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2020年中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20年是朝鮮戰爭爆發70周年。把兩大事件聯系在一起,是因為美軍在朝鮮戰爭中對中朝軍隊實施了細菌戰。
朝鮮戰爭細菌戰是指在1950年開始的朝鮮戰爭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聲稱“聯合國軍”利用炸彈和炮彈投放毒物、病毒、細菌或利用化學藥品對戰俘進行注射和試驗的一系列行動。
美軍除了通過空軍撒布病毒外,還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和北朝鮮軍隊戰俘身上注射化學藥劑,其中包括LSD、海洛因和大麻。美國中央情報局希望通過這些人體實驗而分析此類藥物是否可以用于軍事目的。
此外,美日之間還秘密交易細菌武器,將日軍細菌戰部隊——731部隊在中國東北研究細菌武器的試驗成果,秘密接收。
據統計,在細菌戰過程中,最終查出并確認的病菌,包括鼠疫桿菌、沙門桿菌群、痢疾桿菌、霍亂桿菌和炭疽桿菌等,達10余種。確診和疑似與細菌戰有關的傳染病患者384名,死亡126名,其中包括確診和疑似的鼠疫患者57名,死亡7名;疑似霍亂患者13名,死亡7名;確診天花患者6名。 死亡人員中職務最高的志愿軍第67軍軍長李湘,也是朝鮮戰爭中志愿軍損失職務最高的指揮員。
在朝鮮平壤東部霞嵐山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的“友誼塔”下的石函中珍藏有10本志愿軍烈士名冊,第一本第一名就是李湘,他是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志愿軍最高級別的軍事指揮員。朝鮮勞動黨金日成主席在一次談話中高度贊揚了李湘軍長的軍事指揮才能,稱贊他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李湘,志愿軍第67軍軍長。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縣泮中鄉泮中村,家境十分貧窮,9歲時就給地主家放牛、養豬。
1930年8月李湘參加紅軍,當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22年的戎馬生涯中,經歷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多次負傷,戰功卓著,先后擔任過作戰科長、營長、副團長兼參謀長、團長、分區司令員、師長等職。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戰爭前,李湘擔任67軍軍長兼唐(山)、秦(皇島)警備區司令員。1951年6月22日,李湘率志愿軍第67軍入朝參戰。8月31日,67軍正式接防金城以南地區沿三八線27公里的正面防務。“聯合國軍”的“夏季攻勢”正處強弩之末,9月21日,美軍和南朝鮮軍向67軍陣地發起以步兵、飛機、大炮、坦克同時進攻的所謂“特種混合支隊作戰試驗”的立體攻堅,李湘沉著應敵,指揮部隊勇猛回擊,殲敵1000余人。
10月13日,67軍正面迎來“聯合國軍”4個整師的“秋季攻勢。”每次攻擊,敵人先施以密集炮火,再在飛機低空轟炸的配合下,用坦克為先導,以強于志愿軍3至10倍的兵力輪番上陣。李湘以豐富的作戰經驗指揮部隊依托陣地頑強阻擊,創造了3天殲敵1.7萬余人的赫赫戰果。1951年10月19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我軍三天殲敵一萬七千”。67軍受到志愿軍總部的高度贊揚和嘉獎,李湘軍長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
