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大規模應用
不單是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實現
吳鵬飛/文
我曾經在如何解決司法不公的一篇文章里,提到,除了設計人民監督裁判法庭的辦法外,還有一條路子也可以一試。那就是用無私的機器人參與司法。有很多人認為老吳是異想天開,因為機器人還是人控制的,仍可作弊。但是我們應該承認,技術的進步還是能堵住不小的漏洞。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企業做假賬、代開發票滿天飛的問題,在稅務聯網、機打發票之后,這個防不勝防的問題,迎刃而解了。
我很高興地聽到,我國已經有了機器人檢察官。江蘇省的檢察官說,他們使用的一款機器人可在量刑上提供建議,可自動生成審查逮捕意見書和檢察建議書草稿。自去年9月以來,它已協助評查了近1.5萬起案件,在半數以上的案件中發現并糾正了司法辦案中不規范等瑕疵性問題,糾正不當減刑541件。這款機器人已經在江蘇省的7個設區市檢察院和34個基層檢察院協助辦案,很受歡迎。
無獨有偶,有報道稱,南京市中級法院決定于2017年引入智能機器人,“以提高辦案質量和辦案效率”:法官輸入案由、情節等案件事實,機器人自動彈出適用法條,并顯示量刑建議。在法官確認后,判決書便“一鍵生成”。東南大學人民法院司法大數據研究基地的專家表示,這項服務是將司法大數據運用到司法輔助、辦案參謀、智能咨詢及決策分析等環節,可形象地稱之為“阿爾法法官”。
該機器人研發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還研發了“同案不同判預警系統”,即建立了一個包羅1600萬份案件判決書的大數據庫,并添加了高校的法律智庫裁判意見,通過證據、事實模型分析,可以給法官“提供量刑建議”,同時智能推薦類似案例。要是“判決結果偏離較大”會自動預警,案件主審法官就要向審判委員會解釋原因。很顯然,機器人法官即便是作為輔助者,已經開始大顯神通。
地球那一邊的英國,不約而同也在研究人工智能斷案。倫敦大學的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的人工智能,它能處理法律文件并對案件作出判決。科學家將近600件人權訴訟案的資料輸入這款機器人的程序中,其判案結果和人工判案結果的一致率高達79%。而這只是一個開始,機器人法官的能力我們絕對不能低估。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人搶走,還要擔心會被機器人送進監獄。
許多人認為機器人頂多只能作為輔助工具,它永遠代替不了法官,如在一些新型或復雜的案件中,它就顯得無能為力。這些觀點看似不錯,但他們評價的是現在的童年期的機器人,再過30年,機器人很可能在眾多領域完全取代人類,甚至比人類干得還棒。實際上,人類對于嬰兒期機器人的所有預言都被打破了。因此,老吳認為,法治中國有一條重要途徑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那就是發展人工智能。
回想一下,早期的象棋機器人多么可笑,你第一步如果挺起老帥,它就傻眼了。因此引起人類棋手的嘲笑。可是很快,1997年,IBM研制的超級電腦“深藍”在標準比賽時限內以3.5比2.5的累計積分擊敗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震驚世界。卡斯帕羅夫在落敗后曾稱無法理解電腦下棋時做出的決定。他懷疑電腦在棋局中可能得到了人類的幫助并要求重賽,但IBM拒絕了他的無理要求。
“深藍”的設計者曾表示,一般的國際象棋手能想到后7步就很不錯了,但“深藍”能想到40步遠,棋手當然不是對手。這時候圍棋高手發話了,他們認為,圍棋不同于國際象棋,它的變化是天文數字,可謂千古無同局。尤其是圍棋的勢、厚與薄,更是機器無法理解的,因此,圍棋機器人要戰勝人類是不可想象的。可十年后,深藍完敗柯潔,并且保持對所有圍棋高手的全勝記錄,令人震驚不已。
