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念屈原,愛心永流傳。
屈原是我國第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身殉國的典范。他開創的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兩千多年不衰。這就是人們年年端午紀念屈子的原因。
可是,在少數人眼里,屈原被當作迂腐和不識時務的典型。更有甚者,一些人將愛國當民粹。這是明顯的曲解或污蔑。
自古以來,中華只有愛國主義,沒有民粹主義。中國歷代的衰亡從來不是因為民粹主義,恰恰是因為愛國主義力量的薄弱,當愛國主義被投降主義所壓制或取代,國家就要滅亡了。大宋是如此,大明也是如此,大清又何嘗不是如此?
中國從來沒有什么民粹主義,它是西方的舶來品。從現在人們引用這個詞的語境可知,“民粹”的“民”實際上包含兩層含義:人民或平民、民族或國民。
“平民主義”意義上的民粹主義起源于十九世紀的俄國,它特別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并把普通群眾當作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
很顯然,相對于精英政治,這無疑具有進步的意義。它是社會主義的前奏,難怪它遭到主流社會的反對,因為它與精英政治是對立的。
其實,作為民族層面的民粹,與國粹是相似的概念,只不過一個指人,一個指物。民粹主義如今被頻繁引用,成為一個熱門詞匯,其含義卻往往是貶義的。
筆者今天要為民粹主義正名。
無論是平民或民族意義上的民粹主義,都是積極地、正面的力量。歷史是人民創造的,英雄是從人民中產生的。自古英雄出草莽;其次,愛國主義是國家民族統一和發展的巨大動力,豈能以民粹主義污蔑之?愛國主義從來沒有阻礙國家的發展或開放,它不是閉關鎖國。人民與國家又是相互相成的。沒有人民,哪來的國家?沒有國家,人民何以依歸?
所以,民粹主義的的被污名,是精英社會使然。精英們強調自己的作用,崇尚個性自由,自然要反對民粹。
今天我們紀念屈原,就是要發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明白屈子是愛國主義的旗幟,不是被污名了的民粹主義。
(來源:“張若沖的文集”,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