在“秋季攻勢”中,遭到沉重打擊的美軍喪心病狂地使用了化學武器,李湘軍長被細菌感染,病情迅速惡化。當時,軍政委曠伏兆幾次勸他趕快到后方醫院治療,他卻堅持在指揮室里指揮,堅決不下火線。后來他的病情因美軍播撒的細菌感染,轉化為敗血癥和腦膜炎病,腦腫脹得像水桶一樣粗大,雖經醫生百般醫治,也無能為力,于1952年7月8日13時與世長辭,從發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時年38歲。
志愿軍原67軍作訓參謀曹家麟老人向筆者介紹了李湘軍長被美軍細菌戰感染的來龍去脈:1980年4月,時任志愿軍67軍副軍長兼199師師長、離休前為第二炮兵司令員的李水清回憶說,1952年7月初,美軍在199師陣地前沿投放了十幾個空殼彈,部隊覺得很奇怪。他跟李湘軍長通電話談到此事,李軍長便立即趕了過去。他們兩個把陣地前的炸彈里里外外翻了個遍,也沒看出啥名堂。兩個人就坐在炸彈上討論起對此事的處理意見,開始不想上報,擔心情況不明、小題大做。最后還是認為這些炸彈可能隱含著重要的未知信息,最終決定如實報告志愿軍總部。
李水清還回憶說,當時李湘臉上長了個小癤子,已經擠破了,回到軍部第二天臉就腫了,沒過幾天就去世了。消息傳來,李水清十分震驚,怎么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他說,幾十年過去了,李湘軍長坐在炸彈上和他討論問題的神情依然歷歷在目。
軍長被細菌感染,病情迅速惡化,臉部也腫得非常厲害,但他仍以驚人的毅力,堅持指揮作戰。很快,他的病情轉化為敗血癥和腦膜炎,雖經醫生百般醫治,終搶救無效,于1952年7月8日13時與世長辭。李湘從發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時間。
李湘軍長犧牲后,過了很長時間我才知道,領導說:“軍長是被美帝細菌彈感染,導致敗血癥犧牲的,對外要保密,不能長了敵人的威風,滅了自己的志氣。”
李湘犧牲時正值暑期,遺體暫埋在軍部附近的青山下。1952年12月10日,李湘的靈柩由朝鮮運回祖國,12月11日舉行了隆重的迎靈儀式和公祭大會,隨后被安葬于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下面,我們回過頭來,回顧美軍細菌戰和中國人民志愿軍、朝鮮人民軍開展聲勢浩大的反細菌戰斗爭的來龍去脈。
1952年1月27日夜,美國飛機多批從該軍陣地上空低飛盤旋,卻沒有像往常一樣俯沖投彈。
1月28日早晨,志愿軍第42軍375團戰士李廣福首先在駐地金谷里山坡上發現大量蒼蠅、跳蚤和蜘蛛等昆蟲,散布在約200米長、100米寬的雪地上。隨后,375團在外遠地、龍沼洞等地也發現了大批昆蟲,形似虱子、黑蠅或蜘蛛,散布面積約6公里,當地居民都不認識此蟲。42軍在分析了有關情況后,初步判斷:“此蟲發生可疑,數地同時發生,較集中密集,可能是敵人散布的細菌蟲”。但當時該軍衛生技術設備和水平有限,無法確認到底帶有何種細菌,因此除立即采取措施焚燒昆蟲外,馬上把情況報告志愿軍總部。
志愿軍總部接到第42軍報告后高度重視,彭德懷司令員當天即打電話給第42軍軍長吳瑞林詢問詳細情況,指示采取措施,消滅昆蟲。志愿軍后勤司令部要求立即緊急采取消毒預防措施,并指示第42軍馬上寫出詳細的書面報告,上送昆蟲標本,以便培養化驗,請專家鑒別。2月6日,志愿軍司令部向所屬各部隊轉發第42軍關于發現異常昆蟲的報告,要求各部隊在駐地進行仔細檢查,查看有無同類昆蟲存在,并要求各崗哨嚴密注意敵機投擲物品,發現可疑征候要立即上報。
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在接到志愿軍的報告后,指示志愿軍要采取有力措施進行防疫工作,同時派總后勤部衛生部防疫處副處長馬克辛率細菌專家魏曦、寄生蟲專家何琦于2月12日前往朝鮮,實地了解情況,對相關昆蟲標本進行培養化驗,指導志愿軍部隊的防疫工作。
此后,志愿軍部隊連續在朝鮮前方和后方多處發現疑似美軍投擲的蜘蛛、蒼蠅、跳蚤等昆蟲。到2月17日,志愿軍第42、第12、第39軍和志愿軍第19兵團部隊駐地相繼發現美軍投擲昆蟲的情況8起,昆蟲密度最高的地方達每平方米1000只。國內派往朝鮮的防疫專家經過化驗,認為這些昆蟲帶有的病菌,以霍亂、傷寒、鼠疫、回歸熱四種病菌。
