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全球戰略 > 閱讀信息
王升 | 警惕英國新首相借機把中國變成“墊腳石”的政治企圖
點擊:11694  作者:王升    來源:“察網研究”微信公號【授權轉載】  發布時間:2019-08-03 00:59:40

 

民粹主義的火焰是被他煽高的,現在風朝著中國吹,所以火看起來是要燒到中國這里,如果中國團結起來,吹起一股更大的風,那么民粹主義的烈火就會反過來燒到他身上,他自己將被民粹主義吞噬,一如他利用民粹主義的火焰吞噬特蕾莎·梅一般。

 

1.webp (12).jpg

【題記:由于脫歐,歐盟的影響力大幅下跌,同時中國的影響力也在民粹的影響下下降,而美國影響力又在民粹主義的影響下上升,這就不可避免造成一個結局,那就是特朗普將和新任首相發生“民粹共振”,進而形成“外交共振”,英國的“鐵三角”外交格局逐漸瓦解,英國開始快速靠向美國,最終很可能被美國綁上戰車。】

 

要說最近跟英國有關的事情,中國人最清楚的是什么,答案肯定是兩個,那就是“脫歐”和“香港尋釁”。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英國脫歐是“對內”,而香港尋釁則是“對外”,兩者沒有直接的關系,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偏狹的觀點,要知道,一個國家,其內政、外交往往是服務于某一個相同的目標,一個領導人更換,可能伴隨是一整套國家方略的更換,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某個相同的方略服務。

 

了解到這一點,就能了解到英國“脫歐”后,特別是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上臺后,恐怕將伴隨一系列的動作。

 

一、有些詭異的細節

 

有些人可能注意到一個細節:特蕾莎·梅六月份因為政治危機宣布要下臺,然后六月底新首相人選逐漸清晰,七月初香港就開始變得不安定,英國在香港問題上也變得不安定。

 

可以說,這個時間點卡得很“好”。

 

1.webp (13).jpg

圖一:5月底消息,特蕾莎梅即將辭職    來源:環球網

 

1.webp (14).jpg

圖二:5月底特蕾莎·梅剛準備說要辭職,6月份香港就鬧起來了    來源:大公網

 

怎么特蕾莎·梅前腳剛要走,這邊后腳英國就開始拿香港做文章?

 

不僅僅如此,連帶著,在香港問題出現的同一時間,英國在華為問題上也開始變得態度詭異。

 

一些人認為,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后來人準備拿中國當做“第一把火”。

這個論點,也不能說錯,但是總覺得沒有說到點子上。

 

另外,新首相還大規模改組了內閣,組建了一個“極右”當道的內閣團隊,這也讓外界議論紛紛。

 

歸納一下,目前英國主要動向是:

1、鮑里斯·約翰遜上臺;

2、內閣重組、極右當道;

3、香港問題上指責中國;

4、華為問題變得復雜。

 

如果把這幾個事情組合起來看,就能明白,這個新首相傾向于極右勢力,而且至少目前對中國是不友好的,中英關系將進入一個詭譎多變的時期。

既然現在英國對中國態度不友好,那么問題就來了:未來英中關系將走向何方呢?

 

 

二、關于英國未來方向的推測

 

在西方政治中,最不可信的是什么?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承諾。

 

英國承諾97年交還香港,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將一直履行承諾。

 

因為,英國在香港有很多利益,同時英國統治香港的100多年里,香港和英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早在冷戰時代,香港就是英美對華情報戰的重要戰略支撐,對英國而言,它們不能也不會把香港“和盤托出”交還中國,肯定要在回歸前制造很多隱患,未來再逐一引爆。

 

畢竟,英國在印巴分治等原殖民地問題上一直都是這么做的。

 

不過,英國基于自身利益,并不愿過早引爆一些問題,而是在等待合適時機才引爆。

 

舉個例子,早在卡梅倫時代的2014年,香港就出現了非法的“占中”運動,當時這場運動主要是美國CIA在背后慫恿,當時卡梅倫的應對策略,是“不介入、不干涉、不議論”的低調策略,對于那些前往英國尋求支持甚至要求“重啟《南京條約》”的亂港分子,戴維·卡梅倫顯然既沒興趣也沒耐心,這群亂港分子在英國幾乎吃了個閉門羹,除了少數英國極端主義政客的口頭鼓勵,亂港分子并沒在卡梅倫那里得到實惠。

