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影響新疆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的諸多因素中,黑暗力量扮演著幕后推手的角色。它們走出固有的國界、跨越國境、對新疆境內形成影響。這里所說的黑暗力量指的是包括ISIS組織那樣的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
我國的西北邊疆地區是麥金德爵士所說“世界島”[1]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是拉鐵摩爾所言“亞洲內陸邊疆”[2]地帶,也是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向西發展連接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的“核心區”和“橋頭堡”,其“東聯西出”的地緣區位優勢十分顯著。新疆的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不僅取決于我國和新疆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及民族等諸多內部因素,同時受到來自“邊疆”以外同處“世界島”的他國黑暗力量的影響。
近年來,新疆社會正處于“三期疊加”的特殊時期,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大有同流之勢,其幕后的黑暗力量也浮出水面。這里的黑暗力量指的是:包括如ISIS、世維會、東突[3]等暴力恐怖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民族分裂勢力。它們能夠跨越有形的國界,在全球范圍內活動,從僅在一國擴散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性網絡,對外輸出極端思想和暴恐活動。嚴重影響某一個主權國家或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給當地居民帶來恐慌和不安。黑暗力量即使不能夠主導國際地緣政治秩序,但卻能夠影響、牽制、甚至左右主權國家,進而間接地影響到地緣政治秩序。
新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中國夢,需要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為保障。準確認識、破解黑暗力量對新疆的影響刻不容緩。
一、黑暗力量在“世界島”的擴張
長久以來,恐怖主義就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但是一直到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4]之后,才被世界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重視起來,被視為對美國的國家威脅。在此之前,美國和西方從來都是把某一個主權國家或者國家集團當做“假想敵”,視為基督教文明體系的“敵人”。“9?11恐怖襲擊事件”是一個轉折點。此后,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都認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主要來自恐怖組織。西方各國開始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研究恐怖主義和反恐戰爭。美國將本?拉登鎖定為制造“9?11恐怖襲擊事件”的頭號嫌疑犯,并對阿富汗塔利班發動了反恐戰爭。
2011年,拉登死于美軍海豹突擊隊的“斬首行動”,但多年來的反恐戰爭并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甚至可以說是奧巴馬政府在阿富汗慘淡收場,恐怖主義依然大行其道。世界不得已接受“恐怖主義是常態,需要與之共存”的現狀。近年來,迅速崛起的ISIS[5]在“世界島”上攻城略地,不斷擴張,使得世界神經為此而緊張。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所有國家都面臨著來自恐怖主義的威脅。盡管這些恐怖組織大多起源于中東地區,但這一地區的政府和居民面臨最嚴重的宗教極端勢力的威脅,因為并不是所有的穆斯林都是極端主義者。
ISIS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攻城略地,挑動了“世界島”的動蕩。據《環球時報》消息稱:800名ISIS武裝恐怖分子竟讓受美軍訓練的伊拉克政府軍3萬人落荒而逃,半年時間占據了伊拉克北方的大片國土。這使得奧巴馬對伊拉克“后美軍時代”的安全承諾碎了一地。在敘利亞,ISIS同樣占據了大片的領土,阿薩德政權對此一籌莫展。
ISIS在伊拉克的摩蘇爾中央博物館,用鐵錘和電鉆摧毀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古代文物和雕塑,并焚燒了摩蘇爾圖書館。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印記在現代野蠻者的眼里不值一文,毀壞殆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在公開發表聲明中稱:“ISIS想傳達的信息是,在他們的先知之前,一切都不存在,沒有文化,沒有歷史。他們用這樣生動而駭人聽聞的方式來展示這一點,是因為他們想在民眾中制造分裂”。博科娃還指出“ISIS此次打砸文物事件不僅僅是一次文化事件,也是一次重大的安全事件”。這與阿富汗塔利班組織在2001年炸毀巴米揚大佛如出一轍。可見ISIS篤信“文明沖突論”,[6]對異質文化持堅決反對和徹底消滅的態度并付諸行動。
ISIS給原本不平靜的“樞紐地區”和“新月形地帶”[7]帶來新的巨大沖擊,必然會攪動這里的種族、民族、文化、宗教和教派等之間的沖突。回歸宗教傳統與世俗生活之間的抉擇將愈演愈烈,并呈現向“邊緣地帶”的擴散之勢。
