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構建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有機統一宏觀調控體制、實現宏觀調控體制創新的根本要求。
一
宏觀調控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項重要經濟職能,旨在利用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對社會供求總量和結構進行調節和干預,彌補單純市場調節固有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弊端,實現經濟協調穩定運行。在宏觀調控的實踐中,主要有需求管理與供給管理兩種基本的宏觀調控模式。
需求管理是一種間接性宏觀調控體制,指在宏觀經濟調控中政府主要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經濟手段對投資、消費、政府開支、外貿等進行調控,以實現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量的平衡。供給管理則是一種結構性定向性宏觀調控體制,指在宏觀經濟調控中政府主要基于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相應的產業政策確定的目標,通過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對供給結構和供給活動進行定向調控,以實現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結構平衡。
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各有特點,將二者結合起來,有助于提高宏觀調控水平,有助于防止經濟比例關系失調,有助于克服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失衡,有助于實現國民經濟健康協調快速穩定地運行。
二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既學習和借鑒西方國家宏觀調控的有益經驗,將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國際收支平衡等作為宏觀調控目標,重視利用貨幣和財政政策對社會總需求進行間接調控,實現總供給與總需求的總量平衡。同時,繼承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計劃管理原則和辦法,不斷完善宏觀調控。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在保持和發揮宏觀調控的需求管理功能的同時,加強宏觀調控的供給管理功能,逐步形成新型宏觀調控體制,主要內容是: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構建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相統一的宏觀調控體制。宏觀調控體制是建立在特定的經濟體制基礎上的,有什么樣的經濟體制,就有什么樣的宏觀調控體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逐步形成和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發揮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政治優勢,又體現了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克服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不可避免的兩極分化加劇、經濟危機頻發的弊端,具有顯著的優越性,破解了經濟學的世界難題,是我們黨的偉大創舉。我國宏觀調控體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政府更好發揮經濟職能,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共同開展宏觀調控,構建需求管理與供給管理相統一的宏觀調控體制,消除經濟周期性波動和結構性失衡,確保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實現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量的平衡和結構的平衡。
拓展宏觀調控目標,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傳統的宏觀調控目標主要是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國際收支平衡。但是僅僅把這四個目標作為宏觀調控目標又是遠遠不夠的。經濟結構也是決定經濟發展水平和質量的重要基礎性條件,經濟結構失衡和落后會導致經濟發展停滯,質量和效率低下。收入公平是反映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條件,收入差距擴大甚至兩極分化加深,會激發社會矛盾,制約國民經濟健康穩定運行。此外,區域協調發展也是影響經濟發展全局的重要因素,不平衡的區域經濟發展狀況會限制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所以,在推動宏觀調控創新中,既要堅持傳統的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的宏觀調控目標,又要將結構優化、收入平等和區域協調等新目標納入宏觀調控的目標體系,這無疑會極大地提高宏觀調控力度,更好保證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穩定運行。
完善宏觀調控手段,豐富宏觀調控工具。傳統的需求管理比較重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主要通過調整利率、稅率、匯率等經濟杠桿對投資、消費、政府支出以及出口等經濟活動施加影響,以便達到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量的平衡。但是這種調節具有間接性、誘致性、短期性、大水漫灌式的特點,調節力度小,見效慢。供給管理的手段包括產業政策、經濟規劃、法律體系,這種調節手段具有直接性、強制性、長期性、精準性的特點,調節效果顯著。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經濟規劃、法律體系一并作為宏觀調控手段,充分發揮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各自的優勢,無疑可以使兩種調控模式優勢互補,提高宏觀調控效果。
健全調控方式,提高調控效率。傳統的需求管理方式是政府調控部門并不直接干預調控對象的決策,而是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間接地影響調控對象的決策活動,這種調控的不足是缺乏精準性;誘致性有余,強制性缺乏;對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量的平衡有一定作用,對結構平衡就難以產生積極效果。這些不足都嚴重限制了需求管理型宏觀調控的效果,難以實現宏觀調控的目標。要彌補需求管理的不足,必須加強供給管理。供給管理的調控方式具有直接性、強制性、長期性、精準性等優點,對解決宏觀經濟中供給結構失衡、區域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失業率高、經濟下行等問題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大大彌補需求管理的不足。所以,創新宏觀調控體制,要在調控方式創新上做文章,努力實現需求管理與供給管理有機統一,大力提升宏觀調控的質量和效率。
三
目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宏觀政策要依托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宏觀調控體制,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聚焦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精準把握宏觀調控的度,主動預調微調、強化政策協同。
堅持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并重。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是宏觀調控的“兩只手”,應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用好“兩只手”。實施宏觀調控要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需求管理的拉動作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逆周期調節;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供給管理的支撐作用,加大定向調控力度,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引導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大力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供給基礎。
堅持短期與中長期相結合。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長期向好趨勢不會改變,這是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出發點。眼下我們面臨的困難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結構性和制度性原因,要克服困難,必須深化改革與宏觀調控雙管齊下。宏觀調控要堅持短期調控與中長期調控相結合,短期調控應對周期性因素,中長期調控解決結構性問題。從短期看,要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有效性,通過預調微調,搞好需求管理,促使總需求與總供給基本平衡,熨平短期經濟波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防范化解各種經濟風險。從中長期看,要著眼于改善中長期供給能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加快推動經濟結構優化,不斷提高要素產出效率,促進經濟提質增效,提升經濟潛在增長能力,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國內和國際相統籌。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宏觀調控必須具備全球視野,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一方面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另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努力開展多雙邊國際經濟合作,不斷提升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制度性話語權,推動國際宏觀經濟治理結構改革,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開展國際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平臺。我們要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努力實現各國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增強宏觀調控的精準性。決定宏觀調控成效的關鍵是精準性,精準調控要求準確把握政策的方向、力度和節奏,對調控目標準確發力,務求取得實效。當前,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強,擴大內需對保持經濟穩定運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宏觀調控要積極主動作為,精準發力擴大內需。在消費方面,要加大對教育、養老、醫療、文化、旅游等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改善消費環境,增強消費能力;在投資方面,要加快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
增強宏觀政策的協同性。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宏觀調控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務,如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提高就業質量、推動結構優化、降低制度運行成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等,具有明顯的疊加性和復合性。為了確保宏觀調控任務的完成,必須從這一特性出發,完善宏觀調控政策體系,綜合運用宏觀調控政策手段進行調控,提高調控的協同性。為了提高宏觀調控的效果,各種政策要科學搭配、有機結合,形成有機整體。總的來看,要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把握好各類政策的方向、力度、節奏和出臺時機,形成調控合力,避免政策效力過度疊加或相互抵消。
(作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