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始終伴隨著面子的浪花,它以獨特的耐力,持續擴散的適應力,敞開心扉兼收并蓄,滲透在政治治理和生活交際等社會行為之中,并形成了具有自己風格特色的“文化”。然而,從屬于意識形態的面子文化,也時常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不斷出現難以適應的異化,使得面子效能作用出現消極頹廢,以各種形式侵襲污染政治生態,已成為全面從嚴治黨不能忽視的政治問題。這就需要認真研究它的消極頹廢現狀,剖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以促進凈化黨內政治生態。
面子文化異化有諸多原因和表現形式,而最廣泛,也最普遍的,就是封建主義殘余面子文化的死灰復燃。
眾所周知,中國有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所形成的封建面子文化可謂根深蒂固,凡遇到合適氣候,便興風作浪,深刻影響和改變面子文化的方向,以其特有的方式污染政治生態。
一是畸形的“面子工夫”嚴重污染政治生態。中國歷來講究人情法則,人際關系很大程度上決定升遷與否,使得“顧面子”與“攀關系”、“拉交情”成為官場必修之課,每個有一定職務的人,都會以此形成自己的關系網和交際圈,似此得到圈內一個人的肯定,就相當于得到了與他交往的一批人的肯定,圈子越大關系網越廣,結交權勢越多,面子就越大,活動能力也就越強,升遷的砝碼便越大,即使退休了關系網仍然存在,依舊能夠呼風喚雨,此即所謂的“面子工夫”。也就是說,“面子工夫”在于領悟官場博弈的精髓,在于編織關系網的功夫,在于把個人角逐變為群體較量,群體構成關系網,關系網促成權力交換,一旦進入圈內便有諸事皆能擺平的面子,益發刺激關系網的膨脹,以致尾大難掉,這在古代叫黨爭,時下稱為幫派。這種面子文化異化,鮮明特征就是拉幫結派爭得面子的滲透,產生了極大的負面作用。黨的十八以來,習總書記多次強調旗幟鮮明反對拉幫結派搞黨內依附,中央巡視組直面提出某地提拔干部存在山頭主義,可以說是向拉幫結派面子文化異化的宣戰。
二是隱形的面子綁架助推惡性權力運作。面子本當要靠自身努力獲得,但面子文化異化卻使面子由刻意經營和精心運作獲取。現在盛行的權力運作,已經歪曲了正確使用權力的本意,而是演變成小權運作為大權,無權運作為有權,他權運作為己權的不正當行為。這種權力運作,以權力交換和權力借用為目的,以其它權力的影響,迫使另外掌權者依照自己意愿改變資源分配的方式,以達到為自己或為他人謀利的目的,此等用上跳下竄的辦事能量獲取面子,其實就是運作面子,通過人際關系運作綁架真正的權力擁有者,曲線獲得多種權力暫時使用權,從中獲取令人稱羨的特大面子。現在權力滋生的腐敗,很大程度來源于這些投機鉆營人的權力運作。反腐敗抓不住這一點,很難有治本的成效。
面子文化異化有許多誘因,而最直接,也最關鍵的,便是資本主義利己面子文化的侵入。
或許有人對此懷疑,以為資本主義面子文化影響遠沒有中國封建面子文化的深遠,不會也不可能左右中國幾千年的文明,誘變中國面子文化去腐蝕政治生態。殊不知,資本主義利己的面子文化,是以金錢為核心、以自私自利為半徑的斗富文化,盡管在西方國家并無多大市場,卻隨著國門打開像蒼蠅一般飛進中國,并且迅速繁衍發酵,彌漫到中國的政治生態。
