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鑒往知來 | 總書記專程考察這兩個文化地標有深意
點擊:2079  作者:徐壯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3-06-04 09:05:11

 

 

北京中軸線,恢弘大氣,貫通古都文脈。中軸線北延長線上,中國歷史研究院建筑似鼎如尊,碩大篆書“史”字高懸;再向北,燕山腳下,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坐落在青山綠水間。

 

61日、62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考察了中國國家版本館和中國歷史研究院。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國歷史研究院,都是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高度重視下建成的國家級文化地標。

 

201913日,中國歷史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成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國廣大歷史研究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20213月,中國國家版本館等重大文化設施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工程的重要內容,列入“十四五”規劃綱要。

 

歷時三年建設,2022723日,中國國家版本館落成揭牌。

 

成立落成時間不長,兩家單位卻都植根于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擔負著賡續文脈、發展文化的神圣使命。

 

(一)

 

作為文明發展的結晶和文化傳承的金種子,版本銘記著中華民族誕生、發展、壯大的演進歷程,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中國國家版本館,正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

 

在建筑設計上,典藏文化特色、中華文化特征在這里得到充分彰顯;在遴選藏品展品時,中國國家版本館堅持以文化價值含量為標尺,典藏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各類出版物版本、印刷版本、特殊版本、數字版本和外國版本,將古今中外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十大類版本資源納入保藏范圍。

 

精心設計、細致考量,只為建成新時代的國家文化殿堂,保藏足以傳給后世的文化寶藏。

 

歷史和文化,是兩個密不可分的范疇。

 

中國人自古重視歷史研究,歷來強調以史為鑒。另一方面,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觀察歷史的中國是觀察當代中國的一個重要角度。

 

中國歷史研究院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相關研究所為基礎組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組建的第一個國家級歷史學綜合研究機構。

 

在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的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貫徹總書記的要求,“講好中國歷史、傳播中國文化”已列入中國歷史研究院的主要職責中。

 

(二)

 

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華堂南廣場,一尊石印章巍然矗立,上面鐫刻四個大字:“賡續文脈”。

 

我國歷朝歷代都把版本保藏傳承放在重要位置。漢代天祿閣、唐代弘文館、明代文淵閣、清代四庫七閣……專藏機構綿亙千年。中國國家版本館的建設成立,繼承了這一光輝傳統。

 

考察中國國家版本館時,習近平總書記又說,盛世修文,我們這個時代,國家繁榮、社會平安穩定,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這件大事辦好。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中華文化保護傳承。在福州考察時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在甘肅嘉峪關關城強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文化保護傳承指明方向。

 

語重心長,責任重大。

 

截至目前,中國國家版本館總分館初步共入藏2500余萬件(冊)版本,其中不乏具有傳世價值的經典版本。文化種子“藏之名山、傳之后世”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三)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過重視學習歷史、汲取歷史智慧,要求共產黨員具有歷史思維。

 

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不過十幾天,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習近平總書記就將提高歷史思維能力作為領導干部加強理論修養的要求之一。

 

20211017日,在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勉勵廣大考古工作者“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2527日,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中華傳統文化,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繼承和弘揚其中的優秀成分。

 

……

 

傳承保護,是為了固本開新。

 

在中國國家版本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對收藏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做好典籍版本收藏工作。

 

在中國歷史研究院,習近平總書記勉勵道,希望你們繼承優良傳統,團結凝聚全國廣大歷史研究工作者,不斷提高研究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中國史學的智慧和力量。

 

《(新編)中國通史》纂修工程正式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期、“考古中國”項目等接續實施,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國家古籍數字化工程、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復興文庫》建設等國家級歷史文化項目聚合歷史研究“國家隊”力量……

 

4年多來,廣大歷史研究工作者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熱情被充分激發,一項項重磅成果迭出,新時代歷史研究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從成立之初的關懷,到持續加以論述,再到此次連續兩天的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保護、傳承、發展的重視一以貫之,體現出深厚的文化情懷和高遠的歷史眼光。

 

從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再到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國家版本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部署規劃下,一座座新時代國家文化殿堂相繼落成,也成為展現文化自信、傳承文化遺產、激活中華文化的嶄新標識。

 

來源:新華網記者:徐壯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