生產力的實現路徑。主要包括:加強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筑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建立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暢通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創新,夯實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才基礎。3.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測度。構建新質生產力評價指標體系,測度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區域間差異。
專家點評:新質生產力是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中的標識性概念,創新了中國經濟學概念、范疇的表述,增強了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原創性和引領性。2024年,學界主要研究了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內涵、主要特征,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邏輯、條件、路徑等問題??傮w而言,盡管相關研究的熱度很高,但同質化、淺表化的問題較為突出,有深度的學理性研究、實證性研究尚顯不足。下一步,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邏輯與歷史相結合的方法對新質生產力進行學理化系統性闡釋;要結合新科技革命、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發展格局、數字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新動能轉換、新增長點培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發展戰略研究新質生產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要進一步探討各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差異化路徑,結合地區發展實際,找準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著力點;要加強新質生產力的實證研究,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進行科學度量,為加快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點評人:任保平,南京大學教授)
熱點四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開新
入選理由: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全球化時代建構中華文化主體性的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思想與文化現代化轉型的題中之義。堅持“兩個結合”,重新解讀和闡釋傳統倫理思想,成為學術理論界近年來研究的重點。2024年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體系化研究和學理性闡釋。從價值原則、倫理內涵、社會理想、內在發展路徑等方面探討傳統倫理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結合,力求突破傳統倫理的價值限域。2.中國古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學派代表性人物倫理思想的返本開新與意義重建。3.傳統政治倫理思想的現代轉化。探討“為政以德”“寬猛相濟”“經世濟民”“尊賢使能”“天下大同”等傳統政治思想的創造性轉化,服務于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4.傳統生態倫理思想的當代價值。探討“知命畏天”“天人合一”“仁民愛物”“取物以時”“廢奢崇儉”等早期生態倫理意識與現代生態倫理理念的耦合,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夯實思想文化基礎。5.傳統倫理思想的當代應用。探討如何吸收、借鑒傳統倫理思想中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方式方法,創新道德實踐,規范社會行為。
專家點評:中國古代的倫理思想包含值得研究的理論內涵,在新時代需要進行多重發掘。以普遍規范與個體動機的關系而言,這一問題涉及行為的機制,孟子、荀子、理學等在這方面的考察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學人的反省和總結,有助于今天道德實踐的健康展開。與之相關,倫理學對古典倫理思想有關道德事實、道德秩序、道德動力等問題的研究,也拓展了理論的視域。2024年對古典倫理思想的回顧,除了對以往倫理思想理論內涵的理解和闡釋,還注重把握其普遍的意義。以倫理與文明而言,研究既注重從文野之別考察由自然到人文的進展,也從“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角度考察倫理文明的多樣演進路向,相應地否定了西方倫理文明的優越論。相關研究突出了仁道的倫理意義,肯定了仁道對人的內在價值的注重,由此揚棄了突出個體利益的西方倫理傳統,體現了中國倫理思想在世界文明史中的意義。這些研究以展現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現代價值為指向,既致力于揭示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現代意義,使之能夠為當代的倫理共同體所理解,同時也確認了中國傳統倫理思想走向現代的深沉內涵。未來對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研究還需要在以上方面繼續發力,更深入發掘其理論內涵,在比較視域中探索其獨特價值和現代意義。
