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臺成為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
雖然是熱議,但是大多數人對國務院機構眼花繚亂的改革方案還是霧里看花,或者就是只看到一點皮毛。
對于為啥要這么改還是一頭霧水,今天就給大家聊聊其中的深意。
1 兩大核心領域
本次機構改革的重點領域就是金融與科技,有關改革說明中提到“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和“為解決金融領域長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這里凸顯出在中美競爭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下,科技與金融是決定全局的核心要素,也是未來
10年我們一定要發力的領域。
這兩大核心領域的改革模式又各有玄機,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就是金融口全部變成行政編制。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派出機構均使用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納入國家公務員統一規范管理,執行國家公務員工資待遇標準。
為什么要將金融口全部改為行政編制?
因為按照行政編制,工作人員就是公務員,執行國家公務員標準。
眾所周知,金融口這幾個管理部門過去是事業編,工資水平相對同級別行政編制要高很多,現在統一按照國家公務員工資標準執行,這就是要給這幾個金融管理部門員工降工資。
那么為什么要給金融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降工資呢?
這里是有講究的。
現在我們金融領域已經越來越有貴族化趨勢。
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輕人,沒有家世沒有背景,即使進入金融領域只能干最底層的金融民工,職業的天花板是很低的。
然后有家世有背景的即使從底層干起,也可以輕易在攬儲等指標上打敗同齡人,從而得到快速提拔。
普通家庭孩子除非顏值出色,并且豁得出去,才有可能出人頭地——這就是最近幾年金融系統頻繁爆出桃色大瓜的根本原因。
貴族化趨勢不但形成階層固化,封閉底層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也形成一種“精英文化”。
世家弟子出身優越自詡精英,自然就產生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上行下效容易帶壞了整個金融系統的風氣。
前不久中紀委專門就此發出重磅文章。
(來源:新京報)
這里摘錄一段文章的核心觀點。
文章指出,深化對金融、央企領域和行業“四風”表現形式和特點的認識,堅決摒棄“例外論”“特殊性”“優越性”“無關論”“業務需要論”等錯誤論調,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西方看齊論”等錯誤思想,整治過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糾治行業“潛規則”和不正之風,鏟除“破窗”效應、“法不責眾”心理和“比爛”心態,不斷加固金融和央企領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堤壩。
文章還提到,加大對“影子股東”“影子公司”“政商旋轉門”“提前筑巢”“逃逸式辭職”等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查處力度,堅決斬斷權力與資本的勾連紐帶,在金融、央企領域形成懲治腐敗的有力震懾。
很明顯,要破除“金融精英論”錯誤思想僅靠紀委監督是遠遠不夠的,還得在機構改革上下功夫。
回到之前的問題,為啥要將金融口管理部門調整為行政編制?
其一,調整行政編制之后,工作人員執行公務員標準,相比過去事業編高收入,收入就降下來了,這樣對有家世有錢的家庭的孩子吸引力下降,普通家庭孩子就有更多機會。
其二,過去事業編進人就是領導一句話,但是要成為公務員領導打招呼肯定不行的,考公是一個硬門檻。
用這個門檻將一些有家世有錢但是成績不好學習能力不強的人群擋在外面,這同樣就是給普通家庭年輕人提供了更多機會。
過去相當一段時間,我們金融口管理部門大量吸納了有國外留學背景,國外金融從業經驗的人員進入,大量國外背景的人員進入金融口管理部門不可避免造成我們金融系統“向西方看齊”的傾向。
現在外部大環境大家都知道很不樂觀,金融系統“向西方看齊”是有巨大隱患的。
現在對于金融口管理部門加一個考公的鐵門檻,就可以將相當一批國外留學背景以及國外金融業從業人員攔在門外。
原因也很簡單,大家想一想,一個人在國外留學本碩博讀完之后,又在國外金融機構從業多年,現在回國要進入金融口管理部門不但工資收入少一大截,還要從頭吃苦考公,沒有幾個人愿意的。
其三,公務員管理比事業編管理更為規范與嚴格。
當我們金融口管理部門有更多普通家庭孩子進入,才能根本上破除金融系統“金融精英輪”以及改變金融系統貴族化趨勢。
本次機構改革13條改革路線,涉及金融就占了6條,可見國家對于金融改革整頓確實是花了大力氣。
本次金融機構改革基本思路是什么?
