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通過新的制裁朝鮮的決議,雖然沒有美國想得那么嚴厲,但也足以讓朝鮮發怒,朝鮮發誓要讓美國嘗嘗苦痛。
為什么中俄沒有堅決地拒絕美國的制裁?為什么要堅決抵制呢?
美國愿意作下去,就讓他作下去,你講話他也不聽,那就任他鬧下去,總有一天要自嘗苦果。
如果戰爭真的來了!
六十年過去了,戰爭陰云再次逼近朝鮮半島。
當一些人說,朝核是對中國最大的威脅的時候,而美國人正在談朝色變。
金日成的孫子、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不顧國際社會的警告,反復試射導彈、核武器。一些專家預測,三年之內,朝鮮導彈將能夠飛抵洛杉磯。
如果再度爆發戰爭,會是什么樣子呢?
BBC的這篇報道代表了不少美國專家的觀點。
對上次戰爭的評價
即將至來的朝鮮戰爭是上次戰爭的延續。
美國人這樣評價64年的朝鮮戰爭:
BBC最近這樣寫到:
上一次朝鮮戰爭始于1950年。
二戰后,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以三八線為界劃定朝鮮半島受降區:蘇聯控制北部,美國控制南部。
6月25日,朝鮮軍隊以反擊為由越過三八線,半島爆發內戰。美國派兵幫助韓國擊退"共產主義的入侵",韓國首都漢城(首爾)兩個月后即被收復。
但是,美國決定北上統一半島,引起中國警覺。中國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參戰。
原本以半島統一為目標的戰爭幾乎演變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核戰。
三年后,戰爭走入死胡同,沒有和平協議,留下的只有慘痛的傷亡、巨大的破壞。
美國中情局前朝鮮半島事務分析師、現在首爾大學任教的蘇·特里告訴BBC,朝鮮300萬人喪生,10萬孩子成遺孤,平壤被夷為平地。
1953年7月27日,朝、韓簽署停火協議(不是和平協定)。64年后的今天,從技術層面看,朝鮮和韓國仍然處于戰爭狀態。
美國人沒有講這次戰爭的勝負,但談到了巨大的損失。
朝鮮擁有世界第四大軍隊
那么美國人如何評價現在朝鮮的軍事力量?
喬治城大學安全研究中心分析員、美軍退役上校麥克斯韋爾說,隔開朝鮮和韓國的非軍事區是全世界軍事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他說,朝鮮有110萬現役軍人,70%派駐在平壤和非軍事區之間。麥克斯韋爾曾經幫助美國制定如果朝鮮再次入侵韓國、美國將作何反應的計劃。
他說,朝鮮軍隊巨大,后備役多達600萬,"依我看,這是世界第四大軍隊。"
麥克斯韋爾說,朝鮮最近的核試驗、導彈試射增加了美國先發制人的可能性。
如果金正恩認為特朗普凖備先發制人,可能會下令開戰。"朝軍官兵會得到命令,動用所有武器裝備,給韓國最大程度的打擊和破壞。"
"開戰幾小時之內,朝鮮炮彈、導彈將對韓國狂轟濫炸,主要目標是首爾。"朝鮮導彈五分鐘之內即可抵達首爾。
韓國都市人口2500萬,把這些人都搬去保護區并非易事。
麥克斯韋爾說,"初步傷亡預測是,戰爭爆發第一天就可能有64000人喪生。""這樣程度的痛苦,我們無法想像。"
平壤的目的應該和1950年代相同,部隊向南挺進,迫使首爾接受半島統一、歸屬朝鮮控制。
這也是朝鮮1950年的目標,當時他們可能沒有預計美國會出兵。不過這一次不同,華盛頓有準備立刻干預、保護韓國。
即將爆發的朝鮮戰爭
朝鮮半島正在失控,戰爭一觸即發。
德克薩斯安格拉州立大學安全與犯罪司法系研究系教授布魯斯·貝托爾曾任五角大樓資深分析師)告訴BBC,美國根本不會允許朝鮮控制首爾。
"沖突爆發第一個星期,(美國)飛行員恐怕睡不成多少覺。"
