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社會調查 > 專題調查 > 閱讀信息
真實的中國農村: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 90后不提種地
點擊:  作者:趙永平、常欽、馬躍峰    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17-06-21 11:17:50

 

 1.webp (2).jpg

 

  “70后”不愿種地。

  “80后”不會種地。

  “90后”不提種地。

 

  相信每個人都不少見這樣的報道:種糧大戶開著先進大機械種地,然而現實的農村究竟是什么樣子,你真的不見得清楚。

 

  1、誰在種地?

 

1.webp (3).jpg

 

  河南延津,優質小麥聞名全國,這里的優質麥種子輻射大半個中國。

 

  皮膚黝黑,手上青筋凸起,司寨鄉平陵村農民張文明剛澆完麥田。全家5口人,兒子、兒媳在外打工,月收入6000多元,老伴照看孫子,10畝地全靠老張一人打理,“不指望種地致富,也就掙倆活錢兒。”

 

  像他這樣的情況在村里比較普遍。

 

  村民李成,74歲,前年做完手術后才不下地的,12畝承包田交給兒子李文獻侍弄,“不是兒子想種,是他身體也不好,出不去打工,又沒啥手藝,只能在家種田。”李成說。

 

  平陵村,550戶人,4900畝地。“55歲以下的,在田里幾乎看不到了。”村支書肖洪生坦言,“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提種地,村里的地沒有成規模流轉,大都是老人、婦女在家種。

 

  為啥不愿流轉土地?村支書肖洪生說,村里都是種子田,1斤良種比普通小麥貴兩毛錢,地租低了,農民不干;地租高了,租不出去。另外,莊稼人有土地情結,家里種著地,一年口糧、吃菜都不用花錢了。

 

  延津縣農林局農經股賈勇介紹,目前全縣土地流轉面積38.49萬畝,占比38.5%,龍頭企業、合作社經營面積僅6.7萬多畝。調查顯示,許多村莊七成以上男性勞動力外出務工,還有兩成以上邊種地邊打零工,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是60歲以上老人和家庭婦女。

 

  記者在山東章丘調研的情況也類似,全市104萬畝耕地,流轉面積32萬畝,2/3以上仍是農戶分散經營。

 

1.webp (4).jpg

 

  “自己種地比租出去劃算。”53歲的棗園街道萬新村村民劉開生,去年小麥、土豆輪作,一畝地純收入1500元,而流轉租金只有1000元。

 

  問起以后打算,劉開生說:“別說兒子不愿意種地,就是愿意他也種不了。”有一次他讓兒子去澆地,折騰半天也沒弄成,最后還是他辦事回來趕到地里才弄出水來。

 

  2、誰能種好地?

 

  記者調查,從糧食單產水平看,普通農戶并不比規模經營主體低。

 

  “一家一戶精耕細作,大戶、企業很難做到。”肖洪生說,現在從種到收都是機械化,但澆地、打藥等不少活還要人工,比方說機播斷線,補苗能不能補夠,農民種自家的地,比給別人干用心。

 

  現代農業不能光看產量,更要看質量,看發展后勁。普通農戶連年豐收背后,一些問題凸顯出來。

 

  “地越種越饞了,地力下降,化肥用量難減下來。”延津縣農技推廣站站長郭培榮說,現在推廣科學施肥,一畝小麥施25斤化肥就行,但普通農戶怕施肥少了,產量上不來,往往要上50斤。

 

  種地確實要換個種法,種糧能手、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主體被寄予厚望。

 

  然而,調查發現,玉米價格下跌,讓不少新型主體陷入新的困境。

 

  “1斤少賣幾毛錢,風險集中在大戶身上,壓力難以承受。”延津縣僧固鄉沙莊村種糧大戶郭衛峰坦言。前些年政策鼓勵大戶種糧,郭衛峰和三戶農民聯手,到2014年流轉面積發展到600畝,購置了幾十萬元的農機具。“糧價好了兩年,去年一大跌,賠進去9萬多元。本來準備再流轉900畝,地都說好了,可是不敢租了。”他說。

 

  土地退租苗頭出現。延津世紀富合作社理事長趙國換說,合作社共流轉1800畝地,合同簽了10年,雖然還沒到期,但預計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

 

  流轉速度明顯放緩。僧固鄉鄉長劉向輝說,前幾年經常有人來租地,一開口就是“有多少流轉多少”,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沒人來找地了。

 

  種糧不賺錢,銀行貸款更加收緊。一家合作社負責人說:“過去5年都找一家銀行貸款,一筆錢要交雙份利息,貸完先存回去,再貸出來。但有錢就比沒有強,沒想到,去年銀行聽說種糧賠錢,今年不給貸了。”不少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困難,有的甚至有名無實。

 

  困境中,不少人在反思:“流轉成本漲得太高了!”

