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西方歷法史是很簡明而清晰的,主要包括過去的儒略歷和后來一直使用至今的格里高利歷。據西方歷史介紹,儒略歷(Julian calendar)是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凱撒(又譯蓋烏斯·尤里烏斯·凱撒)采納埃及亞歷山大的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計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執行的取代舊羅馬歷法的一種歷法。
在儒略歷中,一年被劃分為12個月;四年一閏,平年365日,閏年366日,為在當年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這與實際不同,從而存在誤差。由于其誤差隨著時間的增長而越來越大,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頒布、推行了以儒略歷為基礎改善而來的格里歷,即一直使用至今的公歷。這都是知識界眾所周知的常識了。
這一公認“歷史”表明,西方使用儒略歷,持續長達1627年。由于儒略歷使用的年平均長度365.25日,比實際年平均長度大,到教皇格里高利停止使用時,累計誤差高達10日,因此,格里高利改用新歷法時,就有10天消失不用了,即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變成了15日。按照西方介紹的歷史,使用儒略歷后1627年里,西方從未修訂更改過歷法,表明在這段時間,西方根本沒有歷法修訂能力,更不用說制定歷法了。所使用的儒略歷,恐怕就不是西方制定的,而是抄襲來的。要知道,西羅馬帝國還繼續存在500多年,直到公元476年才滅亡,而東羅馬帝國則存在1500年,直到1453年才滅亡。甚至羅馬帝國最強盛時期是公元96-192年,距離開始使用儒略歷最長達247年,東羅馬帝國強盛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已經過去600多年,歷法誤差已經超過5天,卻不修訂歷法。如果古羅馬在公元前45年能夠制定歷法,但此后強盛了,難道卻連修訂歷法的能力都消失了?
現代天文歷法知識可以準確地還原過去的時間變化,按照365.25日計算一年長度,其誤差約是128.2年相差一日,因此,簡單的按10日計算,西方起始使用儒略歷時間是比1582年還早1282年,也就是公元300年前后。這只是近似值,從俄國使用儒略歷到1917年,相差13日,可以估算起始使用時間是公元250年;從英國使用儒略歷到1752年,多出12天,推算起始使用時間是公元214年,這都是粗略估算,實際情況如何?
我國三國時魏在237年頒布使用的景初歷,其年平均時間就是365.25天。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該歷法的第一個年初第一日是景初二年的正月初一,與格里歷(儒略歷)1月1日是一致的,而且推算后世的誤差,也是符合的,這充分說明了儒略歷來源。也就是說,西方真正抄襲的是中國景初歷,尤其包括景初歷的起始時間,至于西方何時開始使用抄襲景初歷的儒略歷,則難以弄清了,但不可能是西方宣傳的公元前45年,否則后來的舊俄歷和舊英歷誤差天數就不同了。此外,我國使用該回歸年長度有悠久歷史。早在春秋后期開始使用,到戰國時期我國普遍實行的四分歷,就是以365又1/4日為回歸年長度,這是公認的常識了。更早的古代六種歷法,近年來研究認為,也是采用365.25日為年平均長度【1】。
景初歷是三國曹魏天文學家楊偉所制定【2】,《宋書·律歷志》記載了楊偉《上景初歷表》,是以東漢末年《乾象歷》為基礎,所采用的常數等記載在《晉書》等律歷志上,一直使用了215年,包括南朝宋改名的永初歷,北魏則一直使用到451年。
歷法對農業是非常重要的,以長江下游雙季稻種植為例,晚稻種植時間以立秋那一刻為分界線,哪怕晚一個小時插秧,產量都會明顯下降,這是家鄉農民都知道的常識,也是家鄉農民搶收早稻搶種晚稻的主要原因。西方歷史記載如果為真,則西方就不存在值得一提的農業了,因為西方長期使用的歷法無法指導農業生產。 沒有農業知識,包括歷法知識,就沒有興盛的農業,也就無法養活大量人口。例如,英國國王威廉來自法國的諾曼底,占領英國后,進行了第一次土地和人口普查,1086年公布的英國人口僅有155萬人。英國國土面積相當于三個江蘇省,但養活人口僅相當當代中國一個大縣,其主要原因,就是當時沒有值得一提的農業,只能依靠牧業,單位面積土地能養活的人口很低。到1831年英國總人口仍不到1000萬人,對比如今英國人口為6700多萬,說明直到19世紀上半葉,英國農業水平還很低,這都與西方歷法歷史一致。
由于古人難以準確觀測一年的時間長度,不得不時常觀測太陽和行星位置變化,修訂歷法。自秦朝建立統一國家以來,我國官方使用的歷法就高達56部。平均每部歷法使用時間不過30多年,使用時絕對誤差不超過一個時辰,這是農業的要求。對比西方歷法誤差超過10日,怎么可能有發達的農業?
