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發展戰略 > 閱讀信息
劉云:中資工程企業應通過“高點定位” 與愛屋及烏效應來力推中國技術標準
點擊:  作者:劉云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3-08-09 12:03:51

 

 

摘要:在國際競爭中,技術標準競爭是比產品競爭更高形式的競爭,正所謂一流國家輸出標準,二流國家輸出技術,三流國家輸出產品。西方技術標準對中國技術標準的打壓已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中資工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一大障礙。建議中資工程企業要敢于依托中方獨有與強大的工程技術優勢,要善于用“高點定位” 戰略與愛屋及烏效應,來力推中國技術標準。

 

718日,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阿爾及利亞總統特本舉行會談。這是特本總統任內首次訪華。會談中,習主席指出,中阿傳統友誼深厚,兩國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彼此支持,締造了一段段友好交往佳話。

 

就在同一天,新華社發表了題為“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記建設阿爾及利亞“世紀工程”的中國筑路人”的長篇報道,報道中提到的“世紀工程”是全長1216公里、連接阿爾及利亞17個省的阿國東西高速公路項目。此外還有中國央企中鐵建承建阿爾及利亞的北非第一長隧——阿爾及利亞甘塔斯隧道,這一重要項目在施工中曾引發中、西工程技術標準之爭,后面將具體介紹,中資工程企業必須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下圖為中鐵建阿爾及利亞甘塔斯隧道項目經理陳紹珍。

 

  中國工程技術標準的輸出為何步履維艱

 

相比中國工程企業的“走出去”之路,中國各類工程技術標準的輸出要艱難坎坷得多。以鐵路技術標準為例,與歐洲標準、美國標準相比,今天中國的鐵路技術標準是非常嚴格和先進的,否則的話,中國鐵路建設就不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然而受市場競爭、意識形態、歐美大肆打壓等方面的影響,很多國家對“中國標準”仍存在誤解和質疑,中國技術標準的推廣步履維難。

 

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歷來一直是歐美工程技術標準的一統天下,對參與海外工程承包的中資企業來說,采用歐美技術標準就意味著按中國標準設計制造的各種設備、材料全都不能用,不僅中方制造企業必須要按歐美技術標準重新設計制造各種設備與材料,還必須支付高昂費用于接受西方專業機構的技術檢測與質量認證,通過之后才能被國外工程所接受和采用。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制造的成本,削弱了中國制造的競爭力。而且在工程施工中,采用中方不熟悉的歐美技術標準,嚴重影響施工效率,還必須接受趾高氣揚的歐美監理的各種刁難。可以說歐美技術標準已成為中國產品與中資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一大障礙。

 

盡管鐵路技術是中國的強項與優勢,但無論是中國高鐵,還是中國普鐵、地鐵、輕軌“走出去”,破解西方設立的技術標準壁壘是一大桃戰。目前,包括鐵路標準在內的諸多技術標準還被發達國家壟斷,中國標準還亟待推廣。盡管歐美相關人士明知中國標準不亞于歐美標準,某些方面比歐美標準更先進更適用,但歐美對中國標準的態度是極其抵觸與抗拒的,可以說到了頑固不化的程度。因為歐美標準背后是一個關系到歐美重大經濟利益的產業鏈與就業鏈,其中涉及大量高薪崗位,比如說國外中資企業項目的工程監理基本上來自歐美,其薪酬標準通常是中國工人的十倍以上。一旦采用中國標準,就意味著這些對中國標準與中文一竅不通的西方監理將全部下崗失業,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對歐美來說,一旦接受了中國標準則意味著歐美標準所帶來的各種利益與高薪就業崗位的大量喪失,這等于砸自己的金飯碗。形象地講這無異于“虎口”奪食,歐美人怎么可能接受與認同中國標準嗎?另一方面,中國現已處在國際舞臺聚光燈的中心位置,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已達到鋪天蓋地的程度。面對中國崛起趕超的態勢,歐美人內心無法接受與適應。加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大肆打壓與遏制,歐美人對中國標準抗拒心理極為強烈。所以無論中國標準再先進適用,無論中方再怎么做歐美人的“思想工作”也是對牛彈琴,也就是說中國標準有理未必走遍天下。

 

