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國又對武漢疫情說三道四,停飛中美之間所有航班。
有人擔心美國會對中國全面封鎖,中國經濟將遭受重大損失。
中國外交部回應,中國有能力有信心戰勝疫情。
新中國建立了一套適合中國特點的完整有效的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體系,不但創造了世界第一歷史罕見的經濟發展速度,而且用30年消除了為患千年的鼠疫、霍亂、天花、麻瘋病、血吸蟲等重大疫情疫病。衛生防疫中國有經驗,中國要有高度自信。中國獨立自主地發展經濟也要有自信。美國的封鎖阻擋不住中國解決疫情,也阻擋不住中國的經濟發展。
徐參謀這段時間一直講一個問題,被美國封鎖,離開美國,也就是中美完全“脫鉤”,或者是美國對中國“全面攤牌”,中國經濟會是一個什么樣子?是壞掉了還是更好了?
徐參謀認為,沒有美國的干擾,中國經濟會發展得更好。
這是被毛主席30年所證明了的。
新中國建立時,中國是一窮二白。中美之間的差距是個什么樣子?
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化國家,美國能制造飛機、大炮、汽車、軍艦,還能制造原子彈了,而這些中國都不能制造,連螺絲釘都是鐵匠手工打造。
工業化最核心的指標是用電量,因為電才能驅動機器進行工業化生產,電燈也是城市化最重要的標志,而不是高樓。建的樓再高,沒有電也不是城市。
中國發電量,1950年46億度,1975年1958億度,是1950年的42.57倍。1979年2820億度,4年增長了近1000億度,一年平均增長250億度,一年的增長量就是1950年的5倍多。
美國:發電量,1950年3887億度,1975年20009億度,是1950年的5.15倍。
從用電量的差距來看,1950年,美國用電量是中國的910多倍,而30年后,就只不到中國的10倍。毛澤東用26年干掉了美國的900倍。
那個時候還沒法對中美GDP進行比較。但用電量是對中美創造財富能力的比較。
今天人們是以貨幣進行財富比較的。而毛主席那個時代是用黃金進行財富比較的。因為當時的貨幣總是貶值,貶到紙幣不如擦腚紙,而黃金就一直是堅挺的。
中國黃金儲備,1950年14.15噸,1979年1280噸,是1950年的84倍。這些黃金是要用人民幣去兌換的。
而美國的黃金是減少的。美國黃金儲備,1950年20279噸,1975年8295.3噸,是1950的40.9%。1979年美國黃金儲備達到歷史最低點,而1981年黃金價格是每盎司850美元。
以黃金計算財富,1979年,美國還只有中國的6倍。而1950年,美國則是中國的1448倍。毛主席30年拋開美國1440多倍的差距。
毛澤東時代中國財富的這種巨量增長,就是逐步實現工業化的結果。
以農業為例,1950年中美糧食差距相近,美國比中國多一些,到1979年,中國糧食產量超過了美國。也就是說,30年間美國糧食產量也增長了一倍多,增長的原因就是工業化推動了農業的機械化效率大增,而且美國農田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產量。而中國糧食增產就是靠的人工改良農田,增加單產產量。1972年中國開始使用化肥,糧食單產翻番,一年增產1500萬噸。
中國解決糧食問題,不是分田單干,而是工業化的推動。因為只有工業化才能生產化肥。
中國化肥產量,1950年1.5萬噸,1975年524.7萬噸,是1950年的349.8倍。1979年1065.4萬噸。
美國化肥產量,1950年426萬噸,是中國的284倍。1975年1822萬噸,30年只增長了4倍多。
這也證明了中國工業化與美國的差距縮小。
中國2004年4804.8萬噸,是1979年的4.51倍。但糧食總產只增長了不到40%,40年也只增長了70%,是應該找找原因所在了。
40年來,大量的化肥農藥并沒有增加多少中國糧食的產量,巨量的貨幣也沒有帶來財富的相應增長。
最近交通部門的ETC改革引起強烈關注,徐參謀就去查閱了公路和建設的資料:
中國前26年:鐵路營業里程,1950年2.22萬公里,1975年4.86萬公里,是1950年的2.19倍。
中國后26年:鐵路營業里程,1979年5.3萬公里,2004年7.44萬公里,是1979年的1.4倍。
中國前26年:公路里程,1950年9.96萬公里,1975年78.36萬公里,是1950年的7.87倍。
中國后26年:公路里程,1979年87.58萬公里,2004年187.07萬公里,是1979年的2.14倍。
后26年,鐵路、公路的絕對里程數是增加了,但增長的速度就大大小于毛主席的前26年。毛主席前26年的增長速度,公路是后26年6.7倍多,鐵路是后26年的近3倍。絕對里程后26年鐵路增加不到一倍,公路增加了一倍多。
那么我們說GDP增長了100倍、200倍是怎么來的呢?
GDP是沒法比較的,但實際財富是可以比較的。有人列出最重要的20項產品,把中國前后26年、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印度、俄羅斯進行了比較,
除汽車、糧食、水產品和外匯儲備4 個指標外,毛澤東時代的增長速度都是世界第一,除外匯儲備和汽車之外,增長速度都快于后來26年。
后26年,外匯儲備和水產品兩項世界第一,也超過了毛澤東時代。其他人口6、發電量總量5、鐵路貨運量4、鐵路貨運周轉量4、鋼產量3、原煤產量2、原油產量7、天燃汽產量7、水泥產量3、黃金儲備4、糧食5、棉花2、灌溉土地3、化肥3、糖3、鐵路里程2、公路里程2、汽車2。
那么以毛主席26年的發展速度,中國后40年的實際財富增長將遠遠超過現在,可能是數倍的增長。如果做一個可細致的分析,以毛澤東時代的發展速度,中國可能在10年前就超過了美國。
有人說,建設初期都會速度很快,發展到一定程度速度就慢下來。
可事實是,工業化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速度也有一個提升的過程,而實現工業化就能將經濟帶入一個更快發展速度。毛主席的工業化將中國帶來了更快的發展速度。從1975年到1979年的數據就證明了這一點。
另一個因素就是毛主席后的信息化是新技術革命,比工業化更快地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后40年的發展要比毛主席30年發展快得多。
以上數據很難讀懂,但大家能能觸摸到這一個事實:在全球對中國全面攤牌的毛主席30年,美國對中國發動戰爭,對中國進行經濟封鎖,處處卡中國的脖子,可是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取得了世界第一的經濟發展速度,極大地縮小了與美國的經濟差距。而后來靠近美國,經濟發展并沒有毛澤東時代快,質量就差得太多。
也就是說,美國并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因素。美國對中國全面攤牌封鎖打壓中國,也不見得就是壞事。正如毛主席所說:封鎖個三年、五年,封鎖個十年八年,中國什么就都有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