在這一指示發出的同天(17日)下午,4架美軍飛機在平康西北下甲里第26軍第234團陣地投下一件物品,爆聲輕微,但異味彌漫,位于炸點附近的幾名志愿軍官兵當場被熏倒,周圍雪地則立時布滿蒼蠅,陣地上的官兵目睹了全過程。由此證實,雪地上的昆蟲確系美機投擲。
志愿軍總部接到報告后,2月18日將此情況通報全軍,指出:此前在其他各部隊駐地發現之各類昆蟲,“為敵機投擲而后散布者已無疑”,要求各部隊必須加強對空警戒,發現敵機投下菌蟲后,立即撲滅,以免蔓延。
至此,經過20多天的觀察、檢驗,志愿軍總部和總參謀部初步得出結論,美軍可能在朝鮮北方投放了細菌武器,對中朝部隊實施細菌戰 。
1952年2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理總參謀長聶榮臻向毛澤東等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人呈送報告,匯報了美軍在朝鮮投放細菌彈情況。
毛澤東閱后,于2月19日批示:“請周總理注意此事,并予處理”。為防止意外,朱德特別批示:病菌標本“不宜送回,以免傳染”。
2月19日12時,總參謀部作戰部綜合朝鮮戰場情況和來自其他渠道的情報,向周恩來呈送了《關于敵人在朝鮮大規模進行細菌戰情況的報告》,判定:美軍正在朝鮮使用細菌武器對中朝軍隊進行細菌戰。報告還指出:美軍此次進行細菌戰,是經過長期的準備,并得到了日本細菌戰戰犯石井四郎、若松次郎和北野政藏等人的幫助。
同一天,志愿軍總部向總參謀部電話報告:志愿軍第15軍部隊發生了霍亂、斑疹、大腦炎等病癥,已有兩人死亡。
情況越來越嚴重,特別是死亡情況出現,開始在中朝部隊和朝鮮居民中引發恐慌。根據志愿軍部隊的現地觀察、來自各部隊的疫情報告、通過各種渠道所收集的情報,特別是防疫專家對昆蟲標本檢驗后已經做出的結論,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判定美軍正在朝鮮對中朝部隊實施細菌戰。
防疫迫在眉睫。一旦爆發疫情,不但將直接影響部隊作戰,且將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斷然決策:立即在志愿軍部隊展開反細菌戰斗爭 。
周恩來擔任反細菌戰斗爭的總指揮。1952年2月19日晚,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他確定了六項計劃要辦的事情:
一是加緊對前方送回的昆蟲標本進行檢驗,作出結論;
二是立即向朝鮮派出防疫隊和運送各種疫苗及各類防疫器材;
三是電告朝鮮方面,商請朝鮮政府先發表聲明,中國政府隨后也發表聲明,向全世界控訴美國罪行;
四是通過民間組織中國人民世界和平大會向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理事會建議,發動世界人民譴責美國進行細菌戰罪行的運動;
五是指示志愿軍進行防疫動員;
六是向蘇聯政府通報情況,請求予以幫助。周恩來確定的事項得到了毛澤東的批準,立即付諸實施。
總參謀部是反細菌戰最初階段的中樞協調指揮機構。聶榮臻和副總參謀長粟裕按照周恩來的指示,于當晚(19日晚)同外交部副部長章漢夫、總后勤部衛生部部長賀誠等人開會,討論具體落實措施,確定:立即將現存的全部340萬份鼠疫疫苗、9000磅消毒粉劑和其他防疫用具連夜裝運,在三天內用飛機全部運到安東轉送朝鮮前方部隊,并立即再趕制1000萬份鼠疫疫苗分批送往朝鮮。同時確定,由賀誠負責擬定防疫計劃,章漢夫負責草擬新聞稿、社論及與朝鮮政府的協調工作。
1952年2月21日,反細菌戰斗爭正式開始。中央軍委正式向志愿軍下達了進行反細菌戰斗爭的指示,強調:“現時重要問題是必須抓緊每一分每一秒針的時間,進行細菌散布區的消毒和隔離,克服麻痹大意和僥幸心理。但在部隊中則亦應特別注意不要造成驚慌和恐怖。”
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確定的反細菌戰任務是:“反對美帝細菌戰,進行殺蟲滅毒的防疫運動”,并號召部隊官兵,既不要恐慌也不要麻痹,要堅信以群眾的防疫力量,是可以戰勝敵人細菌戰的。