有人預言,機器人足球隊最遲將在2050年戰勝人類的足球冠軍隊伍。機器人保姆、機器人美女、機器人朋友、機器人醫生、機器人教師、機器人科學家、機器人檢察官、機器人法官、機器人紀委工作人員可能都會慢慢走進社會和生活。無人飛機、無人軍艦、無人坦克、無人步兵、無人汽車,無人超市、無人工廠等都會出現。據報道,僅昆山一個企業去年就裁掉6萬員工,用機器人代替了他們。
怎樣高估機器人的未來,都不為過。成熟期的機器人,將遠遠超出我們今天的想象。只要閉上眼睛想一想三十年前網絡剛起步的時候,很多人對它的不以為然,就可以知道,為什么我要把機器人列入如下最偉大的發明名單:石器、農業、宗教、火、貨幣、紙和印刷、火藥、國家、蒸汽機、工業、電、水泥、原子能、電報電話、報紙電視、飛機、互聯網、量子糾纏、機器人、超光速太空飛行器。
為什么老吳要將機器人列為人類的終極發明呢,這是因為技術的飛速發展,已經突破了上帝的設限。當我們在討論大腦的能力之時,通常會用IQ來衡量。普通人的IQ是100,愛因斯坦、達芬奇這樣的天才的IQ大概在200左右。但是30年后,電腦會達到多少?大約是10000。人的IQ高于200叫天才,那么IQ達到10000的家伙,我們該稱呼它什么呢?超級智能。它的聰明你將無法想象。
我們的大腦由神經元組成,神經元連接和斷開,這其實是個二進制系統,分別代表“0”和“1”。這就是人腦的工作方式,這就是神經元如何記憶、思考、分類的方式。芯片里有晶體管,也同樣是按照這種方式工作的。我們的人腦里有多少“二進制系統”?人腦有300億個神經元。那么,芯片里的晶體管數量什么時候會超過300億?有人預計這事會發生在2018年,就是明年啊。
當電腦的“神經元”數倍超過300億,智商超過10000,那時候的人類會顯得很笨了。有些人安慰公眾說,電腦與人類比,不會思考、不會分析、不會學習新情況、沒有愛等等,都將被證明是錯的。因為比人類大腦還聰明數倍的電腦,在這些方面都可能表現非常優異。但是,可以安慰人類的是,由于機器人是人設計的,所以它還是逃不出人類的掌握,不會像科幻電影描寫得那樣,對人類造成威脅。
我可以告訴大家,機器人有幾點和人類不同:第一,人類在設計它時,會考慮讓它絕對服從;第二,人類不會給他設計私欲和要求獲取報酬的智慧;第三,人類不會給他設計生理痛苦和怕累怕臟的思想。由于這三點,幾十年后,幾乎人類所有的勞動包括辦案,可能都將由機器人代勞。人類要做的是兩件大事,一是把各種機器人造出來,二是要制定嚴格的法律,防止有人利用機器人來違法與犯罪。
這不是笑話,國家應該早日設立機器人管理總局,每一款機器人設計完成之后,必須經過嚴格審查,它是否有暴力傾向,它是否隱藏危險程序,它是否過分聰明,它是否反對國家基本制度,它是否安于它的限定工作崗位,它是否懂得機器人的職業道德規范,它是否儲存和懂得機器人應遵守的法規,它的情緒和感情是否會妨礙人類等等,只有經過嚴格審查合格的機器人,才能允許批量生產和銷售。
還有因為機器人的出現,帶來的深刻變革。很多技術發明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還改變著經濟社會。互聯網的出現,使言論自由出現了巨大進步。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做兩件事,那就是勞動創造價值,然后分配這些價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是分配這種價值的政治學說,代表了不同勞動群體的利益。有時候人類為此尖銳對立。什么才是一個真正公平的分配制度呢,人類一直在探索。
人類夢想的按需分配,目前看好像還遙不可及,甚至有的人認為永遠難以實現,但是機器人全面取代人類勞動之后,將改寫這一切。當人類完全脫離勞動后,社會就真正進入了完全按需分配的時代。我預言,這一切,不久就會到來。這樣一個未來社會如何組織、如何管理、如何防止脫離勞動的人類變得更為墮落與更加貪婪,如何防止財富分配的不公反而加劇,我們的思想家、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法律專家、政治家,老百姓們,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