一是變態的面子作秀誘發“臉譜政治”。面子文化異化的直接指向是官場面子文化,把政治扭曲為作秀政治、投機政治之類的“臉譜政治”,這種干部像雜耍演員不斷變換手法,施展表演作秀的政治伎倆,為營造日后升遷的基礎,自我貼上一張張色彩鮮麗的政治臉譜,這在古代就是搞什么萬民傘,現代則是拼命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以獲得個人更大利益,爭得個人更大“面子”。為了這個“面子”,可以不顧老百姓死活,可以弄的老百姓無家可歸,可以不惜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繼之,則是“吹捧與自我吹捧相結合”,大家互抬轎子,互吹喇叭,互相幫襯著“膨脹”。“臉譜政治”說穿了就是功利主義與實用主義結合的官場面子文化,結出了“面子之中自有黃金屋,面子之中自有升遷道”的惡果,形成做足面子升官、升官后繼續做足面子爭作更大官的惡性循環,進一步刺激為上司做足面子、為自己養足面子、給同事留足面子、給下屬留點面子的面子文化異化,成為不正之風的源頭,滋生腐敗的溫床,嚴重污染政治生態。
二是奇異的面子規則導致干群關系庸俗。官場中面子有一定的規則,下級維護上級的“面子”,是起碼的知識和必須遵守的“潛規則”,為了上級有面子,下級不可以有個性,更不能鋒芒畢露,即使想法比領導好必須“藏”著,比領導水平高一定“掖”著,比領導能力強更要“夾”著,而維護領導的面子,領導才會給自己進步的面子,才能從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才可能有呼三喝四的“面子”。不僅若此,官場講面子也有講究,權且不說古代大臣以屈辱甚至以死保全君王的面子,也不說普通小官為了大官的面子寧愿忍受酷刑,單說互相請托辦事就有不少道道,比如上級為下級辦事是賞面,下級為上級辦事是爭面,用錯了就犯了大忌;再比如簡單的請客吃飯,下級能夠請到上級吃飯是有面,上級赴約參加下級的請客是給面,也不能互相混淆。可以說在官場,面子是典型的權力產物,這種權力明的是政治權力,暗的是資歷、背景、關系等隱形權力,所有不對等的關系,都會產生面子,都是不成文的面子規則。
面子文化異化直接原因是對權力的頂禮膜拜,思想根源是官本位意識的根深蒂固,社會原因是權力的殘酷,面子太多太大使當官的特別是大官為所欲為,讓平民產生權力恐懼,不得不巴結當官的,不得不給當官的面子,正如人類對自然災難的無奈,轉變為敬畏鬼神、崇拜神明的一樣,人們由權力殘酷的無奈也轉化為敬畏權力,追逐權力,現在的“一把手”權力太大,太有面子,官場上便拼命競爭一把手。可以斷言,只要權力尋租存在一天,官場的面子文化就會發展一天,什么時候權力真正為人民服務了,官場面子文化也就壽終正寢了。
面子文化異化的土壤和溫床,是個人浮躁虛榮的畸形心態和社會盲目追富炫富的不良風氣。
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深入,封建面子文化與資本主義面子文化相互作用,使人們榮辱觀錯位,鄙視誠實誠懇,刮起不遺余力追逐金錢同斗富比闊的浮夸炫耀之風,延伸到政治生態。
一是浮躁的的面子攀比侵襲政治生態。攀比之風自古有之,于今為甚,官員以顯示身份實力為目標的面子攀比,刺激平民模仿跟風的面子攀比,而群眾的面子攀比又反過來助推官員的面子攀比。記得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同志寫過一篇面子攀比的文章,剎四風前每每回鄉不是市里請,就是縣鄉請,家里人覺得很有面子,如今不愿再接受吃請,也沒人請了,不僅家里人覺得沒面子,就是鄉親們也以為他犯了錯誤。另外,家鄉人講求實際誰能給老家辦事,誰能擺平老家的問題,誰就有面子,有位市里某局副科長因犯錯誤而去管食堂,本應沒面子,但能夠采購村子里的菜蔬,便受到村里的追捧。這種比風光、比實用的面子攀比,很能刺激一些領導干部濫用權力犯錯誤。