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研學旅行是近十年來出現的新詞,由我國古代游學、近代修學旅行,逐步演變發展而來。研學旅行延續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自2013年以來,國務院以及教育部、國家旅游局等部門陸續出臺文件支持研學旅行,數億學子走出校門、走進大自然,走向火熱的生活實踐。探索研學旅行的發展,對我國推進教育改革、促進下一代素質提升和成長、促進教育與旅游產業跨界融合發展,都具有現實意義。
為此,小編今天特推出這樣一組報道,以饗讀者~
溯源
從“游學”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溯源我國的研學旅行,可追及春秋戰國的“游學”,多指遠游異地,從師學習,以所學游說諸侯,求取官職。史載孔子招徒講學,率弟子們周游列國、傳道授業,弟子們跟隨他遍訪都邑,從困頓碰壁中體悟人生,開闊眼界,了解民風政情。
及至戰國,諸侯并起,厚招游學,廣納賢能;文士們通過游學增進學識,進而充當縱橫家游說諸侯國,以言策建立功業,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成就了一大批人才。
兩漢承繼戰國游學之風,學子們為學經,遠行訪師問道,既求聞達也求仕途。游學豐富了學子、士人的知識與閱歷,也成就了許多人。如司馬遷“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見《史記·太史公自序》)游歷和文化訪古,對其終成《史記》,有很大的助益。
唐代興“壯游”、旅行學習之風,眾多士子走出書齋,多作郊游、遠行、交友、邊塞之旅。他們訪古問俗、優游林下、尋幽探勝、結交豪杰、相互學習,在旅行中學習知識、體悟人生、修為人格、傳承文化,成就很多傳世的詩篇,而開放、包容的文化,更成就了當時文化的空前繁榮。
及至宋代和明清,游學、書院文化盛行,士人旅行制度化,社會逐步形成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主流意識。宋代理學家、思想家朱熹主張學子不應拘于一隅,而應“出四方游學一遭”(《朱子語類》)。
當時名師碩儒所在的書院,常常成為一地教育、學術中心,吸引遠近的學子趨而往之;士子們則利用科舉和出仕機會頻繁旅行,深入了解各地歷史文化、名勝遺產、典制賦役、科技發明,觀察社會,推動文化、社會變革。如宋代的沈括少隨父宦游州縣,出仕后重游歷研究,他“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宋史·沈括傳》),最后寫就集科技之大成的《夢溪筆談》。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談畫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強調行中去悟,實踐中學,學以致用,這一人文精神貫穿古今,影響了后世許許多多的人。
發展
研學旅行的興起及現狀
20世紀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抱著教育救國理想積極倡導“知行合一”,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他組織新安小學的“新安旅行團”作長途修學旅行。在50天時間里通過唱歌、勞動、賣書賣報、愛國演講等辦法自籌經費,看江南風光,觀察、學習沿途地理、風俗、民情,了解近代工業文明,旅途中學生們愛心相助、增進情感,學到很多關在學校死讀書學不到的知識。學生們還參觀英法日等占領的上海租界、淞滬抗日戰場,了解愛國軍民奮起抗戰的英勇事跡,增加學生們國家民族的責任感,開創了我國修學旅行的先河。
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社會發展時期對教育有不同的要求,很多學校組織了各種帶有研學性質的勤工儉學、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旅游、歷史文化探源、地質生物考察等活動。而校外機構組織的研學旅行,還是伴隨改革開放的深入才開始出現的。
改革開放之后,大量來自日韓、東南亞和歐美國家的“修學旅游團”來華修學旅游。當時,中國國際旅行社、中國旅行社、中國青年旅行社三大總社及地方旅行社,紛紛成立“修學旅游”接待部門,組合、推出許多具有文化資源特色的修學旅行線路產品,接待了數以十萬計的外國修學旅行者,播下了漢文化的親近感和國際友好的種子,各地積累了大量修學產品組合、組織接待和安全保障的寶貴經驗。
外來的修學旅游理念,對國內一部分家長產生了影響。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家長、學生們對國內修學旅行、出國游學的需求日殷,一些教育理念較開放的學校開始組織學生修學旅游、出境游學,不少旅行社因應需要推出一些修學旅行或海外游學旅行團,推動這一市場向前發展。可惜的是,更多的學校只專注于高考應試,尤其擔心出現安全事故,所以一直沒有制度化、規模化地開展修學旅行或出境游學。而由于沒有出臺政策規范引導和監管,出國游學總體呈現野蠻生長的狀態。
直到2013年,在旅游界的推動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倡導“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才正式為研學旅行正名。此后又有系列政策出臺,研學旅行開始受到教育界、旅游界和學生家長們的普遍關注。
規范
需要怎樣的研學旅行
發展研學旅行,需要有清晰的戰略目標和頂層設計,應該把研學旅行體系建設提高到提升國民素質、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以及國家重要的對外教育、文化交流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我們要培養的人,應該是有境界修為且富國家認同感、社會責任感、宏大視野和時代精神的合格公民。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研學旅行體系時,要植根國情、放眼世界,把培養有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的人當成重要的努力方向,要培養一批善于用好各種信息、富于實踐創新精神、有跨文化溝通能力、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
