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孫戎:感人至深!毛澤東與安徽三位全國女勞模的故事
點擊:2836  作者:孫戎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3-10-28 09:46:25

 

1.jpg

【1951年10月3日毛主席親切接見“渡江戰役小英雄”馬毛姐】


在共和國的光輝歷史上,各條戰線涌現出無數勞動模范。其中,來自安徽的三位全國女勞模馬毛姐、龍冬花、李秀英,都曾受到過毛澤東的多次親切接見與關懷鼓勵。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30周年,我們特意擷取偉大領袖與安徽女勞模之間的生動片段,一起回顧那感人至深的溫暖故事。

馬毛姐:毛澤東曾親自為她取名,并贈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在合肥市蜀山區西園街道美虹社區,住著一位行事低調、出行需坐輪椅的慈祥老人。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渡江英雄、七一勛章獲得者——馬毛姐。

 

2.jpg

 

 

 

1935年9月,馬毛姐出生在無為縣(今無為市)馬家壩村一個貧苦的漁民家庭。她的母親生養了13個孩子,但只有8個活了下來。馬毛姐排行老三,所以,家里人和鄉親們都習慣地喊她“馬三姐”。

1949年2月,20多萬名解放軍戰士駐扎在無為的大小村落里,做著渡江的有關準備。當地群眾挑米擔柴、修路挖溝、征集船只,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支前事項。當時,“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口號,響徹云天。小小年紀的馬毛姐懷著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樸素情感,嚷著“我要送解放軍過江,到南京去抓蔣介石!”也跟著哥哥到動員會場,勇敢地報名參加渡江突擊隊。

因為國民黨軍隊逃往江南時,把大部分木船都拖到了江南,所以無為百姓家只有少部分船只隱蔽在港汊里,或者把船鑿沉到河底、塘里,才未被國民黨軍拖走。為了幫解放軍籌集到足夠運送官兵的船只,馬毛姐不僅自己和哥哥報了名,還幫著解放軍和區鄉工作隊挨家挨戶地說服村民把那些沉在水里的船只撈出來,幫忙運送解放軍。

 

3.jpg

 

 

4月20日夜,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在千里長江線上兵分三路準備強渡,上萬名船工嚴陣以待,踴躍參與劃船運送戰士的任務。年僅14歲的馬毛姐因歲數太小,解放軍首長未同意她隨隊劃船。她竟倔強地藏進了岸邊的蘆葦叢,趁著強渡開始、船剛離岸的瞬間,撐起長篙跳躍上自家的小船。馬毛姐跟隨哥哥劃著船與其他3只船組成渡江突擊隊,載著30多名解放軍戰士向長江南岸進發。哥哥扯帆,妹妹掌舵。船至江中心,敵人的炮彈突然襲來,打沉了旁邊的小船,也擊中了馬毛姐的右臂。在這個生死時刻,馬毛姐高聲叫道:“哥,快沖過去,不然我們也會被炸沉的!”負傷與疼痛并沒有嚇倒這個潑辣的小姑娘,她從破衣服上撕下幾條布,簡單包扎一下傷口,便咬牙繼續奮力撐船。終于,同哥哥一起將第一批突擊隊員安全送到了對岸。

在距離解放軍登岸點不遠處,敵人建有一座堅固的碉堡,大量子彈從那里射出。正當戰士們試圖炸毀碉堡卻苦于無法靠近時,馬毛姐又主動站出來說:“我可以帶你們去!” 因為馬毛姐和哥哥曾經被敵人抓到南岸修筑工事,所以對敵軍工事及周邊地形比較熟悉。于是,她冒著槍林彈雨,靈活地帶領戰士們順利到達碉堡附近,幫助突擊隊員成功炸毀碉堡。那一夜,馬毛姐橫渡長江6趟,把3批解放軍運到了江對岸,返回途中,還救起多名落水戰士。

 

4.jpg

 

 

