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呂永興:從“四奇”地域現象看探秘黃岡市歷史文化亮度、高度、厚度、風度
點擊:  作者:呂永興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17-09-22 13:21:50

 

1.jpg

  

文化,是一張城市名片, 人文是一個域市的靈魂。打開“黃岡”,是一部志書,聆聽“黃岡”,是一首古韻,品讀“黃岡”,是一部史詩。黃岡文化,歷來為文人墨客稱道,為之高歌;為世人贊嘆稱奇,為之鐘情。筆者,心系敬重黃岡、尋夢“黃岡”;心存敬畏黃岡,探秘“黃岡”,心懷敬仰黃岡,品讀“黃岡””。“黃岡”是一座文化家園,“黃岡”是一座思想高地,“黃岡”是一座精神富礦。筆者認為,黃岡文化,主要有四大地域特色文化基因和多元文化疊加現象,破譯中國“黃岡文化密碼”,刷出中國“黃岡識別碼”:

 

  地域、地圈、山水、名勝文化。黃岡,地處北緯30°(北緯29°45`至31°35')東西貫穿全境。雄踞大別山麓,俯臥長江之濱。北接河南信陽、東連安徽六安、南與本省黃石、鄂州,江西九江隔江相望。京九鐵路中段,素有“吳頭楚尾”和“湖北東大門”之稱。獨特的移民文化,歷史上出現“八進兩出”現象,歷史上曾經八次大規模地移進移民,兩次大規模地遷出移民,孕育了農耕文化。特有的城池文化,黃岡歷史上的十六座城池,產生了戰事文化。現下轄黃州區和紅安、羅田、英山、浠水、蘄春、黃梅、團風7個縣以及一個縣級龍感湖農場,代管武穴、麻城兩個縣級市。版圖面積17453平方千米,總人口740萬。這里與省會武漢山水相連,是武漢城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武黃城際鐵路僅28分,實現武漢黃岡交通一體化。境內依傍一條黃金水道(長江),緊鄰兩座機場(武漢天河機場、九江機場),貫通四條鐵路(京九鐵路、合九鐵路、京廣聯接線、滬漢蓉快速鐵路),飛架四座長江大橋(鄂黃大橋、黃石大橋、九江大橋、鄂東大橋),縱橫五條高速公路(滬蓉高速、黃小高速、江北高等級公路、武英高速、大廣高速)。處在廬山、黃山、天柱山大旅游圈和武漢城市圈之中,500里大別山蜿蜒于此。連綴近100個湖泊和1000座水庫,發源于大別山脈的舉水、倒水、巴水、浠水、蘄水、華陽河等六大水系,匯合成3700多條支流, 215.5公里長江均自北向東南環繞流經本市市域注入素有 “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黃岡市奇特地理現象,產生了軍(戰)事效應的“革命地理”,誕生了禪宗“兩大祖庭”的“佛教地理”標識。武穴、蘄春是地處長江黃金分割點。大別山是以長江和淮河為地理分界線。黃岡是東西南北的交匯之地,南北以長江為界,東西以[浠水、黃州(團風)]巴河為界。這一方風水寶地在歷史長河中孕育、催生了名流志士。史載黃岡由宋至清,有名垂青史的鄂東“四大名醫”現象:北宋蘄水人龐安時被稱之為“德公”、“醫王”,所著《傷寒總病論》收入《四庫全書》;明代羅田人萬密齋被康熙追封為“醫圣”,著書《萬氏全書》凡二十余種,其婦、幼兩科為后世醫家之宗;蘄州人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被達爾文稱之為“中國十六世紀以前的百科全書”,為聯合國紀念的世界十大杰出科學家之一;清末廣濟人楊際泰廣搜驗方,妙手解毒,以至民間流傳“南有林則徐斷絕毒源,北有楊際泰解除病根”之說。黃岡現有遺址遺跡 5768 處,文物 11.7 萬件,文物保護單位 675 處,排全省第一。 目前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黃梅縣張山遺址,距今約 四萬年,位于黃梅縣杉木鄉小溪河與古角河交匯處。 境內有23處名勝載入《中國名勝詞典》。東坡赤壁、四祖寺、五祖寺、李時珍墓、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麻城柏子塔、紅安吳氏祠、紅安七里坪革命舊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10處國家、省級森林公園,5處國家、省級風景名勝區。1處濕地保護區。羅田縣榮獲“中國野生蘭花之鄉”稱號。黃岡是全國聞名的 “板栗之鄉” , “藥材之鄉” , “甜柿之鄉” , 羅田的板栗、茯苓,蘄春四寶(蘄龜、蘄蛇、蘄竹、蘄艾) , 英山的云霧綠茶和桔梗、麻城“福田白菊” 、團風的苦荊茶 等特產聞名中外。 “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 ,麻城龜山古杜鵑群落以其面積最大而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黃岡先后建成了羅田大別山漂流、武穴市龍珠峽漂流蘄春南天河漂流等親近大自然體驗旅游項目。這里是一片靈氣、出奇土地。

