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栗戰書:寸心的表白——緬懷叔父栗政通烈士
點擊:9893  作者:栗戰書    來源:360doc個人圖書館  發布時間:2017-07-19 10:11:27

 

        這是我寸心的表白,當我為人民流盡最后一滴血的時候,讓這張被戰爭鍛煉成的肖像,隨著你們漂泊吧!

這是叔父最后一次寄給家人相片時的附言。每當我看著叔父革命戰爭年代留下的幾張發黃的相片,讀著叔父的家信及寄相片時的簡短附言,不禁心潮澎湃,熱淚盈眶。雖時光流逝,思念卻依舊縈繞于懷,總感覺不吐不可以告慰叔父的在天之靈。

 

 

叔父栗政通生于1923年,1937年入伍,編入八路軍120359718團,在王震將軍率領下參加了抗日戰爭,親歷了百團大戰、保衛延安、南泥灣大生產、南征北返。解放戰爭中,他參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1949年在西北戰場上的扶眉戰役中,叔父作為第1兵團618團獨1營營長,在攻占馬家山的戰斗中壯烈犧牲,年僅26歲。

讓漂泊的靈魂回到家里來

我同叔叔并沒有見過面。當他為人民流盡最后一滴血的時候,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偉大的英雄,是我崇敬的偶像。

記得在我剛剛懂事的時候,父親就不止一次地向我講述有關叔叔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父親從陜西眉縣運回叔叔的靈柩并進行安葬。那是1950年春天的一個晚上,爺爺、奶奶把全家人叫到一起,大家圍著一盞昏暗的煤油燈,共同商量著一件幾乎全家人都深切關注和惦念的事情:叔叔參軍離家13年了,只在1949年的春天回過一次家并結了婚。現在他死了,他的骨骸還在千里之外的眉縣馬家山的山洼里,他的靈魂還在荒郊野外漂蕩。而家里有他的父母兄妹,有他結婚不到一個月就匆匆離別,而一別就永遠不能再相見的新婚妻子。況且,他最后一次離家時心情并不高興,他是生著氣走的,他很可能在戰場上是生著氣向敵人沖殺而飲彈身亡的。憑著他10多年的戰斗經驗,憑著他當過偵察排長、偵察連長的經歷,他是不應該死的?,F在他死了,雖然他再也不會向家里人述說著什么,但家里人誤會了他,應該把他叫回來,應該用親人的親情去溫暖他那顆可能受到創傷的心。幾乎是一整夜,全家人邊商量著如何把叔叔的骨骸取運回來,邊回憶著叔叔與家人壯別的一幕,所有人的眼里都噙著淚花,父親哽咽著,姑姑們則大聲嚎哭著,只有堅強的爺爺、奶奶把悲痛的淚水咽在自己的心里……

那是19493月,叔叔隨部隊參加了著名的淮海戰役后,奉命撤回西北戰場,部隊就從我的家鄉一帶路過。當時,家里給叔叔找了一個媳婦,叔叔也順便回家完親。叔叔那時是營長,回家時騎了一匹棗紅大馬,帶了一位年紀尚小的勤務兵,實際上也是警衛員。叔叔離開部隊時,部隊首長告訴他:革命即將勝利了,你回家成親后,如果愿意回來就回來,如果不愿意回來,就把那匹馬留在家,讓勤務兵趕回部隊。叔叔已經12年沒有回家了,與家人的團聚,新婚的甜蜜,勝利的曙光,還有他帶回的淮海戰役立功受獎的勛章和獎狀,這些令人高興的事情,使叔叔的心情格外興奮,他真有點不想再回部隊了。一天晚飯時,叔叔把他的想法告訴了家里人,他受到了全家人的批判。爺爺說:革命還沒成功,你怎么能當半截子革命呢?大姑姑說:你不能當逃兵!小姑姑說:我看你是怕死哩!叔叔聽了十分生氣地說:我怕死,你到戰場試一試,一顆炮彈就會把你嚇死!我為了發起一次沖鋒,死過3個司號員。一個站起來剛吹響號角,敵人一槍把他打倒,第二個、第三個都是這樣犧牲的。最后是我沖出來,立在最高處吹響了沖鋒號,高喊著不怕死的戰友們,跟我沖??!敵人的子彈從我頭上嗖嗖穿過,我怕死,你敢嗎?那一夜,叔叔輾轉難眠,他的心里可能進行了一場不知是什么味道的痛苦斗爭。第二天一大早,他執意要回部隊,爺爺、奶奶,還有他那年輕美貌的新婚妻子,還有我的父親、小叔、姑姑們,還有全山村的男女老少鄉親們,都到我家門口為他送行。他抱著那匹高大的棗紅大馬,深深地親吻了一口馬的臉頰,便踩鐙跨馬,飛也似的奔馳而去。全家人呼喊著:政通,你要回來呀!奶奶哭著說:好孩子,一定會回來的。我那嬸嬸則轉過身,用雙手捂著臉嗚嗚地哭,汪汪眼淚從手指縫里流淌出來。而這一切,叔叔似乎一點都沒聽見、沒看見,只管騎著他那匹駿馬,連頭也沒有回,急速地轉過了山嘴,消失在崇山峻嶺之中。叔叔就這樣連蜜月都沒有度完就走了,走了就再沒有回來。大約五六個月后,家里收到了部隊寄來的叔叔犧牲的通知書,才知道他離家兩個多月就永別了人世,全家人又一次沉浸在悲痛和思念中……