防疫工作是反細菌戰工作的中心。總后勤部衛生部在蘇聯顧問的協助下,以最短的時間擬制完成了防疫計劃大綱。周恩來審閱后,認為計劃“原則可用”,但應將反細菌戰斗爭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為準備和預防階段。即在病菌尚未發展的情況下,中央先在中央軍委機構內組織總防疫辦公室,領導后方進行防疫準備和在前線采取防疫措施,不急于在國內做大規模動員和邊境檢查。如果美國在中朝方面公開控訴后仍繼續進行細菌戰,則立即進入全面采取緊急措施的第二階段。毛澤東于當日批準了周恩來的意見。
總參謀部和總后勤部衛生部向朝鮮緊急運送數百萬份各種疫苗與防疫用品外,22日向朝鮮派出了52名防疫隊員,29日又從北京、天津各大學和上海軍事醫學科學院緊急抽調專家、助教44人,組成檢驗隊,攜帶檢驗藥品、器材等,前往朝鮮,彌補志愿軍檢驗和防疫技術力量的不足。
2月25日,軍委致電彭德懷,就反細菌戰斗爭的組織領導、疫苗接種、疫情監控、派出防疫隊和化驗檢疫工作、病人收容和隔離、宣傳教育等,作出了詳盡的規定。志愿軍成立了以鄧華為主任的防疫委員會,統一領導防疫工作,對各級防疫工作領導體制、疫情報告、防疫對策等等,均作出了非常具體的規定,指出:敵人實施細菌戰,“必須引起我全軍高度警惕。戰勝敵人這一惡毒陰謀。只要能嚴格進行預防工作,細菌戰是不可怕的”。
志愿軍上下動員,展開規模龐大的宣傳教育和防疫工作,部隊的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官兵情緒也平穩下來 。
1952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分局發出了《反對美帝細菌戰的宣傳工作》指示,指出:對于美國這一新的罪行,“必須加以揭露和打擊”。指示通報了中央決定的外交和宣傳斗爭步驟:新華社從22日起發布新聞,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外交部發表聲明,向全世界提出控告;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向世界和平大會提出控訴,建議世界和平大會發起反對美帝進行細菌戰罪行的運動。
1952年2月24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表示“中國人民將和全世界人民一道,為制止美國政府這一瘋狂罪行而堅決斗爭到底”。
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主席郭沫若于25日致電世界和平理事會主席約里奧·居里,控訴侵朝美軍進行細菌戰的罪行 。
1952年2月底,中朝兩國政府先后發表聲明,控訴美國軍隊違反國際公約,悍然在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對中朝軍民投放細菌武器,實施慘無人道的細菌戰,犯下了新的罪行。中朝方面的控訴震驚了世界,美國政府立即矢口否認。在此后的一年左右時間里,中朝方面展開了規模龐大的反細菌戰斗爭,同時在外交和國際政治舞臺上與美國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美軍在朝鮮投下的四格細菌彈
在此之前,志愿軍總部在向中央和軍委報告發現美軍飛機投擲帶菌昆蟲情況的同時,也隨時向朝鮮黨和政府詳細通報有關情況。朝鮮勞動黨中央和朝鮮政府高度重視。朝鮮軍事委員會于2月20日決定,將懷疑遭受美軍投放細菌武器污染的江原郡、鐵原郡、平康郡、伊川郡、金化郡等地劃定為危險地區,實施嚴格的疫學監視和消毒殺蟲對策。并規定,在這些地區內,一旦發現特殊傳染性病例,立即采取隔離措施。
2月21日,毛澤東致電金日成,通報中國方面掌握的美軍飛機撒放毒蟲細菌情況和中國方面已經決定采取的防疫措施,并建議,除了采取防疫措施外,“我們應在世界人民面前進行控訴,并動員輿論進行反對。”彭德懷司令員也在同日致電金日成,通報了有關情況。
金日成馬上指示有關部門采取具體對策,并將朝鮮軍事委員會決定寄送彭德懷,希望通知志愿軍部隊,以便在防疫工作中互相配合。