必須要強調一點的是,在歐美之外的發展中國家與地區如非洲,是否采用中國標準的決定權是掌握在這些國家政府及項目業主手中,而不是由歐美企業說了算,如埃塞俄比亞政府決定在首都輕軌與亞吉鐵路項目中全部采用中國標準,歐美企業無力更改與抗拒就是一例。所以,用對牛彈琴這種徒勞無功方式來爭取歐美企業對中國標準的認可,完全是本末倒置,搞錯目標與方向。成語有的放矢啟示我們,中方應瞄準相關國家政府及項目業主,向其力推中國標準,這才能擊中要害,事半功倍。那么如何讓相關國家政府及項目業主能接受中國標準!筆者概括為下面介紹的“高點定位”戰略與愛屋及烏效應。

 

  來自美國的“神助功”恰有助于中資企業以“高點定位”戰略來力推中國技術標準

 

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于今年327日以415票支持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一項旨在剝奪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的立法草案。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稱,這個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立法草案,要求美國國務卿致力于在有美國參與的國際組織中剝奪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并將中國的相關地位修改為“發達國家”或是“中高收入國家”,同時反對在任何國際協議和條約中將中國繼續視為“發展中國家”。

 

面對美國眾議院以全票“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的同時,還以給中國戴上“發達國家”的“高帽子”,國內媒體與學者紛紛表示要高度警惕,稱決不能放棄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媒體報道與相關分析不少,這里不再重復。

 

筆者認為不妨以逆向思維來看待此事,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不僅僅是一般的好事,而是特別大的好事。美國政客如此高調把中國“高抬”進“發達國家行列”,有著特殊的意義。數十年前,亞非拉友好國家,把中國“抬進”聯合國,從此讓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有了立足之地。本世紀初,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又把中國“引進”到世界貿易組織,從此開啟了全球化的時代。今天,美國用一已之力,把中國“高抬”進發達國家俱樂部。讓中國有了“發達國家”新身份。可以想象,其它發達國家會很快跟進美國的決定,有意無意認可中國的“發達國家”身份。

 

中國用了七十多年的時間,用“三級跳”的方式完成了歷史創舉:每一次轉身,都是一次了不起的歷史飛躍!值得大書特書!美國眾議院通過的這個法案,最重要的價值,就是用美國法律的名義向全世界證明:中國的發展是成功的,是可以把中國這個曾經是世界上最貧窮,最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美國眼中的“發達國家”!成績尤其偉大!那中國“發達國家”新身份可不是浪得虛名,而是名符其實的。

 

有自知之明的中國決不可能對外“自封”為“發達國家”,但可以假設一下,假如中國某天以各種理由對外自我“高點定位”為“發達國家”!恐怕只能淪為全世界的笑談。但如果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美國以議會投票方式給中國“強戴”上“發達國家”的“高帽子”,即使是美國單邊與強制做法,即使是中國國內對此冷嘲熱諷,但全世界也會認真看待此事,而不會視之為一個美式笑話。那么,其它領域暫且不論,其碼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中資工程企業利用美國給中國“高點定位”為“發達國家”的“神助攻”,在開拓國際市場時就可順理成章把自已“高點定位”為來自“發達國家”的工程企業,以充分發揮成語愛屋及烏效應。

 

成語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愛與他(她)有關系的人或物。說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物的關愛到了一種盲目熱衷的程度。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暈輪效應與愛屋及烏效應相對應的還有一種相反的“疑屋及烏”負效應,“疑屋及烏”是筆者自創的一個新詞,是指因不喜歡不相信“屋”,連帶不喜歡與不相信“屋”中的“烏”。

 

如果把愛屋及烏()效應與“疑屋及烏”負效應中的“烏”比喻為中國工程技術標準(以下簡稱中國標準),由于“發展中國家”身份在國際上往往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所以中資工程企業以“發展中國家”企業身份去開拓國際市場,就是一種變相的自我“低點定位”,在向國外業主或國外合作伙伴推薦中國標準時,必然飽受國外業主與合作伙伴“疑屋及烏”負效應的質疑:即因為中國“發展中國家”身份的“低點定位”而連帶質疑中國標準的先進性與適用性(相當于“疑屋及烏”)?也就是說“發展中國家”身份的“低點定位”已成了海外推行中國標準的最大障礙,如何擺脫“發展中國家”身份的“低點定位”也成為中資企業的一大難題!但有了來自美國把中國“高點定位”為“發達國家”的“神助功”!再面對國外業主對中國際準“疑屋及烏”負效應的質疑時,中資企業就可理直氣壯回懟:你們不是崇拜與迷信美國嗎!美國眾議院都全票認定中國為“發達國家”!你們有什么理由不承認!難你們想推翻美國眾議院全票結果?即然中國已是美國認可的“發達國家”而不是過去的發展中國家,那么中國標準也必然隨之成為“發達”與先進標準,借用一個中國俗語,這就是“水漲船高”(注:相對于成語愛屋及烏,“水漲船高”更易被國外業主所理解與接受,外宣中可多用“水漲船高”一詞)