古代平民攀比主要表現在有錢人家追求有面子,苦寒人家追求不掉面子,而現在的群眾面子攀比,不僅范圍廣、內容多,而且創造出許多攀比的理論,諸如愛慕虛榮攀比消費的理論是學會享受,為面子出手闊綽的理論是“錢不是省下來的,而是賺出來的”,打腫臉充胖子硬讓孩子上名校、交高價學費的理論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甚者攀比子女有本事的面子,一位老農的兒子在省城工作讓他進了省委大院,便四處炫耀,使得同村另一位有兒子在北京工作的老農覺得沒面子,非要帶他去中南海走一遭,這些面子攀比看似與政治生態沒有任何關聯,其實極易誘發一些干部鋌而走險,不能不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是錯位的面子崇拜影響官德官品。面子崇拜本來是好事,英雄模范有面子,理當受到崇拜,倘若錯位就會大相徑庭。網上盛傳的《80后副縣級干部春節回鄉見聞:“有用崇拜”成為鄉村的主要信仰》,直指“誰有用就敬著誰,誰管著自己就向著誰”的錯位崇拜,這個錯位的權力崇拜實質就是面子崇拜的錯位。村民們為何看得起有實際權力尤其是管著資金和工程的大小干部,看不起那些有文化沒資本或職務級別高沒實權的人?根子就在是否“有用”,也是在村民眼里一個省教育廳副廳長不如派出所副所長有面子的根本原因。如此把給他們工程和現實利益、辦成根據規定辦不成的事情的有用崇拜,把當大官沒有給村里尤其是給家族帶來多少實惠的清官當作無用之人,死后連家族墳山都不能進入,很容易刺傷在外做官本人違規為家鄉謀利益,也會激發其家屬鼓動其幫助家鄉、親友辦“實事”,這就很可能觸犯紀律,敗壞黨風政風。可以說,面子崇拜的錯位,已經深深影響到社會風氣,深刻地滲透到政治生態,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政治問題和必須正視的社會問題。
三是可怕的面子腐敗直接危害政治生態。面子腐敗,顧名思義,腐敗因面子而成。面子本是精神產物不會產生腐敗,但它倚藉面子本人及親友的名望、權力所衍生的人情、恩情、關系網,以媒介的形式綁架權力,催生各種腐敗。是一種隱藏很深、涉及面較廣,因根深蒂固的面子情結形成的腐敗,是借助面子引發的決策、用人、運權和權錢、權權交易,以及攀比、奢靡、享樂諸方面的隱形腐敗,在腐敗斗爭巨大威懾面前依然不斷翻新花樣頻頻出現的腐敗,是面子文化異化主要惡果。面子腐敗是一種特殊的腐敗,因其多屬程度較輕,介于違規違紀與違法之間,且涉腐領域廣泛,人數眾多,也是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面子能夠引發不同程度的腐敗,是因為面子具有奇特擴散的功能,它作為個人資源,除了自己享受還可以讓有關的人共同分享,這就是人們總喜歡打領導旗號辦事的緣故。面子腐敗的本質是權力腐敗,盡管其表象是面子擁有者人際關系的廣泛,假借面子的人依靠血緣親情的攀附、曲里拐彎的拉扯,但面子終歸還是在掌權者那里起作用。一些老領導、老干部為什么有面子?看起來是尊重和感恩的因素,實則是他們以前掌過權,曾經用權力給過別人的面子。領導的配偶子女以及親戚沒有權力為什么有面子?因為他們可以假借和盜用領導的權力,至少可以影響領導權力的使用。顯而易見,面子腐敗歸根結蒂是權力腐敗的延伸,面子文化異化的核心在于,一個人如果不給別人面子,就可能陷入孤立以致混不下去的尷尬境地,這就使得反對面子文化異化成為全黨全社會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重視面子文化異化對政治生態的侵襲,優化政治生態必須高度警惕人情、關系及社交圈的面子腐敗,全黨動手,全民參與,共同開掘面子的積極價值,營造使用面子的良好氛圍,形成健康向上的面子文化,實現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相關閱讀
(作者單位:河南新鄉市科技局;【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