以揭露美國實施細菌戰罪行和大規模殺蟲滅毒防疫工作為重點的反細菌戰斗爭也在朝鮮軍民中迅速展開。
被俘的美軍空軍上尉凱伊斯.伊納克供認美軍進行細菌戰
1952年,國際科學委員會經過調查,用8種文字將美軍這一罪行寫成《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報告及附件》,并公布于全世界。
值得指出的是,中國人民和政府一貫反對生物戰。1984年11月15日,中國政府加入1971年12月16日聯合國大會制定和通過的《禁止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發展、生產及儲存以及銷毀這類武器的公約》(簡稱《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并再次聲明: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基本精神符合中國的一貫立場,中國是生物(細菌) 武器的受害國之一,中國從未、將來也不會生產和擁有這類武器。
1952年2月底和3月初,細菌戰發生了新的變化。從2月29日開始,中國東北的撫順、安東、鳳城、臨江等地區,在美軍飛機入侵后,也發現了各種帶菌昆蟲。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判斷:這些情況表明,美軍很可能已經將細菌戰的范圍擴大到了中國東北。反細菌戰斗爭的形勢因此更加嚴峻。
3月4日晚,周恩來召集聶榮臻、粟裕和有關部門負責人開會,緊急商議對策,討論在東北和沿海地區進行防疫工作的措施,確定:在報刊上公開揭露美軍新的罪行,并在外交上進行正式抗議;組織力量進行調查;擴大和加強防疫隊伍;加強東北和國內的防空力量。周恩來指示聶榮臻,會后向蘇聯總軍事顧問克拉索夫斯基、衛生顧問阿薩杜良介紹會議情況,并商議聘請蘇聯防疫專家、訂購疫苗和加強東北防空力量等問題。
3月5日,聶榮臻、粟裕與克拉索夫斯基、阿薩杜良分別談話。阿薩杜良完全同意中方的應變措施,他從衛生的角度認為“情況非常嚴重”,種種情況證明,敵人散播的細菌是經過特別培植的,不是一般的細菌。他表示將與總后勤部衛生部商議后,盡快提出聘請蘇聯防疫專家、訂購疫苗的具體方案。克拉索夫斯基除同意中方準備采取的措施外,專門對加強東北防空力量提出意見,表示:將把會談情況馬上報告蘇聯政府,建議除在東北的蘇聯志愿空軍部隊外,再向中國東北增派1個蘇聯空軍師,而且這個師應該是具有各種氣象條件下作戰能力的師。聶榮臻當即表示同意這一意見,請其先向蘇聯政府請示,然后由毛澤東主席正式向斯大林提出請求。
毛澤東在周恩來主持確定各項應變措施和聶榮臻、粟裕上報與蘇聯顧問談話報告后,批準了他們所議定的各項措施,并在3月5日批示:“應嚴重注意這個問題(指美軍在中國東北投放細菌武器事),應用一切有效辦法,進行防疫工作”。
由此,反細菌戰斗爭的范圍進一步擴大,防疫區域由朝鮮北部擴大到中國東北以及內地部分地區,反細菌戰斗爭逐步進入高潮。
根據新的情況與任務,中央與軍委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3月8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控訴美國政府擴大細菌戰范圍,派遣飛機入侵中國東北地區投放帶菌昆蟲的罪行。中國的各大新聞媒體也刊載消息,揭露美軍在東北地區實施細菌戰。
中央軍委確定朝鮮北部與中國東北為緊急防疫區,除在區域內進行消毒、注射、化驗和必要的隔離外,于3月12日發布命令:對由朝鮮進入東北和由東北進入關內的車輛,進行強制消毒,人員進行強制注射,發現有癥狀者,立即隔離治療;非必要物資暫停運回,非必要人員和部隊暫停來往與調動。
政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改組1950年成立的中央防疫委員會,建立新的中央防疫委員會,周恩來任主任委員,郭沫若、聶榮臻任副主任委員,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賀誠為主任,統一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地防疫工作。同時決定,各地應該立即以春季防疫為口號,展開廣泛的衛生清潔運動。3月14日,周恩來主持召開政務院第128次會議,正式成立中央防疫委員會,并對全國的防疫工作進行研究。