 

如此回懟,足以讓那些國外業主與國外合作伙伴啞口無言。隨之而來的是,中方可通過“發達國家”身份“高點定位”所產生愛屋及烏(中國標準)與(“水漲船高”)效應,來從根本上提高中國標準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

 

三 成語名不正則言不順對推行中國標準的啟示

 

成語“名不正言不順”是指在說話要與自己的身份地位相稱,否則道理上就講不通。一個經典案例是在19455月攻克柏林后的狂歡宴會上,美軍名將巴頓用挑釁口吻對蘇軍名將朱可夫元帥說:我是西點(軍校)的驕傲。如果朱可夫接著對方這一話題往下談,無論是談巴頓,還是談西點;無論是否定巴頓與西點,還是肯定巴頓與西點,都將使自己陷于尷尬與被動之中。朱可夫元帥不愧為一代名將,針鋒相對回懟說:我是伏龍芝(蘇聯著名軍校)的驕傲。朱可夫回應技巧是先亮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其潛臺詞是我是與西點軍校齊名的世界著名軍校伏龍芝的高材生,我的身份地位與你巴頓是平等的,才能名正言順的用驕傲一詞來回懟巴頓囂張氣焰,反使巴頓一時陷于尷尬與被動之中而難以回應。如果朱可失不先亮明自己的身份地位,無論如何回應均會陷入名不正言不順的困境之中

 

成語“名不正言不順”對中西企業在中西技術標準較量中仍有現實意義。在國際社會中,發展中國家實際上是落后國家的代名詞,發達國家則是先進國家的代名詞。如同輕量級拳擊手與重量級拳擊手不對等較量;如同窮人與富人爭辯中總是富人有理那樣。中資企業以“發展中國家”企業身份的“低點定位”來與西方企業較量就不可能對等,西方企業憑借發達國家企業身份與“高點定位”總是“高我一等”,以“名正言順”方式占據一個那怕虛假的標準高點,來極力貶低中資企業實力與中國標準。類似于巴頓,西方企業慣用招數也是先亮明自己“身份”,反復向國外業主強調自己是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與采用西方發達國家先進標準,類似朱可失難以直接反駁巴頓那句話,中資企業也難以對此直接反駁。那就不妨借用朱可夫回懟技巧,不好反駁那就干脆不反駁,中資企業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中資企業也可像西方企業那樣先亮明自己“身份”,即中資企業也可向國外業主反復強調:中國己被美國認定為“發達國家”,中資企業就是“發達國家”的企業,中國標準同樣是來自“發達國家”的先進標準,即然中資企業與西方企業同為發達國家企業,中資企業應要求國外業主公平對待中國標準,而不是變相歧視。

 

換句話說,既然中方無法直接否認或貶低西方企業的“發達國家”企業身份時,不妨通過美國“神助功”,以“高點定位”來從根本上改變自己“身位”。使自已能“名正言順”的與西方企業都處于“發達國家”企業的平等地位,這樣中西雙方在技術標準較量中才能處于大致平等地位,用個中國說法可稱之為“同臺竟技”,這才能避免處于“名不正言不順”的不利地位與打消外國外業主“疑屋及烏”(中國標準)的疑慮。

 

從“名正言順”角度講,且不論其它領域,其碼在國際工程市場,中方接受美國所認定的中國“發達國家”身份是利大于弊,中方不妨坦然接受,這才能 “名正言順”的在中西標準較量中,能至少能占居一個相對平等地位。

 

四以五大鐵證來力推中國標準

 

在充分發揮愛屋及烏效應提升中國標準國際影響力的同時,還需要五大鐵證以錦上添花方式來進一步助推中國標準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這也是“高點定位”戰略重要組成部份。

 