 

  “一畝租金1200元,這樣的價格,種糧根本賺不到錢。”僧固鄉種糧大戶陳長海算了筆賬;種小麥、玉米兩季,每畝要賠150元。

 

  據了解,延津縣每畝租金要到800—1200元。在章丘市,2007年地租每畝不到500元,現在平均達到1100元,最近有更高的,直接到了1468元。

 

  “不種玉米種什么?”成了新型主體眼下的最大困惑。

 

  “我們不在玉米調減補貼區,有什么政策?啥時候出臺?”陳長海心里沒底,“接著種玉米肯定白忙活,今年準備調幾十畝地種花生,弄不成就得退地了。”

 

  “當務之急是盡快幫助新型主體和農民渡過難關,讓會種地、能種地的不吃虧,農業未來才有希望。”延津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羅鵬說。

 

  3、新興主體的困惑

 

  有調查發現,玉米價格的下跌,讓不少新型主體陷入新的困境:承包的規模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經營壓力加大,土地退租的苗頭就隨之出現了。河南新鄉延津世紀富合作社理事長趙國換說,合作社共流轉1800畝地,合同簽了10年,雖然還沒到期,但預計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土地流轉的速度也放緩了許多。
 
  另一方面,銀行貸款更加收緊,讓新型主體日子更難。一家合作社負責人說:“過去5年都找一家銀行貸款,一筆錢要交雙份利息,貸完先存回去,再貸出來。但有錢就比沒有強,沒想到,去年銀行聽說種糧賠錢,今年不給貸了。”到現在,一說是種地的來貸款,銀行幾乎都不放貸。
 
  如此一來,合作社運營也步入困境,甚至名存實亡。主要原因大概在于:土地流轉成本漲得太高了。如果是延津縣農戶間小規模流轉,每畝租金600—800元,但農戶與龍頭企業、合作社及種糧大戶流轉,每畝租金要到800—1200元。種地想掙錢?基本不可能。
 
  然而,這些問題和結構調整比起來都不是大問題:小麥收完了種什么?某些方面的補貼政策什么時候才能出臺?原本要種的品種如果不能種了,農機成本又如何解決?
 
  問題總是解決了一個,就又來了一個。

 

1.webp (5).jpg

 

  4、土地流轉,還是不流轉?

 

  雖然土地流轉遇冷,但還是有相當優勢的,但是要講究順其自然,要適度。據延津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羅鵬介紹,土地流轉要與農村勞動力的非農轉移就業相適應。

 

  但是,到底多大規模算“適度”?經過調查,龍頭企業、合作社經營規模500—1000畝最理想。

 

  當然,土地流轉也不是唯一規模經營的方式。依托社會化服務體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種等方式,帶動廣大普通農戶,既能發揮一家一戶的“精耕細作”,也能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生產,也可以是今后的一個發展方向。

 

  不過,想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還是要從根本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積極性,扶持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補上農業社會化服務這塊短板。

 

  其中,政策補貼是最受農民關注的部分。種不種地都可以拿、發放不夠及時、數額有不足等都是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想解決補貼的問題,首先要在制度層面落實金融支農政策,安排一定額度農業信貸資金,緩解新型主體季節性、臨時性資金需求。

 

  2014年,河南省章丘市龍山街道辦事處宋家埠村全村的1200畝土地整體流轉給了聯慶家庭農場,市場價格下跌的玉米被作為青儲玉米賣給了養殖場,不但沒虧損,反而盈利不少。

 

  這就是個不錯的例子。

 

  說到底,只有想盡辦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過得體面,才能有人愿意種地。

 

  (作者:趙永平、常欽、馬躍峰;來源:摘自《人民日報》)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網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