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難道因為我們強壯,就可以任由別人在我們的后背插刀嗎?”
01
4月8日,《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自己的自媒體上推出了一篇文章《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公眾對她的態度會變得更快》。
不久之后,這篇文章被《環球時報》轉載。閱讀量上的很快,微博上也在討論這篇文章。
胡總的評論文章當然是極出色的,但他的表達方式,經常令我感到困惑。
一般的評論文章作者,總是生怕讀者不明白自己的觀點,所以總是竭盡全力把話說得簡單明了。
胡總卻恰恰相反,似乎讀者能夠明白他的觀點才是他最擔心的,所以他總是吞吞吐吐,不肯說一句痛快話,全部修辭都是為了隱藏自己的觀點。
這篇《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公眾對她的態度會變得更快》的文風也是如此,對方方日記究竟是贊成?還是反對?他始終不肯做旗幟鮮明的表態。
不過,在付出了類似童年時撿煤渣一樣的努力之后,我還是從這篇文章淘出了有用的幾句話——
“很多中國人對武漢抗疫情況的認識有著當時的局限,相信方方本人也會是那樣。”
“這個時候方方日記被美國的出版商加緊出版,散發出來的決不是什么好味道……這會影響很多人對方方日記的態度。”
“然而這部日記在今天和之后拿到美國和西方去擴散,就是另一回事了。它不會是一般的紀實文學交流,它一定會被國際政治捕捉到。”
我把這幾句話翻譯成一般讀者能夠理解的語言——
方方日記的問題:
1、是“認識局限”;
2、是“家丑外揚”;
3、本來是好東西,但現在被外國人利用,所以也不能說好了。
胡總把他個人的視頻節目命名為“胡侃”,現在我要說,胡錫進先生,您在胡扯! 胡總的這幾點結論,實際上是對所有參與批評方方日記的人污蔑和羞辱,似乎批評者是一些不寬容的人,愛護短的人,過于敏感脆弱的人。
方方日記的問題,當然不在于“認識局限”,而是其中滲透的仇恨與偏見;也沒有什么人害怕什么“家丑外揚”,而是反感她違反現場報道需要親聞、親歷、親見,間接報道需要兩個以上可查證的消息來源的原則,用道聽途說、飛短流長冒充“事實”。
最重要的,方方日記之所以引發批評,正如我在《評方方“日記”:始于謠言,終于謠言》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樣,關鍵在于她編造謠言——
方方的“日記”,以“殯葬館滿地無主手機”的謠言引起關注始,以造謠仍然在與死神搏斗的梁護士已經死亡終,可謂始也謠言,終也謠言。
謠言之所以成為方方“日記”的主題詞,這是由她在深宅大院內蟄伏不出卻要冒充現場報道這一基本“創作”形式所決定的。由于“日記”是現場缺位的“現場報道”,所以就不可能不充斥著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和粗制濫造的低級謠言。
除此之外,關于“在交通管制的情況下動用警力送外籍侄女去機場”的問題、關于在抗疫物資極度緊缺的時刻,收受京城高官贈送來歷不明的N95口罩問題,方方要么避而不答,要么前后矛盾,始終不能給出可信的答復,這使她的個人誠信受到嚴重質疑。
最后,方方在日記中,把美國醫生“遭遇到口罩和其他防護物資的缺乏”歸咎于“華人掃空貨架上的口罩,捐贈回國”,蓄意挑唆美國的種族主義者迫害華人,這也激起了眾怒!
02
胡總在文章中,還這樣似是而非地說:
“中國是強大的,不會因為一本方方日記在西方的出版真就怎么樣了”。
胡總發出的這一暗示,方方立刻就收到了,并心領神會地在微博置頂轉發一個擁躉的一句話:
“我相信一個強大的國家不會因為一本書的出版就坍塌掉”。
是的,今天中國的確是強大的,不會因為方方遞出去一把小刀,西方反華勢力接過來刺在背上就倒地而亡。
但是,難道因為中國強大,我們就可以任由別人在我們的后背插刀而麻木不仁,毫無痛感嗎?
難道因為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就可以任由一個享受優厚待遇體制內廳級作家蓄意造謠而不加駁斥嗎?
這是什么混蛋邏輯?!
03
無論胡總發表這篇文章時主觀上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什么,他客觀上都起到了為方方日記背書的作用。 現在大家都明白了,方方的“封城日記”已經成了西方反華勢力刺向中國的一把刀子,而胡錫進總編的這篇文章,則使這把刀子變得更鋒利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