 

  歷史、名人、祟教、“非物”文化,據考證:目前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黃梅縣張山遺址,境內出土了大約距今6000年前的“東方流域第一龍”——(黃梅)卵石擺塑龍螺螄山遺址等。據考古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棲息。這里是中華民族文明發祥地之一,地處東西南北原生態文化的交匯處,兼有大溪文化、仰韶文化(黃河中游)、良渚文化(長江下游)、屈家嶺文化(長江中游)、薛家崗文化、吳越文化(長江下游)、荊楚文化(本土文化)都在這里交匯、碰撞、沉淀形成了黃河流域的北方文化南下,長江下游的文化西進,黃岡兼收并蓄、復雜多元的文化元素,并有獨自特色地域文化。“黃岡印”文化(楚劇、漢劇、京劇和黃梅戲四種戲的源頭都在黃岡,形成了”四戲同源”的獨特文化景觀和文化生態和業態。)、黃岡是京劇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黃梅戲發源于黃岡,并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詩人毛澤東戲稱:“黃梅戲是被大水沖到安徽去的”。赤壁文化(勝跡、人文、詩文、藝術)。有8個項目被國務院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境內已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有6個縣(市)均為“千年古縣”。誕生了一批光耀千古,蜚聲中外的歷史文化名人。清乾嘉陳詩所著《湖北通志·人物志序》中說:“唯楚有才,黃郡實當其半。”,據史料記載,黃岡歷代名人有1600多位,其中古代1134人、近現代466人。一共1600余人。其中進士944人(5名狀元,61人官至二品以上);舉人中的杰出者192人(舉人3985人);近現代名人466人。據史書記載,隋唐至明清,共產生進士944人,舉人3985人,被譽為“黃岡進士冠荊楚”文化現象。清朝湖北三大狀元之一的劉子壯。明朝黃岡進士占湖北的39%,清朝時占35%。若以州府為單位排名,明清兩代黃岡進士總量在全國排第五位,僅次于杭州、福州、蘇州和北京。黃岡自古崇文重教。北宋慶歷四年(1044),蘄州、黃州始有教授,辦學訓導生徒。明清兩代,州、府、縣均建有學宮,并建有書院50多所。李贄在黃安麻城兩地講學,著書達十八年。明代276年中,黃州府中進士328名,舉人1465名。清代黃州知府于成龍政績卓著,居官清廉,百姓擁戴,被朝庭嘉譽“清官第一”。劉子壯、陳沆中狀元,帥承瀛、陳鑾中探花,金德嘉中會元。僅嘉慶至咸豐三朝65年中,黃州府即考中進士86人,舉人466名。據《湖北歷史人物辭典》記載,明代鄂東黃岡名人占湖北歷史名人的30%,清代占36%,近現代占43%。據《中國文化世家叢書。荊楚卷》中,湖北省32家,其中黃岡15家。這片土地孕育出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北宋開創人畢昇,佛教禪宗被唐代宗李豫追封“太醫禪師”的大師、宗教哲學家四祖道信(開創了農禪雙修、農禪并重的新風),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神秀北宗漸悟,慧能南宗是頓悟),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程朱理學的奠基人大理學家、思想家程顥、程頤,《本草綱目》作者、聯合國紀念的世界10大杰出科學家之一醫圣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著名京劇鼻祖余三勝,清代經學家劉醇驥、被稱為“楚棟之杰”清初詩人張仁熙、著名音韻訓詁學家、經學家、文學家國學大師黃侃,地質力學理論創始人