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毛主席東渡黃河,來到河北平山縣。后來毛主席在城南莊的住地遭到國民黨飛機轟炸,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就請毛主席搬到花山村。
花山村山清水秀,風景秀麗,離村子不遠,還有一個溫泉。毛主席對花山溫泉頗感興趣。5月20日中午,聶榮臻便讓秘書范濟生陪同毛主席一起去泡溫泉。范濟生性格活潑好動,健談,和毛主席非常聊得來。他和毛主席聊天的時候,話題包羅萬象,天南地北,想到什么就說什么。那天,毛主席和一眾衛士,以及范濟生,全部泡在一個池子里,坦誠相見,無拘無束。范濟生突然問了毛主席一個問題:“主席,如果沒有西安事變,您說,我們現在會是個什么樣子呢?”當年,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師以后,紅軍主力仍然處在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圈中。蔣介石大規模調動兵馬,準備以幾十萬大軍對紅軍實施圍剿。當時,張學良對蔣介石繼續進行內戰非常不滿,他還是惦記著日本侵略東北與華北之后的局面。最終,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西安事變中斷了蔣介石的內戰計劃,紅軍受到的重大壓力也得到了緩解。毛主席回答范濟生說,“沒有西安事變,我們也會發展起來,而且發展起來的情況不會比現在差太多。要知道,張學良和楊虎城是誠心誠意要抗日的,我們完全可以和他們聯合在一起。蔣介石奉行的是不抵抗主義,蔣介石手下的官兵是對他不滿意了。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7月7日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全面侵略中國,蔣介石再不和我們聯合抗日,他失掉的地盤就會更多。那么他打內戰所面臨的情況就會更糟。”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后,有不少國民黨方面的研究者認為,共產黨最終能把國民黨趕到臺灣,就是因為西安事變,國民黨沒有把紅軍消滅掉。所以,這些人大多都在責怪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最終讓國民黨走投無路。不過,從歷史發展的邏輯上看,即使沒有西安事變,蔣介石要想從根本上消滅紅軍的做法也是難以為繼的。西安事變發生于1936年12月,而盧溝橋事變發生于1937年7月。二者相距不到七個月的時候。蔣介石想要在這段時間完全消滅紅軍是不可能的。而盧溝橋事變發生了,全國人民包括國民黨軍隊中的愛國將領和愛國官兵要求蔣介石投入全面抗日的戰爭之中。在這個時候,蔣介石就是再想打內戰,他就一定會遭到眾叛親離。而全國人民就會更加反對他。后來,蔣介石說過這樣的話。他說,我如果不抗日,那么共產黨就一定會堅決抗日。而共產黨是絕對不會投降的。如果這樣的話,共產黨就會得到更多的支持,更大的擁護。所以,我必須要領導抗日,才不會讓共產黨發展壯大起來。在當時,確實是相當一批國民黨將領帶領自己的部隊,成建制地投降了日軍,成為數量極大的偽軍。這種偽軍人數超過侵略軍人數的現象,只存在于中國的抗日戰爭期間。所以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國民黨抗日是不堅決的,很多人是會投降日本人的。如果蔣介石繼續采取不抵抗政策,這樣的國民黨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是沒有任何威望的。從這個角度上看,蔣介石最終同意與共產黨聯合抗日,除了英美帝國主義希望利用蔣介石來壓制日本在東亞的勢力擴張之外,也有蔣介石要通過聯合抗日,要掌控全國軍事行動的指揮權和領導權,進而壓制共產黨力量的擴大。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特別是第二次反共高潮,包圍和屠殺了近萬名新四軍官兵,在全國以及全世界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這幾次反共高潮,都帶來了擁護抗日的全國軍民的親者痛、仇者快的結果。蔣介石的抗日,從來都是三心二意。京劇《沙家浜》中有唱段中提到,“日蔣汪暗勾結早有來往”,并不只是戲中的唱詞,而是實際上早就發生過的歷史。日蔣汪的勾結,對蔣介石來說,就是要利用日偽力量來消滅新四軍。電影《東進序曲》也揭示了這樣一段真實的歷史。當時,國民黨高官唐生智的胞弟唐生明,被戴笠派到南京汪偽政府做臥底。蔣介石與戴笠交給唐生明有三項任務。一是在上海運用與汪偽官員們的舊關系,掩護軍統地下組織的活動,“不使再遭到破壞,已被捕的要設法營救”。二是在汪偽內部進行分化瓦解,以蔣介石的“寬大”政策拉攏策反漢奸,要在合適的時候,告訴他們領袖是很關懷他們的,是能夠體諒他們的,有些投敵是迫不得已,有些是沒能及時撤退出來。能爭取的都要爭取過來,對于那些死心塌地跟著日本人干的,則要堅決清除。三是要設法保全和壯大國民黨在江南一帶活動的游擊隊,打擊限制在這個地區活動的新四軍,利用日偽的力量消滅新四軍。唐生明后來被暴露了。他被捕后,就被送到了南京。但唐生明一到南京就被日本人接走了,接下來的事令唐大感意外,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河邊正三宴請了他,總司令部都甲大佐對唐說:“我們很久一直找不到與蔣介石閣下有關系的人商談,今天找到了你,我們非常高興。所以特別請你來談談。”明確說明他們知道唐的身份,但絕不會找他麻煩,相反卻要保護他、支持他的工作,要他把與重慶聯絡的電臺保留下來,由他們負責保護,使之作為日本與重慶暗中聯絡的一條線。并說汪精衛與76號絕不敢為難他,河邊正三也對唐說:“我們因為找不到辦法,才拉汪精衛出來,希望通過你能和蔣介石閣下直接商談中日合作方式,請你從中協助我們早點完成這個任務,大家都是一致反共的,都是為了大東亞共存共榮,日本對中國沒有野心,并沒有打算長期占領,我們應當很好地合作起來一致反共。”隨后,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煙俊六也會見了唐生明。日本在侵華戰爭中,一直在打著“反共”的旗號。這一方面確實也是日本侵略者的真實意圖,另一方面也是日本用這個旗號來拉攏蔣介石,以展示雙方的最大公約數。對蔣介石來說,抗日只是表面文章。現在有的影視作品,描寫所謂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多是由于日軍進攻,而國民黨被迫防御。除了臺兒莊戰役,在李宗仁的指揮之下,這一仗打得還算是有聲有色。而之后無論是在終南山,在武漢會戰,長沙會戰,都不是國民黨積極抗日來打的戰役。特別是1944年,日本要打通所謂大陸交通線,從河南一直打到廣西。這時的國民黨軍隊,已經得到美國全面的武器裝備,遠不是抗戰初期的狀態了。但國民黨在這場戰役中,依然是望風而逃,沒有展示出任何有效的戰斗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后抗擊著64%的侵華日軍和90%以上的偽軍。在抗戰勝利的前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已經從日本侵略者手里奪回了大量的淪陷區。而蔣介石手下的國民黨軍隊,何曾從侵略者手里奪回過一寸土地?因此,中國人民的偉大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取得的勝利是必然的。即使沒有發生西安事變,中國革命的勝利也是不可避免的。國民黨反動派誣蔑八路軍、新四軍游而不擊,而國民黨的軍隊是既不游也不擊。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后,大批的偽軍又都重新回到了國軍的序列。國民黨這樣做,就是要把更多的力量抓到自己的手里,以便于日后從根本上消滅共產黨。但是,這種倒行逆施真正激怒了全國人民。所以,國民黨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就兵敗如山倒,徹底走上了覆滅的結局。這完全是國民黨反動派的咎由自取。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