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滿都郵報對中尼鐵路的美好暢想。
北京時間9月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同來訪的尼泊爾副總理兼外長馬哈拉會談后表示,雙方已同意就中尼跨境鐵路積極開展項目勘察、設計、可行性研究、人才培訓等合作,爭取盡快讓這一設想變成現實,以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隨后尼方進行了跟進報道。“好消息,中尼跨境鐵路已經進入研究設計階段。”9月12日,尼泊爾網絡媒體“尼泊爾日常”發布了這條簡短信息。“跨越喜馬拉雅山的鐵路終于要動工了!”在尼泊爾主流媒體《共和國報》網站上,關于中尼鐵路的最新消息,標題簡潔得只有兩個詞:“Good Vibes”(關系融洽),卻完美概括了中尼合作的精髓。
王毅與尼泊爾副總理兼外長馬哈拉。
如果仔細觀察地圖可以發現,在與中國陸地接壤的十幾個國家中,跨境道路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
北部(包括西北):中俄跨境公路大橋已開工,3條中歐鐵路運輸通道已初步形成,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已開通兩條鐵路和雙西公路,中蒙有邊境公路連通烏蘭浩特和滿洲里,中蒙鐵路更是采用了中國鐵路的軌距標準,中吉加緊磋商中吉烏鐵路項目;
西部:不僅有中巴國際公路,巴基斯坦1號鐵路干線升級改造和哈維連陸港建設也已達成框架協議,這意味著,鐵路在貫穿巴基斯坦南北后還要再向北延伸,經中巴邊境至中國新疆喀什鐵路,此線一旦完成,連接的人口將超過兩億。今年年初,中國和阿富汗探討了從中國、經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阿富汗連接伊朗的五國鐵路項目;
西南:中國多次投入巨資對中尼公路整治改建,如今又將建設一條中尼鐵路;
南部:中越鐵路運輸力連年看漲,中老鐵路已全線開工,預計五年完成;而在中老鐵路建設進展神速的帶動下,泰國總理巴育也終于動用“絕對權力”排除障礙,批準并確保中泰鐵路年內開工。
面對中國跨境鐵路、公路基礎建設的大發展,外媒評論稱,中國正用鐵路將東南亞地區連接起來的夢想正在成為現實。“包括雄心勃勃的高鐵計劃在內,中國的鐵路將讓亞洲國家更加相互靠近。”
事實上,尼泊爾國內曾經有過一條連接其和印度的鐵路線,這是當年在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幫助修建的。但因年久失修,該鐵路線已于2014年停運。為重振經濟,尼泊爾一直希望中國能將青藏鐵路延伸至它的境內。
在尼泊爾網友看來,中國幫助尼泊爾修鐵路還有一個更重大的意義:一旦和中國相連,尼泊爾就再也不用擔心被印度封鎖邊界了!多年來,尼泊爾鐵路建設曾高度依賴印度,印度則動輒以鐵路為工具對尼泊爾進行干涉。2009年,印度曾連續3次對尼泊爾提高鐵路運輸費用,嚴重打擊了尼國內的商業活動。
情況在2015年更急劇惡化。尼泊爾在當年實施新憲法后,與印度關系驟然降溫,印度隨即封鎖了其與尼泊爾的邊境,以作為懲罰和要挾,導致尼物流困難,物資匱乏。關鍵時刻,正是中國解了尼泊爾燃眉之急。
就在尼泊爾、乃至不丹開始逐漸轉向中國時,自視為南亞次大陸當然領導者的印度開始了自己的行動。新德里時間9月17日,印度內政部長辛格向媒體披露,印將向不丹、尼泊爾邊境地區“增派情報部隊”,意圖“打擊反印武裝”。
事實上在兩個月前,辛格曾向印度主流媒體談及過這一計劃。但他原計劃調動的“駐邊境部隊”(SSB)在洞朗對峙的72天內都沒有動作。對此,海外媒體分析稱,這支“長期以來把中國視為假想敵的部隊”調往印尼、印不邊境地區,強調此舉只在“搜捕反印武裝”,考慮到尼、不兩國對北京態度的變化,印方這一宣言未免欲蓋彌彰。
在中印洞朗對峙的敏感時期,有中國記者深入不丹采訪。據《環球時報》等中國媒體報道,不丹雖然很大程度上受印度的影響,但這不妨礙她悄悄望向中國。不丹商界、知識界、政界人士往往對印度呈現出“敢怒而不敢言”的態度;另一方面,不丹國民眾對中國卻充滿期待。
而相對于敢怒不敢言的不丹,與中國經濟往來越來越多的尼泊爾,已顯露出對印度的“離心”趨勢。中國外長王毅與尼泊爾副總理兼外長馬哈拉會談期間,兩人不僅一致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尼加強互利合作的重大機遇。在印度傳達過對“一帶一路”不滿之際,尼泊爾的表態似乎是一種“擺脫印度”的象征。
尼泊爾、錫金和不丹從北方扼守印度西里古里走廊。
對印度來說,“東北地區”一直是其心腹大患,而不丹和尼泊爾恰恰從從西兩側扼守著被稱為“雞脖”的狹窄的西里古里走廊。這里是連接印度本土與東北地區的戰略要道,為了維護本國的戰略安全,印度甚至不惜吞并錫金。同為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鄰國,不丹和尼泊爾難免有唇亡齒寒之感。
1975年,印度悍然出兵錫金,在印方和親印派的操縱下,錫金全民投票“加入印度”,成為印度的第22個邦。第12代卻嘉(國王)佩登東杜南嘉流亡美國,宣稱不承認印度對錫金的統治。
如今,印度同樣對不丹執行著類似錫金的政策——其外交受印度“指導”,經濟、軍事嚴重依賴印度,形成了實質“保護國”“附庸國”的關系:由于擔心“中國入侵”,不丹在1960年接受印度提出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建議”。不丹國防接納1000名駐不“印軍訓練團隊”。不丹還中斷與中國的所有關系并關閉其北方邊境,禁止與中國貿易往來。
不過,1962年的中印邊界戰爭中印軍的失敗,引發了不丹國內對印保護能力的擔心;此外,印度于1975年吞并錫金使不丹不得不仔細忖量印度的領土野心。這些事態發展促使不丹開始尋求與中國交往的努力,1984年,中不開始邊界談判。
有分析認為,長達72天的中印洞朗對峙,正逐漸讓南亞次大陸的地緣格局發生變化。這場博弈中,中印雙方都在盡力尋求區域國家的支持。從這個角度看,不丹和尼泊爾或許已經著手在中印兩個大國之間,選擇新的戰略平衡點。
印方其實早在7月13日就向外界披露了增兵方案。其情報部門的組建和人員的調撥也早有動作。但是,其部隊在中印邊界對峙的72天內并沒有采取行動,更沒有把預定人員安插到相關區域上。如此一來,印軍9月17日的行動就難免讓外界疑惑——當新德里已經不得不用“增兵”的辦法加以應對時,北京接下來的選擇,勢必引起南亞,甚至域外國家的關注。
來源:鳳凰網軍事頻道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