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病毒密碼的人
不是誰都可以破解病毒密碼的。2015年4月1日,恰逢西方“愚人節”,來源于科技日報的新聞消息:
報道稱:
高福的名字,似乎總是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頻繁進入公眾視線。當禽流感大流感、人感染豬鏈球菌、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來襲時,他組織協調多家單位緊急攻關。
上面,我把西方“愚人節”字體加粗了,是因為我想起了第一次得知“愚人節”的情景。大約1992-1993年,中午端著飯碗,從食堂回宿舍,剛進門,同學告訴我說,老師要我去辦公室,有急事,于是,我趕緊放下了飯碗,飛跑去老師辦公室。急匆匆敲開了門,老師問我,啥事兒,我說,聽說你找我有急事。老師說,沒有啊。于是,我只好回宿舍了。剛進門,舍友們哈哈大笑。于是,我曉得了,4月1日是西方“愚人節”。這就是20-30年前,西方“愚人節”文化入校園的一例,潛移默化,根本不知道,其真正的源頭,究竟從何而來,就像如今肆虐的病魔一樣。
高福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網站,是這樣介紹高福的:
1991-1994年,英國牛津大學 博士 ( DPhil-Oxon )(師從 David H L Bishop, Ernest A Gould )。
我第一次被西方“愚人節”作弄的時候,高福博士正在英國接受教育。
20年后,我們的媒體稱高福,“總是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頻繁進入公眾視線”,稱他為破解病毒密碼的人。
病毒密碼,必須破解
中國疾控中心告訴我們:
此前,我們知道了:
人傳人,人傳人。今天,我們又知道了:人人易感,人人易感。最新的報道稱:2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表示,新冠肺炎病例確診后會到定點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也會隔離觀察。確診病例的小區公共區域都將進行清潔消毒,居民無須過度恐慌,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發的傳染病,大家都沒有免疫力,人人易感。所以無論你的小區是否有病例,如果不注意防范,都會有感染風險。他表示,要避免用手觸摸樓梯的扶手,電梯的按鈕等小區公共設施的表面,觸摸之后一定不要去觸摸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要盡快洗手。感謝這位研究員。
深入淺出,好。今天另外的消息:
報道稱:
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我此前,反反復復提醒過大家,注意春節后,返程后,上班的過程中,病毒攜帶者,尤其是高風險的那類自愈型攜帶者,他們自己沒有任何異常癥狀,可能依靠自己的免疫能力,逐漸就扛過去了,逐漸就自己好了,但是,卻可能使得路人、同一座大樓辦公的其他人,被放倒一片。我不是專業人士,說不出“氣溶膠傳播”這么專業的詞匯。在此,請大家切記,記清楚了,“氣溶膠傳播”,攜帶者如果講話,如果唾沫星子,也就是飛沫,進入到了空氣中,形成了“氣溶膠”,那么,吸入身體之后,就可能中招。所以,急于去上班,去辦公樓集體辦公的人,想清楚了,有沒有可能遠程網絡、電腦電話、手機辦公,規避呼吸病毒“氣溶膠”風險。我們來看,最新的情況:
確診加上疑似:6.23萬人。
數據更新至2月8日晚7點:
省份 確診 死亡
廣東 1095 1
浙江 1048 0
安徽 733 0
江西 698 0
江蘇 439 0
山東 416 0
福建 239 0
陜西 195 0
以上,是工作做得好的。
省份 確診 死亡
黑龍江 295 5
河南 981 4
工作如何,數據說話。
直轄市 確診 死亡
北京 315 2
重慶 428 2
上海 286 1
天津 88 1
直轄市,并不嚴重。
湖北城市 出院 死亡
天門 1 10鄂州 11 20
時間,就是生命。
天門,加油!
鄂州,加油!
形勢,復雜嚴峻,
破譯病毒密碼的人,
不管是專家院士,
還是普通醫護,
趕緊,加油!
