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頭條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996工作制進行了討論。在華爾街看來,中國崛起為全球技術強國的背后是一大批辛勤工作的程序員、項目經理、運營員工和公司高管。他們加班加點,只為應對殘酷的競爭環境,引發了外媒的討論,你們怎么看?
以下是網友回答:
創業邦 創業邦官方帳號 悟空問答戰略合作伙伴:
看到很多網友提出小編未科普996,在此特意補上:
按照360百科給出的說法,996是這樣的:996工作制是指工作日早9點到晚9點、一周工作6天,且沒有任何的補貼。公司要求員工要按照"996工作制"來加班,而且公司不會給任何補償,包括加班餐、晚上打車補貼也沒有。(看評論區說,有奉行996的公司工資標準是高于其他公司的,所以補貼這個問題可能因公司而異吧)
加班問題向來都是有爭議的,外媒抓住中國的996討論無非是因為給996打上標簽的是阿里,華為,騰訊等一眾中國互聯網界的巨頭公司,退一步講,中國這些巨頭公司的崛起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比如華為,直接威脅了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地位,這也就算了,華為還要大舉進攻歐美市場,公開了要搶人家地盤上的蛋糕。再說騰訊,咱們的王者榮耀雖然在國內被抨擊,但是抵不住在國外市場去輸送“精神鴉片”,而且這些年,騰訊豪擲多金,在國外市場多次購買游戲公司的版權股權等行為,早已在歐美國家揚名了。
在一定程度上,不管是華為騰訊還是阿里,外媒打著996的標簽來討論中國的互聯網領軍企業,一方面在于,我們國家這些企業的強大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對于歐美國家來說,加班文化并不提倡,以美國為例,很多企業都實行彈性工作制,對于員工沒有刻意規定的上下班時間,比較自由的同時,工作時間主要由員工自己來決定,但即便這樣,美國人的工作時間并不短,比如紐約,每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9.08小時,按照一周五天的工作時間來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也將近10小時,勤勞的美帝人民每天平均10小時的工作時間難道不算加班?
也許在歐美人的眼中,我們中國的996提出來更像是一種制度,帶有一種強制性的概念,與歐美國家自由的彈性工作制在觀念上本身就是兩個極端。
因此,在中國經濟不斷崛起,中國大型企業不斷拓展海外市場的環境下,歐美國家本身就已經開始注意中國企業的發展情況,同時,我們的加班文化對歐美國家而言也許就是對他們構成威脅的一個助推力。在幾種不同文化概念的交織之下,西方媒體把996制度單拎出來談也就不足為奇。
不過話說回來,拋開阿里騰訊華為這些大公司,中國的經濟大環境下,沿用996制度的公司不在少數,畢竟競爭激烈,誰也不想做那個被拍死在沙灘的前浪對不對?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可不就是最現實的寫照么?
第一名:華為
談到加班文化,不得不想起華為。據華為員工透露,盡管華為沒有一個公開條例鼓勵員工加班,但是華為卻一直在創造條件,讓員工樂于加班。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通訊運營商,這么多年的奮斗可謂是披荊斬棘。華為貌似完成了自己名字包含的使命:“中華有為”。
華為加班的著名段子:華為某部門高薪聘請了一位日本專家。日本專家上任的第一天,在全體會議上做完自我介紹后,又說到:我是個工作狂,經常加班,請大家盡量配合我的工作!說完深深鞠了一躬。三個月后,日本專家辭職了,辭職的時候只說了一句:你們這樣加班,是不人道的!
第二名:騰訊
前不久有網友在微博上吐槽騰訊是一家“逼員工加班的公司”,騰訊強烈表示不背鍋,騰訊公司的員工都“酷愛”加班!硬是在微信公眾號里逐條懟了回去!
騰訊甚至澄清說:公司一直在提倡不加班文化,還成立“稽查隊”,嚴肅“勸離”加班人員。也有網友認為這是一個人性化的制度,并不是“逼加班”,只是騰訊這樣的套路,真的讓員工難以抉擇!
年少無知時,總幻想著去一家大公司瘋狂工作然后瘋狂玩耍,現在你會發現瘋狂工作的結果就是,你只想有一個休息日可以奢侈地睡一覺!拼命工作,加班賺錢,然后享受生活?呵呵,累到你連性生活都不想……
互聯網公司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里面的人想出去。人們只看見它的光鮮亮麗和豐厚待遇,卻不知在背后,年輕的IT人付出了多少時間和努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阿里、華為、騰訊的996工作制度引發外媒爭議,對此你怎么看?
2017-09-01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