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第四紀冰川活化石古老樹種中國水杉發現者林業專家干鐸,著名愛國民主斗士、詩人、學者聞一多,著名文藝理論家胡風,著名作家馮文炳、著名國學家湯用彤、徐復觀,廢名、著名翻譯家、作家葉君健,著名作家、評論家秦兆陽,著名哲學家及新儒學派創始人熊十力,著名方志學家王葆心,《資本論》第一個中譯者、著名經濟學家王亞南,“兩彈一星元勛”彭桓武,著名新聞記者郭超人,著名表演藝術家方掬芬,新中國廣播電影事業奠基人陳播等一大批先賢圣哲、科學巨人、文化名家。有鮑照、蕭綱、蕭繹、李世民、王粲、阮籍、庾信、李白、杜甫、趙佶、柳宗元、韓愈、劉禹錫、賈島、白居易、劉禹錫、杜牧、裴度、王禹偁、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晁補之、蘇轍、秦觀、陳師道、楊萬里、辛棄疾、朱熹、陸游、張孝祥、張耒、戴復古、元好問、方孝孺、文天祥、趙秉文、趙孟頫、唐寅、李贄、汪可受、湯顯祖、吳承恩、徐霞客、王鼎、解縉、李夢陽、何景明、王世貞、袁宏道、羅貫中、王士禛、趙翼、張問陶、劉子壯、顧景星、于成龍、愛新覺羅。載淳、梁啟超、秋瑾、康有為、何紹基、郭沫若、黃炎培、茅盾、馮夢龍、林語堂等客籍名家巨子、文人墨客,留下了不朽的詩作。李世明、岳飛、忽必烈、康熙帝、乾隆帝、成親王、劉墉、曾國藩、胡林翼、翁同龢、李鴻章、張之洞、宋教仁、吳佩孚、徐世昌、蔣介石、黃興等,題詩撰文或墨寶丹青。尤其是在謫居黃州的蘇軾(蘇東坡),留下了千古絕唱的《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一詞二賦”(文學),《寒食詩帖》(書法)等作品,故有“東坡居士”、“東坡赤壁”、“東坡文化”、“遺愛湖文化”,又稱“赤壁文化(詩詞,文賦:賦、考、辨、序、跋、記、書、啟、贊等,楹聯、小說、書法、繪畫、雜劇、碑刻、石、建筑等)”。王禹偁《黃岡竹樓記》,已被收入中學生教科書。這里寺廟林立,廣濟(現武穴市)因寺廟眾多被譽為“千寺佛國”,又因古時“九江”源頭,“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鄉。舟子乘利涉,往來至潯陽”。境內有北江是橫江山(今橫崗山);中江是武山湖、黃泥湖、觀音湖、連城湖等,流至華陽水系;外有南江是長江,田家鎮馬口湖是九條江源頭,被稱之為“大江佛國”。廣濟縣(今武穴市)被本煥大師稱之為“中國禪宗源道信,東方頓漸起黃梅”美譽。古時全國有六個冠名“廣濟縣”,唯一是古時蘄州轄區的鄂東“廣濟縣”保留其佛名禪意縣名。中國佛教史上尊有“蘄黃禪宗甲天下,佛教大事問黃梅”之說。中國佛教禪宗一共六位祖師、六座祖庭,黃岡就誕生了兩大祖庭、三位祖師 。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等四大名山中先后有近百位高僧師從黃梅三位祖師。凈土宗慧遠在廣濟縣花橋黃牙寺講經布道,準備南下廣東羅浮山,路經江西省廬山,駐錫廬山,在龍泉精舍,開啟安居、拜佛、接待僧友生活,再到九江東林寺。清末境內以官費私費出國留學生472名,其中有63人在外求學期間加入了“同盟會”。當代還產生了14位“兩院士”。有聲名遠播的全國三大“教授縣”之一的蘄春縣、“博士街”。 蘄春縣不僅是享譽海內外的《教授縣》,《教授村》更是層出不窮,有十名以上的教授村達三十二個,其中一村二十名以上教授的村有七個,張榜鎮汪瓢鋪村走出專家學者教授二十七人。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這條五百米長的街道,竟走出了一百二十六名博士,多半在美國留學取得博士學位,甚至很多父子、兄弟皆為博士。如李寶珍女士一家五名博士,分別為美國一些著名大學生化、物理、醫學博士,被傳為佳話。還有李國宏女士,獲美國伯明翰大學微生物學博士,曾為美籍華人中最年青的教授。