渡江戰役結束后,無為縣召開慶功大會,馬毛姐被授予渡江戰役“一等功臣”“支前模范”榮譽稱號。會后馬毛姐頭戴大紅花,騎著棗紅馬在縣城轉了一圈,老百姓都知道馬毛姐成了大英雄。她的這段經歷后來又被寫進劇本中,電影《渡江偵察記》中的那位婦女主任形象就是以馬毛姐為原型的。

1951年,馬毛姐受毛澤東的邀請,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10月3日晚上,中央領導同志和各地觀禮代表一起看戲,馬毛姐做夢也未想到自己竟坐在毛澤東和周恩來中間。開演前,周恩來指著馬毛姐,低聲向毛澤東介紹說:“主席,她就是您邀請來的渡江小英雄。”毛澤東親切地拉著馬毛姐的手,問她叫什么名字。這一問可把馬毛姐問住了,她結結巴巴地說:“我姓馬,因為在家排行老三,別人就叫我‘三姐’……”在場的陳毅幽默地說:“原來你還是一位無名英雄呢!”

第二天,毛澤東邀請馬毛姐到位于中南海的家中做客。吃飯時,毛澤東問她:“我想給你起個名字,你姓馬,我姓毛,就叫你馬毛姐吧,同意嗎?”馬毛姐聽后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一個勁地點頭,并給毛澤東鞠了一躬。她清晰地記得當年頒發渡江戰役“一等功臣”獎狀時,當時部隊同志見她還沒有正式的名字,又是個小姑娘,便臨時在她姓名處填上“馬小姐”。現在好啦!從此“馬三姐、馬小姐”有了正式的名字“馬毛姐”。

 

5.jpg

 

 

那天飯后,毛澤東還帶著馬毛姐和李敏、李訥在中南海散步。途中,他對馬毛姐說,你一定要讀書,要好好學習,如果你愿意,可以來北京上學。馬毛姐告訴毛澤東,家鄉已經安排好自己上學的事,表示回去后一定用功讀書,不辜負主席的殷切期望。當時北京較冷,看著衣著單薄的馬毛姐,毛澤東讓工作人員給她買了衣服,還拿出一個本子、一支筆送給馬毛姐,勉勵她要好好學習,將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毛澤東特意在本子的扉頁上寫下:“毛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毛澤東  一九五一年十月四日。”

 

6.jpg

 

【馬毛姐與孩子們在一起】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句話從此深深地印在了馬毛姐的腦海里。1954年6月,馬毛姐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7年,馬毛姐從巢縣(現為巢湖市)速成中學畢業后,堅持從基層做起,積極投身于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

在毛澤東家吃的那頓飯,成了馬毛姐一生難忘的美好回憶,而毛澤東也一直記著這位勇敢的小英雄。1958年,毛澤東視察安徽,一忙完工作,便對在安徽工作的同志說:“把馬毛姐叫來……”在合肥稻香樓賓館,馬毛姐再次見到了毛澤東。7年一晃過去,當年主席起名時的16歲漁民小姑娘,已經成長為一名工廠小能手。令馬毛姐沒想到的是,主席還能一眼認出她。這一次談話中,毛澤東特別語重心長地鼓勵她:要在工作和學習上爭當模范、作好表率……

而今,雖然70多年過去了,但是偉大領袖毛澤東寫在馬毛姐本子上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8個字依然熠熠生輝。這八字贈言,不光一直鼓舞著馬毛姐,同時也激勵著代代學子為國家的建設而發奮讀書!

 

 

龍冬花:毛澤東與她的合照被印成年畫,她的事跡編入了小學課本


1929 年,龍冬花出生于安徽桐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喪父,她被抱養到貴池烏沙夾當童養媳。新中國成立后,她積極參加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等社會運動,很快成為當地的積極分子。龍冬花是20世紀50 年代至70年代中國農村婦女杰出代表。她曾18次赴北京參加全國性會議,13次見到毛澤東。

