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首屆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論壇上,福建邵武市沿山鎮鍋頂山家庭農場出產的大米獲評2017年全國稻漁綜合種養優質漁米秈米類金獎。
走進鍋頂山家庭農場,沉甸甸的稻穗倒映水中,稻田里色澤鮮艷的“稻花魚”來回穿梭。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對鍋頂山家庭農場場長李煌興一家人來說,收割稻子和賣稻花魚就是生活的主旋律。“這些魚中午就要裝上冷鏈車送往福州的餐廳,快的話福州的吃貨今晚就能吃上鮮美的‘稻花魚’了。”李煌興一邊將“稻花魚”裝入氧氣袋一邊驕傲地說,自家的“稻花魚”以稻花、浮萍和害蟲為食物,肉質鮮美,在邵武小有名氣,基本上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一公斤魚賣40元錢,不管誰來,都不議價”。
“稻因魚而優,魚因稻而貴。”2012年起,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在閩北山區進行稻漁綜合種養的試點,在確保水稻穩產的前提下,通過建立稻漁共生生態循環系統,提高了稻田綜合效益。
以稻田養魚為例,主要是通過對稻田進行技術改造,將稻田5%的區域開挖魚溝和魚溜以放養魚類,建立稻漁共生生態循環系統。魚啄食雜草和害蟲,魚產出的糞便又成為水稻的上好肥料,水稻又引來昆蟲為魚提供食物。“相關的實驗和研究證明,稻田養魚控草控蟲效果較顯著,尾水篩、金魚藻等雜草都可以被田魚吃掉,同時田魚還能減少稻飛虱、葉蟬螟、負泥蟲等害蟲對水稻的威脅。這樣一來不但減少了病蟲害,還能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減輕對水體、土壤污染,促進有機稻、有機魚的生產。”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工程師林丹表示。
“我們的大米一公斤賣到了20塊錢。”據福建松溪縣稻花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劉尚西統計,采用稻漁綜合種養的方式進行耕作,每畝稻田單季可以收獲水稻400~450公斤,可以收獲鯉魚、泥鰍、田螺等水產品50公斤,畝產值達到7000元以上,利潤達2689元,較單純種植水稻利潤高出1811元,經濟效益顯著。
“截至目前,我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已達30多萬畝,約占全省稻田面積的3%。”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所長黃健認為,稻漁綜合種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下階段除了在科研、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上多做文章外,還要通過鄉村觀光旅游、農家樂、美食品鑒等方式,提高產品知名度,加速產業融合,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效益。
來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