家里人商量的結果是由我父親到眉縣取運叔叔的靈柩。我的家鄉河北省平山縣距陜西省眉縣千里之遙,那時交通十分不便,沒有汽車,連馬車也不是一路順通。父親帶了叔叔的《烈士證書》,趕了兩匹騾子,備足盤纏和喂牲口的草料上路了。叔叔的棺柩是他犧牲后部隊為他做的,用的是三寸厚的松木板,重得很,并且用大紅漆進行了油漆。在棺柩的正前面,雕刻了兩支交叉豎立的槍。父親是把叔叔棺柩的一頭放在騾子的后脊馱架上,一頭放在另一匹騾子的脖子馱架上,讓兩匹騾子一前一后行走,日夜兼程,用了30多天時間才運回老家杜家莊南溝。棺柩運回后,家里人在村西南角一座小山頭下面為叔叔選了墓地。安葬那天,全村人幾乎都到了,大家都要求打開棺柩,再看上政通一眼。于是,在墓地處,打開了棺蓋,只見叔叔安詳地躺在里面,胸部覆蓋了一面鮮紅的繡著鐮刀斧頭的黨旗。叔叔的頭部和腹部都用白色的繃帶多層纏繞著,繃帶上映著褐紅色的血跡。顯然,他是頭部、腹部都受了致命的槍傷而犧牲的。在場的人排著隊,一個一個地手扶著棺口,含著淚,低著頭,瞻仰了叔叔的遺容,和叔叔做最后的訣別。村支書致簡短的悼詞,然后燒紙,上供品,燃放鞭炮,披麻戴孝的家里人和村里的人都趴在地上嗚嗚地哭。就這樣,用革命加傳統的方式,完成了叔叔靈柩的安放。

20年后,我中學畢業回鄉務農,在生產隊里曾當了幾年放羊倌。每當我趕著羊群,來到埋葬叔叔的這座山頭時,不盡的思念總是涌上心頭。我常常蹲在山頭上,兩眼凝視著叔叔的墓塋,沒有見過面的叔叔的形象總是浮現在眼前:他站在山頭上吹響了沖鋒的號角;他端著沖鋒槍向瘋狂的敵人掃射;他用刺刀扎向敵人的胸膛,敵人應聲倒下;他騎著戰馬,高舉著手槍,率領著千軍萬馬向前奔騰,勢如排山倒海,銳不可當;他受傷了,額頭上裹著繃帶,用手捂著淌血的腹部,在那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奮不顧身地向敵人沖去……他,在我的想象中,就是手托炸藥包的董存瑞,就是用身軀堵住敵人機槍眼的黃繼光,就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端著爆破筒跳入敵群的王成!

