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對于這個東方大國來說,藍色的海洋,有著這個民族最復雜的記憶。這抹蔚藍色,在近五百年來的國家歷史中,一直激蕩著國人的心靈。征服海洋的夢想,始終蟄伏在這片黃色的土地上。
全世界今天公開宣稱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只有6個,其中就包括中國。
眼前的這位老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
這個名字,并沒有多少中國人知道意味著什么。
但沉默并不代表著平凡,
他,就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總設計師,
他也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核潛艇是在深水中運動的武器庫和戰斗堡壘,
一個3000多噸重的鋼鐵圓筒,
要像鯨魚一樣在幾百米深的海底遨游,
必須集成航海、導彈、計算機、核反應堆等幾十個專業學科
才能將它制造出來。
上世紀50年代,
以黃旭華為代表的29人團隊,
在一個秘密的小島上,拉開了中國核潛艇建造的序幕。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沒有計算手段怎么辦?
我們用算盤加計算尺。
為了一個數字我們動員多少人日日夜夜干,
才干成一個數字的。”
赫魯曉夫曾在回憶錄上說,
中國想要建造核潛艇,
簡直是異想天開。
一艘核潛艇的發電量,
其實可以滿足一座中等城市的照明用電,
艇內僅控制閥門就有一萬多個,
各種儀表達到幾千個,
制造工藝的復雜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中國第一代核潛艇上所有的材料和設備,
全都是自己制造!
1988年,由中國人自己建造的核潛艇
開始嘗試數百米水下極限深潛試驗,
這一次試驗的成功與否,
將直接影響中國核潛艇能否成為大國佩劍,
從而奠定中國在世界的發言權。”
然而上世紀六十年代,
美國王牌的核潛艇“長尾鯊”號極限深潛,
在到達190多米時,
全艇160多名潛艇兵全部陣亡。
中國的核潛艇能不能下潛到數百米,
當時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當年,已經62歲的黃旭華,
毅然決然地跟隨著潛艇兵前往南海,
參加了這次的深潛試驗,
兩個小時后,潛艇浮出了水面,
這張珍貴的照片,
記錄了黃旭華當時走出潛艇的瞬間,試驗成功了!
為了制造出共和國的第一艘核潛艇,
黃旭華沉默了整整三十年,
沒有回過家,沒有聯系過自己的家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這個三十年之間,
我沒有回去,
家里的情況我也不太了解的,
我父親病重一直到去世我沒有回去,
我父親一直到他死,
他只知道這三兒子在北京,
不曉得什么單位,只知道信箱號碼,
不知道地址叫什么的,更不知道干什么工作。”
沒有萬眾矚目的贊美,
沒有名滿天下的榮譽,
他們就這樣在沉默中堅守著以身許國的誓言。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