二、黑暗小鬼向“世界島”集中,再擴散到“邊緣地帶”
在信息化、全球化,構建“地球村”的時代,信息技術正以空前的影響力和滲透力,不可阻擋地改變著社會的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是以電腦、手機等為終端設備,以互聯網為媒介的新興社交軟件的開發、使用和普及,形成了巨大的社會動員能力。黑暗力量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還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應用。
2013年中國25周歲以下的青少年網民規模為2.56億,占青少年總體的71.8%。青少年網民中中學生群體和非學生群體所占比例最高,分別為38.3%和32.6%,每周上網時間為20.7小時,其中非學生上網時長達到每周25.6小時。搜索引擎的使用率為80.5%,網絡視頻、音頻的使用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青少年手機網民達2.21億,手機上網比例為86.3%,其中手機即時通信軟件使用率為90.6%。[8]中國信息化的發展同樣存在東西部和城鄉之間的差距,但調查結果恰恰反映出在西部和鄉鎮地區,手機即時通信軟件的使用率卻略高于東部和城市。中國也在2014年2月27日成立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以應對網絡世界里的反恐戰爭。
在社交傳媒時代,恐怖組織往往利用網絡等即時通信工具在全球范圍內招募成員。社交媒介已經成為恐怖組織傳播其激進理念,影響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最有效的工具,也是恐怖組織招募成員的有效工具。ISIS既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全世界招聘成員的。《兵團日報》連載新疆日報社記者江聞的連續報道《揭開“遷徙圣戰”真相系列報道》[9]用事實向人們講述了境外“三股勢力”是如何通過社交媒介,引誘年輕人放棄學業和富足的生活走向所謂的“遷徙圣戰”,最流離他鄉、家破人亡的悲劇。
宗教極端勢力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公害。根據歐盟刑警組織2014年6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圣戰”的人數已經超過3000人,其中來自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和荷蘭的人數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據《環球時報》報道,“300多名中國人以馬來西亞作為中轉站,前往第三國,再進入敘利亞或者伊拉克參加ISIS組織,進行‘圣戰’”。專家稱這些受到蠱惑和煽動的人越境參加“遷徙圣戰”的路徑大致是從新疆經蘭州抵達河南,分散后由黑龍江、廣西或云南等地出境,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抵達土耳其,越過土敘邊境最終進入ISIS的控制區。甚至有報道稱“他們已經偽造了10萬本土耳其假護照,其中至少有5萬本流入中國”。
境外宗教極端組織加緊向中國境內滲透的過程中,以宗教的名義自我包裝,將“遷徙”和“圣戰”進行捆綁,作出歪曲和極端化解釋,引誘、煽動、逼迫和裹挾那些年輕而沖動的“三盲”人員向“世界島”聚集,參加“遷徙圣戰”,成為ISIS組織的黑暗小鬼和犧牲品。那些幸存者往往又被派回國內,發展新成員和組織實施爆恐事件,這就形成了暴力恐怖犯罪事件向邊緣地帶擴散,加劇了新疆“三期疊加”的維穩反恐形勢。
三、新疆“三期疊加”呈常態化趨勢
恐怖活動既高度集中,同時也是一種全球現象。[10]新疆地處“新月形地帶”邊緣區也未能幸免。宗教極端分子無所不用其極,利用互聯網網站、微博、語音聊天室、網盤以及QQ、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瀏覽、下載、儲存、復制、轉發、上傳暴力恐怖音視頻及相關網址鏈接,利用郵政、快遞、客貨運輸、物流等途徑運輸、夾帶、寄送含有暴力恐怖音視頻的物品。僅2013年,“東伊運”共制作發布暴恐音視頻107部,超歷年總和,部分傳入新疆,煽動性極強,致使新疆爆恐案件呈多發、頻發的趨勢,成為影響新疆穩定最直接、最現實的危害。
始于2014年5月“嚴打暴力恐怖活動專項行動”歷時一年,截止2015年4月底,共打掉暴力恐怖團伙181個,96.2%的暴恐犯罪團伙被摧毀在預謀階段。[11]出現了“墨玉大圍捕”這樣維穩反恐的人民群眾戰爭。只要暴力恐怖分子膽敢露頭,就必將葬身于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中。[12]即使在“嚴防狠打”的高壓態勢下,也并沒有遏制住爆恐事件的發生。喪心病狂的極端分子頂風而上,不斷制造各類爆恐案件,威脅著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對近年來發生的爆恐案件進行梳理,不難發現以下規律:
第一:爆恐襲擊的區域呈現擴大化趨勢。開始由“多事的南疆”蔓延到全疆各地,進而外溢到其他省份,甚至直接偷越國境,前往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參加“遷徙圣戰”,擴大其影響力和輿論聲勢。
第二:時間選擇上“精挑細選”,借機擴大影響范圍,制造輿論關注。爆恐分子多選擇在重大慶典、重要節日、重要會議時進行暴恐活動,以此換取更大的社會關注。如:2014年“4?30烏魯木齊火車站暴恐襲擊案”,發生在總書記習近平同志結束在新疆視察返京之時。
第三:境外黑暗力量與境內黑暗小鬼之間互動頻繁。處在破碎地帶的極端組織與新疆境內的爆恐分子通過現代傳媒有著緊密的聯系。極端思想和爆恐音、視頻經此傳入新疆,蠱惑年輕“三盲”人員進行暴恐破壞活動。
新疆的局勢與世界大局息息相關。就全球而言,極端思潮和暴恐襲擊不會在短期內平靜,新疆“三期疊加”的現狀也將持續一段時間,呈現常態化的趨勢。
小 結