將自己最寶貴的生命賦予祖國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陜西是叔叔戰斗和犧牲的地方。對這片灑滿無數革命烈士鮮血的英雄土地,我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充滿著向往。事情就是這樣的有緣分。1998年我由河北調到陜西工作,有機會沿著叔叔戰斗過的地方,尋找叔叔戰斗和犧牲留下的足跡。1999年清明前夕,我到寶雞、眉縣下鄉,午飯間我向當地領導同志談起叔叔在這一帶犧牲的事情,他們即派人到扶眉戰役紀念館打聽,并很快告訴我,館里有政通同志的資料,展室有他的事跡介紹,陵園還有他的墳墓(是195511月建陵園時從馬家山埋葬叔叔的地方取土為墳)。并說,扶眉戰役我軍一舉殲滅國民黨胡宗南、馬步芳軍4.4萬余人。我軍傷亡、失蹤數千人,政通是犧牲的軍官之一,是著名英雄。飯后我和陪同人員即趕往紀念館。紀念館內,墻面上懸掛了許多烈士的照片,展柜中陳列著烈士的遺物。遺憾的是,在我叔叔事跡介紹欄上方,沒有他的遺像,但卻張貼了一張19496月份日子不清的《人民軍隊》報。這份已經發黃并有破損的報紙的頭版頭條刊登了悼念叔叔犧牲的文章:

悼栗政通同志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二日,噩耗傳來,毛主席的好戰士優秀共產黨員——栗政通同志于陜西眉縣馬家山戰斗中光榮犧牲了。

十八團奉命圍殲金渠鎮的敵人,獨一營擔任控制馬家山制高點的任務,以防敵人增援。誰知馬家山早被敵三十六軍一六五師四九五團占領,部隊剛接近,就被封鎖住前進道路,這時英勇的營長栗政通同志,為完成光榮的任務,就不顧一切帶領三連沖上山去,不幸就在這時,栗政通同志腹部中彈與人民永別了。

栗營長是河北平山縣人。一九三七年入伍,三八年入黨,自參加部隊后歷任偵察員、政指、連長、副營長、政教、營長等職。并經過南泥灣生產和聞名的南征北返。

他在戰斗中智勇雙全,一九四八年部隊西府行動,一營打抗擊,由于敵人兵力超過我們幾倍,他帶的重機槍排被敵緊緊包圍。這時,他對敵高喊:你是哪一部分?快去追八路軍!八路軍往西跑了!不敢打槍,誰打槍誰負責任!敵人在他的指揮下往西追去,部隊才轉危為安。平時他在生活上簡單樸素,從來沒有穿過另外的衣服。他雷厲風行,積極負責。一次在韓城縣休整,為減輕人民負擔,到十多里的地方背糧,他就背了五六十斤。三月間部隊向陜西渭北進軍,他為了部隊戰士少受痛苦和勝利完成任務,每到宿營地不分早晚,就到各連檢查部隊有多少腳上打泡的,想很多辦法使打泡的把泡消下去。那時其他單位坐大車的很多,一營沒一個。他經常深入下層,找班長談話,在談話中了解到連的領導有些方式差,就借空閑進行指導,很快地解決了領導問題。機槍連連長張加彬在生活上有些特殊,他很快地給糾正過來。他這種對工作負責對人誠懇而和藹的態度,在十八團提起來沒有不留戀和贊嘆的。

栗營長在負重傷時,他告訴政治干事花玉春同志:你告訴李教導員,我是不行的了!現在我把這支部隊帶得能打仗了,這次我犧牲了,叫他好好地領導,完成光榮的任務。我犧牲了不要緊,中國還有四萬萬五千萬同胞,革命還是會勝利的。

政通同志請安息吧!你所盼望的今天基本上實現了。我們為你報仇,更堅決為你的理想而戰斗到底,你是人民的功臣,是永垂不朽的。

讀著這篇50多年前的悼文,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我將寫有沉痛懷念叔叔政通的花圈擺放在這篇悼文前面,并向張貼著的那張報紙深深地三鞠躬,以寄托后輩兒孫對先烈們的哀思,心里默默地想著:敬愛的叔叔,您是人民的功臣,您的侄兒今天站在這里,決心繼承您的遺志,為您的理想而奮斗到底!

那天以后,我開始為紀念館收集叔叔生前的照片和遺物。沒想到姑姑、叔叔以及政通叔叔生前的戰友真還保存了不少的相片、信件。200118日,遠在珠海休養的叔叔生前最親密的戰友張揚同志給我來信,并寄來他保存了50多年的政通的照片,他在信中談道:你叔叔政通在四九年四月二十七日的照片,在他英勇受傷后他叫營政治干事花玉春交給我,這可能是他犧牲前的最后一張照片,我保存至今,現寄你。他生前的表白,使我們悲痛、哀思,又使我們堅定、忠誠,為人民奉獻一切。叔叔在那張照片的背后,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我是一個熱心的戰士,將自己最寶貴的生命賦予祖國。當我咽下最后的一口氣時,就讓這個寸身的靈魂愉快的漂泊吧!

