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財新中國PMI(采購經理人指數)正式向媒體推出。財新傳媒在6月底宣布,其通過競標獲得了中國PMI的冠名權。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和財新中國服務業PMI指數由多元化財經信息服務公司Markit負責編制,每月定期發布。
建設數據庫平臺,是財經類媒體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財經類媒體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財新傳媒涉足數據庫平臺,不僅是財新傳媒的重大轉型,也是對中國財經類媒體的適時引領。建設PMI等一系列數據庫平臺,是優化、整合和最大化發揮財經類媒體資源效用的一次科學實踐。不僅如此,國內財經類媒體開始涉足經濟數據庫建設以及搭建相應的數據庫平臺,也是媒體發展進入新階段的主要標識之一。
在經濟發達國家,媒體數據庫的數據、指數和指標,是人們對經濟形勢做出判斷的基本根據,也是眾多咨詢公司與企業對微觀經濟和市場主體進行分析的重要根據。道瓊斯指數、金融時報指數、日經指數等,其實只是媒體數據庫的部分外顯結果而已。而實際上,這些數據庫所依托的大量基礎資料、數據,尤其是那些通過記者采訪了解到,而又不便發表的調查性報道等一手資料中的細節,更是其他咨詢類公司和企業難有渠道得到但又迫切需要的資料。也正是依托財經類媒體的數據庫,才有圍繞數據庫數據買賣的巨大市場。這個數據交易市場的存在,使《華爾街日報》類的財經媒體在網絡的沖擊下,卻顯得氣定神閑。
媒體發布經濟發展指數,實際上是媒體傳播力和公信力的最佳結合。從發達國家的此類經驗看,上述媒體發布的指數之所以被市場認可,不是靠“有形大手”的強推,而是通過無形之手競爭的結果。由此觀照財新傳媒的過往報道及其所發言論,其開創中國財經類媒體建設數據庫平臺,應不致引人詫異。
再者,上述所謂建設數據庫平臺是對中國財經類媒體的適時引領一說,是從兩個方面而言。一方面,此前已有其他財經類媒體摸到了建立財經數據庫的門邊,但不得其門而進,遁入公開報道所謂的歧途,引致整個媒體平臺的坍塌。但是,這個故事的細節卻恰恰說明了財經類的數據及其所含公司、企業經營細節的極其重要性。只不過,上述財經類媒體把這些數據及其細節沒有用來建庫,而是用來私下牟利。無論如何,現實情況表明,財經類媒體已具有掌握數據的能力,建設財經數據庫已箭在弦上,關鍵是找到正途。
另一方面,財新傳媒此次冠名PMI的途徑也值得關注。財新傳媒取得PMI的冠名權,是通過競標取得的,完全是市場行為。這一指數在過去五年間由匯豐銀行冠名,而在此之前,Markit中國PMI是由里昂證券冠名。市場話語權的獲得,必須以市場的手段取得市場,以競爭的實力占據市場,這是財經類媒體建設數據庫的有益經驗。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