鐵證之一要以諸多實事告之世界,。被譽為“基建狂魔”的中國不僅早就在超級工程領域引領世界的發展(如港珠澳大橋、大興國際機場,南水北調工程、白鶴灘水電站等),而且中方將通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讓中國超級工程造福世界人民。中國能成為“基建狂魔”與超級工程世界引領者,正是靠中國技術標準的先進性與適用性。

 

鐵證之二只通過重大自然災害中的中國工程巍然屹立來展示中國技術標準的先進性與適用性。最典型的是202326日土耳其7.8級強震中,唯有依據中國抗震標準設計建造的發電廠在災區屹立不倒并正常運轉,并為抗震救災提供必不可少的電力供應。

 

鐵證之三。中國遼闊國土所決定的地質與工程建設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使中國標準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有些工程項目中,西方標準不適用甚至難以施工,中國標準卻能適用與確保正常施工。

 

鐵證之四是印在各國紙幣上的項目只能是該國最具影響的標志性工程,而依據中國標準設計建造的標志性大工程己被印在2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紙幣上,這正是中國標準先進性的體現與“名片”。

 

證據之五是在全世界重大項目設計施工中,凡采用中國標準,與西方標準比,工期更短,成本更低,給國外業主帶來來實實在在的回報。

 

以上五大鐵證雖不是什么新內容,但在“發達國家”“高點定位”與愛屋及烏(中國標準)正效應的大前提下,來對外宣傳五大鐵證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之前以發展中國家身份的“低點定位”來對外宣五大鐵證,效果不能說沒有,但恐怕只能事倍功半。

 

五 通過“中國標準與人民幣貸款利率掛鉤”模式推行中國技術標準

 

為加大中國技術標準在一帶一路國家推廣力度,可考慮實行中國標準與人民幣貸款利率掛鉤模式。

 

有道是萬事開頭難,類似于中國相關部門對國內用戶釆購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給予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那樣,凡由中國、一帶一路國家政府牽頭的低風險的重大投資項目與基礎設施項目,如果外方能棄用歐美標準,第一次接受與采用中國相關技術標準,中方愿意向這些重要項目提供比現行優恵貸款利率還要低的超低利率貸款,以進一步降低外方付息成本,并可恰當延長還款期限,讓外方取得更高經濟回報。對于并非第一次接受與采用中國某類技術標準的項目,中方為調動外方繼續采用中國這類技術標準的積極性,中方雖不再向其繼續發放超低利率貸款,但可發放優惠利率貸款,仍能確保外方取得比釆用歐美標準更多的經濟回報。

 

而對中資企業來說,釆用熟悉的中國標準,可避免歐美標準的制約,提高市場競爭力,也能取得更多經濟回報。雖說中資銀行收益會因為降低貸款利率而減少,由原來的每個項目的“厚利”變成相對“薄利”,但算總賬的話,中資企業因“中國標準與人民幣貸款利率掛鉤模式”而大幅增加的收益肯定遠大于中資銀行收益的減少。同時,此模式能使中資企業中標更多項目,擴大資金與貸款需求,有助于中資銀行以薄利多銷方式來彌補單個項目的收益下降。于是中方與外方就能以我出優惠貸款、你用中國標準的方式實現優勢互補與合作共贏。

 

六 如何用“理屈詞窮”與“軟硬兼施”兩大策略來推行中國標準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副總理在201810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的致辭中強調:要把工程建設關鍵技術轉化為行業標準和規范,將港珠澳大橋打造成為中國橋梁“走出去”的靚麗名片。

 

韓正副總理講話意圖很清楚,就是力推港珠澳大橋建設所形成的先進技術標準“走出去”。

 

港珠澳跨海大橋是當今世界最先進、最復雜,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跨海大橋,由此形成的跨海大橋技術標準自然能夠成為全世界通用的最先進、最適用的跨海大橋建設標準。

 

那么向國外推行港珠澳大橋建設標準及其它中國標準?用八字概括那就是“高點定位”與軟硬兼施,前面已談“高點定位”,“高點定位”是個高層次戰略,而軟硬兼施策略則是面向國外眾多業主與工程項目,不同的業主與工程項目,軟硬兼施的策略肯定有所不同,所以軟硬兼施是“高點定位”戰略下一個有效的策略,兩者是相輔相成關系,如果沒有“高點定位”這一戰略來消除外方潛意識對中國標準“疑層及烏”的疑慮與擔心,那無論中方如何軟硬兼施也是事倍功半,甚至困難重重。但有了美國以“神助功”方式給中國強戴上“發達國家”的“高帽”,那么中方再以“發達國家”的身份推行軟硬兼施策略必將事半功倍,這也可以說是中方推行軟硬兼施策略的底氣所在。