 

后來卡梅倫辭職后,特蕾莎·梅上臺,但是她顯然維持了卡梅倫的政策,同為執政黨——英國保守黨穩健派成員,兩人的政策可以說是具有連續性的,在16-19年這3年間,英國對于香港問題總體上仍舊采取不介入、不干涉、不議論的策略,一方面不支持香港動蕩,一方面也盡量劃清界限,維持與中國的外交關系。

 

但是,保守黨不僅僅有“穩健派”,在保守黨內部,也存在很強的“極右派”或者說“極端派”,而這一派和主張發展英中關系、盡量不介入國際外交糾紛的“穩健派”恰恰相反,主張對華強硬、積極參與大國外交、彰顯英國影響力。

 

這兩派一直在爭權,過去,一直是“穩健派”壓制“極端派”,但英國脫歐是個重大事件,這標志著保守黨“極端派”開始反撲的信號。

 

具體為什么,還要從頭說起。

 

如果將英國繼續留在歐盟,那么將是歐盟一個對華重要的渠道。

 

用數據說話:英國脫歐前,中英經濟總量長期保持在13萬億美元以上,占世界經濟總量17%,脫歐前的2015年,雖然由于經濟大潮的關系,中英貿易小幅下跌2.9%,總量為785.2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595.8億美元,同比增長4.3%;進口189.4億美元,同比增下降20.2%),雖然有小幅下跌,但考慮到中國對歐盟總體進出口總額下降了8.2%,脫歐前中英之間經濟聯系,顯然要比中國與其他歐盟國家更特殊。

 

這也是理所當然。

 

馬漢早在《海權論》中就寫過:作為島國,英國一直是一個“海洋國家”,這和其他“半陸半海”的歐洲國家有本質區別,其他歐洲國家還需要在陸地上發展的同時,英國由于在歐洲大陸無處發展,自然只能走向遠洋。

 

也正因為如此,在中國發展起來、將海運作為外貿主要形式后,傳統海洋國家英國,自然要和中國“完美對接”,而其他歐陸國家,如德國、法國,在發展歐陸地區的歐盟內部貿易的同時,自然就減少了他們對華經濟的注意力和興趣。

 

加上,英國一直是近代以來和中國之間來往最多的歐洲國家,這種天然的歷史因素,也會使得中國和英國之間產生天生的“吸引力”。

 

所以,如果英國繼續留在歐盟,英國不僅可以發展自身的對華經濟,一旦歐盟發展到一定時機,需要擴大對華經貿往來時,英國還能借著歐盟與中國之間的往來,變成歐陸國家和中國之間的“渠道”與“橋梁”。

 

這個“渠道”和“橋梁”能給英國帶來多大的好處呢?具體參看香港。

 

在中國在經濟還不怎么發達的50-70年代,香港借著成為西方與中國之間“溝通橋梁”的機會,尚且能賺得“盆滿缽滿”,如今,中國經濟總量是當年的幾十甚至上百倍,英國如果能成為“橋梁”,那么其作用將是不言而喻的,這其中,經濟利益更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作為歐陸國家和中國之間的“橋梁”,英國將在經濟上同時與歐盟和中國建立強大的聯系。

 

還是數據說話,2015年英國前5大進口來源國分別是:德國、中國、美國、荷蘭、法國;前5大出口目的國分別是:美國、德國、瑞士、中國、法國。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英國第2大進口來源國。英國對中國出口額$27,623,635,062,從中國進口$62,979,628,594,對中貿易逆差353億美元。

 

1.webp (15).jpg

圖三:英國每年和歐盟之間經濟往來,實際歐盟才是英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來源:英國國家統計局

 

對英國而言,中國是一個重要的貿易伙伴,但不是唯一的重要貿易伙伴,英國還與美國以及歐盟的很多國家有龐大的貿易往來。

 

基于經濟聯系的多樣性,英國也將在外交上變得有更多選擇性,外交彈性更強。

 

基于此,英國形成了如下經濟格局和政治格局,可簡化為“鐵三角格局”。(如圖)

 

1.webp (16).jpg

圖四:英國外交“鐵三角”示意圖    制作:王升

 

