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鹿野:馬克思主義是如何被一些人“玩壞”的?——對一位“中學歷史教育老工作者”的回應(二)
點擊:  作者:鹿野    來源: 察網時評  發布時間:2017-09-29 09:42:15

 

       【摘要】:一些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研究者事實上被排斥在主流歷史學界之外,歷史變成了少數親西方學者的單向度的歷史。在學術環境只允許從美化資本主義、丑化社會主義的角度搞創新的情況之下,年輕一代學者不得不為了評職稱和出名等自身前途,猛烈攻擊社會主義和吹捧資本主義。于是乎,一個個新的史學界的共識便逐漸形成了,像辛亥革命是無比偉大沒有缺陷的呀,國民黨抗戰是豐功偉績呀,華盛頓是完美無缺的呀,羅斯福新政是了不得的呀;斯大林模式是一場災難呀;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是嚴重錯誤呀……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按:此前,網上一位自稱是“中學歷史教育的老工作者”的人寫了一篇《評察網專欄作者鹿野污蔑統編初中歷史教材的卑劣手法》,認為鹿野先前批評新版教材的文章是“憑空捏造”,并就鹿野文中對齊世榮等歷史學者的批評質疑進行了指責。鹿野對此進行了詳細回應,第一部分已經發出,指出了那位“老工作者”文章的避重就輕、斷章取義,并以詳實的例子證明了新版教材“國粉化”的傾向無可置疑。

第一部分包括三小節:

一、為何在新版教材“國粉化”問題上避重就輕?

二、為何在回應古代史部分“去中國化”問題上移花接木?

三、再談新教材中的若干其它問題

以下是回應文章的第二部分,重點談論關于個別歷史學者和整個歷史學界的一些問題。

四、馬克思主義是如何被一些人“玩壞”的?

這位老先生還特別強調,網站刪除了最初稿中對于教材總主編齊世榮先生的批評是筆者“做賊心虛”:

【在最初發表的這篇文章中,有一段文字是針對統編初中歷史教材總主編齊世榮先生的,并給齊先生扣上了“親美反共”的帽子。

…… 對這樣一位令人尊敬和懷念的逝者,鹿野竟采用掘墳鞭尸的手法,毫無人道,喪盡天良,必然會引起公憤。鹿野在文章發表后也感到做賊心虛,就在文章登出兩天后,刪去了污蔑齊世榮先生的內容,并改了文章的標題。但是,蛇鼠橫行,必留痕跡,抹得去嗎?

事實上,筆者的原文是這樣的:

【關于齊世榮這個名字,非歷史專業的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是他的學生一般人都比較熟悉,就是以親美反共知名的沈志華。沈志華強調,自己的老師齊世榮對于新中國的政治體制和中國共產黨是極為反感的:

我經常去先生家里談話,除了學問,也談政治,交流看法。他說的很多話,在我看來是不大會在公開場合講的……齊先生曾十分氣憤地對我說起他在中南海講課的事情:那年教育部請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講世界史,并提供了舒適的環境,但是對他寫出的講稿卻任意刪改,并要求只能照著稿子講。我想這大概就是先生不愿寫書的原因,不是不能寫,而是不愿寫。歷史學家留給后人的白紙黑字,應該是他自己滿意的作品,是他認為可以留得住的作品。很多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經成名的作家,后來沒有再寫出一部有影響的著作,大概也是這個原因。

更可怕的是,齊世榮這樣的人在當前學術界并不是個別的。甚至其還被不少人視認為“保守派”。教科書的編者中也有很多比齊世榮在親美反共道路上走得更遠,比如現行的高中歷史課本編者之一就是袁騰飛。】

但是后來有一些朋友強調,沈志華是一個造謠專家,因此引用沈志華的回憶文章評論齊世榮不妥。所以后來網站就把齊世榮的相關部分刪除了。因此,所謂“做賊心虛”的這個帽子,筆者戴著還真是不太合適。筆者在這里可以負責任地說,自己對齊世榮的看法從來沒有變化過,因為這些看法是基于他本人的公開作品。

一方面,筆者在上述引文中已經指出過,齊世榮被不少人視為“保守派”的代表。事實上,在近年來教科書的編寫成員當中,齊世榮也差不多算是最為“保守”的。與公開攻擊馬克思主義的溫立三、袁騰飛之類不同,齊世榮幾乎言必稱馬克思主義,幾乎其所有的著作都宣稱是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寫成的,包括這一套統編歷史新課本也被作為“馬克思主義工程”的重點成果。

