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要來中國了。
據路透社報道,克里姆林宮在當地時間7月12日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中國的訪問已提上日程,并補充說,現在是鞏固兩國緊密關系的良好時機。
發言人佩斯科夫說:“現在,維持中俄雙邊關系高速發展恰逢其時……具體日期將另行商定并通知你們,對話將在各個層面繼續進行。”
于是,俄羅斯這邊已經官宣了,普京將要來訪問中國了。
那么,具體是什么時候呢?
根據俄羅斯前駐華大使杰尼索夫的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將于今年10月訪華,并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所以,普京應該是10月份訪華,今年是“一帶一路”十周年,他也將出席相關活動。
可是,當有記者,將這一消息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面,提問的時候。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今年舉行,中方正就此同“一帶一路”合作伙伴保持溝通。
沒了?就這些嗎?
好多人看完之后,覺得中方的態度這也太冷淡了吧。
中俄關系這么好,普京總統千里迢迢的過來,咱們怎么一點歡迎的意思都沒有呢?
而且,記者提問的是普京訪華的消息,為啥答非所問呢?
其實啊,這是不了解咱們外交部的發言風格。
那可是代表中國,面向全世界的,怎么可能和咱們普通人說話一樣。
什么,你要來我家里玩?哎呀,好呀好呀,快來吧,到時候炒兩個好菜等著你。
外交部當然不能這么說話了。
必須要含蓄,講究外交禮儀,而且不能說錯話,并且,做到“看似什么都沒說,可實際上什么都說了”的境界。
咱們可以先對比一下,其他領導人訪華之前,咱們外交部的發言人都說了些什么。
先說去年的德國總理朔爾茨。
咱們外交部當然是這樣回應的:
“對于你提到的相關問題,我目前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汪文斌說。
然后就是馬克龍。
同樣也是法國的外交部長出來放風說,馬克龍總統將在幾周或幾個月準備訪問中國。
然后,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趙立堅的回應就一句話:
“我目前還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
這是什么意思呢?
簡單的說:就是再等等,再看看,再觀察觀察。
畢竟法國和德國后面可還站著美國呢,國內還有右翼在那興風作浪,一直仇視我們,嚷嚷要脫鉤。
萬一你們最后反悔了,不來了,我們臉上豈不是很難看嗎?
當然后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雖然,后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朔爾茨和馬克龍都順利的訪問了中國,可他們回去之后,那是罵聲一片呀,尤其是馬克龍,更是被西方媒體給詆毀成啥樣了。
所以,在當時,剛剛放出他們要訪華消息的時候,我們當然不能公布了,擔心的就是他們會頂不住壓力,臨時反悔。
而這一次對于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普京呢,我們自然不擔心他會臨時反悔,所以你看我們的態度完全就不一樣了。
直接將普京這次來的主題給點出來。
普京為什么要訪華,他訪華要來參加什么活動呢?
噢,那是因為——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今年舉行,中方正就此同“一帶一路”合作伙伴保持溝通。
而俄羅斯正是我們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啊,不僅如此啊,我們還將邀請其他合作伙伴一起過來,將這次的盛會給辦好。
至于有人覺得中方的態度很冷淡。
這完全呢,不僅是無稽之談,更是不了解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的運行邏輯。
我在外交部的官網上查到了7月12日當天例行記者會全部的內容,包括提問的內容,哪家新聞報社的記者,以及回答的內容。
最終查到了這條關于普京訪華的消息。
這條新聞是由今日俄羅斯的記者提問的。
例行記者會之前呢,這些提問和稿子都要提前送上去審核的,不可能隨便一個人就讓你上去瞎問的。
因為根據規定,例行記者會的內容都要一字不落的全文刊登在外交部的網站上面的。
包括外交部發言人的回答內容,那也是事先準備好的。
絕對不可能瞎問,瞎說的。
俄羅斯那邊,佩斯科夫剛剛宣布普京要來中國了,然后同一天,咱們這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就有今日俄羅斯的記者提問了。
你猜,這是不是事先安排好的?
為啥這個問題不讓BBC的記者,不讓美聯社的記者去問,而是選擇今日俄羅斯呢?
我們選擇他上去問這個問題,并且作出回答。
那就代表了我們的態度和立場。
等于就是在呼應了克里姆林宮那邊的邀請。
所以,又怎么能說我們是態度冷淡呢?
出于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只要美國一天不倒,中俄就不可能翻臉的。
有人老是覺得中俄之間的關系出現了一點裂縫了,中方是不是打算拋棄俄羅斯了,這態度有點模糊不清,是不是打算冷處理啊?
這完全就是謠言,離間計罷了。
這么說吧,就在半個月之前,大家都知道發生什么事了。
那時候瓦格納的兵變剛剛平息,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下,可是俄羅斯居然還派出了兩艘護衛艦從南向北途經臺灣東部海域。
據臺灣媒體報道稱,俄羅斯2艘守護級護衛艦27日下午在宜蘭東澳外海約26海里處現身。
瞬間引起了臺灣軍方的高度緊張。
俄羅斯軍艦跑來臺海支持我們。
你想想,這是一種什么關系?
首先,俄羅斯自己正在打仗呢,居然還能抽出時間幫助中國維護國家權益,其象征意義,不言而喻啊。
這不光是俄羅斯在向我們示好。
更是充分證明了中俄之間深厚的情誼。
其次,中俄兩國雖然沒有正式簽約,但卻已經形成了一種沒有簽約的“軍事聯盟”,可以共同在臺海活動。
這也證明了我們對于俄羅斯軍隊的信任啊。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不止一次的表態過,中俄關系已經超越了盟友關系,成為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俄是不可能鬧掰的。
那些妄想著,吹毛求疵,扣字眼,挑撥離間的人,注定是不會成功的。
當然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俄羅斯那邊能官宣普京出訪。
還能跑這么遠到中國了。
這也就意味著瓦格納兵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政治動蕩,已經消除了。
俄羅斯國內的局勢已經平穩了。
如此這般,普京才會放心大膽的來中國參加一帶一路的活動。
畢竟,這年頭,對普通人來說,搞錢才是最重要的。
而對于國家來說,發展經濟,那也同樣重要啊。
普京所簽下的每一筆合同,那都將成為射向北約及其傀儡的子彈,不是嗎?
來源:遠方青木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