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吳東峰: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骨
點擊:  作者:吳東峰    來源:軍事書屋  發布時間:2017-07-26 12:20:37

 

1.jpg

  

    謹將此文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獻給所有在這支英勇部隊奮戰和犧牲過的前輩和戰友們!

 

1.webp.jpg

 

當今世界的一大特點是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歷史被遺忘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今天,當我們回首往事時,不能忘記曾經在中國黃土地上叱咤風云的一代開國將帥,他們雖然漸行漸遠,但他們的生命歷程和極致品格,依然凸現在中國革命史上,凸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之際,許多年輕的記者問我:“你采訪了那么多的開國將軍,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戰創,在我采訪的二百多位開國將帥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負過傷。如果把他們身上的彈創累積起來,比任何國家將軍身上的彈創都要多!肯定可以獲世界迪斯尼記錄。”

 

戰創,是這一代開國將軍們曾經生死的標志物,也是他們身經百戰的光榮花。他們是全世界戰創最多的將帥群體,戰創記載著他們的苦難,也記載著他們的光榮。

 

下面的幾組數字是我在采訪中逐步積累的,也是很不完全的有待于增補的數字,但它們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將帥戰創的情況:

 

十大元帥中有七位負傷,他們是:

 

林彪:負傷1次戰創1個;劉伯承:負傷9次戰創10多個;陳毅負傷1次戰創1個;賀龍:負傷1次;羅榮桓:負傷1次戰創2個;徐向前:負傷2次戰創2個;聶榮臻負傷1次。十位元帥七位負過傷,累記戰創16個,平均每人一個以上。

 

十位大將中有七位負傷 ,他們是:

 

粟裕:負傷6次重傷2次戰創4個;徐海東:負傷9次戰創20余個;陳賡:負傷2次戰創3個;;張云逸負傷1次戰創1個;羅瑞卿:負傷1次戰創2個;王樹聲:負傷4次戰創5個;許光達:負傷2次戰創2個。十位大將共累記戰創37個,平均每人3.5個。 

 

1600多名開國將帥中,還有一批因戰創而斷臂斷腿,終身殘疾的將軍。他們是賀炳炎、余秋里、彭紹輝、晏福生、左齊、蘇魯、陳波、彭云清、童炎生等9位斷臂將軍,鐘赤兵、謝良兩位獨腿、獨腳將軍。據我了解,如果算上眼睛炸瞎、耳朵震聾、大腦損傷及各身體各部位的永久傷害,殘疾將軍的數目遠遠不止這些。這在中國戰爭史和世界軍事史上都是絕無盡有的罕見情景。

 

20世紀80年代以后,我陸陸續續采訪了王震、許世友、張愛萍、陳錫聯、王平、劉震、陳士榘、洪學智、余秋里、李德生、張震等二百余位開國上將、中將和少將,使我感到十分驚訝的是,無論是軍事指揮員,還是政工干部、后勤干部;無論是一線指揮員,還是機關工作者;無論是以性格勇猛著稱的猛士型將領還是博學多才的秀才型將領,幾乎很少有將軍身上沒有戰創的。據不完全統計,我采訪的200多位將軍中,有彈創記錄者170多人,累記戰創400多個,平均每人2個以上。

 

開國將軍們身上的累累戰創,反映了時代的風云變幻,也揭示了戰爭的殘酷無情。20世紀上半葉是中國社會災難深重的時代,是翻天覆地的時代。開國將軍們大多出生于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他們的上半生也就是青年和壯年時期,幾乎與20世紀上半葉并軌而行。

 

開國將軍們最早的戰創記錄可以追朔到辛亥革命時期。1916年3月中旬,為支持云南護國軍在川南戰斗,24歲的劉伯承率領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攻克了豐都城,截斷長江交通,陰止袁軍對四川的水陸增援。在激烈的戰斗中,他連中兩彈,一顆從右太陽穴穿眼而過,把他的右眼珠打飛了。

 

一位德國醫生為他動手術時,劉伯承為了保護腦子,堅決拒絕使用麻醉藥。德國醫生用顫抖的手摘除了右眼球,又把周圍的壞肉一刀刀挖去,劉伯承渾身冷汗,咬緊牙關,沒吭一聲。手術后,德國醫生見他手握的椅柄汗水下滴,問:“痛嗎?”劉伯承回答:“才70多刀,小事!”德國醫生問:“怎么知道的?”劉說:“你每割一刀,我都在心中數著。”德國醫生大為驚訝,說:“我當了這么多年的外科醫生,還沒遇見一個象他這樣勇敢的人。

