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曾敏行撰寫的史料筆記《獨醒雜志》中,記錄了一則王安石的故事。說王安石做宰相時,有一次,兒媳家的親戚蕭氏之子來京城,順便去家里拜望王安石,王安石安頓第二天請他吃飯。蕭氏之子滿心以為,宰相請客,排場一定不小啊,于是第二天穿著非常華貴的衣服就來了。誰知道,日已過午,王安石忙得還沒出現(xiàn),蕭氏之子饑腸轆轆又不敢離開,只好忍餓等著。過了很久,王安石終于請他入席,卻又見桌上并沒有準備果品蔬菜,蕭氏之子心里更加納悶。飲過幾杯酒后,可算上菜了,先上來兩塊胡餅(類似燒餅),接著是四塊豬肉,然后很快就上飯了,一旁放著的也只有菜湯而已。蕭氏之子在家里驕奢慣了,哪兒吃得下這些,干脆不再動筷子,只吃了胡餅中間不太硬的一小塊,把四邊都剩在那兒。誰知王安石見了,竟然將這些剩下的餅邊拿過去吃了。蕭氏之子非常慚愧,只得告辭離去。
王安石在宋神宗時官拜宰相,可以說是位極人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述過的神宗時另一位宰相陳升之的生活,說他家房子修得“極為宏壯,池館綿亙數(shù)百步”。對比之下王安石呢?家里來了客人,卻請人家吃一份自助式肉夾饃完事,甚至連客人吃剩下的餅邊都不浪費,不僅不風光,在有些人看來簡直有點“不體面”。但王安石正是憑著這份有點"不體面"的清廉自守,狠剎了當時社會上尤其朝堂中的奢靡之風,堅守了自己的本色,以至于政敵都不得不承認他“素有德行,平生行止無污點”。由此看來,身為一名官員,王安石余餅自食實際上才是真正的體面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nèi)容 相關信息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