西方宣傳的著名物理學家也是大天文學家牛頓,出生于格里歷1643年1月4日(按儒略歷為1642年12月25日),死于1727年3月31日。但英國直到1752還在使用儒略歷年,也就是說,牛頓一輩子都生活在儒略歷中。這位“大天文學家”,可知道他一直都走在時間前面?如今的天文學理論,其基礎就是號稱是“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理論,但牛頓先生的實際天文歷法知識,恐怕遠低于中國2000多年前的古代天文學家。近年來國內疑古學派學者指出,所謂力學三定律,其基本理論來自墨子和九章算術等【3】。牛頓著作恐怕是19世紀偽造【4】,抄襲自中國古代著作,而不是所謂的17世紀就出版的著作,包括微積分理論來源于中國明代數學家王文素。萬有引力理論基礎也是來自中國【5】,牛頓不過是西方偽造的沒有后代的人物。
格里高利歷抄襲自我國元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領導制定的授時歷,其年平均長度為365.2425日,與格里歷完全一致,置閏時間也完全一致,但頒布使用時間比格里歷早300多年。授時歷的制定,并非郭守敬個人所為,而是國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歷時四年的結果【6】。當時全國設置了27個觀測站,改進發明了簡儀、高表等12種儀器,提高觀測精度,還改進計算方法,從而制定了直到今天都在采用相同置潤時間的授時歷。對比西方自己的介紹,1576年第谷·布拉赫在丹麥哥本哈根建造了第一個個人天文臺,直到1667年,法國第一個國家天文臺成立,這也是歐洲第一座國家天文臺。1675年英國才建立第一個國家天文臺。西方在沒有大量天文觀測情況下,如何制定精度和基于大量觀測數據得到的授時歷相同的格里歷?
筆者從事過相關研究,事實上,回歸年長度每年都在緩慢變化【7】,翻開任何一本天文年歷,都會看到修訂回歸年長度的經驗公式。沒有觀測數據,就無法制定可以使用的準確歷法,就是制定好的歷法,也必然要依據觀測數據不斷修訂,否則時間一長,積累的誤差,就使得歷法不準確了。西方一千多年都一直使用同一個歷法,積累10天以上誤差,根本就沒有多少使用價值了,尤其是人類的生存依靠農業,農業依靠準確的歷法,這都說明西方天文學和農業歷史都是偽造的,不過是抄襲中國古人。
事實上,17-18世紀,絕大多數歐美精英都以為歐洲文化不是自我發生,而主要是從中國那邊學來的,也就是西方過去常說的東學西漸。下面介紹來自諸玄識所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虛構的西方文明史》綜述西方文獻。
伏爾泰曾感慨:文化、科學、藝術、學術及其展開都初步于現代中國,而直到最近才在歐洲出現。東方是一切藝術的搖籃,西方的一切都由此而來。
法國漢學家艾莆田在其著作《中國之歐洲》中寫道:中國數千年來,對我們這顆星球上的文化與科學作出最大奉獻的民族之一。歐洲一切立法、政治、經濟,以及社會活動之原則,若不是從孔子那邊拿來,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日本學者西川如見(Nishikawa, 1648-1724)提醒:“明代前期的中國發生了‘技術常識’的大爆炸(big bang)……,而百科全書的爆炸則發生在萬歷(1573-1620年)中葉。”
維也納大學教授萊納(Georg Lehner):“來自中國的常識成為歐洲百科全書的源泉,……1700年至1850年間出書的英文、法文和德文百科全書……都是對有關中國常識的稀釋。”
美國學者費諾羅薩(Ernest F. Fenollosa, 1853-1908)暗示:“大致在1660-1740年間,……歐洲經歷了有關中國語言、文學和儒家經典知識的首次爆發。”
英國作家威廉·波伊(William Boyd)坦言:“那些極具影響力的耶穌會士的中國著作………組成了18世紀(歐洲)科學爆炸的常識源泉之一。”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中世紀首要的技術締造大大都都出自中國,……被西歐人拿來……用于外洋擴大,這類擴大反過來又引致更大的技術進步……;首先對歐洲,然后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部天下發生了爆炸性的影響。
我國科技界是最迷信西方的,早在2012年筆者就指出,我國科技界以在西方發表文章為評價標準【8】,實際是讓西方控制了科研指揮棒。雖然早已引起國家重視,教育部和科技部制定了多項政策,卻毫無效果。這都是意識形態殖民地化的必然結果。如今西方印鈔到中國兌換人民幣,就可控制我國網絡媒體,意識形態平臺被美帝資本滲透和控制,人們不知不覺就被洗腦,而根本就意識不到問題。如果不根本解決,隨著電視報紙的衰落,我國文化殖民地化恐怕會進一步加快。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胡懋仁|從“慕尼黑協定”看西方資產階級對法西斯主義的縱容和利用
2022-12-22胡懋仁|美西方是破壞二戰后世界建立的反法西斯國際秩序的罪魁禍首
2022-10-0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