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月十五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慶祝朝鮮半島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光復七十二周年活動上表示,朝鮮半島不能再經歷戰爭。這個莊嚴的宣誓,在此歷史嚴峻時刻特別令人動容。
因為在不久之前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以一團核爆炸蘑菇云降臨朝鮮半島作為封面,還刊登了一篇《朝鮮半島的核戰可能如何開始與如何結束》專文,模擬一場以朝鮮、韓國都遭遇核武毀滅性摧殘為結局的第二次韓戰如何在2019年登場。
為何《經濟學人》雜志設想戰爭可能在2019年爆發?因為最近幾個禮拜美國多家主流媒體都不約而同地刊登了從美國情報部門流出的最新情報。這些刻意外泄的消息指出,美國各大情報系統都全面更新了他們對朝鮮核子威懾能力的評估,將平壤儲備的核子彈頭之數量提高到50枚以上,也認為平壤最快在一兩年內可取得以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導彈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
這是不祥的預兆,因為這讓人聯想起布什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暖身動作。當時也是由情報部門先行全面更新他們的分析,判定薩達姆政權已經囤積大量的生化武器。前幾天特朗普更引用圣經《以賽亞書》中描述上帝將對人類進行最后審判的情境,強烈警告朝鮮不要招來前所未見的“烈焰與怒火”(Fire and Fury)。
在常理的判斷下,即使朝鮮擁有足以攻擊美國本土的有限戰略核子武器,還是很難想象美國總統會決定對朝鮮采取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
首先,金正恩再瘋狂也不可能主動使用核子武器,除非朝鮮遭遇美國的毀滅性攻擊。其實朝鮮領導人曾多次公開宣示“不首次使用核武器”政策,在試射洲際彈道火箭成功后又再次宣示,不過多數西方媒體都刻意忽視。而朝鮮決心擁有核子武器就是要排除美國對其發動鏟除政權戰爭之可能。美國只要放棄這個念頭,就不存在立即而明顯的核威脅。
更重要的是,朝鮮不是伊拉克。伊拉克幾乎沒有任何讓美國頭痛的軍事報復能力,連以色列都傷不到。而朝鮮的軍事報復能力,不僅可以讓駐韓美軍傷亡慘重,讓首爾陷入一片火海,它的核子武器射程已經覆蓋日本與所有西太平洋美軍基地。
也很難想象美國可以不征詢韓國的首肯而片面對朝鮮采取軍事行動。尤其是目前執政的文在寅政府,承襲自金大中總統以降的進步陣營傳統,絕不可能在韓國未遭遇朝鮮主動攻擊的情況下,同意配合美國的軍事行動。不過,由于美韓聯合司令部的指揮權在美軍手中,文在寅乃在八月十五日,再次鄭重提醒特朗普“朝鮮半島的軍事行動只能由韓國決定,未經韓國同意,沒有人可以決定采取軍事行動。”
更何況,一旦朝鮮半島爆發全面性戰爭,而且動用到核子武器,這場戰爭就有可能升級為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四強的軍事對抗,而不是僅僅以朝鮮半島遭遇核浩劫為終局,因為中國大陸絕不會允許美國或韓國主動對朝鮮動武而破壞停戰協定,更何況北京絕不能容忍美國在朝鮮建立一個親美政權。如果美軍跨過三十八度線,解放軍就可能跨越鴨綠江,日本也必然卷入這場新韓戰,而俄羅斯也不會坐視美國與日本聯手對付解放軍。
現在的關鍵問題在于我們是否可以用常理來判斷特朗普。他正面臨“通俄門”司法調查的步步緊逼,東岸主流政治精英一直在布局對他的彈劾。他的國家安全團隊都是職業軍人。一方面這批將領非常珍惜士兵的生命,不會貿然建議總統啟動一場后果不堪設想的戰爭;另一方面,一旦統帥做出背離他們專業判斷的決定,他們還是會貫徹命令。
難怪《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會擔心特朗普已經成為世界和平的威脅。
本文作者朱云漢先生是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是臺灣最具國際聲望的政治學者之一,是少有的受兩岸尊敬的臺灣學者。朱云漢先生的著作《高思在云:中國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追溯三百年,跨步世界史,以大歷史觀解讀全球大變局和中國道路,深入淺出地討論了中國興起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意涵,并榮獲“2015中國好書”、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