 

在劉伯承一生的戎馬生涯中,他先后負傷9處:左腳一傷;顱頂一傷;右眼一傷,使其不幸失去右眼;右腿股動脈一傷,險些喪命;左臀部一傷;左腿受傷,損及神經,一度拐腿不能行走;右腿側面一傷,彈頭入肉,情急之下,自己咬牙用手指摳了出來;左腳側邊一傷;右手側面一傷。葉劍英曾詩贊劉伯承“遍體彈痕余只眼”。

 

辛亥革命后,連綿不絕的槍聲在中國持續了半個世紀。此時,開國將軍們才走向社會,對生活充滿著憧憬,而戰爭破壞了他們的安寧生活,破滅了他們“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康美夢。紅軍時期是開國將軍們負傷最多的時期,我采訪的開國將帥們身上的彈創大多數是在紅軍時期殘留下的。

 

1.webp (1).jpg

羅應懷中將

 

羅應懷中將是紅四方面軍的打旗兵。那個年代紅四方面軍每個連隊都有一名旗手,也叫打旗兵。紅旗飄到哪里,官兵們就要沖到那里。羅應懷將軍就是在打旗兵的崗位上負了三次傷,四肢中兩只手和一條腿都落下了殘疾。他說:“我這只手打成兩截,沒有接好,短了這么多。這只手也中了彈,殘廢了。一條腿也殘廢了,就是這條腿,一顆子彈飛過來,打在子彈袋上,打進去這么深。彈片是我自己拔出來的。”將軍當打旗兵時才15歲,他說:“打旗兵的工作最危險也最光榮。那時的打旗兵活到革命勝利只有我一個

 

1.webp (2).jpg

梁興初中將

 

梁興初中將夫人任桂蘭告訴我將軍9次負傷都是在紅軍時期:參加紅軍的第二年,在二次反圍剿中負傷,傷愈后任排長,又升任副連長;任副連長時兩次負傷仍堅持作戰,獲紅星獎章一枚;任連長時一顆子彈從左腮穿透了頭部,血流滿面;任營長時在戰斗中身先士卒,先后兩次負傷......梁興初將軍在紅軍時期6年的戰斗中,從戰士到團長,負了九次傷,升了九級,正好是一個傷疤一級軍階。

 

     譚政大將曾經這樣回憶過長征路上紅軍大學第一期開學時的情況。第一期學員共有一千零六十三人。分為一、二、三科。第一科為軍團一級、師一級的干部,第二科為團、營一級的干部,第三科是連、排職的干部。譚政將軍進入了第一科,這一科最為引人注目,招收的三十八人雖然在三科中人數最少,但質量高,全部是紅軍的高級干部,他們有羅榮桓、羅瑞卿、譚政、彭雪楓、陳光、楊成武、劉亞樓、劉震、王平、莫文驊、耿飚、賀晉平、陳士榘等和林彪、黃永勝。科長是陳光,政委是羅榮桓。這些同志平均年齡僅二十七歲,都有豐富的戰斗經驗,平均每人身上就有三處傷疤。

 

 開國將帥們的戰創記錄就是他們的戰爭史。

 

1.webp (3).jpg

龍書金少將

 

龍書金少將是我軍絕無僅有的斷臂兼短臂將軍。乍一看,他的左手手臂與正常人沒有什么異樣,手腕、手掌、手指,和正常手一樣靈活自如。但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這條手臂竟象絲瓜吊在藤蔓上似的吊在肩膀上,可以前后旋轉,可以上下伸縮,卻抬不起來。將軍的左上肢在抗戰時打斷了,上肢和下肢里面的骨頭是分離的,只有皮肉連著,因此,整個左手手臂比原來短了五分之一。

 

在采訪中更令我感到驚訝的是龍書金將軍1939年左上肢骨頭打斷后,一直未能接上。將軍對我說:“那時候天天打仗,怎么固定啊?我這上下兩截骨頭接了又斷,斷了又接,總是連不好。”就這樣,將軍用兩塊小木板,夾住左臂,吊在脖子上,躍馬揮槍,南征北戰,整整打了十年仗,從關內打到關外,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從抗日戰爭一直打到解放戰爭。

 