生前的表白

政通 四九、四、二十七日

熱心的戰士人民的功臣

叔叔說他是熱心的戰士,人民說他是人民的功臣。這些話句句是真,并不夸張。

叔叔是在祖父栗再溫引導下參加革命的。祖父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在中共北平市委、太原特委工作。1934年受北方局派遣回到家鄉,在太行山一帶開展黨的工作,任中共直西特委書記??箲鸨l后的19379月下旬,八路軍359旅戰地工作服務團來到平山,宣傳抗日救國,并開展擴軍,隨后王震將軍也到達平山。在王震同志領導下,祖父同特委、縣委和八路軍工作團的同志遵照《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開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宣傳,號召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糧出糧,齊心協力打東洋,動員廣大青壯年積極參軍參戰。祖父作為特委書記,決心帶頭動員家人參軍。在這之前的1936年,我那年僅20歲的大叔栗政清(1933年入黨,時任中共平山中心縣委委員、宣傳部長、團委書記),接到中共北方局的指示,在到天津受訓(即參加學習培訓)途經石家莊時,由于叛徒出賣被捕,后被關押在天津一家日本監獄,受盡苦難折磨,傷口感染,遍體腐爛,于1936年底犧牲于監獄,全家人的悲痛尚未散去。但我堅強的爺爺,毅然決然地送子參軍,將我的伯父栗政民、叔父栗政通送到部隊。我的伯父和叔父也懷著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并為弟兄報仇的一腔熱血,穿上了八路軍服裝,扛起了三八大蓋兒。在爺爺和伯伯、叔叔的帶動下,從107日開始,只用了1個月零3天的時間就擴軍1500多名,幾乎全是平山縣人。那時,縣里有些同志不愿把這支部隊送給正規部隊拉走,而想編入平山縣抗日游擊隊。祖父從大局出發,耐心說服了地方的同志,并親自把伯父、叔父和新招的1500名新兵送到山西省八路軍120359旅駐地,當面交與王震同志。這些新兵被編入359718團,號稱平山團。

戰爭年代,拿起槍就打仗。叔叔參軍時剛剛14歲,個頭又小。聽伯父講,行軍時常常由伯父替他背著槍,夜晚宿營伯父要兩次叫他起來撒尿,不然,行軍打仗疲勞,有時他會尿炕尿褲子??谷諔馉幹?,剛參軍的叔叔隨359旅戰斗在晉西北地區,參加了配合保衛太原的忻口戰役、配合129679團夜襲陽明堡日軍飛機場的戰斗、出擊同蒲鐵路北段的戰役。在晉西北戰役中,叔叔參加了克復岢嵐、神池、寧武諸縣的戰斗,繼而開辟了雁北應(應縣)山(山陰縣)朔(朔縣)等縣解放區。特別是在邵家莊一戰,擊斃敵常岡旅團長少將,使日寇聞風喪膽。在上下細腰間、南土嶺、西張望和冀南等戰役中,叔叔所在的718團功勛卓著,戰績輝煌,斃傷敵偽軍10000余人。1938年秋,日寇分九路進攻晉察地區,叔叔和戰友們一起奉命阻擊三路日軍,在山西靈丘以北地區血戰77夜,擊退日寇4000余人的瘋狂進攻,保衛了邊區。那次戰斗中,叔叔沖鋒在前,英勇頑強,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沖敢打的大無畏精神,火線立功,火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9年,在著名的河北省靈壽縣陳莊殲滅戰中,叔叔所在連隊協同兄弟連隊頑強堅守陣地,阻擊敵人逃竄,窮兇極惡的日寇水源旅團就在英雄子弟兵頑強抗擊、猛烈沖殺下全部被殲。718團在太行山中、滹沱河兩岸、晉北丘陵地帶,到處與日寇作戰,打了許多勝仗。718團打勝仗出了名,平山團的名字使人民歡欣鼓舞,使日偽軍膽戰心寒,在抗日戰爭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19413月,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叔叔隨359718團開進了南泥灣,參加了著名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叔叔和官兵們一起冒著風雪嚴寒,破冰涉水到百里之外的延長去背運糧食;沒有油鹽醬醋,設法打柴燒木炭,再運到延安等地去換取;沒有菜肉,上山拾山貨,挖野菜,找榆樹皮,收野雞蛋,或扛槍打獵,下河摸魚。當時野蒜、苦菜,還有水面的野芹菜都成了他們最好的食品,河里的魚鱉,山上的野豬、野羊、野兔成了戰士們最好的野餐。沒有生產工具,就找廢鐵自己制造;沒有耕牛,就組織人來拉犁。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359旅戰士們掀起了開荒熱潮,并獲得了巨大的成果,真正做到了一把镢頭一支槍,生產自給保衛黨。屯墾兩年半,叔叔被評為勞動英雄。19439月,毛澤東、任弼時、彭德懷等中央領導人到南泥灣視察,叔叔受到了中央領導的接見,年底又出席了陜甘寧邊區勞模大會。經受了大生產運動的錘煉,聆聽了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教誨,學習了文化知識、生產技術和馬列主義,叔叔從思想上深刻理解了中國共產黨是真正為全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戰爭是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靠共產黨人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贏得勝利。為了戰爭的需要付出自己的一切,這是叔叔在記述大生產運動的日記中寫下的一段話,也是叔叔在以后的戰斗和生活中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動力之源。

