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那段計劃經濟時期據說是“很窮”的,走資派和右派都表示對此“深有感觸”,可是那個時候就是沒缺過退休工人的工資,也從沒為此發愁過。而現在呢,是市場經濟了,據說比以前“富裕多了”,GDP都快達到75萬億了,稅收也有16萬億了,可是為什么反而養不起老了呢?
是因為老齡化加?。?/span>
是因為貪污腐敗嚴重?
其實都不是,根本原因是經濟制度變化。
計劃經濟時期,全國經濟是一個整體,采取的是新一代養老一代的辦法。這和一個家庭是一樣的。家庭養老,就是孩子養老子。計劃經濟時期,就是新一代養老一代。有人說,計劃經濟時期是國家養老,政府包辦,其實這句話不太準確。國家哪來的錢,政府哪來的東西?其實任何國家和政府什么都沒有,一沒錢,二沒東西。所以準確地說,那時是人民自己養自己的老,是新一代養老一代,黨和政府不過是在當中做個主事。
具體地說是這樣的。一個家庭里,孩子如果做5碗飯,就自己吃2碗,給老人1碗,留2碗作積蓄。計劃經濟時期,一個年輕工人如果在工廠做5碗飯,那么政府就給他2碗,留1碗給退休老人,最后留2碗用于擴大再生產和建設公共事業。這樣就能確保退休老人不缺飯吃。
但是這個辦法在市場經濟里沒法實施,因為市場經濟是個體經營的,工資不是政府統一發放的,政府沒法管。一個年輕工人給資本家干活,同樣做了5碗飯,資本家給他2碗,自己留3碗,其中的1碗用于擴大再生產,1碗用于繳稅,1碗自己享受。沒給老人留,因為資本家不負責養老。
所以失去工作的老人只有兩條路,要么政府接管,要么自己想辦法。辦法呢?或者繼續找活干,或者從以前的2碗飯里省出來一點提前買好養老保險。如果政府接管,那么政府有什么呢?只有稅收。而這點稅收,一百個地方都要用,還要伺候“友邦人士”,所以政府就感到吃力。新一代養老一代的辦法在市場經濟里根本不能實行。
其實,人類最正確、最自然的養老辦法就是新一代養老一代。而在私有制社會里,都是各人顧各人,各家顧各家,最多只能鼓勵孩子給父母養老,絕對沒法實行整體的新一代給整體的老一代養老,所以很多人的養老沒有保障。有人孩子不孝,養老沒保障;有人孩子夭折,養老沒保障;有人沒孩子,養老沒保障;有人孩子窮,養老沒保障……
然而,公有制就能實現整體的新一代給整體的老一代養老,這樣每個人的養老都不成問題,只要人類不絕種。即使以后全部是獨生子女,平均一個人要養三四個老人,這也不在話下。因為公有制下的生產力會更發達,機械化的程度會更高,一個人工作供三四個人消費綽綽有余。但是,筆者要強調的是,這必須是在公有制條件下。
如果在私有制下,誰都不敢保證老有所終。所以,有人說養老困難是因為老齡化提高,這是找借口掩飾私有制的弊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尹國明:馬云正在挑戰中國整個主流經濟學界,關于未來的計劃經濟,我們站哪邊?
2017-06-04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