開國將帥們一生大半時間在戰場,開始為推翻清王朝而戰,以后是向軍閥宣戰,國共兩黨分裂而內戰,八年抗日戰爭,三年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及建國后局部的邊境戰爭如中印邊境自衛還擊戰、中蘇邊境之戰、中國南疆邊境之戰等等。從辛亥革命起,大多有三十多年的戰斗經歷;而且是從未間斷過,經歷的時間之長,罕見;次數之多,罕見;其規模之巨與慘烈程度也是罕見的。浴血奮戰,身經百戰毫不夸張,而且是上千戰。戰爭年代的短兵相接,肉搏,面對面拼刺刀,血流成河。試看那一個國家的將軍們像他們那樣經歷過那么多的戰爭,那么長的戰爭,那么慘烈的戰爭?!

 

殘酷激烈、瞬息萬變的戰爭,演繹出千奇百樣的戰創奇觀。令人震驚的戰創形態,反映了開國將帥們萬死千傷,腥風血雨的人生之路,奮斗之路。

 

1.webp (4).jpg

顏文斌少將

 

顏文斌少將在一千多名少將中知名度并不高,但他卻是負傷最多的將軍之一,全身上下共有18處戰傷,為10次負傷、3次開刀所致。在大連黑石礁干休所,老將軍曾脫下軍衣,挽起褲腿,向我細述每一處戰創的來歷:右臂彎曲不能直,關節處有一長條疤痕。那是在長征途中,敵一手榴彈于身邊爆炸,一彈片鉆進右臂,骨折筋斷,腫如饅頭。當時衛生員將他綁于一棵樹上,以小刀割開皮肉,硬將彈頭片撬出。將軍說:“他媽的,那時又沒有麻藥,疼死了!”左上臂有兩個彈洞,一前一后,狀如銅錢。敵子彈由前面進,由后面出。將軍告訴我,負傷后,當地老鄉以南瓜瓤泡鹽水,裹傷口,一星期就痊愈了。左大腿上部前后兩個彈洞,是被敵軍暗槍擊穿所致。子彈由前下腹部進,股后出。中彈時不清楚,只覺得腿發軟,戰后看到血才發現自己負傷。前額有一彈疤,被敵手榴彈彈片擊中,當時就昏死過去約數小時……

 

1.webp (5).jpg

劉昌毅中將

 

像顏文斌這樣的戰將,在我的采訪記錄中比比皆是。人稱“軍中猛張飛”的劉昌毅中將,戰火紛飛中歷險百余次,頭、臉、手、腿、腰、背、胯、臀,無論是最暴露的部位還是最隱秘的部位都留下了累累戰創。在他的臉部曾負兩次傷,頭一次嘴巴被打歪了,第二次,也就是1946年中原大戰前夕,劉昌毅將軍親臨前線,遇敵炸彈襲擊,十多彈片嵌入下巴,牙齒全部打落,結果把打歪了的嘴巴又打正了。當時,周恩來正在前線視察,建議送將軍到北京協和醫院治療,將軍堅辭不從。周恩來派人火速從武漢購藥品及手術器械,請衛生部專家為將軍做手術。因傷在臉部危險區域,專家反復研究方案也難作決斷,神志仍清醒的將軍取紙筆寫下三個大字:“大膽割!”

 

1.webp (6).jpg

胡奇才中將

 

胡奇才中將作戰有蠻勇,敢拼命,身經數百戰,負傷6次,遇險無數。將軍回憶說,某戰斗中,他的胸部被敵土炮打來的鐵片擊中,當時忽覺腦袋嗡得一聲,便天昏地暗了。又某戰斗中,身上像被誰猛撞了一下,手中“奉天造”步槍一下子飛出老遠,這才發現右臂上部中了炸子兒,炸飛一塊肉,炸碎一塊骨頭。又某戰斗,將軍左腿中彈,初始只覺雙腿一軟,向前連打幾個滾,爬起后竟一氣跑了幾里路。又某戰斗,將軍忽覺頭頂一陣發麻發熱,滾下山崖昏迷過去,醒來后見血流滿地,方知頭部負重傷。將軍告訴我:“負傷時一開始都不知道,見血后才嚇了一跳。”

 

1.webp (7).jpg

徐其孝少將

 

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徐其孝少將,是一員鮮為人知的猛將,至今他的事跡仍鮮為人知,他是我采訪過的開國將軍中彈創最多的一位,究竟身上有多少彈創,他自己也說不清。當時,我問老將軍身上負了幾次傷,有幾個彈創時,他扒開自己的白襯衣,露出麻麻點點的肚皮,用手拍拍胸脯說:“你數數,就這里,起碼30多個,我都是前面負傷的,在背后負傷的是逃兵!”年逾八十的許其孝將軍講到這里笑聲朗郎,豪氣沖天。