簡單的說就是8個字——
分權制衡,加強監管。
分權制衡是手段,加強監管才是目的。
比如,將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相應監管職能抽出來,單獨設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意思也很簡單,相關金融部門你不能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以后你們主要職能就是做運動員,裁判員單獨成立一個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來承擔。
比如,過去發改委不但主管項目立項審批,還主管企業發債審批。
又管項目又管錢容易出問題,所以,這一次機構改革將發債職能從發改委剝離出來,由證監會主管。
比如,過去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包括銀保監會、人民銀行)同時也是擁有巨大的金融資產的。
這些金融資產怎么辦?
過去是由該部門自行成立市場經營機構負責運營,這就是裁判員兼任運動員,既不公平也容易出問題。
現在這些金融管理機構的市場經營部門統統撤銷,相關國有金融資產劃入國有金融資本受托管理機構,由這些機構負責運營——相當于這些金融管理部門只能當裁判員,不能當運動員。
以上就是金融機構改革的基本脈絡,簡單歸結起來大致就是兩句話:
打破階層壟斷,吸納平民進入;
分權制衡,加強監管。
第二個就是科技領域。
對于科技部動作很大,官方表述叫做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這是本次機構改革做減法最多的部門。
為啥科技部做減法最多?
因為過去我國科研體系存在較大問題。
很長時間以來,中國的產業發展迅猛,而科研體系卻嚴重滯后。
國家對科技機構和高校投入巨資,但是成果卻嚴重不匹配,很多拿得出手并且能夠產生效益的科研成果都是產業界自己搞出來的。
1、至今未形成基于中國標準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中國的科研成果,需要由外國人來進行評價,必須要在外國人的報刊上發文章才能夠證明,才能夠獲得高的獎項,才能夠評職稱。
中國有上萬種科技期刊,卻沒有建立起一個中國科技水平的評價體系,讓中國人給自己成果做一個合理的評價。
這種情況導致學術成果得不到公正評價,一切以外國人為導向,不但出現涉密科研成果泄密,更為嚴重的是導致我們科研體系受制于人。
2、未能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科研人才評價體系。
什么人才有價值,應該培養哪些人才,完全是一鍋粥。最后搞成外國回來的就是人才,中國培養的不是人才。
在評職稱、職務晉升上,嚴重歧視中國本土人才。國內缺少一個人才評價體系,缺少科學標準,唯洋、唯關系、唯人情等現象十分嚴重。
3、未能把科研力量和產業做很好的結合,形成暢通的渠道,讓科研部門有事可做,有項目可做,有方向可循,企業做到有團隊可找,有方向可支持。
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相互脫節,科研機構只發論文,產業界科研只能自己干。
既然國家投入巨資卻沒有形成像樣的科研體系,那么主管科技體系建設的科技部自然就被大刀闊斧的做減法。
科技部重組方案(來源:人民日報)
科技部不但很多細分領域的職能被分解給其它部委,而且科技部一些分支機構也分給其它部委。
科技部職能被大幅度簡化,未來科技部更聚焦宏觀,主抓科技投入、創新、引導、成果轉化——
也就是未來主要聚焦于科研體系建設,其它一些細分領域的具體工作就交給更專業的部委來干了。
其它你啥也不管,未來只管科研體系建設!
所以科技部重組方案核心精髓就是通過減擔子的方式來壓擔子。
何為減擔子?
就是將科技部能剝離的職能統統剝離出去;
何為壓擔子?
科技部職能聚焦在科研體系建設上,科研體系建設有成果就是干得好,否則就是不及格。
2 機構的加減法
本次機構改革涉及內容最多的就是對機構做加減法。
首先是央行分支機構做減法。
這一次直接取消央行縣級支行,這是上收權力。
過去因為外匯短缺,為了刺激地方積極性,央行在縣市都設置支行,這是給予人民銀行地方支行擁有直接結匯售匯的權力。
過去這個政策對于激勵地方積極性,擴大外匯收入起了積極作用。
現在我國工業產品在國際上競爭力越來越強,每年貿易順差也越來越大(去年高達8800億美元),已經不需要繼續刺激地方去出口創匯了。
結匯售匯的權力收回中央便于國家更有效統籌管理外匯收入。
鄉村振興局做減法。
過去國家單獨設立鄉村振興局,其主要職能就是負責圍繞脫貧攻堅工程擬定鄉村振興幫扶政策并且負責組織實施。
在2020年底,我國脫貧攻堅工程已經取得重大勝利,基本畫上一個句號,繼續單獨設立鄉村振興局意義不大。
所以本次撤銷鄉村振興局,將鄉村振興的職能納入農業農村部,由農業農村部全面統籌農業工作,避免令出多門,造成行政指令的混亂。
新增國家數據管理局是做加法。
(來源:人民日報)
全面推進數字中國建設,不僅是未來國家重大戰略,數字建設還納入地方領導KPI考核,這足以說明國家對這個工作的高度重視。
數據管理是數字建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個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相當艱巨,特別需要各個部委的協助,所以將數據管理局納入發改委直管。
發改委過去是由計委變革而來,曾經號稱“小國務院”,是相當強力部委,由它來直管數據管理局實至名歸。
3 機構改革換“婆婆”
