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非法進入中國洞朗之地已有兩個多月了。中國權威部門集體發聲67次之多,詞語之嚴厲,為新中國與交戰國對抗發聲之最。然而印度硬撐著,死賴不走。雙方對峙,有向擴大化和長期化發展趨勢。為何出現這種尷尬局面?
固然印度出于內政外交的需要,加上美曰背后支持,欲雪1962年慘敗之恥,以南亞之霸姿態,蓄意與中國對抗。然而中國在應對上,並非措置裕如。
中國不想與印度打仗,更不想使西南方向影響東南的主要戰略方向。此情昭昭,原也無可厚非。
然而,兵者,詭道也。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戰略企圖與達成企圖的手段,並不是一碼事。為了達成穩定西南戰略方向的企圖,運用能夠控制住戰爭規模的手段是不可或缺的。
洞朗事件發生之后,我們對印的戰略企圖的預判並不充分。我挾1962年中印之戰之威,對印的挑釁,取篾視態度,居高臨下的宻集發聲,呵斥印的不自量力,示強,恫嚇之意溢于言表。而1962年的中印之戰,我方則相對“示弱",實行“哀兵”之策,以爭取國際輿論,言少力重,準備扎實。現在的印度,峙仗一定實力,以國運相賭,不想輕易退縮,形成騎虎難下之勢。
我發聲部門本不應太多,外交部,國防部是權威部門,責無旁貸。權威媒體有一兩家足矣。多部門發聲,非但不能起到震攝作用,反而會削減中國話語的權威力量。
重話之后,必須有力量跟進,為重話立信,立威。打掉印度的幻想,也讓世界明白,中國是說話算數的。
洞朗對峙,我們試圖通過示強之策,“不戰而屈人之兵”。卻有“驕兵",輕敵之嫌,各方面準備顯得不足,而且洋洋灑灑,錯過迅速撲滅洞朗對峙的最佳時機。本想省力省時,反而出現不戰不活的僵局。
對于印度這種有一定體量的賴皮國家,必須有相當規模的作戰力量,作為霹靂手段,快力斬亂麻地解決爆發的沖突。絕不讓印度把你拖到死纏亂打的泥沼里。
前段時間,在放過重話之后,就應出其不意地捕獲入侵洞朗的印度士兵,增加我方對抗的籌碼,震攝印軍。我方應以足夠的作戰力量,陳兵邊境,使印度不敢輕舉妄動,擴大戰爭規模。
只有準備真打,才能擺脫印度的死纏硬磨混招。要象當年毛主席所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只有打痛了它,才能使中國避免陷于兩線作戰的局面。越遲疑,越不利。
1962年中印之戰,堪稱戰史經典。我應從這場戰爭的始末,學習政治智慧,戰略智慧,作戰智慧。把我們當前對印度的斗爭藝術,提高到應有的高度。
(【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