 

開國將軍們的的成長之路是一級一級打上來的,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是他們為將為帥的普遍的晉升規律。特別是紅軍時期,紅軍指揮員負傷特別多,戰死也特別多。據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張民先生統計:從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到新中國成立,我軍團以上指揮員,負傷者不計其數,光犧牲的人數就達到3000多人,犧牲人數最多的是在紅軍時期,軍以上干部就犧牲160多人。

 

開國將軍們身上的累累彈創,證明了他們都經歷了非常人所能及的肉體折磨和死亡威脅。他們剛進入生命的起點,就體驗了生命的終點,生命的早晨剛剛開始,便被生命的黑夜所籠罩,他們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幸存者”。

 

1.webp (8).jpg

許世友上將

 

許世友上將參加紅軍23歲那年,奉命攻打一個地主武裝的山寨。這是一個由青石壘墻筑在兩個相連山峰上的土圍子,險峻無比,易守難攻。在一陣鑼鼓聲和吶喊聲中,許世友將軍小褂子一甩,舉起削得尖尖的頂端涂著豬血,并用油炸過的長竹竿,第一個往上沖(據說這樣的竹尖鋒利無比,可以致人死命)。當他快攀上墻頂時,卻被寨上的敵方用竹竿把他捅下來。掉進深山溝里的許世友竟昏迷了兩天兩夜,事后將軍回憶這段經歷時說:我醒來后,雖然渾身疼痛,心里卻感到說不出的舒坦,好像睡了一大覺。死里復生,這是奇事。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人死如吹燈,沒什么了不起!

 

和許世友將軍一樣,錢鈞中將也是從少林寺出來的著名戰將。他在戰爭年代負傷13次,身上有戰創15個。將軍建國后被評為一等甲級殘廢。在紅軍時期的一次戰斗中,敵軍一彈擊中時任紅四方面軍三十三團政委的錢鈞將軍左腹,因失血過多,臉色慘白,昏迷一天一夜。當時官兵們都認為將軍已經斷氣了,將他裝進一口沒有蓋的棺材,蓋上一塊門板,停放在屋后一牛棚里。第二天,錢鈞將軍竟奇跡般地醒來了,他清楚地聽到三十三團團長與戰士的對話聲:“錢政委呢?”“犧牲了。”“在哪兒?”“抬回來啦。”當團長心情沉重地走進牛棚,揭開棺材上的門板時,驚喜地地發現錢鈞將軍正躺于棺材中眨眼呢!當時大家高興極了:“政委活過來了!政委活過來了!”將軍憶此幽默地對我說:“閻羅王不要我,我有什么辦法呢!”

 

前面寫到的劉昌毅中將也有類似死而復生的經歷。在紅軍時期的萬源保衛戰中,時任連長的劉昌毅,身負重傷后數日昏迷不醒,將軍也因此被裝殮于棺木。在抬將軍進棺時,他的警衛員拿出將軍生前用的一枝手槍說:連長最喜這手槍,讓它跟連長去吧”于是把手槍放在將軍的手掌中。警衛員突然發現到將軍的手指在微微顫動,立即叫了起來:“連長還有氣,連長還有氣”于是大家把將軍從棺木抬出。經過幾天調養后,劉昌毅將軍又回到了戰斗崗位。此后,劉昌毅將軍作戰格外勇猛,他說:“我這條命不值錢,是揀回來的。我已死過一次,還怕什么?

 

出生入死的戰斗經歷,使他們從認識生命開始,便認識了死亡。這種認識鑄就了他們與眾不同的情感、性格和作風。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采訪杜義德中將時他說的一段話。杜義德將軍鼻翼有一疤痕,花生米大小,自稱“生死疤”、“光榮疤”。當時將軍指著自己鼻梁上的疤痕,站起來做了個拼刺刀的姿勢,大聲說:“這是當紅軍時與敵人拼刺刀留下的。他的刺刀已捅到我這里(鼻翼),我用刺刀一下捅到他的腦瓜上,把他捅死了。”接著將軍強調說:“什么叫你死我活,這就叫你死我活。我不堅決捅死他,他就堅決捅死我!”將軍身上有9個彈創,鼻梁上的這一個“花生米”彈創是他生死經歷中最輕的一個。