7.jpg
【青年時期的龍冬花】

1952年夏天,連續多日的傾盆大雨,把長江變成一條發狂的“巨龍”,貴池縣北閘埂江堤在風雨中岌岌可危。在一次有幾百名群眾參加的緊急動員會上,烏沙區領導把排澇保堤的重擔壓到任勞任怨的互助組長龍冬花肩上。區委書記嚴肅地對這位鐵姑娘說:“龍冬花,這 12 萬人口、十幾萬畝耕地的秋浦圩,我就交給你了!” 于是,年僅 23 歲的龍冬花帶領幾百人、八十部水車戰斗在搶險最前線,一口氣干了整整十天十夜。那些日子,誰累了她就去替換誰。龍冬花在一次巡查圍堤時,發現有一處圍堤出現險情苗頭后,她快速跑回家拖出一塊大門板及時堵住缺口,并以身體頂住門板。江堤保住了!區委書記把一張黨員登記表放到了龍冬花的面前,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一年,龍冬花被評為安徽省勞動模范。第二年她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婦女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會議結束前,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接見了與會代表,龍冬花受到毛澤東的接見。

1954年,長江又出現了百年不遇的大水,圩堤被沖塌,不少村民爬上了屋頂、上到樹梢,等待救援。那時擔任柳城鄉鄉長的龍冬花,不顧安危,在咆哮的洪水中劃著小船,冒著滔天大浪,搶救被洪水圍困的鄉親們,龍冬花先后救出 22 人,同時搶出了一批糧食。親眼目睹龍冬花為了集體和群眾的利益,舍身忘我,鄉親們都敬佩地稱她是“不要命”的“龍恩人”。這年秋天,龍冬花又被省里推薦到北京參加全國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第二次見到了毛澤東。

最讓龍冬花引以為傲、終身不忘的是,1956年2月,她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二屆二次全國政協會議。會議結束那天,即 2 月7日下午,一位新華社記者私下對她說:等會兒毛澤東可能要接見代表,如果跟你握手,你別急著放,我給你和毛澤東拍張照片。果然,毛澤東來接見代表了。龍冬花上前握住了毛澤東的手,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既幸福又緊張,早把記者的話給忘掉了。等記者按下快門的時候,毛澤東已經在同其他代表握手了。為此,龍冬花后悔不已。

當天晚上,周恩來在懷仁堂舉行宴會招待政協委員,毛澤東和中央首長們進來時,政協委員們都站了起來。周恩來經過龍冬花身邊時,笑著詢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是從哪里來的啊?”龍冬花立馬回答道:“周總理好,我叫龍冬花,來自安徽貴池。”周恩來聽過之后很是驚喜:“原來你就是龍冬花,之前你抗洪的事情我們都知道,表現得非常不錯。”龍冬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著周恩來說:“對,我就是龍冬花,那都是我應該做的,謝謝總理肯定。”

8.jpg
【龍冬花(右)給毛澤東敬酒】

那晚,龍冬花和農民政協委員坐在一桌,她幸運地作為農民代表之一被主席團批準向毛澤東敬酒。宴會還沒正式開始,龍冬花就急不可耐地來到毛澤東桌邊。因為心情過于急切,本應從右邊敬酒,她卻跑到了左邊。周恩來看到了她那緊張的模樣,便向毛澤東悄悄提醒道:“主席,這是安徽貴池幸福農業社的社長龍冬花,在之前的抗洪任務中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她代表農業委員向您敬酒了。”毛澤東正聚精會神地查看代表名單,聽到后當即放下代表名單站起來,握住龍冬花的手,微笑著連連點頭,親切地對她說:“我之前就聽說過你的英雄事跡,做得非常棒,我一直都想親自見見你,這次終于有機會了。”得到毛澤東的肯定之后,龍冬花開心極了,甚至還紅了眼眶,激動地回答道:“主席,這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為人民服務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的義務和宗旨,非常感謝您的夸獎,以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