共產黨同廣大人民群眾有密切的關系,困不死,餓不死

為進一步開辟和鞏固湘鄂贛桂粵革命根據地,切斷侵華日軍南逃之通道,1944年秋天,經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批準,359旅主力和一批抽調的干部組成南下支隊開赴江南。支隊由王震任司令員,王首道任政治委員,全軍共約5000人,由6個大隊組成,叔叔被編入陳宗堯帶領的第二大隊。部隊出發時,祖父栗再溫在延安中央黨校工作,我姑姑栗政華在橋兒溝延安中學讀書。那日晚飯后,叔叔急匆匆地來到橋兒溝,告訴我姑姑說:我們有緊急任務,明天一大早在延安機場集合出發。我這一走,也可能一年半載就回來,也可能二年三年再回來,也可能永遠回不來。鬧革命、求解放,戰爭、打仗,反正腦袋和身子是隨時準備分家的。叔叔走后,姑姑總感到有些話沒有訴盡,第二天,天剛麻麻亮,姑姑就趕到機場,想與叔叔再說上幾句話。機場已是黑壓壓的一片,部隊已經集合。姑姑正在躊躇,叔叔跑了過來。兄妹離別,本來有許多話要說,但時間不允許了,叔叔又是急匆匆地說了一句:你好好讀書,我要是犧牲了,你把咱爹咱媽照顧好。隨后便飛快地融入涌動的人海,姑姑一人站在刺骨的寒風中哭泣……

南下支隊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和祖國的獨立、自由,為著全國的和平、民主、團結,不惜一切,以堅決的戰斗行動回擊了敵人,挫敗了敵人的陰謀,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476月,叔叔給姑姑的信中比較完整地概述了被毛澤東同志稱為第二次長征的南征北返的經歷。信中寫道:

政華妹:

你的來信于六月一日順利收到了。數年的分別,悠久的遠念,能在今天的信上互相告訴著別離后的一切,使我異常地興奮。

在災難的戰爭日月里,你們鍛煉得這樣堅強有為,這的確是你們的進步和成績,望你們努力吧,前途是無限的光明。離開家庭的我茫茫十一個年頭了。一九四四年的冬天,部隊奉令南征,就在延安同你們遠別了,戰馬似的我奔馳在祖國的戰爭烽火里。經過四十天的戰斗生活,勝利地到達了湖南省,在長沙及湘江、洪湖一帶展開了游擊戰爭。從南征開始,我就轉向軍事工作了,特告。

到達江南之后,不久建立了湘鄂贛邊區(湖南、湖北、江西),后來因敵偽頑合流掃蕩,不能鞏固,故此部隊又奉令繼續南進,經過了三十天的行軍作戰,到達了廣東省的南雄縣。日本宣布投降,國內情況之變化,馬上奉令北返。這時的情況非常緊張,蔣介石調了七個師,追剿、堵擊,企圖將我們消滅在湘鄂贛之八脈山間。由于戰士們的堅決,沖出了重圍。經過了二十天的戰斗行軍,勝利與江北新四軍五師在中原會合了,從此告別了江南。

