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兩岸農村治理研討會
2019年11月16日
廣州
李毅:三農工作的當務之急是加快土地集約經營
提要:中國大陸農業還非常落后,主要問題是農業勞動生產率還非常低。農業勞動生產率還非常低的主要原因,是土地不能集約經營,還是小農小塊土地經營。大陸農業怎么辦?還要艱辛探索。需要強力的頂層設計,強力執行。多數大陸村莊的遠景是:進鎮平村,平村還耕。
目前,中國大陸戶均農業土地經營規模為7.5畝,約為日本的1/4,歐盟的1/40,美國的1/100。中國大陸農業勞動生產率,約為世界平均值的47%,高收入國家平均值的2%,美國的1/100。1個美國農民,頂100個中國農民。中國大陸農業生產率為什么這么低?主要原因是土地經營規模太小,小農戶種植小塊土地。2017年,大陸農戶種地規模:
小于10畝, 85%
10到30畝, 10%
30到50畝, 3%
50到100畝, 1%
100到200畝, 0.35%
200畝以上, 0.15%
這幾年,我下鄉調研,看到城里老板下鄉,租用流轉的土地,1000畝,2000畝,3000畝,種植經濟作物,搞得很好。但沒有想到,就全大陸來看,這種大規模土地集約經營,還不到耕地總數的千分之一。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現在還找不到辦法。從2002年到2017年,搞土地流轉。到2017年,大陸土地流轉率,達到37%,共5.12億畝。這5.12億畝,有58%流入其它農戶,23%流入農業合作社,10%流入企業,10%流入其它。但流來流去,沒有增加大陸的土地經營規模,10畝以下的農戶,不降反升,2017年達到85%。
今天上午,聽了徐祥臨發言,《遵循習近平的頂層設計大力發展農村合作金融》,很受教育。可惜論文集里面沒有這篇文章,筆記也記不全。根據徐祥臨研究,習近平認為,振興三農的核心,是組織振興,也就是建立農業合作社。農業合作社,生產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把農業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結合起來。由村黨支部書記,領辦,綜合性農業合作社。我假設,如果中國大陸真的實行這樣的路線、方針、政策,那么當今中國三農存在的大多數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土地集中問題,土地集約經營問題,農業勞動生產率問題,農村綜合治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我2017年測算,大陸2016年有9000萬人農業勞動力,在農村從事農業勞動。以大陸現在2019年的農業生產能力,大陸現有18億畝耕地,需要的農業勞動力,低于5000萬人。很快,可能只需要4000萬人,3000萬人。大陸需要盡快完成13億多人的城市化,2018年,還有4億多農村居民,還要完成3億多人的城市化,每年1000萬,還要搞30年,從2019年搞到2049年。現在還有8億人有農村戶口,極為荒謬,極為不合理,極為不智。二十年來,我在中英文著作、論文、演講中,多次呼吁盡快開放城市戶口,特別是盡快開放北上廣深的戶口,今天這里就不重復了。
就長遠講,重復一下,李毅認為,大陸多數村莊的前景是,進鎮平村,平村還耕。從2019到2049年,今后三十年,大陸多數村莊要逐步消失,隨著土地逐步集約經營、規模經營,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逐步提高,隨著中國城市化不要阻擋、不可抗拒的迅猛發展。現在有些村莊,只有老年人住在大房子里面,第二代、第三代,只是在過年的時候,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回來住幾天,第三代根本住不慣,老人去世后,第二代、第三代可能就不回來了,大房子可能會逐步爛掉、倒塌,最后村子自然消失。2049年前,大陸農村居民要降到一億人以下。這不到一億人,住在哪里?現在大陸有30多個省市,300多個市,2000多個縣,40000多個建制鄉鎮。我假設,二、三十年后,這不到一億農村居民,住在大約20000個建制鎮里面,平均每個鎮不到5000人。在這個過程中,多數農村居民,從多數村莊,搬進鎮里,多數村莊,因為沒有人住了,房子也爛了、塌了,推平,還耕。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