 

軟硬兼施既是一個成語,又是一個有效的博弈策略,成語軟硬兼施中的“硬”字的原本含義帶有強硬、強迫的含義,但中方強迫國外業主或國外合作伙伴接受中國標準,如中方以勢壓人反而有可能引起外方不滿,借鑒小平同志名言“發展是硬道理”,本文所說軟硬兼施策略中的“硬”字正是指“硬道理”。謊言重復一千遍仍是謊言,而真理重復一萬遍仍不嫌多,什么是“硬道理”?如同真理是重復出來的,中方要通過“發達國家”的的“高帽”來產生愛屋及烏(中國標準)效應,也不是輕而易舉的的,必須反復與耐心的向國外業主就中國標準先進性與適用性的五大鐵證來擺實事、講道理,逐步消除其對中國標準的各種疑慮,直到外方再也找不出任何反對中國標準理由,用個成語,那就是外方已經理屈詞窮了。如這時外方乃不同意接受中國標準,那就請外方提出針對五大鐵證的反證,如果外方提不出,那外方可真的理屈詞窮。這也意味著中國標準就成了外方駁不到的“硬道理”,從標準角度也可以說是“硬標準”。

 

筆者以為,在對外商務談判中,理屈詞窮也是一種重要的博弈策略,當博弈對方陷入理屈詞窮困境時,意味著不得不有所退讓,這意味著中外雙方博弈的轉折點來了。為加劇這個轉折,當外方理屈詞窮時,這就需要軟硬兼施策略中的“軟策略”派上用場,“軟策略”中的“軟”字是指上面提到的,中方要通過給外方一定優惠貸款讓利方式,即采用中國標準可做到造價更低、工期更短并享受中方優惠貸款,讓外方得到采用中國標準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回報與好處,給理屈詞窮的外方一個面子,讓外方有中方提供的“讓利階梯”可順勢而下,才可能心甘情愿接受中國標準。

 

從軟硬兼施策略實施順序來看,是先“硬”后“軟”,先通過中國標準先進性與適用性的五大鐵證的“硬道理”來先讓外方理屈詞窮,再以優惠貸款等軟策略來讓外方有“臺階”可下,也有利可圖,最后讓外方接受中國標準就比較容易。

 

正因推行中國標準過程是先“硬”后“軟”,不妨把軟硬兼施中的“軟硬”一詞來個顛倒,變成“硬軟兼施”更合適,這不是錯寫與筆誤,而是筆者自創的一個新詞。

 

七 效法中國航天 必要時敢于“強推”中國標準

 

筆者在昆侖策716日“對清華第十個謠言的辟謠提點不同看法和建議”一文中提到,中國航天在中國空間站的對外合作中敢于“強推”中文標準,即中文是中外航天員唯一的交流語言。空間站所有儀器操作界面均為中文標識,國外航天員必須學習中文并通過中方中文考試后才有資格進駐中國空間站,所以目前相關國家的航天員均在刻苦學習中文。

 

中國航天敢于“強推”中文標準,是因為中國空間站有超越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的兩大優勢,不愁外方會主動尋求合作,即使你美國不接受不合作,卻有其它十七個國家爭相尋求與中方合作。一是因為中國空間站的經濟性。外國航天員入駐中國空間站收費標準肯定低于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西方人無論做什么,成本肯定比中國高得多。二是因為中國空間站技術上的先進性。中國空間站充分發揮后發技術優勢,在技術上比三十多年建造的國際空間站更勝一等,更適合開展太空科研,也比國際空間站更宜居。

 

與中國空間站類似的是,中國工程技術標準也有具有超越西方的唯一性與經濟性兩大優勢:中國標準唯一性優勢是指用西方標準干不下來的超難超復雜工程,唯有用中國標準才能攻堅克難,確保順利完成;中國標準經濟性優勢是指干同樣工程,在相同質量的前提下,中國標準經濟性往往要優于西方同類標準,即成本更低與工期更短。中國航天敢于“強推”中文標準,中資工程企業也要有必要時敢于“強推”中國技術標準的決心與勇氣。

 