曾歷屆國際中學生學科竟賽中榮獲8金5銀2銅共18枚獎牌的著名學府 “黃岡中學”(電影 《全城高考》該劇在著名的湖北黃岡中學以及黃岡師范學院拍攝),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學子搖籃。“黃岡試卷”譽滿全國、“黃岡高考神話”、“ 黃岡教育現象”,形成了“教育文化”。這里有黃梅戲、黃梅挑花、紅安繡活、東路花鼓戲、湖北大鼓、岳家拳等8個項目已被國家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的市縣還被省級以上授予 “挑花之鄉”等稱號。有國家命名的“中華詩詞之市”;市轄縣市還獲“中華詩詞之鄉”或“中華詩教先進單位”。黃岡市“荊楚詩詞之市”,市轄縣“荊楚詩詞之縣”,中國“武術之鄉”、“楹聯之鄉”、“民間繪畫之鄉”、“黃梅戲之鄉”、“刺繡藝術之鄉”榮譽稱號。黃岡是《西游記》成書之地。2011 年黃岡市先后成功申報 《黃梅禪宗祖師》 、 《李時珍傳說》 2 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東坡傳說》等 6 項省級非物 質文化遺產, 《本草綱目》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黃岡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增至 8 項(“黃梅禪宗祖師傳說”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曾獲得“首屆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第五名、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榮獲 “中國書法城”榮譽稱號、黃岡市榮獲“全省地名公共服務示范市”榮譽稱號。2016年8月,黃岡被評為首個中國東坡美食文化之鄉、2016年黃岡被確定為“東坡文化之鄉”。 時任黃岡市長劉雪榮先生首開黃岡講壇先河,在黃岡講壇上,劉雪榮先生先后開講了《人間絕版蘇東坡》、《千年黃州》、《東坡逸事說遺愛》等東坡文化講座,中國蘇軾研究會會長、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蘇學專家周裕鍇來黃岡講壇作了題為《蘇東坡人生智慧對當代社會的啟示》講座。2017年7月14日起,黃岡市代表湖北參加央視財經頻道《魅力中國城》節目,從全國16個省份80余個報名城市脫穎而出,成為競演城市,將在節目中進行兩兩PK,最終決出總冠軍。紀錄片《蘇東坡》見證東坡與黃州的不解之緣;黃岡舉辦蘇東坡誕辰980周年學術報告會,文學界有“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蘇東坡”、 “黃岡拯救了蘇東坡,成就了蘇東坡 ”之說,黃岡連續七屆成功舉辦了七屆(黃岡)東坡文化節黃州東坡禪學研討會。黃岡市打造了“遺愛12景”、“東坡外灘”城市東坡文化景觀;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合作拍攝了全國首部禪宗文化戲曲電影《傳燈》傳燈》、央視《北緯30°·中國行》、《遠方的家》等欄目推介了禪宗四祖、五祖祖庭文化;黃岡與有關單位聯合拍攝了《禪宗》、《黃梅戲宗師傳奇》、《麻姑》、《大明醫圣李時珍》等歷史文化影視片、蘇東坡紀念館;黃岡東坡肉、東坡餅、東坡羹名菜、黃州燒麥、雪花糕、大別山吊鍋、紅安將軍菜、浠水九孔藕粉、羅田板栗、蘄春家方酒、英山云霧茶、武穴酥糖、武穴龍坪油面、黃梅魚面等黃岡飲食文化;李時珍醫藥文化節、英山茶葉節、麻城杜鵑文化旅游節、武穴油菜花節、黃梅禪宗文化節等黃岡地域文化節。武穴連續舉行五屆禪宗四祖文化廟會等黃岡地方歷史文化節會。這里是一片尋夢和神奇土地。