江南的確不壞,長年春色宜人,到處是青山綠野,氣候溫和,長年吃大米,產量豐富。由于國民黨黑暗的統治,人民亦是過著慘痛、凄涼、悲啼的日子。

我們到達中原后,不久宣布了停戰令,我們就停止在中原,待令調遣。可是,無恥背信棄義的蔣介石,又調動了七個軍的兵力,將我們重重包圍以及經濟封鎖,企圖將我們這支部隊困餓而死。因為共產黨同廣大人民群眾有密切的關系,困不死、餓不死。最后蔣介石發動了攻擊,妄想把我軍消滅在中原地帶。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軍被迫突圍,由湖北醴(英)山、黃皮(陂)等地向西北前進了。蔣介石仍在各地調兵追剿、堵擊。由于敵人兵力之大,造成我軍戰斗的緊張艱苦,一天打幾次仗,有時還吃不到飯。因為人口稀少,我還記得在陜南,連著走了三天看不到村莊,所謂無人區。因為敵人到處布置了軍隊,我軍為了避免損失,盡量走小路。戰斗的生活經過了一年零十個月,最后勝利地回到延安。南征北返共計兩萬二千里。

回到延安不到一個月,因為戰爭的需要,我們又奉令奔馳了,經過一個月的行軍到達了山東渤海軍區工作了。我現在很好,請勿念。再見吧。

慶祝最后的勝利,望你們努力地前進吧!

愚兄 政通 寫于六月十五日

這是一封充滿激情的信!字里行間洋溢著叔叔對民族、對祖國、對人民無限的深情和熱愛,充滿著對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無比憎恨,展示著叔叔為民族解放和推翻國民黨黑暗統治,拯民于水火的鋼鐵般的決心和意志,表達了叔叔對祖國解放事業的必勝信念,同時也真實地袒露著叔叔對勝利后光明前途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心情!

是的,因為共產黨同廣大人民群眾有密切的關系,是困不死、餓不死的。日本侵略者的滅亡、中華民族的解放,國民黨的失敗、共產黨的勝利,這,都是人心背向,歷史的注定。叔叔所企盼的最后的勝利,已經在千千萬萬個英雄兒女的奮斗中所實現。

政通是打不倒的人!

叔叔在扶眉戰役中犧牲后,家人很長時間不知道消息。過了五六個月后,大約在1949年底,姑姑收到了叔叔的戰友、時任營教導員的張揚同志的來信,才知道了叔叔犧牲的噩耗。張揚同志在信中寫道:

政華同志:

遠在五六個月之前,當我得到你的哥哥、我最親密和熱愛的戰友——政通同志不幸在戰斗中光榮犧牲的噩耗之時,我就準備寫信給你。因為,作為政通同志的最親密的戰友,我負有這樣的義務,同時,在他生前,我們有過這樣的約言。這種約言,是我們和每個優秀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最高度的責任感之表現,因為我們是隨時準備付出自己的生命,以贏取戰斗的勝利,爭得中國人民徹底解放之早日實現的。

但,所抱愧的,以致我在今天(十二月十四日)才能寫這封信的原因是:在你的哥哥——政通同志光榮犧牲的那次戰斗中(即同年六月十二日,在陜西眉縣金渠鎮殲敵胡匪三十六軍),我也同時負傷,一顆子彈穿透我的小腹和左股而出。據說,和政通同志負傷的部位相近,當時我也是有生命之險的。當我被抬到距火線幾里地之遠時,雖當時由于戰斗之疲困和負傷流血過多所致,我有些昏沉,但對戰斗的勝利,對同志尤其是我最親密的戰友——政通同志之關懷,卻是那般的強烈和清醒。當我派通訊員請來衛生部政委,詢問他傷亡情況,記得當時曾告知我政通犧牲之事,但也許是對他了解太深和情感的超越作用,我倒像未聽見似的,總想著:沒有的事,政通是打不倒的人!所以并未感到哀痛。

以后,由于情況變化,三十六軍雖被殲,但敵增援趕到,我們即撤出戰斗,我也被一刻無有停息地抬至西安,旋又送臨潼醫院。在那里一個多月之后,我得到團上一位同志的信,才了解到政通犧牲的經過,這才在我的思想上理智地相信,我們黨優秀干部和共產黨員之一,我最親密和摯愛的戰友——政通同志,是死了,倒下了!

