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導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已成形,據消息稱,《方案》將于年內出臺。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出臺后將有助于提高養老金制度遵繳率,穩定收入來源。
2015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最新消息:方案年內出臺
小編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人士處了解到,人社部正推進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研究,目前已經形成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方案將在年內出臺。專家認為,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全國統籌,將使制度徹底擺脫地區間基金收支余缺無法調劑的難題,可以提高制度遵繳率,穩定收入來源,有利于制度的收支平衡和長期可持續發展。
將化解地區負擔比差異
據了解,早在2012年,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就已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但此后,全國統籌推進步伐緩慢,甚至一度陷入停滯。
有專家認為,統籌層次太低是目前社保制度一切弊病的根源。便攜性、投資運營、財務風險和可持續性等各種問題的解決,都要求提高統籌層次。
“養老保險制度的全國統籌是優化社會統籌制度的最重要的契機。”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楊俊表示,隨著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的出臺,可以實現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國的整體規劃,消除地區之間因為負擔比差異而導致繳費壓力輕重不一,也可以通過地區之間調節資金余缺,起到化解地區負擔比差異,實現互助共濟的功能。
各地利益格局成最大阻力
不過,基于一些歷史因素,全國統籌必然面臨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各個地方固化的利益格局。
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推進養老金全國統籌,必然會出現用東部盈余的養老金來彌補處于虧空狀態的中西部地區,這將引發東部地區的不滿,對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形成阻力。
“這意味著,從理論上講,各級政府都擁有養老保險的財權,但事權則與之不完全匹配。”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地方政府雖然只有基金的“保管權”,沒有決策權,但久而久之,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逐漸成為地方政府的一個利益,并且越來越固化,“20多年來,這是統籌層次難以提高的真正原因之一。”
資金配置上不會“一刀切”
對于實現全國統籌的關鍵,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認為在于利益關系平衡,尤其是中央、地方各級政府具體負什么樣的責任,要落實和平衡。在資金配置上不會“一刀切”,可能采取全國統籌調劑的模式。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褚福靈對小編表示,養老金全國統籌不能操之過急。養老金全國統籌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不能為了統籌而統籌,而是要等到制度、管理、技術、認識等方面的條件具備后,再加以推行。另外,中央與地方都要負擔新的責任——中央應該負責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養老金的預算、政策、技術等;地方政府應該依法負責養老金的收繳和發放,“雙方應該擰成一股繩”。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