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
時代財經:全國確診患者人均費用1.7萬元,其中醫保支付比例約為65%,剩余部分由財政進行補助。這次報銷制度施行了“免費醫療制度”,是否可為醫改提供方向性的參考?
李玲:我覺得完全可以參考。中國抗疫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跟政府第一時間承諾免費救治,出臺“應查盡查、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政策有很大關系,該救治政策有效阻斷了傳染。
美國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國家,直到現在都沒有做出免費救治的承諾。就在上周,美國一名17歲少年感染了新冠病毒,因為沒有商業醫保,診所沒法給他施救,把他推到了公立醫院。由于耽誤了救治時間,到公立醫院以后6個小時,少年去世了,讓人十分惋惜。
新冠肺炎疫情是推動“全民免費醫療”改革的契機。“免費醫療”背后的籌資機制是以國家財稅收為主,降低老百姓的負擔。
最近,國家為了幫助恢復經濟,對企業施行階段性社保減免和醫保減征。醫保費是財政稅費的一種,居民和農民主要依靠財政辦醫保,職工則主要靠企業繳納。
對于企業來說,醫保費用是很重的負擔。比如,北京企業的醫保繳納比例是工資的12%,廣東相對較低,但每個城市不太一樣,廣州略較高為8%,深圳、東莞比較低為5%。全國的企業總體在10-12%的征收比例,這是全球最高的醫保征收比例,所以企業的壓力非常大。
企業的負擔重,財政壓力也是巨大,倒不如施行“免費醫療”讓老百姓有獲得感,把過去不必要的浪費消除。
時代財經:現行的醫保制度是國家以財政引導辦醫療保險,把錢“分給”千家萬戶,再讓醫院從醫保里收費。你怎么看這種模式?
李玲:這次抗疫,“白衣天使”感動中國,全國的醫務人員舍生忘死、沖在第一線,沒有傳出任何醫患糾紛。這兩天媒體報道支援湖北醫療隊撤離,患者們發出感激醫護人員的聲音:如果沒有他們,就挺不過來。
患病期間,患者的家人不能來看望,患者們焦慮、恐慌,醫生護士不僅僅治病,還當心理醫生,把患者們當家人對待。這場抗疫看到了我們所希望的、健康的醫患關系——醫生和患者變成了同一戰壕的戰友,共同的敵人是病毒。
過去的制度設計,從利益上把醫生和患者對立起來。患者到醫院看病,醫保報銷一部分,自己要出一部分錢。醫院和醫生要靠收醫保和患者的錢,維持醫院的生存發展,以及給醫生發工資、獎金。一定程度上,有的病人可能是不信任醫生的,認為醫生開藥檢查是要賺錢。
這次抗疫,醫患關系非常融洽。我們很有必要設計一個好的制度,讓“白衣天使”的翅膀一直在天空飛翔。否則抗疫結束后,醫生們回到所在地,又要繼續“創收”才能維持生存。
二、“全民免費醫療”改革的時機已成熟
時代財經:怎么優化醫保制度呢?
李玲:醫保先支付,財政兜底,把財政和醫保整合起來,分擔由疾病帶來的財務風險。
不要把財務壓力壓到醫院和醫生身上,也不要壓到患者身上,要建立一個制度使得他們沒有財務風險。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醫院為了創收而過度治療、過度用藥、過度檢查的弊病。
時代財經:“免費醫療”可以緩解醫生創收的壓力,但“看病貴”是否會加重財政負擔?
李玲:這次抗疫國家財政、醫保兜底了,醫生就是純粹地去完成救死扶傷的職責,沒有各種考核逼著醫生。此外,為什么說中國施行免費醫療完全有可能呢?這次疫情,財政支付與藥品、耗材、器械、檢測劑的采購是相關聯的。
過去看病為什么貴?不是醫生診治費貴,而是檢查、藥貴、手術貴。手術費里面,耗材、器械、鋼板、支架等價格很高。因為這些主要靠進口,一方面是由于國外的先進,老百姓也信任國外的質量好,另一方面采購流通的問題很多。
這次抗疫,中國獨立自主地研發了核酸檢測劑。新冠肺炎病毒在武漢出現,科學家迅速把基因圖譜共享進行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當時國外還沒有,只能自己干。最開始檢測率可能偏低,但不斷改進,質量越來越好。我們發現,中國完全可以做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而且由于國內市場需求的巨大,能把檢測、醫藥的價格攤得很便宜。中國核酸檢測費用40元,是政府支付的,而美國的核酸檢測剛開始要3000多美元,現在也要1000多美元。
免費醫療制度是要配套一系列的藥品、耗材、器械采購,而這些實現國產化是完全可行的。此次新冠肺炎人均治療費用1.7萬人民幣,甚至低于美國的檢測費用。
中國人只要大家萬眾一心,沒什么干不成,免費醫療制度完全可行、大有可為。
三、美國醫療體系痼疾或導致疫情擴散
時代財經:美國通過了2萬億美元的刺激法案,其中有涉及醫療方面的補助。在大面積爆發的疫情面前,沒有商業保險的美國民眾是否會由于天價的醫療單而無法接受治療呢?