另一方面,遺憾的是,也許是難免受到整個教育界將馬克思主義邊緣化風氣的影響,齊世榮先生雖然也表明自己推崇馬克思主義、遵循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但在他的實際作品中,卻有大量內容表現出了非馬克思主義的、迎合資產階級“普世價值”的傾向,例如在齊世榮等人主編的六卷本世界史高校教材當中就有這類問題。這部世界史如此來吹捧《人權宣言》的制定者們:

“憲法生效后,很快就開始了立法議會的選舉。這時,制憲議會的代表們已實踐了當年的網球場誓言。他們通過了一個驚人的決議——全體代表一律不參加競選,不進入新的立法議會。法國大革命的發動者和領導者,改造舊制度、創立新國家的第一批立法者,其功勛是不可磨滅的。然而,他們自動全數從政治舞臺上引退了。他們沒有利用自己為大革命創業的功勛去謀求權位。”[吳于廑  齊世榮主編 ,世界史  近代史(上卷·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3月第2,327]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這些自由主義開創者們頭上的光環其實不過是后人加上去的。……所謂這些《人權宣言》的制定者們全體“裸退”,不進入新的立法議會,也并不是教科書上說的什么高風亮節,“不用自己為法國大革命創業的功勛去謀取權力”。而是在1791年路易十六出逃之后,社會上普遍希望路易十六下臺。而在制憲會議里占主導地位的君主立憲派仍然擁戴路易十六,于是被弄得聲名狼藉。當時,絕大多數君主立憲派成員是希望參加下一次立法會議競選,只不過在這個問題上的政治斗爭中敗給了雅各賓派,其實他們是被雅各賓派為代表的激進派趕下臺的。

有朋友可能會說,你這些說法有什么依據呢?我的依據就是親歷者的說法。在法國大革命初期,君主立憲派有一個活躍的社會活動家斯塔爾夫人,她是完全站在主導制定《人權宣言》的君主立憲派們一邊的。后來,她回憶這些經歷的作品《法國大革命》一書在她死后出版。該書被稱為“法國自由主義者的圣經。”就讓我們看一看她的書里所寫的這些《人權宣言》的制定者們表現和現在中國歷史教科書里的吹捧有多么大的差距吧:

1791年,憲法修訂者不斷遭到雅各賓派各種攻擊,指控他們擁護專制主義。其實當時他們已經很小心翼翼了,提到行政權的時候也是各種拐彎抹角,仿佛在一個君主制國家中,國王這個詞是一個禁忌似的。但是,如果憲政派加入了下任議會,說不定他們還能拯救法國。一些聰明的議員已經察覺到剛剛竣工的這部憲法少了什么,他們本可以嘗試通過詮釋法律來修正憲法。但是那些凡才淺識、在各個階層都有擁護者的人,像自由衛士仇恨專制者一樣仇恨著有才人士,他們頒發了一道法令,禁止制憲會議議員連任。”[()斯塔爾夫人著;李筱希譯,法國大革命  上冊,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5.04,232]

除了毫無憑據地拔高歷史上資產階級“普世價值”的先驅們之外,齊世榮的著作中還流露出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的西方中心主義。像上述齊世榮等人主編的六卷本高校教材中介紹16世紀歷史的“16世紀資本主義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紀東方中國和日本”一章,關于歐洲介紹了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尼德蘭等諸多國家和地區,長達86頁,關于其他地區僅僅介紹了中國和日本,如果不算不作要求的中國史則只有6頁。至于齊世榮個人主編的著作這種傾向而更為突出,比較有代表性的《15世紀以來世界九強的歷史演變》就把葡萄牙說成是世界強國,而把同一時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莫臥爾帝國和中國的明朝全都忽視了。其摘要與目錄如下: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十分重視歷史知識,把它看作是一種革命力量。恩格斯說:“他(指馬克思)把科學首先看成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看成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而且他正是把科學當做這種力量來加以利用,在他看來,他所掌握的淵博的知識,特別是有關歷史的一切領域的知識,用處就在這里。” 本書是一本以研究為基礎的國際政治普及讀物。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簡要地論述了15世紀以來世界9個強國的歷史演變,總結其經驗教訓,以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考,并且各章作者都對相關問題做過專門研究。

第一章 世紀的伊比利亞帝國

第一節 葡萄牙帝國

第二節 西班牙帝國

第二章 世紀的荷蘭:“海上馬車夫”