當中資工程企業在以“硬軟兼施”策略推行中國標準最終無效時,最終的手段只能是以“舍我其誰”勇氣來敢于“強推”中國標準,“舍我其誰”是指要敢于明確告之外方:唯一性與經濟性的兩大優勢決定了中國標準是某項工程不可替代的唯一最優選擇。如果談到最后,外方仍堅持釆用西方標準,中方靠著中國標準兩大優勢要有“舍我其誰”的底氣與勇氣,把釆用中國技術標準作為不能退讓最后底限.否則敢于中止談判,放棄項目,以此告之外方絕對找不到比中國標準更先進與更經濟的標準,不信你去與西方公司談,談不隴再與中方談,釆用中國標準是中方最后底線,中方絕不讓步。

 

中方曾在北非錯失了一個以“舍我其誰”勇氣來“強推”中國隧道技術標準的良機。20171030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即中國鐵建經過6年多奮戰,其承建阿爾及利亞的北非第一長隧——阿爾及利亞甘塔斯隧道于當地時間30日正式貫通。甘塔斯隧道項目是阿爾及利亞北方干線鐵路的控制性工程,該隧道設計為分離式雙洞單線隧道,左線長7346米,右線長7335米,共計14.68公里。

 

據介紹,該隧道地質狀況很差,各種復雜地質狀況均匯集于此隧道中,給施工帶來極大的困難。迷信歐盟標準的業主開始是找西方企業來施工,但按歐盟標準施工的法、意、德等西方企業相繼敗下陣,自嘲為“工程師的災難”而紛紛放棄。無奈之下,業主主動聯系央企中國鐵建來參與施工。中國鐵建考查后向外方業主建議,稱在中國也完成過類似這種復雜地質狀況隧道項目的施工,建議外方業主采用中國隧道技術相關標準,能有效加快施工進度,降低造價。但執迷于歐盟標準的外方業主拒絕中方標準。

 

中方失誤在于不敢據理“強推”中國標準,最終還是按歐盟標準施工。問題是歐盟標準有些先天不足,不太適合于如此復雜地質條件的隧道施工,強行照搬歐盟標準只能進一步加大了施工難度,中外雙方爭論不斷,降低了施工效率。施工方案前后修改了6次,有的是小修小改,有的是顛覆性的。中方每次報給西方監理,統統不批。也不給理由,因為西方監理也沒這種地質條件下的施工經驗,歐盟標準又欠缺這塊,西方監理給不出意見和建議,又不愿承擔損失責任。結果居然停工一年半,后來阿爾及利亞公共工程與交通部部長來現場視察,聽完情況匯報后給出一個月期限,要求西方監理和中國施工方各自提交解決方案。中方是按時提交了,但監理方沒能出具方案,阿國部長征求各方意見后同意按中方的方案施工;西方監理又提出要做試驗段,如果成功,費用由業主承擔,失敗了施工方自負費用。中方團隊嚴格管理,精心組織,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30米長的試驗段。在觀測一個月后,西方監理真正認識到了中國企業的施工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批復了隧道施工方案。

 

最后中資企業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施工,但也不過是間接證明了歐盟標準的可行性,中企的巨大付出只不過是為歐盟標準做嫁衣,進一步完善了歐盟標準在這種超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欠缺之處,從標準競爭的角度來看是變相增強了歐盟標準的競爭力,純屬(標準上)賠本買賣。

 

從“強推”中國標準角度分析:其一,此項目類似于中國空間站中外合作,是外方業主有求于中方來干,而不是相反,主動權在中方手中,中方理應敢于向中國航天那樣借機“強推”中國標準。其二,就算外方暫時拒絕中方“強推” 中國標準,中方完全可憑借中國標準唯一性與經濟性的兩大優勢采取拖延戰術,以耐心等待時機。可以預計的是,就算外方業主找到新的肯接盤的西方企業,靠著西方企業技術水平、西式施工效率與歐盟標準的先天缺陷只能有兩個結局,要么干一段就干不下去了,中途退出。要么完工遙遙無期,使業主忍無可忍。無論出現其中那個結局,外方業主回過頭找中企是必然也是唯一的選擇,那時中企完全可憑借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強大優勢來“強推”中國標準,并輔之以一些軟手段(如低利率貸款等),那時外方業主很可能會最終接受中方標準,即使不能全部接受,部份接受也是很有可能的。接下來可以預計的是,最終,中資企業就會把有“(西方)工程師的災難”之稱的北非第一長隧項目變成中國工程師、中資企業與中國標準的三重勝利,就能把此隧道項目以榜樣與示范的巨大影響來極大拓展中國隧道技術標準在北非乃至整個非洲的影響力與競爭力。但中企沒有抓住有利條件“強推”中國標準而喪失這一良機,教訓十分深刻。