國家知識產權局提級。
國家知識產權局過去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代管,現在提級成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級別雖然還是副部級單位,但是國務院直管與市場監管總局代管意義完全不同。
這是與國家科技興國戰略相匹配,體現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
比如,過去知識產權案件一般集中在商標與專利領域,這個領域要執法是通過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承擔。
這個綜合執法隊伍在市場監管總局系統內與知識產權保護局是同級部門,要執法對于同級部門只能是協調。
協調大家都懂的,力度就不夠。
現在知識產權局成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就不一樣了,本次機構改革方案就明確規定,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對商標與專利案件的執法,必須接受知識產權局的專業指導。
信訪局提級。
國家信訪局過去是由國務院辦公廳管理,現在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來源:新華網)
眾所周知,辦公廳一般就是負責行政工作,沒有直接事務管理的權力,所以過去信訪局遇到的信訪案件一般就只能通過辦公廳轉發給地方,很多人跋涉千里跑到首都信訪,實際上轉一圈問題還是被踢到地方。
現在提級歸國務院直屬就完全不一樣了,信訪案件回到地方可能就帶有國務院領導的批示,其意義完全不同。
說實話,這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最有誠意的改革。所以,這里必須點贊。
老齡委主管部門從衛健委劃歸民政局。
老齡委主要負責老齡事業,過去是衛健委主管,衛健委管啥?主要就是健康問題。
但是我國老齡人數量快速增長,整個國家即將進入老年社會,老年人問題已經遠遠超越了健康這個單一范疇。
所以,改為民政局代管就是要強化其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老齡事業發展職能,體現了老年問題的全面社會化趨勢。
4 編制精減
最后就是大家熱議的國務院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
很多人簡單理解這是要裁掉5%的人,其實不是這樣,編制精減的主要目的是在總體編制不動的情況下,盤活編制存量。
相比一刀切裁員,這是更加高明的改革手段。
這部分內容稍微有點敏感,這里就不展開了,我把這塊內容放在今天知識星球文章來闡述。
5 總結
最后總結一下。
以上就是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整體脈絡的解讀,總體而言,改革的思路非常清晰,改革的力度與動作也很大。
閱讀這個機構改革方案很有種行云流水舉重若輕的感覺。為啥一份機構改革方案讓我讀出賞心悅目的美感?
因為這個機構改革方案感覺就像一雙大手熟悉對機構職能進行最優方式的洗牌——
該做加法做加法,該做減法做減法,該換婆婆換婆婆,該分權制衡就分權制衡,輕重力度收發自如,一切都按照最優的方式進行重組。
大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我也算是熟讀歷史,古今中外什么改革最難?一定是官僚機構變革最難,沒有之一!
因為官僚機構的重組意味著權力的重新分配,意味著動了無數權勢人物的蛋糕。
過去歷史上曾經也有政治強人試圖改革機構體制的弊端,進行優化重組,最后的結果大都是一地雞毛。
清末在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全力支持下,首席軍機大臣兼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曾經雄心勃勃主導一場官僚機構的改革。
最高統治者+手握槍桿子政治強人聯手推動的官僚機構變革在巨大的阻力下最后以慘敗收場,直接奠定了慈禧死后袁世凱被罷官的命運。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想象官僚機構改革有多么難。
即使在當下,放眼全球各國,官僚機構早已固化成既得利益階層。
不管怎么選舉不管是什么樣的政治人物上臺,對于官僚機構也莫可奈何。
所以西方的所謂民主制度,實際上就是鐵打的官僚機構,流水的政治人物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某種意義上西方國家選舉上臺的政治人物不過是官僚機構建制派的提線木偶而已——英國著名電視劇《是,大臣》就深刻反應了這個現實。
也只有二十大后的中國,才能云淡風輕實現機構改革的自我革命。
這一點非常非常了不起!
一個國家能對官僚機構進行動真格的自我革命,這個國家未來才大有希望。
作者:花貓哥哥 ;來源:貓哥的視界713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中共中央、國務院:數字中國建設工作將作為對有關領導干部考評的參考
2023-03-01新華裔:狼來了!拜登要協防臺灣+美國務院否定2758決議+美臺合謀參與聯合國+美政客叫囂阻止中國統一+美潛艇突然出現在黃巖島……
2021-10-26?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