"(美國)當務之急是,調動空中打擊能力、盡可能阻止(朝鮮)軍隊南下。同時等待重武器增援抵達戰區。"
他說,美軍在戰區的軍事硬件部署將翻一番。朝鮮發功進攻幾分鐘之內,美軍在世界各地的大批軍械將被調往朝鮮半島。從日本到德克薩斯,滿載步兵、坦克、裝甲車、重型火炮等所有必需戰略物資的軍艦將被派往半島附近海域。
美國在朝鮮半島凖備好所有這些軍事物資和裝備可能最長需時三個星期。屆時,將成為軍事沖突的決定性的轉折點。
貝托爾說,朝鮮發動戰爭所需的物資、比如武器彈藥、食品、燃料等等,可能只夠堅持兩到三個星期。這樣,朝鮮的計劃一定是,短期內達到所有目標。
一旦在半島地區完成軍力部署,美國的任務是擊退朝鮮軍隊。貝托爾說,這難度很大。現在朝鮮軍隊的規模與1950年代相比強大了11倍。
不過他說,即使如此,戰爭中誰將獲勝毫無疑問。問題是,一旦朝鮮軍隊在美國打擊之下開始崩潰,事態可能會演變成災難性的。
軍事沖突可能會發展成為核沖突。
貝托爾說,當金正恩和他身邊的5000-7000精銳部隊意識到時間所剩無幾時,他們沒有原因不使用核武器、消滅幾十萬美國人。"依我看,這種情況下,朝鮮最有可能使用幾周前試射的那種導彈。"
但是貝托爾認為,就算不用核武器,傳統戰爭帶來的人員傷亡也將是巨大的。"我給你一個可能的數字:第一個星期內,30到40萬人喪生,包括士兵和平民。"
"三個星期之后,可能達到200萬。"
但是,這還不是終結。因為在這種局面之下,和第一次戰爭不同的是,(美國)恐怕不會允許朝鮮政權存在下去。如果這次戰爭可能會以半島統一告終,過程會是平穩的嗎?
研究戰爭直接后果的喬治城大學亞洲經濟和政治研究教授巴比納·黃說,這次朝鮮戰爭更加復雜、更加混亂的階段將是過渡階段。"我們無法知道韓國自己是不是能夠應付。"
曾在美國國務院任職的黃教授說,戰亂中,大約有6000到7000萬人可能會流動。韓國現在大約5000萬人居住在首爾大都市區,人的本能是逃離炮火;此外還要加上將近2000萬"被解放"的朝鮮人,他們可能也會往南逃。
當然,1950年戰爭之后,朝鮮和韓國都重建了。黃教授相信,長遠之內韓朝能夠實現統一,更加令人擔憂的是短期后果。
"毫無疑問,(朝鮮、韓國)有巨大差別。朝鮮人更矮、更瘦。更重要的是,營養不良影響發育,包括身體、精神和感情上的。"
"我們這里說的是,2000萬(朝鮮)人,過去將近70年間沒能像韓國人一樣成長,"試圖把他們統一起來"將產生巨大的后果"。
以上各種分析、預測,還未把中國和俄國是否決定參戰考慮進去。
所以,朝鮮半島的新戰爭會是什么樣?不知道!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很可怕!
美國的三個軍事選項
美國軍事問題研究專家賈斯廷.布朗克說:雖然美國有無可匹敵的軍事力量,但實際上美國可以對朝鮮采取的行動選項是有限的。特朗普的軍事選項可能有三個:
選項一:“優化抑制手段”
加強軍事部署是最低風險、但很可能是最低效率的一個選項。因為在該區長期以來已有相關軍事部署,但對壓制朝鮮的彈道導彈及核計劃也不太有作用。
美國可以派駐更多地面部隊至韓國,可以加裝類似薩德系統的導彈防御性裝備或是重型火炮裝甲車,展示其動武的決心。
但韓國憂慮刺激朝鮮,反對增加美軍地面部隊。
一些韓國人擔心美國部署薩德,令該處成為朝鮮攻打的目標,威脅住在附近的居民。
事實上,朝鮮在美韓年度聯合軍演已有所反應,朝鮮或會把上述提出的可能性,視為地面入侵的前奏。
中國和俄羅斯亦毫無疑問會強烈反對,兩國都有能力透過東歐、南海、東海等地方,制衡美國。
美國海軍可能增加朝鮮半島附近的部署,派駐更多艦艇、驅逐艦、甚至是更多航母戰斗群,去攔截朝鮮發射的彈道導彈。
除了海軍,美國空軍亦可以在關島、韓國、日本加強前進型軍事力量,調配更多戰斗機、監察機、重型轟炸機和海上支援船隊。