在全球范圍內,“恐怖主義是常態,需要與之并存”的現狀并沒有因為西方國家對ISIS實行精確打擊而得到有效改善。爆恐襲擊反而有四處蔓延,愈演愈烈之勢。
新疆的“三股勢力”與境外極端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意欲在新疆“干一番大事業”。新疆采取高壓嚴打態勢和去極端化等多管齊下,成效顯著,但爆恐襲擊不會在短期內銷聲匿跡,新疆社會處于“三期疊加”的現狀呈現態化,將持續一段時間。
注 釋:
[1]哈爾福雷?約翰?麥金德(1861~1947),英國地理學家和地緣政治學家。1904年發表《歷史的地理樞紐》一文中提出“世界島”的概念,其中最經典的論述是:“誰統治了東歐,誰便控制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便控制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便控制世界。”這一論點源于當時英俄在中亞地區對殖民地爭奪、日俄在遠東朝鮮半島的爭奪的時代背景,同當下世界格局不同,但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歐文?拉鐵摩爾(1900~1989),20世紀30年代美國中國問題研究的領軍人物,其研究范圍涉及邊疆史、民族史和國際關系等多個領域,尤以邊疆史領域成果卓著。《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一書即是其以邊疆的觀點研究中國歷史的代表作。
[3]“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于2004年4月在德國慕尼黑成立,是在原有的“世維青年代表大會”和“東突民族代表大會”基礎上改組構成。早在2003年12月“世維青年代表大會”、“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和“東突厥斯坦新聞信息中心”均被我國公安部確定為恐怖組織。
[4]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最為嚴重的恐怖攻擊行動,遇難者總數高達2996人。聯合國發表報告成此次奇跡對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相當于當年生產總值的2%,對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萬億美元。這一恐怖襲擊事件成為美國人永遠揮之不去的心病,正如羅伯特·薩默森指出的那樣“恐怖活動炸毀的不僅僅是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一部分,而是美國的平靜和安全感”。
[5]ISIS:即伊斯蘭國(?????? ?????????),全稱為“伊拉克和打敘利亞伊斯蘭國”,是一個自稱已經建國的活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國部分地區的極端恐怖組織。該組織領導人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自稱哈里發,宣稱為整個穆斯林世界,包括歷史上阿拉伯帝國曾經統治的地區擁有領導權威,致力于建立一個橫跨亞、歐、非三洲的政教合一的國家。
[6]塞繆爾?亨廷頓(1927~2008)在1996年出版的《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系統的提出了“文明沖突論”。他認為冷戰結束以后,世界格局的決定因素表現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還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戰后的世界,沖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文化方面的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沖突”。
[7]“新月形地帶”:是一條沿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和到土耳其和中亞國家至中東和阿拉伯半島,延伸到北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伊斯蘭教占據主導信仰的“新月形地帶”。
[8]以上數據來自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2013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其調查范圍不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數據截止日期為2013年12月31日。
[9]《兵團日報》2015年6月6日、8日、9日、10日、11日連登了記者江聞撰寫的《揭開“遷徙圣戰”真相系列報道》。
[10]“經濟與和平研究所”于2014年在美國《紐約時報》網站上發表了題為《研究發現與恐怖主義有關的死亡人數上升60%》的報告,稱“2013年,全球恐怖活動大幅度增加,與恐怖主義有關的死亡人數高達17958人,比2012年增加了61%,死亡人數超過50人的國家有24個,在全球120多個國家都受到恐怖分子的襲擊。僅在阿富汗、伊拉克、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敘利亞就造成超過6300人喪生”。
[1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網站刊登的題為《打出威風打出正義》的文章(2015.5.25)。
[12]《新疆日報》題為《形成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的文章(2014.8.4)
(作者:古力比·吐爾地,新疆師范大學民族學碩士研究生;杜曉鵬,新疆師范大學歷史學碩士研究生,現工作于兵團十一師黨校;【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