19日,中央防疫委員會向各大行政區、各大軍區和志愿軍發出《反細菌戰指示》,宣布志愿軍所在的朝鮮為疫區,東北為緊急防疫區,華北、華東、中南沿海地區為防疫監視區,華北、華東、中南內地及西北、西南為防疫準備區。對各種區域內的防疫任務和措施作出了詳細規定。
此后,反細菌戰斗爭在中央防疫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不但在朝鮮的志愿軍部隊深入展開,而且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形成了全民動員、全民防疫的運動,各種防疫措施不斷調整完善,宣傳動員普及深入,揭露美國實施細菌戰罪行的外交等各種斗爭也全面展開。反細菌戰斗爭在幾個領域同時展開,達到高潮 。
反細菌戰斗爭持續一年多,中朝軍民全體動員,全力以赴投入了防疫工作 。防疫工作、檢驗工作、外交斗爭、宣傳動員等齊頭并進,但防疫工作始終是中心。
志愿軍防疫宣傳隊為朝鮮人民注射細菌防疫疫苗
據中央防疫委員會的統計,僅到3月底,就發放鼠疫疫苗1698.3萬人份,四聯疫苗651萬人份,五聯疫苗284.5萬人份,斑疹傷寒疫苗32.3萬人份,赤痢法基80.036萬人份;4月又安排生產鼠疫疫苗2850萬人份,四聯疫苗1300萬人份,五聯疫苗1150萬人份。其他各種消毒粉劑和用品也大量生產發放。此外,國內組織了139個防疫隊,設立了66個防疫站。志愿軍全軍的各種預防接種率更是達到了92%以上,軍馬普遍注射了炭疽疫苗和破傷風類毒素,并為駐地朝鮮群眾注射疫苗132萬余人次。
至1952年冬,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軍民經過將近一年的斗爭,終于徹底戰勝了美國進行的細菌戰。在這期間,我軍同美軍進行細菌戰有關的疫病患者384人,其中有258人治愈;軍民衛生健康水平,也隨著反細菌戰的斗爭的開展,得到了顯著提高。1952年同1951年相比,朝鮮北部傳染病發病率非但沒有增加,反而大大減少。美軍實施細菌戰,不僅未達到其預期目的,而且在政治上、道義上遭到了可恥的失敗。
70年前,中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領導下,歷經一年多的奮斗,取得了反擊美軍細菌戰的徹底勝利。今天,全國軍民萬眾一心,也一定能夠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斗爭中奏響凱歌。(完)
陳輝,新華社原北京軍區支社社長,高級記者,大校軍銜,獲新華社“十佳記者”榮譽。撰寫出版了《世界王牌敗兵錄》《沙場淘金百戰歸》(上下冊)、《軍旗下的鐵甲雄師》、《軍旅歲月拾零》(一至五集)等9部專著,在國內外發表新聞作品2000余篇。新聞和文學作品先后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第一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獎一等獎、第三屆中國報告文學大獎賽一等獎、伊拉克戰爭報道獎、國家抗震救災報道獎等50余個獎項。新聞作品收入國家語文教材課本;先后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獲國防服役金質獎章;簡歷被收入《中國專家大辭典》和《二十一世紀人才庫》;作品被收入《中華文庫收藏作品名典》。本文原載微信公眾號“晨暉軍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陳輝:志愿軍軍長犧牲于美軍細菌戰——從新型肺炎談朝鮮戰爭美利堅播撒瘟疫
2020-01-2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