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產黨員志愿者為骨干的各級干部隊伍、基層社區、鄉村組織在這次新型肺炎防疫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是不忘初心主題教育成果的一個檢閱。陰暗面總是存在,但為什么離開市場就必然是權貴,官員的尋租呢?抹殺全國一盤棋的社會制度優勢,抹殺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積累起來的,只有中國有、外國少有的宏觀調控經驗的寶貴,抹殺干部隊伍的進步,是市場宗教派的一貫套路,用“市長”二字偷換概念,怎么能長久呢?
新型肺炎疫情以來,市場機制的盲目性又一次清楚的顯現出來:六十元的白菜,百元的口罩,此起彼伏。國外無論電商亞馬遜,還是美國的沃爾瑪、CVS、Home Depot的網上信息,口罩有價無市,一兩周后供貨,或無貨供應。又一次顯示,從豬肉到口罩,中國人缺什么,國際價格就飛漲什么,中國人生產什么,什么就可以白菜價。
按消費心理學,價格越漲越買。出于對疫情的恐慌,對口罩等必需品的囤積是自然的,2003年非典疫情過去,人們五十步笑百步地相互調侃,以表達慶幸和輕松,家里搶購的白醋可吃三五七八年?生產和消費的失衡,在危機時更顯突出。
找市場還是市長?這是1月28日國內著名媒體載文,在當下這個關鍵時點,重彈老調,要求政府不要管控價格,尊重市場。前些日子將華為引入輿論漩渦的“雇傭者“,也要用資本價值觀主張口罩漲價。
找市場還是市長,是市場宗教派專家屢試不爽的話術。限制性選擇,是社會傳媒學中的技巧,被嫻熟的運用于西方各種政治民意測驗設計中,也是營銷培訓師經常用的一個例子:小伙子約姑娘看電影,要想成功,不能問去不去,而是要問7點去還是8點去?——總歸都要去。
按照市場宗教派的觀點,離開了市場就得必然由官僚說了算,必然有尋租,必然有權貴,這是“吳市場”數10年如一日的喋喋不休。總之,沒有了其他選項,在市場與市長中,人們當然不能自甘于權貴官僚尋租,只能進入膜拜市場的套路。
可惜這種限制性選擇,來自于西方,未必適應中國,這是個南橘北枳問題。在中國,在市場、市長以外還有大量社會主義中國特有,西方不具備,因而不了解,甚至恐懼的元素,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社會實踐證明,這些元素中有的往往是決定性因素。這在從非典到新型肺炎的危機中,更為明顯。這些元素有:
1, 千百年來的中華優秀傳統,從大醫精誠到舍身取義。唐代孫思邈告誡醫生誠心救人,“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 對待病人,無論貴賤貧富,老幼美丑,無論親仇,交往密切還是一般朋友,無論民族,無論愚智,一律同樣看待,都像對待最親近的人一樣。“醫人不得侍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孫思邈告誡道:“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含靈巨賊”也,即人類大害。
這是文化傳統,伴隨千百年來的商品經濟而存在,從來沒有被市場金錢所玷污同化。
2, 在危險面前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沖鋒在前的逆行精神。這是共產黨員和先進群眾迎著危險和艱難,決然而上的精神。從堅守崗位,主動報名參加的疫區和各地軍民醫療隊伍,到自發趕往醫院工地的農民工,再到疫區和人員流動集中場所的志愿者等等。不顧自我安危,不計報酬,成為戰斗在危機一線的拼搏者,請問,什么市場機制可以衡量他們的奉獻價值?
3,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群防群治,人人參與的精神。從各地捐獻給武漢的醫療、蔬菜等各種物資到千千萬萬海外游子購買口罩發回國內,各行各業,無論公私各種經濟成分都在為抗擊疫情動腦筋想辦法做奉獻,危難在前,把西方經濟學市場經濟的個人主義基石沖到了爪哇國,什么曲線,什么模型能解釋這種全國現象的實質,衡量其價值?
4, 黨組織的核心作用。也是1月28 日,中央發出號召:
【“各級黨委(黨組)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面動員起來,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做到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
這個自秋收起義后三灣改編支部建在連上以來的組織舉措,構成了中共近百年來從勝利走向勝利最核心的原因之一。這個社會主義中國特有,西方望塵莫及的優勢,被市場宗教派用簡單的市場和市長選擇的話語體系,輕而易舉的排除在外。這種核心競爭力,核心價值觀,豈能是市場機制的坐標可以衡量的。
5, 刀口向內,自我革命的干部隊伍建設。我們有新中國干部作風風清氣正的傳承,又有今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干部隊伍機制的初步建立,108億只口罩的一再口誤所反映的胸中無數正在公眾目光中煎熬,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共產黨員志愿者為骨干的各級干部隊伍、基層社區、鄉村組織在這次新型肺炎防疫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是不忘初心主題教育成果的一個檢閱。陰暗面總是存在,但為什么離開市場就必然是權貴,官員的尋租呢?抹殺全國一盤棋的社會制度優勢,抹殺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積累起來的,只有中國有、外國少有的宏觀調控經驗的寶貴,抹殺干部隊伍的進步,是市場宗教派的一貫套路,用“市長”二字偷換概念,怎么能長久呢?
6, 吸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除了雇傭勞動制度以外的市場要素調配,是社會主義發達的商品經濟必須要做的事情,是占有資本主義制度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成果的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每一個成就都是共產黨的宗旨和資本主義成分矛盾斗爭的結果。市場宗教派故意抹殺社資矛盾性,將其簡化為市場與市長的關系,這在我們黨內產生了惡劣的影響。主要媒體元月28日文章中的市場崇拜觀點,一些部門長期以來堅持的公共服務私有化的觀念,這些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是離心離德的,對這些錯誤的觀念必須開展思想斗爭,通過批評,統一認識,實現團結。
回顧這幾十年以來,在某些片面認識影響下,在公共服務引入市場經濟以后,特別是私有化作為實質性先導以后,凡經歷過或了解到白求恩精神指導的赤腳醫生救死扶傷的中國人,都親身感受到,極端市場化,就是把醫院和醫生引向人間大害“含靈巨賊”的機制。“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 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醫患關系就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 。(均引自《共產黨宣言》)
從社會主義的公共服務,到新自由主義的全盤市場化、私有化、自由化引導的公共服務,是社會主義制度進程中的大倒退。馬克思在晚年,評價落后的俄國“能夠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 而占有資本主義制度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成果”(《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765,馬克思:給維· 伊· 查蘇利奇的復信,1881.2)。“ 它能夠成為現代社會所趨向的那種經濟制度的直接出發點,不必自殺就能開始獲得新的生命”(同上,770)。在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之下,令億萬人民飽嘗了地溝油、套路貸這樣的人間災難;特別是公共服務領域的市場機制,激發了人性丑惡,令醫療成為一種對窮人的索命、返貧機制;令教育、學術成為雇傭、依附機制,住房、養老、退伍安置等,都一概成了資本壓榨機制。從為人民服務到資本投資回收至上,利潤至上、壓榨式的公共服務市場化私有化,正是馬克思所說的“自殺”。對于這種違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不符合黨的十九大以來歷次會議精神的觀念和行為,在抗拒新型冠狀肺炎的斗爭日益激烈之時,人們不禁要問,還要持續到何時?
2020年元月29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