緊接著,龍冬花舉起了手中的酒杯,向毛澤東敬酒,一向很少喝酒的毛澤東端起酒杯并笑著對她說:“好,好,小姑娘你多喝點,我少喝點,好嗎?”龍冬花說好,把酒一飲而盡。龍冬花看著毛澤東也直接喝光了手中的酒,她還覺不足,想到自己的丈夫也特別崇拜毛澤東,便再次開口說道:“主席,我愛人在解放軍空軍部隊,他特別崇拜您也一直特別想見到您,我想替他敬您一杯酒,可以嗎?”聽龍冬花這樣說,毛澤東又笑著點了點頭:“你們兩個都很棒,那我就再喝一杯吧。”于是,龍冬花又敬了一杯。這時新華社的攝影記者迅速按下了快門,記錄下這珍貴一幕,這一歷史瞬間也成為了永恒。今天我們看到,照片上毛澤東有力的大手緊握勞模龍冬花的手,目光中充滿著慈祥,表現了人民領袖關注農業、關愛農民的殷殷之情。

這幅龍冬花給毛澤東敬酒的大幅照片,當時曾刊登在《人民日報》等全國各大報刊上。作為新中國農村婦女的杰出代表,她的事跡還被編入了那時的小學課本。

1956年的一個冬日,時任安徽人民出版社美術編輯的張建中趕到蕪湖,特意邀請著名畫家鄧晶瑜創作一幅年畫。這幅年畫,就是日后家喻戶曉的《毛澤東接見龍冬花》。鄧晶瑜接到這一光榮任務后,專程來到合肥與有關同志進行深入交流,隨后又去貴池體驗了一個星期的生活,專門走訪了龍冬花身邊的很多群眾,終于在次年春節前夕,將這幅《毛澤東接見龍冬花》年畫創作成功。這幅年畫先后再版過兩次,印數百萬余張,人們在春節紛紛將這張年畫掛在了家里廳堂。從此,龍冬花的名字在安徽城鄉乃至全國都廣為流傳。

李秀英:毛澤東欣然給予親筆簽名,她從此當作永久留存的“傳家寶”

 


1927年,李秀英出生在阜陽市潁上縣慎城鎮一個叫五里墩坊的地方。4歲時,因舅舅家沒有孩子,她被過繼到新集鎮的舅舅家,隨舅舅姓李,并取名為李秀英。

李秀英在潁河、淮河附近長大,自幼就是洪水災害的見證者和受害者。1938 年,洪水無情肆虐,當時家里房屋墻頭被洪水沖倒,湍急的洪流一下子將她快沖到潁河壩時,求生欲促使她在慌亂中抱住了一棵大樹,這才沒有葬身洶涌的洪水中。1944年,家里以招幫工的名義招了個上門女婿。結婚第二年,李秀英生下大女兒。1946年5月,她的丈夫從新集鎮坐船回楊樓孜時,竟就此“失蹤”(后來,才知是被國民黨部隊抓壯丁了)。懷有身孕(第二個女兒)的李秀英只得和父母擔起撫養孩子的責任。

9.jpg
【李秀英】

1949年,安徽迎來了解放。新中國的誕生,讓李秀英家也看到了新的希望。李秀英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積極參與到基層婦女工作中。1950年七八月間,淮河流域發生了特大洪澇災害。毛澤東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聽到這個消息,家住淮河邊的李秀英主動請纓,帶領26個姐妹組成“女子民兵突擊隊”,走上治淮工地。這支突擊隊雖是女人,但干起活來卻一點都不犯怵。她們不怕苦不怕累,抬道軌、挖泥土、推獨輪車……臟活、累活,比男人不少干,尤其是李秀英發揮帶頭作用,成了工地上的“女漢子”,日夜奮戰在一線,老少爺們都給她豎起大拇指。因為表現突出,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1年,潁上縣潤河集修建蓄洪分水閘(潤河閘),為趕在汛期前的7月完工,4萬名民工分成兩班,夜以繼日施工。他們要克服技術條件落后的困難,完成2000多萬立方米的土方,這對當時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個水閘是蘇聯水利專家指導修建,是淮河治理的重點建設項目。當時工地上缺乏機械運輸工具,打壩子全靠擔挑子,運輸石料等全靠人工,工地上缺人,生性好強的李秀英一狠心把3歲多的女兒丟在家里,堅持每天帶領姐妹們上工。為在最短的時間打好壩,李秀英干起活來像個“拼命三郎”。有一天,她挑斷了4條扁擔,幾次累倒在工地上。她與男人們舉行勞動競賽,比干勁、奪紅旗。在淮河改道合龍的勞動競賽中,“女子突擊隊”正齊心協力往河里拋大石頭時,李秀英突然“撲通”一聲暈倒了,并大口大口地吐血。時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水利部副部長的錢正英疾步趕到潤河集分水閘的工地醫院,她仔細查看了病床上昏迷的李秀英,把醫生叫到一邊,斬釘截鐵地命令道:“記住,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她出院!”但大病未愈的李秀英,還是悄悄返回工地,同志們勸她回家休息,她卻笑著說:“毛主席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現在河還沒治好,我躺在家中休息也沒心思啊!”

