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宏大的歷史氣魄,開基創業,立綱立紀,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進行了極富創造性的社會主義三大改造。面對國家經濟凋敝和科技落后的現狀,毛澤東高度重視科技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關鍵性作用,領導科技事業取得顯著成就。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改變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毛澤東把發展科學技術擺在全黨全國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上。他強調:
“過去我們打的是上層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府、人民軍隊。……現在,生產關系改變了,就要提高生產力,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
1955年7月,他在《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報告中指出:
“中國只有在社會經濟制度方面徹底地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又在技術方面,在一切能夠使用機器操作的部門和地方,統統使用機器操作,才能使社會經濟面貌全部改觀。”
毛澤東特別重視通過制定科技規劃推動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實現。1956年底,毛澤東指示國務院制定了新中國科技發展12年規劃,即《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規劃本著“重點發展,迎頭趕上”的方針,提出包括原子彈和導彈兩項絕密任務的12項重點任務,我國由此開始積極發展原子彈、導彈和通信衛星等尖端科技。從1958年底起,國防科技委員會、中國科協和地方各級科學技術機構相繼成立,到1962年我國初步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較為完善的科技體制結構。1963年,國家十年科技規劃制定后,毛澤東在聽取聶榮臻匯報時再次強調:
“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
他深刻認識到,抗日戰爭以前,我國自鴉片戰爭以來之所以同世界上一切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戰爭都失敗,除了封建制度腐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濟技術落后。
1964年,在毛澤東的提議下,周恩來把科學技術現代化與工業、農業和國防現代化并列為“四個現代化”。1965年1月4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閉幕,大會決議批準了周恩來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四個現代化”正式確定為國家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我國科技基礎十分薄弱的現狀,毛澤東制定了趕超型發展戰略,把自力更生作為科技創新的立足點。他崇尚科技創新,反對“循序漸進”式的走國外科技發展老路,認為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走一條屬于中國人的“非常規且科學”之路,避免我們“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爬行”。
他針對美蘇20世紀50年代展開的軍事科技競爭,認識到自主研發尖端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指出:
“我們現在已經比過去強,以后還要比現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毛澤東在堅持自力更生進行科學技術創新的同時,并不排斥學習借鑒別國先進技術,主張我國科技發展采取“洋為中用”的方針。早在1953年全國政協一屆四次會議閉幕會上,毛澤東就堅定地指出:
“應該懂得,我們這個民族,從來就是接受外國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文化的,我們中國人民要始終保持真誠的態度去學習,接納別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知識成果,一切可以被我們所學習利用的科學文化知識終將被拿來認真的研究和分析。”
1957年,他又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強調:
“一切國家的好經驗我們都要學,不管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還是資本主義國家的,這點是肯定的。”
在向國外進行學習借鑒過程中,他主張洋為中用,但反對盲目照搬,認為:
“我們接受外國的長處,會使我們自己的東西有一個躍進。中國的和外國的要有機結合,而不是套用外國的東西。”
人才是科技發展最核心的因素。1956年,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六次會議上指出,必須有“數量足夠的、優秀的科學技術專家”,才能使我國科技趕超世界先進水平。1957年9月,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擴大)上,毛澤東再次強調:
“無產階級沒有自己的龐大的技術隊伍和理論隊伍,社會主義是不能建成的。”
面對新中國科技人才儲備非常少的現狀,毛澤東特別重視儲備高科技創新人才。一方面,通過國外大力引進的方式吸引人才回國服務。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除了邀請大量蘇聯專家來華指導我國科技發展,還重點鼓勵僑居海外的科技人員積極回國服務。到1957年春,回國服務的海外科技人員就達3000多人,包括錢學森、李四光、鄧稼先等著名科學家。
另一方面,通過黨和政府大力培養方式儲備高科技人才。黨和國家通過盡可能向蘇聯等國家外派留學生和利用回國的高科技人才自己培養兩種方式儲備人才。毛澤東提出人才發展的具體目標,即“各級特別是省、地、縣這三級要有培養無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計劃”,爭取“三個五年計劃之內造就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高級知識分子”。據統計,到1955年我國的科技隊伍就已初具規模,全國科研機構達到840多個,科研人員已達40多萬人,到1960年已達196萬人。
(作者系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前線理論圈”, 原載《前線》雜志2019年第12期,原標題《毛澤東:必須打好科學技術這一仗》)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