 

1.webp (9).jpg

杜義德中將

 

正因為開國將軍們都經歷了死亡的考驗,經歷了生與死的煉獄,對死亡有著超常的認識和理解,大徹大悟了。因此,他們的生命力異常堅韌,智慧力超常發揮,以死相拼的力量就遠遠大于優良的裝備和從容的智慧。他們不但是戰爭的強者,而且更是人生的強者。他們的人生呈現出一種常人無法相比的“氣象”,是“生命力極其旺盛”的一群人。

 

1936年冬天,國民黨對陳毅元帥的駐地梅山,大舉清剿一個多月。白天放警犬追蹤,晚上用探明燈搜索。當時腿部負傷的陳毅加上罹病行動不便,在梅嶺被敵人圍困于叢莽間達到20天之久,在苦慮不得脫身的生死關頭,他慷慨陳辭,寫下了《梅嶺三章》藏于衣底,作為自已的絕命詩:

 

斷頭今日意如何?

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

旌旗十萬斬閻羅。

 

南國烽煙正十年,

此頭須向國門懸。

后死諸君多努力,

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身革命即為家,

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

人間遍種自由花。

 

這種曾經生死的煉獄,使陳毅元帥在人生旅途上,始終保持視死如歸的超然,遇大難而不懼,視艱險如坦途。“文化大革命”開始,陳毅元帥首當其沖遭受了沖擊,但他毫不危懼,談笑風生,與造反派面對面交鋒。1967年2月,陳毅與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四老帥,在北京懷仁堂拍案而起,奮起抗爭,反對“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做法。有人詩贊陳毅元帥:“就是到了地府,也要大戰一場”。

 

開國將帥們不但經歷了死亡的考驗,而且在他們以后的人生中還經歷著病痛的折磨。九死一生的親生經歷,又使他們比一般人更珍惜生命的光陰和質量,擁有一種不滅的青春活力。

 

1.webp (10).jpg

余秋里中將

 

1936年3月,余秋里中將率紅二方面軍十八團截擊國民黨萬耀煌部隊。激戰中將軍兩次中彈負傷,均創左臂,骨折肉綻,筋露其外,微微顫動。將軍以斷臂之軀,強忍疼痛,涉滔滔江河,登皚皚雪山,過莽莽草地,行程兩萬余里。9月方實施截肢手術,從此斷左臂。建國以后,余秋里將軍接任石油工業部部長,率領千軍萬馬會戰大慶油田,一舉扭轉了我國石油工業長期落后的面貌,而且為以后原油產量上一億噸,進入世界產油大國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將軍以斷臂之軀創造了我國石油工業的奇跡,也創造了他生命的輝煌。

 

左齊少將1938年一次伏擊日軍的戰斗中失去了右臂。戰爭年代,他用左手指揮打仗;和平時期,他人用左手批閱文件;離休以后,他又用左手苦練書法,并在79歲高齡時,  他的名字被收入《中國書畫篆刻名人錄》,1990年還分別在濟南、北京舉辦了《左齊左筆書法展》。

 

方強中將一生負過三次幾乎致命的重傷,其中一塊彈片在肺部留存了65年,直到78歲時才動手術取出來。至今仍健在的方強將軍數十年如一日,用高聲唱歌把身體中濁氣呼出來,增強肺活量,活躍腦細胞,先后寫了《紅軍戰士》,《為國防而戰》,《為祖國而戰》、《生命之光》、《命運之神》等七本書。

 

羅瑞卿大將23歲時就經歷過生死問題。紅軍第二次反圍剿時,敵一顆子彈從頭部靠太陽穴的地方穿了出去,醫生不敢動手術,后勤部門也做好了棺材,但將軍還是站立起來了,連毛主席都說,羅瑞卿是閻王點了名不去報到的人。

 

“文化革命中”羅瑞卿將軍失去了左腿,但并沒有失去往日的剛強和執倔。1978年4月,羅瑞卿將軍復出,就任軍委秘書長。將軍復出后曾多次對夫人郝治平說:“光陰如箭,時不我待。從今后72歲要當個27歲來過。”

 

1978年初,羅瑞卿將軍向黨中央寫了出國治腿的報告。他曾聽一位德國醫生介紹,如經手術安裝一個人造股骨頭,他左腿的功能可以改善許多。但這種手術對一位七十多歲并患有多種疾病的老人來說,將意味著巨大的風險。同年8月,72歲高齡的將軍不顧家人的多次勸阻,毅然決定出國治腿。將軍說;“我一生三次摸過閻王鼻子,每次去報到,他都不要我。這次他也不會要我的。