 

八 通過打造中國技術標準樣板之國在非洲力推中國標準

 

在非洲,與中國關系最密切的國家當屬埃塞俄比亞(以下簡稱埃塞),兩國政治上高度互信,經濟上聯系緊密。有句老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技術標準的“榜樣”也是如此。為推動中國先進標準“走出去”與中非共建一帶一路,中方需要在非洲建立一個全面釆用中國技術標準的樣板之國,而埃塞則是建立中國技術標準樣板之國的最佳候選國。

 

(埃塞輕軌與亞吉鐵路項目成為展示中國鐵路技術標準的新窗口

 

201521日,在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非洲第一條城市輕軌線路開始運行,大大緩解了當地公共交通壓力。亞市輕軌項目一期工程總長約31.3千米,由中國中鐵承建,這是第一條全面采用中國鐵路技術標準進行設計建造的非洲城市輕軌工程項目。

 

2016105,連接埃塞和吉布提兩國首都的非洲第一條現代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開通運營。亞吉鐵路全長752.7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總投資約40億美元。亞吉鐵路從設計、施工到運營管理維護,全部采用中國電氣化鐵路標準,這條鐵路建成通車,是中國鐵路標準“走出去”的重大成就。

 

由于歷史原因,非洲國家普遍使用西方國家的鐵路標準。亞吉鐵路項目正式規劃前,埃塞政府與中國公司反復溝通,他們發現,中國鐵路技術標準不低于西方標準,而且更適合該國國情。埃塞政府同意亞吉鐵路參照中國鐵路技術標準建設。埃塞輕軌與亞吉鐵路項目建設速度快,工程質量一流,已成為非洲各國建設鐵路時必然提及的參考樣本,這不僅提振了埃塞對發展鐵路的信心,也在周邊國家產生良好的示范效應。

 

(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為何像一座中國城市

 

去年,美國CNN制作了一期節目卻引起了世界網友的熱議。在這期節目中,CNN報道了中國對非洲越來越巨大的影響力,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近年發展迅速,到處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道路和立交橋,嶄新的城市輕軌,一派現代化城市的面貌!但CNN記者話風一轉,說這座城市雖然發展迅速,但如果不看街頭行人,儼然來到了一座中國城市!記者質問埃塞為此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這是一種很典型的酸葡萄心態,似乎只有亞的斯亞貝巴建設成一座美式風格的城市,美國人才覺得很正常,心態上才能平衡。

 

中國對一帶一路建設一向持開放立場,從不搞排它主義,如果美國要去投資建設亞的斯亞貝巴,中國決不會反對。問題是早已債臺高筑的美國連建設本國的基礎設施都沒錢,那還有錢去投資建設萬里之遙的亞的斯亞貝巴!至于美式施工效率更令埃塞人無法接受。

 

幸好,地球離開美國照轉不誤,來自中國的大量資金、技術標準與高效施工使埃塞人多年期望正變成現實,如為亞的斯亞貝巴建起了非洲第一條城市輕軌線、非洲第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非洲第一個工業園區(東方工業園)……亞的斯亞貝巴之所以像一座中國城市,恰恰是中埃雙方共建一帶一路與互利共贏的成功體現,用中國技術標準去建設亞的斯亞貝巴,亞的斯亞貝巴看起自然像一座中國城市,這也反映了埃塞對中國技術標準接受程度高。

 

(埃塞最有資格成為非洲全面釆用中國技術標準的樣板之國

 

在國際競爭中,技術標準競爭是比產品競爭更高形式的競爭,正所謂一流國家輸出標準,二流國家輸出技術,三流國家輸出產品。埃塞輕軌、亞吉鐵路項目所采用的中國鐵路技術標準將在非洲起到榜樣與示范作用,必將成為展示中國鐵路技術標準的窗口。所以,這兩個項目最大的價值與意義并不是合同金額有多少,中資企業從中賺了多少錢,而是中國鐵路技術標準的輸出與展示的“窗口”。

 