但美國海軍和空軍,在全球已有繁重任務,開始感到吃力。美軍在例如伊拉克、阿富汗等多個地方有多年持續性的高強度軍事部署。
更重要的是,時間或站在朝鮮那邊,因為美軍增加部署不會直接暫停朝鮮發展迅速的核武計劃和彈道導彈測試。
美軍如果有意圖擊落朝鮮發射的遠程彈道導彈,美國海軍都要增加在朝鮮半島的軍事部署。
朝鮮或擁有大量彈道導彈,相對地美國攔截導彈是十分昂貴,在每艘船上也僅有有限數量的攔截導彈。
因此,如果朝鮮大量發射導彈,便會削弱美國海軍攔截導彈的存貨,令這些軍艦被迫返回港口。
這種極昂貴的政策,無法持續應對朝鮮威脅,更有可能觸發直接軍事沖突。
選項二:“外科手術式打擊”
所謂“外科手術式打擊”,是指以精確火力或特種作戰力量,對某一個特定的要害目標,從遠距離上實施迅速、突然閃擊的作戰行動。
美國海軍和空軍在全球都有最先進的“外科手術式打擊”技術。
美軍可以選擇由潛艇或B2隱形轟炸機,在朝鮮海岸發射多杖精確的戰斧巡航導彈,擊破朝鮮彈道導彈或核設施。
即使是在地下深處的設施,亦不是三萬磅巨型鉆地彈的對手。這種方法可以對高價值目標造成嚴重破壞,驟眼看十分吸引。
而美國戰機會否遇上危險則視乎多個因素,例如朝鮮有沒有事前獲警告,發動多少次攻擊、非隱身戰機在防御范圍內的參與程度等等。
然而,朝鮮的防空網絡混合了俄羅斯(或蘇聯時代)、中國及自制的地對空導彈及逾50年前獲得的雷達系統,難以判斷網絡的實力。
如果美國戰機被擊落或有意外,要拯救機上的人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或許只由他們聽天由命。
更重要的是,即便成功破壞了部分核設施、導彈設施或控制中心,甚至乎擊斃朝鮮領導層,也不會阻止到朝鮮報復。
朝鮮人民軍有能力向韓國作出勢不可擋、甚具破壞力的即時性報復。
人民軍有超過一百萬常規兵,另有一些估計,朝鮮還有六百萬后備軍以及準軍事部隊。
朝鮮也有大量傳統的火箭炮,大部分在非軍事區,或可以發射數千枚火箭至人口一千萬的首都首爾,即便是美軍也需要一段日子才可以完全清除這些炮臺。
為何韓國政府反對這些先發制人式的軍事行動,正正是因為這些炮臺。就算朝鮮沒有可使用的核武,或是積極地入侵韓國,都有可能對人口稠密的現代城市和韓軍帶來災難性的破壞,并可能因而令美韓盟國關系告吹。
選項三:全面入侵
韓國不愿支持美國軍行動,加上朝鮮人民軍的規模、其炮彈力量及防空能力,全面入侵這個選項太過不著邊際。
如想全面入侵朝鮮,美軍需要多個月的軍事準備、韓國的全面參與,以及有方法去抑制朝鮮神秘的核能力。
雙方都可能有大量的人員傷亡。
除了重型炮彈轟炸,人民軍亦長期受訓向韓國實行大規模突擊,并使用一些小型、慢速、難以被雷達偵測的雙翼飛機、小型船只和潛艇。
盡管美韓部隊在技術上優勝,但人民軍的行動,都可能令大型沖突更混亂和犧牲人員性命,削弱美韓部隊。
對上一次美國及盟友攻入朝鮮是1950年韓戰時期的事,當時中國加入戰團,站在朝鮮的一方,阻止邊境的朝鮮半島統一成為一個西方支持的國家。
中國現在也不希望會發展成如此情況,這亦是中國長期支持金氏政權的主因之一。
最后,即便全面入侵取得全面成功,美國或需要負責起朝鮮受戰火破壞后的重建工作。
朝鮮經歷了60多年的自我隔離,整個國家被空前的洗腦,又面對長期的經濟困境。這重建任務十分艱巨,是冷戰后東西德統一時,也難以比得上。
現實是美國任何應對朝鮮的軍事行動,都是高成本和極具風險,美國要衡量能否承擔難以預測、但可能十分嚴重的后果。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對朝開戰,美國將付出多大代價?美專家:朝鮮是世界第四大軍事強國
2017-09-15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