 

10.jpg

 

【李秀英(右)在接受表彰獎勵】

因為工作出色,李秀英先后被水利部評為“特級治淮勞模”“治淮一等功臣”。治淮工地上,治淮指揮部廣播站多次宣傳報道李秀英的先進事跡,她成為出了名的勞動模范。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來到工地拍攝治淮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將李秀英作為重點拍攝對象,留下了有關她奮戰治淮工地的珍貴影像。年輕的李秀英模樣俊俏,她的青春肖像還一起登上了1951年第9期《人民畫報》的封面,李秀英成了全國知名的“女明星”。

1951年10月,李秀英作為全國農業勞動模范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會議結束的那天上午,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走下主席臺,與農業勞動模范代表親切握手。當他們走到李秀英座位前時,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就是特級治淮模范李秀英。毛澤東點點頭,微笑著握住李秀英的手,親切地說道:“你好啊,秀英同志。我知道你,你和數百萬治淮群眾一樣,都是我們的功臣。我要感謝你!”接著,又問“淮河治理得怎么樣了?”李秀英當即一一作了回答。此時,李秀英心中充滿了深深感動:毛澤東日理萬機,還這么關心淮河兩岸的群眾,我們有什么理由不下大力氣,把淮河治好呢!想到這里,李秀英不知從哪里來的一股勇氣,趕忙把自己的《治淮工程紀念冊》筆記本和鋼筆,用雙手遞給毛澤東,大方地說:“主席,我想請您簽個名做紀念!”

 

11.jpg

 

【毛澤東為李秀英簽名】

毛澤東欣然應允了,微笑著接過本子,坐在第一排靠走道的座椅上,翻開本子,拿起鋼筆,認真地在筆記本的扉頁上為李秀英親筆寫下“毛澤東”三個字。咔嚓!會場一名攝影記者見狀敏銳地按下快門,拍攝下毛澤東為李秀英簽名的珍貴鏡頭。在毛澤東的一生中,曾不止一次為他人簽名,但這樣自然無比、充滿溫情的瞬間十分少見,李秀英成了那個最幸運、最幸福的人。“毛澤東”三個字,筆走龍蛇,遒勁有力,寫在了本子上,也寫在了李秀英的心里。

當晚的婦女代表聚會晚宴上,鄧穎超、錢正英也和李秀英合影留念。

這次受到毛澤東接見,并有幸獲得親筆簽名,給了李秀英極大的鼓舞。從那以后,這本有著毛澤東簽名的《治淮工程紀念冊》筆記本,還有那張毛澤東正低頭書寫、李秀英站立一旁滿臉期待的清晰黑白照片,李秀英走到哪兒就帶到哪兒。每逢講起這段往事,李秀英都不無激動地說:“這是一種無形的激勵,有毛主席的勉勵,無論在哪個崗位,我都要做模范、當表率。”在李秀英看來,這個本子見證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民斗水的決心,彰顯了中國人民斗水的勇毅。毛澤東的簽名,不僅是對自己個人的激勵,也是對淮河兩岸人民的鼓舞。

后來,李秀英又把毛澤東親筆簽名的筆記本扉頁取下來,鄭重地裝嵌在一個金色的相框中,當作永久留存的“傳家寶”,成為激勵全家人一直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黨史博采”,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