 

  軍事、紅色(遺址)、大別山、老區文化,境內發生戰事,吳楚柏舉之戰、赤壁之戰、南宋抗金、羅州城保衛戰、抗御蒙軍、李自成揮師蘄黃、張獻忠進駐蘄黃、太平軍捻軍、黃廣戰役等。這里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全國紅色旅游重點線路,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黃岡市榮獲“全省地名公共服務示范市”榮譽稱號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疊加區。是大別山老區紅色文化的形成地和大別山老區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大革命時期,這里是“八七”會議之后爆發了著名的“黃麻起義”,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誕生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第十五軍、第四軍、第四方面軍、第二十五軍、第二十七軍、第二十八軍。即是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部隊之一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這里是打響了解放戰爭第一槍的“中原突圍”戰役發生地,這里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著名戰役的發生地,曾是進行著名高山鋪戰斗,勝利拉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大反攻的序幕發生地。鄂東解放及渡江戰(渡江戰役在全國有兩個戰場,一個是從江西的湖口至江蘇的江陰,另一個是從鄂東的團風到武穴)發生地。從這里走出了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3位中國共產黨創始人[黃岡籍中國共產黨的一大代表(當時有13位),黃岡武穴籍周越華是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的30名女戰士之一。這里產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共和國主席、2位黨中央副主席、3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6位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等13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17位大軍區司令員(政委),造就了230多位功勛卓著、彪炳青史的開國軍事將領,1位元帥(林彪)。1989年中央軍委確定全國33位軍事家中,有黃岡籍林彪、李先念、王樹生等3位。1985年,這里被徐向前題名“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有聞名于世的 “將軍縣”。“將軍縣” 紅安縣有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共和國主席、有2人任過全國人大副員長,4人任過國務院副總理,10人任過國家正副部長,12人任過大軍區司令員或政委,17人任過大軍區副司令員或副政委、顧問,還有24位兵團職干部、130多位省軍級干部。麻城乘馬崗鄉有2萬多人參加了長征,鍛造了32位將軍。其中大將1人、上將3人、中將7人、少將21人。一個鄉鎮走出了32位紅色將軍,其人數之多,軍銜之高,出生地之集中,全國絕無僅有,成為名副其實的“將軍之鄉”。紅色革命遺址和革命文物和紅色景點遍布全境。境內有八斗灣的共存社、紅四方面軍成立舊址、紅二十五軍北上長征舊址,中原突圍遺址、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和高山鋪大捷遺址,七里坪革命紀念遺址群、紅十五軍誕生地紀念遺址、黃麻起義紀念館、董必武故居紀念館、李先念故居紀念館、聞一多紀念館、李四光紀念館等,這里被譽為是一座沒有圍墻的革命博物館。在新民主革命時期,賀龍、徐向前、張國燾、劉伯承、鄧小平、張體學、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此運籌帷幄。共和國成立后,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關注老區,毛澤東在(武漢)武昌接見了黃岡籍紅麻兩縣干部代表,周恩來、陳毅、董必武、胡耀邦、萬里、李先念、習近平、江澤民、喬石、李鵬、朱镕基、李瑞環、吳邦國、溫家寶、李德生、宋平、劉華清、方毅、秦基偉、吳學謙、王震、徐向前、陳錫聯、鄒家華、王兆國、俞正聲等政壇風云人物,指導和視察黃岡大別山老區,留下了足跡和墨寶。以黃岡為中心的大別山革命老區,更是全國12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是湖北紅色旅游的主體。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其中就有武漢——麻城——紅安——新縣——信陽線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景點經典景區,麻城市革命烈士陵園、紅安縣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英山縣革命烈士陵園、羅田縣勝利烈士陵園名列其中。紅安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黃岡拍攝了電影《黎明行動》,《大別山紅軍》等影視片,這里是一片紅色和傳奇土地。

 

  創業(工業、科技)、商埠、碼頭、投資文化。黃岡市獲“中國窯爐之鄉”。團風縣榮獲“中國建筑之鄉”稱號。境內,廣濟(現武穴市)是鄂東近代工業發祥地。早在1875年興辦廣濟煤礦(田家鎮)比慈禧太后“奏準”開辦我國第一個礦產企業開灤煤礦還早三年,清朝官差、李鴻章幕僚盛宣懷多次來廣濟調查和指導煤礦開采事誼,1885年原廣濟縣田家鎮開始爐煉鑄造,原廣濟縣田家鎮錢爐村因此得名至今。清初武穴港發展成為“商賈雜處鱗聚之要埠”,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列入開發計劃,民國中期成為鄂省“七大商埠”之一,素有“入楚第一門”之稱。武穴港是長江中游北岸深水良港,又是長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在長江北岸武漢至安慶433公里的區間內唯一停靠大客輪的天然深水良港,武穴港常年可停靠5000噸級以上的客貨輪船,客流量在湖北僅次于中部地區武漢港。武穴港、黃州港是武漢新港組團港。這里工業初步形成了食品飲料、醫藥化工、紡織服裝、建筑建材、機械電子等五大支柱產業,吸引了北京匯源、湖南太子奶、內蒙古伊利、浙江奧康、香港穩健、臺灣亞東水泥、百年華新水泥、浙江東磁、臺灣富源表業、成都彩虹、廣西玉柴、臺灣遠東等大批知名企業落戶。這里是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全國聞名的“板栗之鄉”,“油菜之鄉”、“(中)藥材(市)之鄉”,“甜柿之鄉”。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正擬在建設黃岡中關村科技產業園。這里是當下國家實行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地區之一,湖北省正在實施建設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2013年5月23日,湖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湖北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 8月1日施行),是長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核心地區,又是“兩圈(武漢城市圈、長株譚城市圈)一帶(長江經濟帶)”的復合的核心地區。廣濟藥業是大別山地區首家上市公司,是世界核黃素基地、是全國最大的核黃素生產基地。武穴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湖北省最大的柴油機生產基地和鄂東地區最大的造船基地;這里被中國新聞媒體譽為當下“千企躍進大別山”,打響了“大別山”精準脫貧攻堅戰,演繹出一否幕幕宏大的創業、興業、富業、壯業的雄渾時代劇。恒天黃岡文化創意城。這里是一片創業和驚奇土地。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點贊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評論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