 

1978年8月2日,在聯邦德國醫院波恩的一所醫院,為羅瑞卿安裝人造股骨的手術順利完成,但由于突發心肌梗塞,將軍卻永遠的倒下了。此時,離羅瑞卿將軍出任軍委秘書長職務正好一年。

 

近十多年來,我所采訪的200多名開國將帥們大多數已離開人世,但他們在臨終前那種珍惜人生,看透生死的樂觀主義精神給我留下了深深的記憶。開國將帥們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死亡的體驗。每一次生與死的考驗,都使自己獲得了鳳凰浴火似的新生,既使面對病痛,面對死亡,他們也比一般人活得堅強。他們是一批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1.webp (11).jpg

傅秋濤上將

 

曾參加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傅秋濤上將,在74歲時已同胃癌抗爭了整整六年,臨終前將軍平靜地說:“夠本了,我有20年的生命早就在九公山就預知了。”在20個世紀30年代的九公山游擊戰中,面對重兵圍困,為了活下去,將軍和戰友們什么都吃過。有一次繳獲了幾塊肥皂,一眨眼就啃光了,他的腸胃就是這樣被摧垮的,胃潰瘍、胃穿孔、胃癌,一直折磨他到死。

 

1.webp (12).jpg

楊勇上將

 

1982年冬,曾經在戰爭年代4次負傷的楊勇上將被告之患了不治之癥。但他總是那么平靜,那么從容。凡有人來探視,他都神態自如,談笑風生,對來訪者說:“我還有兩個月時間,現在已過去了一個月,還有一個月時間。”許多人聽了他的話,都悄悄地背過臉,淚水奪眶而出。而楊勇將軍則反而安慰大家:“你們去吧,我要休息了。”楊勇將軍直到臨終神志都很清醒,他是睡著走的,比他自己估計多活了5天。

 

1.webp (13).jpg

聶鳳智中將

 

1986年10月,聶鳳智中將在他的住處笑瞇瞇地地接受了我的采訪。我沒有想到在這之前四個月將軍已被確診患了肺癌,右肺有一個乒乓球大的陰影,接受采訪時正在發燒掛吊針。

 

將軍夫人何鳴告訴我,我們都很擔心,但他總那么樂觀。有一天,張愛萍到醫院來看他。張愛萍問:“老聶,你怎么樣?”首長輕松地說;“沒什么,癌癥!”開始,張愛萍還以為聶鳳智與他開玩笑呢!當他得知聶鳳智真的得了肺癌時。感慨地說:“老聶這個人死不了,他的精神好得很!”

 

聶鳳智將軍在寫給黨小組的一封思想匯報上說:“我得知病情后,精神狀態一直很好,沒有因病受到影響,思想上也沒有什么負擔。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對于生死問題并不看重。從參加革命那天起。就時刻準備流血犧牲,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人民,獻給黨的事業。比起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我是幸福的。雖說,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我一定能夠保持樂觀鎮定的情緒,積極配合醫生,堅持把治療做好,向疾病進行斗爭。”將軍自從患了絕癥后又堅強地活了五年。

 

開國將帥們身上的戰創,并不是一個個簡單的疤記,而是他們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一個個戰創,展示了一部部戰爭傳奇;一個個戰創,體現了一股股不滅的精神力量。在我們走進21世紀的今天,昔日曾經輝煌的開國將帥們正在消逝,以后也不可能再有了。

 

我無法知道我們的后輩將會如何評價這一代開國將軍。今天我們所處的社會與過去確實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但戰爭的陰影依然存在,族群的撕裂、矛盾、沖突不斷擴大,戰爭和動亂依然不斷發生,而且規模的概率將越來越大,核威脅的陰影揮之不去,自然災害頻頻降臨,死亡和苦難仍然是人類無法破解的課題。

 

90年來,開國將軍們在戰勝死亡和苦難中戰勝了自己,走向了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表現了人類最為旺盛的生命力。我深信,只要人類還面臨著戰爭的危險,災難的威脅,還存在著苦難和死亡,開國將軍們的中國故事就不會過時,他們的名字將永遠閃耀在歷史的星空中。

 

                     (吳東峰修改定稿于廣州東湖畔)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網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