高福院士
我每天關注中國疾控中心網站,這幾天關于高福院士的要聞沒有。
他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網站,是這樣介紹高福的:
1991-1994年,英國牛津大學 博士 ( DPhil-Oxon )(師從 David H L Bishop, Ernest A Gould );1994年,加拿大 Calgary University 博士后(師從 Robert Bell);1995-1998年,英國牛津大學 博士后(師從 John I bell, Andrew J McMichael, Bent K Jakobsen );也就是說,1998年,他在英國牛津大學做博士后的時候,拿到了英國惠康基金會“International fellow”獎勵,受到該基金會獎勵資助:1999-2001年,美國哈佛大學 / 哈佛醫學院 博士后(師從 Don C Wiley, Stephen C Harrison )(工作期間資助:英國 Wellcome Trust International Travelling Fellow );做完美國哈佛的博士后,然后:
2001-2004年,英國牛津大學 講師、博士生導師、Group leader。根據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的“天眼新聞”,2月4日發布的報道:
報道稱:日前,英國獨立研究基金會惠康(Wellcome),承諾將提供1000萬英鎊的資金,用于加速研究并支持全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這個惠康(Wellcome)基金會,就是1998年的時候,為當時還是博士后的海外留學人才高福,提供了英國惠康基金會“ International fellow ”獎勵的那個英國惠康(Wellcome)基金會。報道還表示:惠康基金會,成立于1936年。它托管了美國出生的制藥業巨子HenryWellcome的遺贈財產,資助提高人類和動物健康的研究,被認為是英國最大的非政府科研資金提供者。目前,惠康基金會有268億英鎊的投資組合,為其所有工作提供資金。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2004年開始,海歸人才高福,擔任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所長(2004-2008年)。如今,17年過去了。
高福主任,擔著中國疾控中心的大任,作為國家級領軍人物,主持著方方面面的大局,尤其是這次抗擊病魔持久戰,像高福主任高福院士這樣的,有著十幾年海外留學和工作經歷,發表了400-500篇SCI論文以及11部專著20余項國內國際專利的頂尖人才在高福擔任副主任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上我還注意到:
惠康基金會方面訪問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之后半年多,2019年8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福副主任,會見了英國惠康基金會戰略部主任艾德•懷廷(Ed Whiting)一行。
1998年,在英國牛津做博士后的高福,21年后,早已是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美英等多國院士,還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負責接待會見1998年當年給予自己去美國哈佛做博士后獎勵資助(Wellcome Trust International Travelling Fellow)的那個大名鼎鼎的英國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搞戰略的人士。根據過往工作經歷,我也算是個搞戰略的半灌水。我理解的戰略,就像下圍棋:提前落子,布局,最后,想辦法要讓對手全盤皆輸。看到這樣的關于英國惠康基金會的,關于我們和英國的兩國科學界新聞,我想到了一句話,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高福是一個跨越國界去外國留學取經再回國報效祖國的杰出人物:
2014年,東南商報等報道:
報道稱:
世衛組織于本月17日更新的疫情數據顯示,截至10月14日,幾內亞、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尼日利亞、塞內加爾、西班牙、美國等7個國家共有確診、可能感染和疑似埃博拉病例9216人,4555人已死亡。
埃博拉,比我們目前,面臨的新冠肺炎,其致死率,更高。
報道還稱:
記者:中國在藥物研發方面有何突破?其他國家的藥物、疫苗投入使用的情況如何?
高福:我們國家還沒有自己獨立知識產權的藥物,也沒有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加拿大、美國有兩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英國惠康基金會正在組織疫苗進行臨床試驗。疫苗目前處于臨床預期試驗,距離大面積使用還尚需時日。能否進入綠色通道給疫區使用,等待世衛評估。
上面介紹過高福有許多院士頭銜,中國,英國,歐洲,美國等等;
高福做了三次博士后,加拿大博士后,英國博士后,美國博士后;
高福從英國去美國哈佛做博士后,受英國惠康基金會的獎勵資助。
截至當年的10月14日,可能感染和疑似埃博拉病例9216人,4555人已死亡,致死率極其高;
而這,正好成為了英國美國加拿大,成為了英美加這三國,成為英國惠康基金會在非洲組織疫苗進行臨床試驗的良機。
五六年之后,
如今我們這里,
形勢,復雜嚴峻,
抗擊病魔爭分奪秒,
所以,我們大家,
非常地期待高福(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再次破解病毒密碼!
2015年,
04月01日,
西方“愚人節”,
時間:01:34,
來源:科技日報
報道的標題為:
高福:破解病毒密碼
以上報道稱:
高福的名字,似乎總是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頻繁進入公眾視線。當禽流感大流感、人感染豬鏈球菌、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來襲時,他組織協調多家單位緊急攻關。
就在去年,他的身影還活躍在非洲埃博拉疫區,這位勇上前線的科學家坦言,“我們這些研究傳染病的人,每逢重大自然災害,總是沖在第一線,因為‘大災之后必有大疫’,而我們的工作就是防止‘大疫’的發生”。
我們中國疾控中心的,
高福主任高福院士:
防止“大疫”的發生!
說一千,道一萬,
如今抗擊病魔,
歷史關頭,
非常地期待高福(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再次破解病毒密碼!
實踐歷史人民檢驗
抗擊病魔,的歷史關頭,我們,所有人,都將不得不接受,實踐歷史人民的檢驗!
注釋:高福,中國疾控中心主任。
本文作者 華新語
70后,航空出身,ICT從業,從技術到戰略和投資。曾在海爾、住友、某軍工集團負責戰略(戰略規劃主管),對電子信息、信息安全、面向2050信息化及國家安全,有所研判。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瑞德西韋顯效?喝水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當前,別被這些謠言亂了陣腳!
2020-02-09Mario Cavolo:這里有點不對勁,對比美國2009年的H1N1病毒和中國2020年的冠狀病毒
2020-02-0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