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與西方社會面臨的既是一場疫情危機,也是一場經濟危機,政治危機和文化危機,實質是合法化危機。所謂合法化危機,是指政治系統的存在及其命令失去了正當性與合理性,社會成員不愿意服從政治系統的命令、不認同政治系統的理念和行為,從而造成社會矛盾、沖突、動蕩的危險狀態。
從歷史上看,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合法化源于對宗教特權與封建王朝君權神授的一次革命,它以契約取代了以身份地位成為社會的法律基礎,主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核心是法制下的民主與法制下的自由。在這一體系中,國家是中立的,既不偏向少數富人,也不偏向多數窮人,其職能是對內維護法制,對外抵御入侵,同時提供社會的公共品,比如修建道路等基礎設施。但是,從一開始它的合法性就受到質疑,首先,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國家并不是中立的,而是偏向少數富人,偏向資本。對此就如馬克思揭露的那樣,整部人類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階級斗爭史,先是奴隸主剝削壓迫奴隸,封建貴族剝削壓迫農民,然后是資本家剝削壓迫工人。所謂自由只是資本家對雇傭工人剝削的自由,政府只是資產階級的管理委員會。其次,所謂自由契約實際上掩蓋了現實的不平等,因為就契約而言,真正的自由要求締約雙方之間大體上平等。反之無所謂契約自由。比如就童工問題,自由契約的原則就是不適用的。如果兒童是無助的,那么成人的處境是否就好得多呢?事實上,弱者表示同意的方式,就好比一個失足掉進深淵的人同意把他的全部財產送給那個不肯按其他條件扔進一根繩子給他的人,這不是真正的同意。所以,在不平等基礎上進行所謂平等的競爭,結果只能是富者愈來愈富,窮人愈來愈窮。對此就連經濟學家凱恩斯也說到:“說私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一定互相一致,這一點并無根據,上天并不是這樣來統治世界的。說是兩種利益實際上互相一致,這個說法也不正確,在下界并不是這樣來管理社會的。”
可以說資本主義與老自由主義的合理性與合法化在19世紀中期就遇到了危機,這場游戲已經玩不下去了。從19世紀后半期開始,人們認為自由放任是不合法的,而國家干預才是合法的,合理的。對此西方有學者認為這是西方社會合法化基礎的一次大轉型,其意義堪比300年前的宗教改革。這次大轉型的結果就是福利國家的出現。20世紀30年代,受到凱恩斯主義的影響,美國政府在大蕭條時期力推新政,建立了美國式的福利國家。1942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況膠著之際就發表了《貝弗里奇報告》,并在二戰結束后的第二年推出《國民保險法》和《國民健康服務法案》,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和全民公費醫療制度。由此,大西洋兩岸形成了以公共財政為主導的福利國家,史稱“凱恩斯福利國家”。二戰后出現的20年大發展與大繁榮,迄今令美國與西方人戀戀不舍,認為那是民主與繁榮的天堂。
但是,好景不長,上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與西方社會又遇到了一次合法化危機。人們認為自由放任才是合法的,國家干預是不合法的。之所以如此,這是因為國家實行干預政策,違背了西方社會固有的保護個人首創精神和信奉企業自由的合法的意識形態。無論是經濟學家米塞斯,哈耶克,還是后來的米爾頓·弗里德曼,詹姆斯·布坎南都認為福利國家的產生是西方文明的悲劇,西方文明的復興有賴于自由主義市場競爭理念與體制的復活和重建。可以說這是美國與西方社會合法化基礎的一次大逆轉,結果就是新自由主義的興起。新自由主義的興起無疑是希望通過制度革命,以拯救資本主義。但是,結果無論是英國的撒切爾主義還是美國的里根主義都失敗了。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對新自由主義的反思和批判也應聲而起。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以“新自由主義終結了嗎?”為題發表文章,他寫道:“新自由主義不再討人喜愛了,在四分之一個世紀里,發展中國家相互競爭,但勝負已定,那些實行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國家,沒能贏得增長大獎。” 他指出,“自由市場這套說辭一直在被有選擇地運用--當符合某些特殊利益時就擁抱,不符合時就不提。”“新自由主義的市場原教旨學說不過就是一套服務于某種特殊利益的政治教條,它從來沒有得到過經濟理論的支持。”
30多年前,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充滿樂觀主義情懷,將其《自由選擇》一書最后一章的標題定為“潮流在轉變”。因為當時人們普遍的信念正在從計劃經濟轉向信仰市場經濟。但是,30多年后人們發現西方社會的潮流又要轉變了,這就是民粹主義的興起,它標志新自由主義的終結與一個時代的結束。那么,民粹主義會成為美國與西方社會合法性的基礎嗎?抑或民粹主義只是原有社會合法化危機的結果和表現呢?法國19世紀思想家托克維爾曾經說到:有多少道德體系和政治體系經歷了被發現,被遺忘,被重新發現,被再次忘卻,過不了多久又被發現這一連續過程,而每一次被發現都給世界帶來魅力和驚奇,好像它們是全新的,充滿了智慧。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由于人類精神的多產,而是由于人類的無知。這種情況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作者簡介:鮑盛鋼 曾獲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本科國際政治碩士;曾獲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比較政治學碩士;任教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政治研究中心,后赴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國際關系。興趣:全球化與國際關系民主化。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