在戰斗中負傷,連自己的生命安危尚且難以評估的我,并不曾為自己拋流一滴眼淚和感到些許哀痛與不幸,可是,在我讀著那封信的時候,我卻掩面大哭了。撥弄自己的傷疤是痛的,而我卻曾一日數次地讀著那封信,吞咂著滾滾的熱淚……我一直保存著那封信,為使你了解政通犧牲經過及同志們對他的反映,我隨信附寄與你,請細心讀之。

政華,請勿難過,又莫傷心,化悲痛為力量!

作為政通的妹妹,我深信,你會為自己有著這樣的胞兄而感到榮幸的。政通同志的戰斗的一生和他英勇的死,正是我們今天所獲有的勝利之保證。我想,今后我們倒是應該著重于怎樣來學習他,以更好地學習、工作,來獻身于人民的解放事業的實際行動,作為對他和在解放戰爭中光榮犧牲的烈士們之最誠摯的懷念。

本來前面我談到,幾個月以前我想寫信給你的,但當時苦于不知你之通訊處,以后,我傷還未好,就又被調至軍教導團工作,此階段,我們由西安至天水、蘭州,而張掖、酒泉、哈密、迪化(即現在的烏魯木齊),經常在行動中,加之我被調學生隊工作,也經常變動,因而沒有個寬裕點的時間給你寫信,希原諒。但我已于半月前搭飛機由哈密來迪化,將至陶峙岳起義部隊工作,現正休息,大約一星期后可至新崗位工作。

我和政通三年來相處一起,結成了最親密的戰友,我最了解他而他也最了解我。過去,你和德珍(政通之妻)寫給他的每一封信,他也都讓我看過,而你們每一個人,他也都和我談過,由他在我面前對你的介紹,我是很敬重你的,希望你今后更好地為做個優秀的共產黨員而努力,更好地為新中國的偉大建設事業而努力!

最后,我很希望我們經常通信,在你讀過我隨信附去的那信之后,你當不難了解我與政通有著怎樣深厚而可貴的同志情誼。請好好慰勉德珍同志,并請轉致我與政通間的兄弟般的敬意和祝福給你的父母親,請他們節哀、保重!

復信請寄:新疆省迪化市第一兵團政治部轉賀政委振新轉給我即可。

此致

張揚 十二月十四日于迪化

從信中家人才粗略地知道叔叔犧牲的經過,才知道叔叔是不能再回家看望父母、妻子及兄弟姐妹了,他已將一腔熱血灑在了三秦大地……

張揚同志的這封信,感人肺腑。革命先輩們那種為人民解放事業而獻身的精神,那種為勝利負傷流血卻不曾拋流一滴眼淚的勇敢,那種戰斗中結成的深厚而可貴的同志情誼,那種為做個優秀共產黨員而努力的追求,使我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是的,政通是打不倒的人,張揚也是打不倒的人,所有的共產黨人都是打不倒的人!在中國革命解放事業中,叔叔和許許多多烈士一樣,奮不顧身,前赴后繼,永遠站在戰斗的第一線,雖然為革命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但他們頂天立地,永存人間!

戰士的心與叔叔相會:體味叔父

叔叔犧牲已經52年了。古人謳歌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忘我精神,而叔叔連短暫的生命旅程都未走到盡頭,可謂韶華之年,便魂歸黃泉。他沒有給親人留下任何物質遺產,僅僅留下了幾張發黃的照片和隨著歲月流失,字跡日漸模糊的幾封家信。在這些書信的字里行間,充滿了一個革命戰士對親人的思念與關懷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體現了愿為人民馬前卒,甘為祖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沖鋒向前,隨時獻出自己生命的革命大無畏精神。1947年叔叔寄相片給我的幾位姑姑并寫了一封短信:

政華、政新、政芳、政書、政秀妹:

十年的離別使我們不能團圓,以我戰士的心來與你們相會。當我為人民流盡最后一滴血的時候,這張被戰爭鍛煉成的肖像隨著你們漂泊吧!

