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12日,毛澤東去天津視察,到了中午,他跟衛士李銀橋興致勃勃的提議:“到街邊飯店解決吃的吧。”
小李一聽頭皮發麻,提醒主席:“去年那次在安徽,隨便吃了一家飯館,群眾圍上去的場面,您忘了?”
毛澤東擺擺手,意思說那是偶然事件。見主席執意要去,小李只好作罷。
小李跟隨主席進了一家特色包子店,倆人低調的走進二樓的小包間,所幸沒被人認出,吃的十分愉快。
主席跟小李說:“再來一份吧。”
當伙計手托一籠熱氣騰騰包子來到主席跟前,驚到了:“您是毛主席嗎?”
主席笑笑點頭:“我是毛澤東,你家包子很好吃哩。”
飯店小伙計激動的說不出一句話,樂呵呵的一個勁點頭,近距離看到偶像了,能不開心?那個年代,處處是毛粉。
小伙計這一發現不打緊,店里的食客如吸鐵石般的都吸到小包間里,熱情大呼:“毛主席,毛主席......”
一會兒的功夫,聞訊趕來的群眾,把包子店圍的水泄不通。
如李銀橋所料,場面失控了。悔不當初,心里暗暗嘀咕自責,“這事真不該聽主席的”。
主席倒是跟沒事人一樣,和大家打招呼,聊家常。上午視察學校,下午時間早已安排好了,可問題是走不了啊。
李銀橋費力大聲跟大家解釋,“主席很忙,要走了”??蔁崆榈陌傩崭韭牪贿M去。
勸不聽,走不了。就這樣無奈的從12點半硬生生的待到下午6點多。
最后還是當地警備區動用兵力,才把主席護送離開。
李銀橋回憶說,“這事之后,主席再不提街邊下館子的事了”。
作為80后的我,主席老人家對這代人的影響,遠遠不及我們長輩了,他是粗線條的,也許僅是一個符號。
有人問:“毛澤東是誰”?
答:“百元鈔票上的頭像就是”。
紙幣代表價值,卻無法傳承思想。讀主席的筆墨多了,越發現用文字不足以表達。
他的這面旗,在小編心中不管起伏多久,都在高高飄揚。
想書寫他的軍事天才,卻無法割舍他杰出的哲學思想;贊美他的政治藝術,卻無法舍棄他詩詞的華美壯麗。
他的每一面都閃耀著偉人的光芒,甚至當我厭倦了鍵盤敲打,想拿起毛筆揮灑一番時。
竟發現書法中還有一種字體叫毛體,那樣的與眾不同。
更別說那個年代,普通老百姓心中偉人的形象了。
一千人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人眼中同樣有一千個毛澤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經驗教訓 ?
? 他山之石 ?
? 讀史明智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