(點評人:楊國榮,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熱點五 教育強國建設研究
入選理由: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全國教育大會上全面論述了教育強國建設的科學內涵和方法,提出了教育強國建設的指導思想,為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教育強國建設是新時代的戰略性任務,學術理論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2024年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角度闡述以教強國的價值邏輯,回答“為什么建設教育強國”問題。2.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教育強國“六力”為指導思想,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特征,研制教育強國的評價指標,回答“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強國”問題。3.以系統思維確立教育強國建設的方法體系,從人才培養模式、管理體制、評價機制等方面探討如何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探索教育強國建設的中國道路與模式,回答“如何建設教育強國”問題。4.探討如何建設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加快推進“強師計劃”“國優計劃”的落實,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高水平師資保障。
專家點評:教育強國建設是2024年教育領域熱度最高的研究主題,是研究熱點與政策熱點、實踐熱點高度疊加的主題。相關的研究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系統性。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領域展開,2024年的研究則拓展到各級各類教育和教育的各個維度,系統性、全面性有很大提升。二是戰略性。跳出教育看教育,回答“強國建設,教育何為”這個重大戰略問題。三是國際性。開展了大量的國際比較研究,主要是在建構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國際可比較數據,對我國教育的發展水平進行測度;對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形成與轉移也進行了歷史比較研究,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借鑒。當前關于教育強國建設的研究全面展開,但有面面俱到之嫌,研究重點不夠突出,對教育強國的主要指標與影響因素研究需要加強。另外,思辨類研究比重過大,嚴謹的量化分析與質性研究相對不足。未來的研究需要突出重點,改進方法,更加關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育人方式和科研方式的改進等議題。
(點評人:褚宏啟,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熱點六 中國人口結構性變化
與高質量發展
入選理由:人口結構與人口高質量發展關系密切,二者都是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當前,我國人口正在經歷結構性變化,與之相關的議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2024年,學界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探討人口結構性變化與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關系,以及我國人口長期發展戰略的基本準則與關鍵面向。2.從人口規模、人口素質、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城鄉遷移和分布等方面對我國人口結構性變化新形勢進行客觀分析,指出人口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提出應對之策。3.立足中國現實,借鑒國際經驗,探討人口結構性變化的影響機制,提出與傳統的經濟因素相比,宏觀的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性等社會結構性因素對人口結構性變化具有更為重要的解釋力。4.從延遲退休政策、完善生育政策支持體系與創新人口治理等視角探討保障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可行之策。
專家點評:人口結構性變化決定人口高質量發展,而人口高質量發展不僅關系到中國式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更是關系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大事。2024年,學界對人口結構性變化與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內涵進行了闡釋,探討了構建相關指標體系,認為需要從“高質量的人口”和“高質量的人口發展”的兩層內涵定義“人口高質量發展”,并提出從人口總量、結構、分布和素質四個方面展開選取指標測量,但具體選取的指標則存在差異性,這為構建體現中國人口發展規律的自主人口學知識體系提供了重要依據。此外,中國式現代化與人口現代化的關系、我國人口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實現的路徑,也是學界比較關注的議題??傮w看,現有研究大多是從人口一端考慮人口高質量發展,缺乏對中國式現代化與人口現代化雙向互動關系的綜合考量,對國外人口結構變化與高質量發展的比較研究也相對欠缺,視野還不夠全面。下一步關于中國人口結構性變化與高質量發展的研究需要進一步細化深化,亟待在理論內涵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面形成共識,不斷深化理解,并且重點突出人口結構要素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綜合影響。此外,還要進一步關注人口與發展的雙向互動關系,凝聚起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更多合力。