十一月十八日 政通

也就在同時,叔叔寄相片給領他走上革命之路的祖父栗再溫并附言:

這是我寸心的表白,特請您作為永遠的留念。當兒流盡最后一滴血時,持此相就是我的靈魂,它永遠跟著您前進。

就在叔叔寄相片給家人的一個月后,他隨部隊轉戰到家鄉平山。當時我的姑姑政華已從張家口轉至平山縣西柏坡一帶,在晉察冀邊區工業交通學院繼續讀書。那次叔叔雖因戰事緊張而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卻有機會在學校見到妹妹。兄妹在延安分別,數年不見,見面后暢談了整整一個晚上,從戰爭到讀書,從婚姻到生活,從戰友之情到兄妹親情,從與親人的團聚到對父母的思念,說到傷感之處,兄妹倆人哭作一團,談到革命即將勝利,兄妹二人又都情緒興奮,感慨萬千。在學校的兩天時間里,姑姑和姑姑最要好的同學李鴻姑娘熱情地接待了叔叔,并在叔叔的小本本上寫下了臨別贈言。叔叔離開學校,回到駐扎在平山縣柏嶺村的部隊,并于當日給姑姑寫了一信:

親愛的政華:

重別是多么痛心的一件事呢!我在十年的斗爭中體會到,人生就像很短的一段旅程,人生的境遇——離合、生死、自然扮演著許多可歌可泣的事情。你日后在工作中處理一切問題要冷靜、客觀,在實際工作中提高自己。

勝利后再見!

你兄 政通 一九四七、十二月十二日于柏嶺村

幾天后,1948年的元旦,叔叔所在部隊撤離平山,叔叔給姑姑和李鴻同學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

親愛的李鴻、政華同志:

要別了,沒有時間和你們見面了,請不要見怪。

你們送我的禮物和贈語,我深深地記著,它是激勵我的一妙靈丹,我很珍重地將它永遠的保留,作為遠別的紀念。你們的話絕不會死板地刻在白紙簿里,一定在戰斗的行動里像子彈一樣地發射出去。

在今后的生活里,很需要你們這樣的人來幫助和鼓勵我,咱們經常通訊吧!

我要走了,

勇往直前地走上前去!

背向著故鄉,

面向著前方,

愉快地走上戰場。

祝你們學業日日向上,

祝你們身體健康。

讓我們親切地生長在革命的大家庭。

再告在戰場。

栗政通 一九四八年元旦寫

叔叔犧牲后,部隊在他的軍用包里發現了他在19484月留下的手跡:

“‘forgiveme 請原諒我

經過戰爭熔爐的鍛煉。

從戰爭中生長堅強

拿出我們工作的成績和學習、思想的進步作為見面禮

自己去尋求路。

‘48·4’ ”

1949年底,家中收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西北野戰軍)寄回的叔叔的遺像,在相片的背面寫著:生長在戰爭的熔爐里,光榮地犧牲在勝利的巨浪里。

從參加革命到為革命英勇獻身的十幾年里,叔叔就是靠這些家信、相片與親人們相會。叔叔犧牲留下的這些家信,我每看一遍,靈魂就受到一次洗禮,從中體味到叔叔作為一個革命戰士的內心世界,對叔叔為革命英勇獻身的大無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革命戰爭年代,叔叔等老一輩革命先烈,他們付出的不僅僅是鮮血和生命,更重要的是泣血的高尚靈魂和品質。叔叔雖然沒有給親人留下物質財富,但卻用光輝的瞬間,為我們留下了偉大的永恒——勇士對真理的追求,戰士對幸福的追求,智者對自由奮爭以及在這樣的追求、奮斗中所表現出來的堅毅、果敢和忘我獻身的偉大的品格。

親愛的叔叔,您安息吧!您的精神就像那波濤滾滾的渭河之流水,奔騰永不息;您的品格就像那巍峨雄壯的秦嶺之巔峰,永矗我心中!作為您的晚輩,侄兒也將以戰士的心與您相會——“共產黨人是剛強的,共產黨人是勇敢的,共產黨人是無畏的,共產黨人是無私的。叔叔等老一輩革命先烈高尚的精神和品格,將激勵著我在工作中,密切聯系群眾,做人民的好公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滿腔熱忱地奮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網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