這種“鐵三角”支撐了英國的對外政策,在三大地緣板塊之間,英國完美發揮了自己的外交多樣性,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然而,這個“鐵三角”制衡格局,看似牢不可破,其實脆弱不堪:只要有一者影響力過大,或者其他兩者制衡力過小,或者某些原因破壞了制衡局面實現,這個“鐵三角”就會不攻自破,具體例子,例如脫歐。

 

2016年,在長期的內部民粹主義運動影響下,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最終結果是英國退出歐盟,這就嚴重破壞了這個制衡局面。

 

首先,由于脫歐,歐盟的制衡力大幅度下降,同時,由于脫歐是英國的極端民粹派主導的,這又導致英國對中國關系因為意識形態和種族差異等原因而轉冷,這就導致美國的影響力相對更強,另外,由于特朗普的白人民粹主義和英國的白人民粹主義發生“呼應”,這又導致英國因為意識形態、種族原因等理由而和美國關系不正常地上升,最終結果就是“鐵三角”的瓦解。

 

特朗普說是“美國優先”,其實他是“白人優先”或者說“盎格魯-撒克遜優先”(所以特朗普看不起同為白人的日耳曼德國和拉丁-凱爾特混血的法國,但是卻對同為盎格魯-撒克遜的英國“情有獨鐘”),這就讓特朗普對“盎格魯-撒克遜同胞”的英國產生某種比國家利益更高的親近性,實際上,不僅僅特朗普,他背后所代表那那一派白人民粹主義者都是如此。

 

而英國這一位首相約翰遜也是靠著“親美”起家的(甚至曾保有美國國籍),他很好地挖掘了英國人某種民粹感情,那就是:英國曾經是一個超級大國,而如今卻家道中落,這就使得英國特別希望重振雄風,這也會在民間形成一股強大的民粹潮流,其基本表現就是:哪怕沒有任何利益甚至對英國利益有害,英國也一定要在國外、在外交中強硬、要給當年弱小如今卻強大的國家一點顏色看看,好彰顯自己的地位。而現任英國首相,就是靠這群人支持起家的。

 

特蕾莎·梅確實是一個愛國者,也確實是一個老成謀國的人才,但是她太過理想主義,她企圖聯合英國國內所有的政治力量來簽訂一個對英國最有利的脫歐協議(脫歐已經不可逆轉,但是以何種方式脫歐,卻是可以商量的),最后結果就是,她的反對者把她的這種態度當成了“切入點”,不斷得寸進尺,挖空她的支持基本盤;另一方面,她的支持者也因為她“不夠代表他們的利益”而和她離心離德,在反對派借“脫歐協議”向特蕾莎·梅發動“最后一擊”時,他們冷漠得讓人寒心。

 

特蕾莎·梅離任時的眼淚,其實不僅是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悲哀,更是對已經落入民粹主義之手的英國表現出深刻的無奈,英國將在民粹主義手里不可避免的沉淪下去。

 

綜上所述,由于脫歐,歐盟的影響力大幅下跌,同時中國的影響力也在民粹的影響下下降,而美國影響力又在民粹主義的影響下上升,這就不可避免造成一個結局,那就是特朗普將和新任首相發生“民粹共振”,進而形成“外交共振”,英國的“鐵三角”外交格局逐漸瓦解,英國開始快速靠向美國,最終很可能被美國綁上戰車,而這才是特蕾莎·梅最擔心的。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新任英國首相約翰遜曾保有美國國籍直到2015年,而在此之前的2008年,他曾擔任倫敦市長,之后才為了選舉而放棄,是個名副其實的“英國裸官”。對于一個常年當“英國裸官”的人,誰能保證他沒有和美國人(確切地說是CIA)存在某些勾連呢?

 

由于“鐵三角”瓦解,英國將無法利用三家制衡實現英國利益最大化,相反,英國將開始唯美國馬首是瞻,這也就是英國近期開始追隨美國腳步,在華為、香港等問題上拿中國開刀的深層次原因。

 

正是如此,隨著脫歐的發生,極端派先后將英國和歐盟、中國脫鉤,這就破壞了特蕾莎·梅和卡梅倫所代表的保守黨穩健派的基本盤,并迫使英國在主動和被動理由下不得不向美國靠攏,這就一方面破壞了穩健派的權力,一方面加強了極端派的權力。

 

三、新任英國首相的動機是什么

 

新首相約翰遜,他靠著討好民粹主義分子成功將特蕾莎·梅拉下馬,實現成功上位,對他來說,英國的利益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可以想見的未來,都不是他首要考慮的東西,他是靠著希望英國回到“大英帝國”的民粹主義分子支持成為了英國首相,所以他必定要討好這些人。

 

怎么討好?