(點評人:陸杰華,北京大學教授)
熱點七 人工智能的價值對齊
入選理由:人工智能廣泛介入社會生產生活,激發學界深度思考其對生產關系和生活秩序的影響,如何使人工智能的自主性與人類的意圖和價值觀保持一致,實現人工智能與人類社會的和諧共生,成為倫理學、技術哲學、傳播學、社會學、法學、認知科學等學科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2024年相關研究主要是:1.聚焦人工智能的規范研究和價值對齊的實現路徑,辨析人類價值觀念和道德倫理嵌入人工智能系統時所存在的倫理共識與多元價值訴求、抽象規則與具體情境、終極目標與短期追求等多維關系的平衡問題,尋求價值對齊的理論框架,提出通過構建道德數據集、模擬場景、監督訓練、技術審計等人機合作方式,評估和完善人工智能的道德表現。2.聚焦人技關系,闡釋技術系統和發展邏輯對價值的影響、技術結構與制度體系之間的適配關系等理論命題,借助技術想象、道德物化、基礎設施等認知視角,探討人機交互中人類價值觀被人工智能所理解和內化的互動機理,揭示人工智能與社會結構、歷史傳統、社會規范、價值信仰等的協同互構關系。3.考察人工智能參與社會實踐的具體運行與深層影響,反思智能系統作為技術治理的社會風險和公平正義問題。4.探討人工智能的侵權責任界定與歸屬問題,提出人工智能的決策出現問題時需要有明確的規則程序來確定責任方。
專家點評:人工智能價值對齊研究主要涉及技術實現路徑、倫理規范和治理框架的構建,以及如何平衡技術的快速發展與社會價值的需求。目前關注的重點,一是倫理與技術交叉方向,技術上如何通過機器學習、數據治理等實現人類價值表征,倫理上如何協調價值沖突;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與大模型特性方面,如何處理大模型的語義生成能力引發偏見、虛假信息和責任不清等問題;三是治理框架方面,如何通過倫理標準、法律政策和國際合作來促進人工智能價值對齊的實踐。這些研究凸顯了人工智能價值對齊的重要性,但相對集中于中美的文化背景,忽略了其他地區的倫理需求。未來有幾個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第一,道德與法律規范。目前的法律與全球治理均難以跟上技術演化,需要將傳統治理轉向動態治理模式,并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實現全球價值對齊。第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文化與倫理差異。不同國家的大模型體現了鮮明的文化偏向,如何協調這種偏向值得探討。第三,技術路徑選擇。表征主義和行為主義受到關注,通過機器學習實現價值表征是當前主流方法,但其在處理復雜人類價值觀時力有不逮。第四,價值共生。由于存在偏見與歧視、“欺騙性價值對齊”,有研究提出,價值對齊的目標不應局限于工具性一致,而應發展為人與機器相互承認和協作的關系;在應對欺騙性對齊時,應建立信任框架與雙向學習模式。
(點評人:陳昌鳳,清華大學教授)
熱點八 “大一統”的歷史書寫
入選理由:“大一統”是中國歷史孕育的一套內涵豐富的觀念,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備受學界矚目。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對其展開研討,涉及王朝統治、民族凝聚、社會治理、文化認同、疆域變遷、中外比較等眾多維度。2024年,相關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大主題:1.梳理總結“大一統”的源流、實踐及其在王朝國家形成與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研究指出,“多元一體”與“天極宇宙觀”共同孕育了獨具特色的“大一統”觀念,經過歷朝歷代的詮釋和實踐,這一觀念內涵不斷豐富,被中華各族認同,為大一統國家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滋養。2.剖析“大一統”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產生的深遠影響。研究指出,漢代形成的華夷同源、天下一家、四海歸一的歷史記憶,將華夷各族緊密地整合為一個世代相傳、綿延不絕的“文化血緣”共同體,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孕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成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源泉,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3.“大一統”與西方國家形態理念的比較研究。分析比較中西政治文明的發展歷程,指出中國傳統王朝與歐洲帝國的統治方式存在結構性差異,“大一統”作為中華政治文明精髓,不僅對中國政治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推動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發展。
