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修例風波剛開始的時候,真正踐行“政治獨立”的是鄉崗警隊,但他們卻成為受到最多辱罵與誣陷的公務員群體。而又正是這些辱罵與誣陷,反而喚醒了不少鄉崗警員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覺醒,后者成為支撐他們在逆境中堅守崗位的精神力量。
所以,與其強調公務員應當保持“政治中立”,不如采取行動,嚴懲所有違法亂紀、觸碰底線的公務員。也就是說,保護公務員的言論自由,但卻嚴格監督他們有無打著言論自由幌子,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
一
在鄉崗,近來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公務員應當“政治中立”,不論藍黃(即不論是反對修例的人,還是支持警察止暴制暴的人),似乎都認可這句話的政治正確。
但從這半年的修例風波來看,實際上,不論藍黃,都在支持那些被視為自己陣營內的公務員們公開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這是否也代表他們支持公務員違背所謂的“政治中立”原則呢?!
支持公務員“政治中立”原則,同時又支持公務員表達與自己相同的政治立場,這種非常矛盾的現象,就是鄉崗目前的現狀。
一個原則,只能停留在書本上、口頭上,沒有實際操作可行性,或者說,已經不再具有實際操作可行性,就淪落成一個唯心的東西了。
不準公務員公開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并不代表他們沒有政治立場或主張。而許多愛國愛港的公務員們,也受到所謂的“政治中立”緊箍咒所限,不敢公開表達自己的政治態度,以免像光頭警長劉Sir一樣,微博賬號被人用放大鏡監控、挑刺、甚至投訴。
所以,與其強調公務員應當保持“政治中立”,不如采取行動,嚴懲所有違法亂紀、觸碰底線的公務員。
也就是說,保護公務員的言論自由,但卻嚴格監督他們有無打著言論自由幌子,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
比如,那些在選舉工作中,違規偏袒某一方的公務員,那些對政府決策陽奉陰違、消極怠工的公務員,都要做出相應的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還要交予司法制裁。
二
一些亂港分子,有時也覺得“公務員中立”這個東西有點捆手捆腳,比如他們8月2日公開發起公務員集會,但響應者不多。
于是有人呼吁修改公務員中立的內容,將公務員效忠的對象,由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變成效忠市民。
這樣他們鼓動公務員怠工、罷工、甚至參與打砸燒,都可以說成是效忠市民。
但這些呼吁,沒有得到亂港群體的主流支持,他們極力避免公開挑戰、或徹底拋棄公務員“政治中立”原則,或許因為這是港英殖民政府的遺留物。
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鄉崗公務員需遵守“政治中立”原則,即不參與政治活動、不參加政黨、不介入政治旋渦,其所有行為對港督負責,根據港督和上層領導指示,按照既定的政策行事。
身為公務員,只要不違背政治中立,即便出現政策失誤并產生一定的后果,最多是“集體負責”,個人也不必要承擔具體責任、接受相應懲罰。
也就是說,在英國人統治下,鄉港的公務員,尤其是高級公務員,只要不搞政治,效忠港督,聽上層領導的話行事,就不怕丟飯碗。
要知道,鄉崗公務員的飯碗可貴重了,可以說是“金飯碗”,不僅薪水體面,而且各種福利和休假制度也非常優渥,更重要的是,退休后還有“長俸”,也就是按月發放退休金。如果公務員能夠稱職、清廉地退休,不僅可以一次性領取上百萬甚至上千萬港幣的退休金,而且還可以每月繼續領取相當于原工資60%至80%的退休金,直到死亡。(長俸制度雖然在回歸后的2003年被取消了,但公務員享受的一次性退休金,也遠遠高于大部分行業的私企員工)
英國人就是用這種軟硬兼施的手段,馴化了一支高效聽話的公務員隊伍。這也是為什么英國在香港回歸談判中格外強調政治中立原則的原因之一。
他們擔心回歸后,內地強化在港的政治活動和政治影響力,讓公務員傾向于內地,從而損害英國在港利益;而在政治中立的大旗下,英國可憑借多年的精心布局,對政局發展產生實質性影響。
回歸后的事態發展,的確是按照英國人的設計方向走。第一任政務司陳方安生,一方面架空特首董建華,另一方面卻以政治中立、集體負責等傳統為由,拒絕為鄉崗新機場啟用后的大混亂等各項決策失誤道歉下臺,涉事的相關官員也都沒有受到懲處。
鄉崗特區政府之后試圖將這支被港英政府馴化的公務員隊伍為我所用,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設立高官問責制,問責官員作出政治決策,承擔政治責任;要求公務員效忠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堅決落實政府決策,不得公然違背,卻也不用承擔相應政治責任。
但收效有限。這半年來的修理風波可以看出,除了警隊之外,公務員系統陽奉陰違、不作為、甚至亂作為的事情比比皆是。
剛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就有不少選民投訴,投票當日不少投票站內的政府工作人員,出現明顯的偏袒縱暴派候選人的行為。
三
為何在港英殖民政府時期,“政治中立”馴化出一支聽話高效的公務員隊伍?而回歸后,“政治中立”卻孵化出不少陽奉陰違、不作為、亂作為的公務員敗類?