與此相適應,研學旅行首先要教會學生養成謙和、好學、文明、禮貌、包容、寬厚的習慣,學會與人相處和團隊合作,學會做人做事,學會與自然、社會和諧共存。一方面,研學旅行是個體性的,要讓學生學習知識、學會自我認知,通過旅行增長閱歷、鍛煉意志、修為人格;另一方面,研學旅行也是群體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的,即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人生,走向實踐、走向社會,體悟人生與社會,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學會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對國家和社會有責任和擔當。
其次,要培養學生的理性、探究、實踐和創新精神,以及責任感、堅持、毅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學旅行要根據時代要求,立足國情和社會需要,注重學生、學校的主體性,強調學習性、探究性、目的性和責任感,根據條件逐步開展著眼于鄉情、市情、國情、國際的研學旅行,讓學生更了解社會、了解國家、了解世界,增加民族認同和情感認同,并將學到的知識綜合應用于實踐,積極培養與此要求相匹配的學生,培養學生成為有跨文化溝通交流能力、有全球眼光和責任感的新型人才。研學旅行要強調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教育性,成為一種創造性提升素質教育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喜聞樂見,形成中小學生廣泛參與、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借此開發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提升
研學、教育和旅游融合發展
根據教育統計公報,我國到2015年共有小學在校生9692.18萬人,其中四至六年級約4800萬人;初中在校生4311.95萬人,初一初二兩個年級約2800萬人;高中生4037萬人,一到二年級2700萬人。以此推算,全國適合參加研學旅行的潛在學生人數可能超過1億人。這是非常大的數字,也是非常大的一個產業。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提升研學旅行的整體水準?如何推進教育與旅游的跨界融合發展呢?
第一,政府要協調一致,形成系統規劃和機制,并給予研學旅行政策優惠。研學旅行體系建設需要教育、旅游、文化、財政、公安、交通、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的密切配合,要有各部門協調一致的系統化的發展規劃,形成跨政府部門的統籌機制、組織實施機制、課程教學機制、引導宣傳機制,建議建立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經費統籌機制和安全責任機制,確保研學旅行的順利開展。
第二,建議將研學旅行納入我國學校教育大綱和學校教育教學內容,納入學校綜合素質考評體系、學分管理體系。各地要把研學旅行實施情況和成效作為學校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系統建立學校研學旅行教育體系。研學旅行應實施國內研學、出境研學、入境研學一體化運作,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并能開闊國際視野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強化雙向交流、中外交流,強調行中學、行中悟、實踐中學、學以致用,謀求全面發展。
第三,建議以教育部和國家旅游局為主,健全研學旅行組織實施和管理體系。吸納國家發改委、公安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文化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保監會、共青團中央、中國鐵路總公司等部門合作,聯合成立“國家研學旅行專門指導委員會”,同時成立國家級專家智庫支持產業發展。從百年樹人、國家戰略的高度聯合出臺政策,對有組織的研學團隊實施門票優惠,對指定線路提供折扣機票、車票優惠,對研學的經營單位實施稅收優惠,組織保險公司推出研學旅行的特惠保險等,加快研學旅行的健康發展。
第四,積極探索教育部門和旅游部門研學旅行跨界產業化運作,努力培育研學旅行市場主體和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要明確政府與市場邊界,探索研學機構、研學基地的資質認定,摸索研學旅行導師制,實施標準化服務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進而出臺和推行研學旅行國家標準;逐步推進研學旅行,通過試點摸索經驗,總結經驗分類推廣、管理不斷提升,做到活動品質持續提升,組織管理規范有序;要努力培育研學市場主體,從旅游企業、教育中介機構中選優用優,避免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進而產生產業聯動,以推動地方教育和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
第五,高度重視并建立政府主導,學校、企業、機構、家庭各負其責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研學旅行安全預警和應急體系,建立包括旅行意外保險、研學專項保險在內的安全和應急綜合保障體系。可以借鑒旅游行業經過幾十年摸索形成的旅游安全立法、安全保障體系和保險等經驗,逐步做到讓研學旅行有法可依,建議采取強制性的意外保險制度,同時讓研學旅行的安全警示、應急體系和應急預案等體系高效運轉,形成基礎條件保障有力、安全責任落實到位、讓學校和家長放心的研學旅行發展體系。
(作者:陳文杰,系港中旅集團公司旅游產業研究院院長)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