李玲:在衛生經濟學領域,學界公認美國的制度最不值得學,因為商業保險碎片化、成本極高。
美國2019年人均醫療費用是11,500美元。高昂的醫療費用把美國搞垮了,原因在于美國的窮人和老人看病是政府買單,成了財政最大的支出,且沒辦法控制。
美國的疫情短期內爆發,沒有商業保險的人因付不起高額的檢查費用,得不到相應的檢查治療。此外,美國的檢測盒子,直到現在還供應不足。雖然美國也在加速大量生產,但還沒能做“應查盡查”。這過程中,很多早該被隔離的人還在社會上自由流動,造成越來越多的傳染。
中國早期階段的醫改很大程度上是向美國學習,但這次抗疫我們做得比美國好得多——“應查盡查、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中國的醫護和科研人員通力合作、爭分奪秒完善診療措施,不斷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中國的救治水平在全球是最高的,所以應該充滿自信、獨立自主去走中國式的醫療保障制度。
時代財經:能不能說,疫情可能會擊破美國的醫療體系,美國的醫療體系也間接導致了疫情的擴散?
李玲:是的,相互作用。
美國的醫療體系有巨大的不足,這是導致擴散的原因之一。美國很多有識之士早就看到醫療體系的問題,從早前的克林頓,到之前的希拉里,都在推動改革,甚至奧巴馬的醫改也無疾而終。
不同于中國這些年來不斷在改進,美國的政治制度僵化、銹掉,改不動。
時代財經:為了彌補現行醫保制度不足,不少人會給家人買各種的醫療險、重疾險、壽險。如果免費醫療制度可逐步施行,是否就不用太過于重視商業保險的配置?
李玲:免費醫療是均等化的社會福利,就像飛機的經濟艙,但如果你想坐公務艙,你可以通過去買商業保險來實現升艙。
也就是說,你想得到更好的、與治療無關的額外服務,比如住醫院單間等,可以去買商業保險。
四、建設世界一流的醫療保障制度
時代財經:17年前的“非典”啟動了新一輪的醫改,是否有效?
李玲:改革開放以后,全國的工作重點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非典”讓人們發現,即便經濟發展得再好,一場傳染病可以耗竭耗盡經濟發展的成果。
“非典”讓整個社會意識到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在醫療方面啟動了新一輪的醫改。
但從2003年醫改啟動到2009年方案制定,醫改更多是向國外學習,獨立自主走中國式醫改并沒有形成共識。醫改的目標是政府主導、恢復醫療衛生的公益性,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但具體實操混亂。
在探討中國醫改路線上,部分人認為中國公立醫院太多了,所以醫改是公立醫院不斷減少的一個過程。但政府并沒有解決公立醫院的運行機制,而是用財政支撐了醫保。
這十幾年的醫改探索中,“公立醫院”+“全民醫保”帶來一定的效果,不如這次抗疫中,免費醫療和財政兜底給老百姓帶來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時代財經:這一次新冠疫情,可能會給中國醫改帶來什么方向的變化?
李玲:這一次的疫情比“非典”沖擊力更大。這是一次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抗疫,是各國制度和科技的比拼。
今天的中國與2003年不可同日而語。新中國70年積累的成果在這次抗疫中爆發出來了:雄厚的國力、一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世界最強大的制造業大國,免費醫療和科技創新的檢測、醫藥、耗材,以及政府強大的動員組織能力,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守望相助,中國的抗疫成為全世界的標桿。
未來醫改,中國不僅建立一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還要建設世界一流、低成本、可持續地給全體老百姓提供醫療保障的制度。
時代財經:但是疫情中,分級診療并沒有發揮作用。你怎么看分級診療的改革?
李玲:“分級診療”無法推行的原因就在于政府沒有為公立醫院兜底。醫院為了創收在擴量,包括門診量、住院量,來者不拒。
基層、社區醫療怎么可能跟大醫院競爭呢?這就造成了基層診所門可羅雀,大醫院人滿為患。這個現象是與制度設計連在一起的。施行免費醫療的制度,問題就可以解決。
大醫院沒有創收壓力以后,應該專治疑難雜癥,而不是連感冒的小病都管。未來,患者完全是可以在云端問診,大數據和智能醫生會告訴你該如何就診。智能化將提供升級版的分級診療。
這次抗疫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實驗,為深化醫改、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提供最豐富的社會實踐。
(作者:李玲,時代財經記者余思毅;來源:時代財經)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