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福建省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4名醫生走進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隊長錢欣記錄下這群逆行者的最美背影。錢欣攝
同行的福建省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錢欣告訴記者,該救援隊配備的7臺越野型重型方艙車都是大家伙,每臺車重達16噸,“福建山多道路崎嶇,有霧又有雨”,奔波20多個小時才抵達武漢。
包括石松長在內的福建29名支援湖北醫生隨車隊同行。2月6日凌晨,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完成部署啟動開放時,他們已連續3天“沒睡過超過三個小時的覺”。
石松長和三位同事作為第一批上崗的醫生,被安排上2月6日凌晨2時至6時的夜班。是夜,來自福建、上海等地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并肩作戰,收診300余名輕癥患者,首批開放床位一夜告罄。
福建省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負責預診,在場館外搭建醫療帳篷作為預診室。“帳篷不御寒,武漢的濕冷簡直像刺猬一樣,又刺又冷,我們做患者資料登記,手已經沒有知覺,全憑意志在滑動寫字。”石松長回憶道。
長夜有雨,四下無光,帳篷透出的微光擊退暗夜。患者如同潮水般一波波到來,多數人拎著生活用品艱難行動。遇到年長者,石松長情不自禁起身護送幾步。
“你最不聽話。”在視頻中,石松長妻子林瑋忍不住哭了,指責他,“你的防護服被雨打濕了。”
林瑋也是福建省立醫院的醫生。2月5日晚間,她帶著兩個孩子錄了一首歌發給丈夫。不料一夜過去,丈夫還沒來得及點開,她卻先發現了丈夫的防護服是濕的,幾近崩潰,“他暴露在感染環境中。”
“他一定冷壞了,防護服一濕,又容易感染。”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啟動后,林瑋一直緊盯武漢氣溫,午夜只有2到3攝氏度,寒意仿佛冷到她心里。但她承認,“在那種情境下,他那樣做是對的。”
“這段時間武漢確實冰寒徹骨,很多患者邀請我們,等到天暖了,疫情過去了,再來武漢看櫻花。”石松長笑說,連續這兩夜,他的護目鏡都被呼氣蒙住了,只能靠汗水流下來沖刷出的痕跡,“才能看得清這些可愛的武漢市民。”
錢欣在社交媒體上記錄了這一夜:“今天凌晨2點-6點,我們4名英勇的隊員----周曉芬、石松長、何進椅、陳剛首次‘觸冠’,承擔洪山方倉醫院預檢任務,在寒冷的冬雨綿綿的武漢寒夜里,在前兩天長途奔襲尚未恢復的情況下,連續高強度工作5個多小時,檢診200多新冠肺炎患者,扛住了極端艱難的工作壓力,以最剛毅的精神和最敬業的操守出色完成任務。好樣的!我的四英雄!”
和石松長視頻通話的還有他的堂哥石松生、堂姐石松菁,他們都是福建醫學專家,把守福建抗疫一線。石松菁一再囑咐石松長要多喝水,多照顧同行的女醫護人員。“不敢喝。”他答道,“調劑任務特別緊急,隨時上崗,防護服一穿就不能上廁所了。”
石松生則對著手機屏幕上的弟弟叮囑道,“你要記得我們家那句話,‘一定會回家’。”
石松長說,方艙醫院收治傳染病患者是國際首創,沒有經驗借鑒,“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亦有患者難免沮喪,需要心理紓解,他一遍遍跟他們說,“一定會回去的。”
從天黑燈暗到場館通明,從寒夜料峭到人手配備電熱毯,方艙醫院正在得以不斷改善。
“回家的路,總是最難走的,但我們有這個自信和愛。”石松長說。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微信公號,原標題:《福建醫生講述“武漢方艙”首夜:患者像潮水一樣涌來》)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