 

答案就是拿中國開刀,特別是在華為、香港等具體主題上大做文章。

 

1.webp (17).jpg

圖五:英國外交大臣亨特(現已離職)威脅制裁中國    來源:中國經濟網

 

1.webp (18).jpg

圖六:英國暫停決定華為參與5G建設   來源:大小國際事

 

既然美國要反對華為,那么他就要緊隨美國步伐反對華為;既然美國要香港亂,那么他就要利用英國在香港埋置的隱患來制造問題。

 

新首相約翰遜真正的動機,是借著民粹的支持擴大自己的利益,美國也好、民粹也好,還是中國也好,都不過是他實現權力/利益攫取的對象而已。

 

另外再看一個細節。

 

英國現在的新首相,最近似乎沒頭沒腦地說一句“我女兒在學中文”。

 

要知道,干政治的人,每一句話都是深思熟慮說出的,尤其是這種老狐貍,他不可能沒頭沒腦來一句話。

 

其實,結合上述分析,個人推斷,他說這句話的目的非常簡單。

 

那就是,他雖然要拿中國開刀,但是他不能甩開架子干,他要偷偷摸摸干,而且干之前先要安撫中國,希望中國不要與他為敵。

 

說白了,“我女兒在學中文”這是說給中國人聽的,言下之意是“你們不要與我為敵,寶寶我是乖孩紙!”,目的是麻痹中國人的戒心。

 

畢竟,在攤牌前,誰都是不能露底牌的,所以他要打各種馬虎眼。“我女兒在學中文”就是馬虎眼。不過這中間的小心思,中國人恐怕洞若觀火,他們根本就不會領這個情。

 

四、中國怎么對付英國的小心思

 

中國不用太慌張,既然香港亂局是英國人企圖把中國當墊腳石,那我們不妨就將計就計:他要我們變成墊腳石,我們偏要變成他的絆腳石,讓他舉步維艱。

 

具體做法是,既然英國要和美國在外交上“步調一致”,那我們就把英國當成重點打擊對象,就像劉伯承元帥說的“在戰略上是打強的,在戰役、戰術上是打弱的”,先把英國這個馬前卒打掉,破壞美國企圖利用英國當做馬前卒的戰術企圖,同時,打掉英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受到英國支持的亂港分子會因為英國被打擊而受到嚴重打擊,雖然打擊英國不能完全消弭亂港分子(亂港分子的主要支持者還是美國),但是又與英國在香港布局多年,有強大的情報網,打擊英國,將嚴重挫傷亂港分子的實力和指揮力,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同時,打擊英國,還能迫使那些持觀望態度的國家逐漸向中國靠攏,幫助一帶一路建設。

 

具體做法,英國現任首相是靠民粹起來的,中國完全可以讓他“君以此興,必以此亡”,中國完全可以利用民粹無知、瘋狂的特點,故意在一些問題上拿英國開刀,比如貿易問題(雖然中國不是英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但中英貿易往來也是很龐大的)、國際結算問題等,把英國逼到墻角,中國可以打的牌很多,網上也有很多人分析具體有哪些牌,本人在此不多贅述。

 

1.webp (19).jpg

圖七:在民粹主義陰影下的英國將何去何從    來源:環球外匯網

 

只要把英國逼到墻角,不論英國首相愿不愿意,他都要和中國和解,他是政客,不是政治家,他從政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國家的利益,沒有特蕾莎·梅那樣的“高風亮節”,他和特朗普其實是一路貨。

 

民粹主義的火焰是被他煽高的,現在風朝著中國吹,所以火看起來是要燒到中國這里,如果中國團結起來,吹起一股更大的風,那么民粹主義的烈火就會反過來燒到他身上,他自己將被民粹主義吞噬,一如他利用民粹主義的火焰吞噬特蕾莎·梅一般。

 

最后要說的是,新首相的到來,是一場中英之間進入巔峰對決的標志,這場較量是沒有退路的,中國只要后退一步就將萬劫不復,任何中國人都不要存有絲毫的僥幸。

 

記住毛主席的話:

 

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2.webp (1).jpg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 “察網研究”微信公號【授權轉載】) 

 

2.webp.jpg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