中國技術標準是中國制造產品與中資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開路先鋒”,中國鐵路技術標準在埃塞輕軌、亞吉鐵路項目上打破歐美技術標準的壟斷就是一個成功的先例。不僅是鐵路技術標準,中國其它的技術標準也必須走出國門,有了中國技術標準“保駕護航”,才能有力提高中國產品與中資工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就非洲而言,中、西方在非洲競爭一個重要領域是中、西雙方技術標準的競爭,中方要在標準競爭中后來居上,僅靠埃塞輕軌、亞吉鐵路等大項目還是有點勢單力孤,中方還需要在非洲打造一個全面釆用中國技術標準的樣板之國,以作為向非洲全面展示中國技術標準的國家級窗口,中國技術標準才能被非洲更多的國家接受與采用,而埃塞正是這個樣板之國最理想的候選國。

 

一是埃塞是與中國經濟合作最緊密的非洲國家。埃塞是“一帶一路”倡議最早也最積極的參與國之一,是最早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非洲國家。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所拍攝東方工業園是中國在非洲建立的第一個工業園區,位于東方工業園的華堅鞋業公司使埃塞成為非洲產量最大皮鞋出口國,并為埃塞創造了近萬個就業崗位。埃塞己成為中非經濟合作與打造中非命運共體的典范國家,是非洲版“巴鐵”,被外媒稱為“非洲小中國”。

 

二是埃塞不僅是非洲面積最大與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而且其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是非洲聯盟總部所在地,在非洲有巨大影響力與感召力。每年非洲各國總統與政府官員到非盟總部參加的大小會議不計其數,他們均可借參會之機親身體驗與觀察依靠中國技術標準建設的埃塞輕軌、亞吉鐵路、東方工業園等項目,幾乎每個非洲國家元首與政府總理都親自體驗過埃塞輕軌項目。正如中國所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就使中國輕軌等技術標準在整個非洲產生良好的示范與引領作用。這印證了一句中國老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三是埃塞是唯一沒有被殖民過非洲國家。任何一個曾被殖民過的非洲國家,其前宗主國對該國的各方面影響可謂根深蒂固,雖然國家獨立了,但前宗主國的語言、法律、教育、行政體制等往往被原封不動的照搬下來,技術標準也不例外,如非洲英語區國家普遍釆用英國標準,法語區國家普遍采用法國標準,葡語區國家普遍采用萄牙標準,中國技術標準作為后來者,要想取而代之,困難重重。說到非洲最驕傲的國家,肯定非埃塞莫屬了,因為埃塞是非洲大陸上唯一沒有遭受殖民統治的國家,曾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打敗由墨索里尼統治下歐洲強國意大利入侵,埃塞人一直引以為豪。正因為埃塞沒有其前宗主國“遺產”所帶來的干擾與影響,對中國技術標準認可接受程度更高,所以埃塞俄比亞最有資格成為非洲全面釆用中國技術標準的樣板之國。

 

九 以“蠶食”方式壓縮歐美標準生存空間

 

時至今日,有“基建狂魔”之稱的中國已在多個工程標準領域實現了對歐美標準的超越,在一些超高難度的超級工程領域,歐美標準由于缺乏相關建設經驗,要么空白、要么過時、要么不完善。在歐美標準干不下來或照搬歐美標準所導致成本過高與效率過低的情況下,中資企業就應學習中國航天在空間站對外合作中敢于“強推”中文標準作法,你美國人不肯學中文,那就拒絕合作。

 

中方要堅定對中國標準的自信,要善于用軟硬兼施策略與“舍我其誰”的勇氣來“強推”中國標準。但在歐美標準依舊強勢的大背景下,即使中國標準一時不能在一些項目中全盤取代歐美標準,但也應力爭在局部領域部份取代歐美標準。

 

正所謂有比較才有鑒別,在中國標準部份取代歐美標準情況下,通過工程建設中中國標準與歐美標準的“同場比武”或者說“擂臺大賽”,來充分展示中國標準先進性與適用性,逐步打消外國政府及業主對中國標準的疑慮,提高采用中國標準的信心,逐步加大中國標準的運用范圍與領域。

 

說得難聽點,中方就是要以“蠶食”方式,用鍥而不舍的毅力,一步步壓縮歐美標準在歐美之外發展中國家國家與地區生存空間,重點把非洲國家作為拓展中國標準的重點區域,分區域、分階段、漸進式取代歐美標準。

 

(作者:劉云;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