那就要仔細看看,所謂“政治中立”究竟是什么貨色。
什么叫政治?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政治就是把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朋友就是是認同你支持你的人和群體,敵人就是反對你破壞你的人和群體。
以此看來,讓公務員保持“政治中立”,其實也是一種政治:把公務員系統變成“政治小白”,不準敵對政治勢力插手施加影響,但卻可以在港英政府的架構中,接受政治洗腦。
當你試圖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時候,我這邊劃了一條雷區,公務員這一塊你不準有朋友。于是將你的潛在群眾基礎,挖走了相當大的一塊。
猶記得某年某月某日,時任鄉崗特首梁振英,在立法會答問環節,面對一名泛民議員囂張質問,沉默不語。這位議員理直氣壯不斷叫囂一句話:“你是不是共產黨?你是不是共產黨?”
當時的場景,對于任何一位內地同胞來說,都仿佛是諜戰劇里的白區,在那里,共產黨員是被抓捕、被打壓的對象。
其實,那個場景之所以如此震撼令人難忘,并非在于梁振英是否共產黨員,而在于,對內地同胞來說,加入共產黨即便不再像從前那么光榮,也至少是積極正面的事,表明你將對自己的舉止行為各方面的要求都要提高,受到更多監督,也表明你可以承擔更多的工作責任;但在鄉崗,這卻代表你有可能因此而失掉公務員的工作。
一國兩制中的兩制,鄉崗踐行得多么徹底。
四
實際上,在修例風波剛開始的時候,真正踐行“政治獨立”的是鄉崗警隊,但他們卻成為受到最多辱罵與誣陷的公務員群體。
而又正是這些辱罵與誣陷,反而喚醒了不少鄉崗警員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覺醒,后者成為支撐他們在逆境中堅守崗位的精神力量。
一開始,鄉崗警員只是到場維持秩序,履行職責,或許一些警員還對反修例示威活動抱有同情心,畢竟他們的親友們可能在示威隊伍中。
但讓他們意外的是,他們這種純粹執法行為,成為日后層出不窮的謠言打擊對象。他們的行為被污名化,他們的家人被起底,他們的一切被媒體用放大鏡來監控,而襲擊他們的暴徒卻可以為所欲為。
遭受如此前所未有的侮辱,見到如此黑白顛倒的離奇邏輯,鄉崗警員委屈、迷茫、沮喪,士氣顯然大受打擊。
在此危急關頭,從中央政府、到內地媒體、再到內地同行、網民齊齊發出撐警的聲音,極大鼓舞了鄉崗警隊,也鼓舞了鄉崗的愛國愛港民眾,后者也掀起一波又一波撐警浪潮。
身在漩渦中的鄉崗警隊,終于意識到他們執法行動的政治意義:保護鄉崗利益,捍衛國家尊嚴。他們在與亂港分子的斗爭中,也從被動走向自覺和主動,變得更加堅定。
可能亂港分子,到現在都不知道,正是他們用下三濫的造謠中傷手段,一手將警隊從政治中立推向堅定地愛國愛港的一方。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峰銳觀察”微信公號【作者授權】)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