專家點評:“大一統”作為歷史中國的根本特質,在中國向現代國家轉型的進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歷史規定性作用,是闡釋中華文明特性的基石。近兩年,隨著《新編中國通史綱要》《中華文明史簡明讀本》《天命如何轉移:清朝大一統的形成和實踐》《清代國家統一史》等著作的出版,如何更加深刻理解和闡釋中國大一統國家的歷史內涵和發展過程,已然成為“連續性研究”的焦點議題。學術界從歷史、政治、民族等多元視角切入,對歷史時期“大一統”展開深入探究,系統梳理“大一統”學說的發展歷程,揭示其對中華民族觀念認同的重大影響,剖析“大一統”觀與政治合法性建構的關系等。未來,將“大一統”置于全球史的宏觀視野下進行比較性研究,進一步加強對傳統中國“大一統”國家性質進行理論概括,依舊是令人充滿期待的研究方向。關于“大一統”的歷史書寫,要錨定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加深與邊疆史、邊疆理論研究的融合,以歷史學為基礎,汲取政治學、文化學、社會學、民族學、哲學等學科的思想和方法,提煉出更具普遍意義和解釋力度的創新理論。
(點評人:劉文鵬,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熱點九 世界中國學研究
入選理由:世界中國學是以中國為研究對象,匯聚世界各國學者智慧的中外交流之學、文明互鑒之學。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世界中國學正在成為“時代顯學”,它不僅是海外學者對中國的研究,也包括中國學者對海外中國學的“再研究”。2024年,世界中國學的理論建構和實證研究不斷推進,主要體現在:1.以跨文化視角對海外中國學進行批判性思考,探索構建文明交流互鑒視域下的世界中國學知識體系,揭示中國知識與思想的世界化歷程。2.探討世界中國學的定義、定位、性質、功能,辨析“國際漢學”“海外中國學”“世界中國學”等概念的內涵,在學理上將海外中國學和國內對海外中國學的再研究統一為“世界中國學”。3.考察中國文化在域外的傳播,整理域外漢學與域外漢籍文獻,包括海外漢籍書目梳理、海外漢籍影印出版、重要漢學著作翻譯等,為國內的中國文化研究提供域外“回流”的新材料。4.梳理中國學四百多年學術史,開展漢學家個案研究,讓中國的知識和思想深度參與全球知識創建與思想互動,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專家點評:2023年11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致賀信指出:“中國學是歷史中國之學,也是當代中國之學。”世界中國學是世界各國研究中國的學問,是中國知識與思想世界化的一個知識形態。目前學術界研究的重點是中國學在全球的分布狀況、發展歷史與表現形態,通過追蹤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國翻譯、傳播的軌跡,從跨文化角度探討中華文明對世界各國的影響和世界性意義,揭示“中國學是歷史中國之學,也是當代中國之學”。長期以來,中國學術界與海外中國學的互動推動了中國學術的轉型與發展。當下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既要吸收百余年來中國學者在與各國漢學家交流互動中積累的經驗與成果,又要立足文化自覺,走出西方中心主義,與海外漢學家展開充分的學術對話。推進對世界中國學的研究是學術界長期的任務,未來需要繼續厘清世界中國學研究的性質、方法與原則,深化對世界各國中國學史(漢學史)的研究以及對基礎性文獻的翻譯,加大對“全球南方”國家中國學研究的關注與支持,以文明交流互鑒為原則,展開自主性、批評性的海外中國學研究。
(點評人:張西平,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熱點十 “全球南方”與國際秩序演變
入選理由:“全球南方”是新興市場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自發形成的以獨立姿態對抗西方霸權、重塑國際秩序的群體新身份。“全球南方”的群體性崛起是世界大變局的鮮明標志,引發了國際格局調整,為國際關系理論創新和外交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視域,引起了學術理論界的高度關注。2024年相關研究主要是:1.“全球南方”的學理研究。探討“全球南方”的概念內涵、興起演化、理論價值等。2.“全球南方”與國際秩序演變。研究指出,“全球南方”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上升,成為塑造國際秩序、改革全球治理規則的關鍵力量,推動了冷戰后國際秩序從美國主導的單邊主義凸顯向以聯合國為核心、以國際法為基礎的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變。3.“全球南方”崛起的戰略應對。探討“全球南方”的領導權、話語權和發展方向,提出中國應該把與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合作上升到戰略高度,防止“全球南方”被地緣政治沖突撕裂。4.中國角色與南南合作。探討“一帶一路”、金磚合作等平臺和機制,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助力“全球南方”國家共同邁向現代化,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方案。
專家點評:“全球南方”被視為大國戰略博弈和全球格局重塑的重要動力,正在成為全球關注的主角,引發了政治學、經濟學、哲學、文化學等諸多學科的關注,成為學術探討和政策研究的核心議題。2024年,“全球南方”興起引動的大國戰略應對和大國博弈新圖景成為研究熱點,“全球南方”與其重要成員國(如中國、印度、巴西、印尼等)的互動關系更是關注焦點。學界對“全球南方”的學理性探究與國際合作、國際關系理論建構聯系在一起,與對文化、思想、潮流等的研究日趨緊密結合,深化了各界對全球變革規律的理解和認識。從反思的角度看,“全球南方”研究過多聚焦于大國博弈、全球治理和中國,對“全球南方”本身的研究顯得薄弱;文化、經貿、金融等領域的實證研究偏少,研究的精細化程度不夠;關于中國和“全球南方”關系的研究也有待深入。這些是未來“全球南方”研究需要重點關注之處。
(點評人:門洪華,同濟大學教授)
《2024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擬刊《學術月刊》2025年第1期;來源:學術月刊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