第三章 英國的稱霸世界和回歸歐洲

第四章 法國的稱雄歐洲和第三共和國的衰敗

第五章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統一和 第三帝國的滅亡

第六章 日本帝國的速興驟亡

第七章 蘇聯的建立、興盛和解體

第八章 美國的崛起、興盛和未來走向

后記】

事實上,這種單純以西方國家為中心進行歷史闡述的論述是非常荒謬的,筆者以前在《葡萄牙與明朝誰是“大國”》一文當中就對此作出過辛辣的諷刺:

【在十六世紀,葡萄牙的總人口只不過有100多萬,相當于當時明朝的1%,而當時的農業手工業發展水平也不及明朝時的中國先進。如果葡萄牙算是世界性的大國的話,那么國力百倍于葡萄牙的明朝又算是什么呢?……葡萄牙在十六世紀時僅僅是占領了亞非海岸的幾個據點,其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與明朝仍然有巨大的差距。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葡萄牙才采取詐騙的手段獲得了澳門的留居權。嚴格意義上說,葡萄牙只不過是當時的一伙海盜加騙子而已。如果說葡萄牙是世界大國明朝不是世界大國,那么我們也可以說今天臺灣實力比大陸強,因為全世界有一大半電信詐騙犯在臺灣,臺灣掌握了世界電信詐騙霸權。】

另外,齊世榮等人在所主編的六卷本世界史和許多專著之中還著力引用馬克思的“雙重使命說”強調殖民擴張的進步意義。然而事實上,馬克思的原文僅僅是以印度為例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強調無論是印度舊制度還是英國的資本主義制度都是必然滅亡的,只有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的進步。而且,馬克思晚年對于東方社會有深入研究后,更是在《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中明確否認了西方殖民侵略對于殖民地的進步性。筆者以前在《馬克思是殖民主義的辯護士嗎?》一文當中做過詳細的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全文。因篇幅所限,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馬克思是否擁護資本主義,是否支持殖民擴張,本來根本就不是問題。然而在一些所謂“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的“研究”當中,其不僅成了重要的問題,甚至得出了與馬克思本意完全相反的結論。不知道是他們認識不清,還是因為身處西化傾向嚴重的學界中,不得不迎合當今主流的治學思路。

基于這樣的認識,齊世榮先生還往往以馬克思主義的名義,把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特別是否認西方中心論和資產階級普世價值的人,通通說成了是“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虛無主義”分子。例如一篇對齊世榮的專訪文章寫道:

【在齊世榮看來,西方現代史學中,如法國年鑒學派、英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派等史學流派,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但談到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一度流行的后現代史學,齊世榮搖了搖頭,“他們認為文本可轉以隨意解釋,照此而論,歷史著作就和寫小說差不多。這種理論根本是站不住腳的,西方主流史學界也不承認這樣的學說。事實證明,他們的影響力不能持久,最終在歷史發展中化為‘虛無’。”[1]

然而事實上,所謂西方現代史學,包括英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派等一些自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史學,實際上都是以“普世價值”為中心鼓吹西方文明中心論的史學,也是國內盛行的歷史虛無主義的主要源頭。而從20世紀80年代的后現代主義史學到90年代以來的全球史學,很大程度上就是對西方普世價值和西方文明中心論的解構,絕不能簡單的以所謂“歷史虛無主義”而視之。像弗蘭克的《白銀資本》和彭慕蘭的《大分流》以詳實的歷史材料論證了工業革命之前1518世紀的亞洲特別是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較之西方并不落后甚至更勝一籌。他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對于當代流行的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遺毒的清理。相比之下,反倒是像齊世榮先生這樣一些自認為遵循馬克思主義“正統”的學者,卻自覺不自覺地通過種種不實材料印證了西方中心論的“正確”和資產階級普世價值的“偉大”。這不能不說是他們的悲哀。

其實,弗蘭克等很多學者早年是傾向馬克思主義的。但是后來由于有一些學者,特別是蘇聯和中國一些自封為馬克思主義正統繼承者的人極力鼓吹西方中心論,誰只要一批評西方資本主義“普世價值”的虛偽性和殖民擴張的罪行,他們就引用馬克思的話加以抨擊,才導致這些學者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越來越反感,乃至在后冷戰時代的著作中把馬克思本人也視為西方中心論和殖民主義者的辯護士進行批判。這無疑是錯誤的。但是他們之所以出現這種轉變,恐怕也不能不說是由于一些自封馬克思主義者的專家把馬克思主義學說“玩壞”了的產物吧!

通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筆者對于齊世榮等主流學者的評論是有理有據的,完全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地方。齊世榮先生的真實心態筆者不得而知,筆者對他的一切判斷都從他留下的白紙黑字的作品中得來。而且,筆者對于這位替齊世榮辯護的老先生的態度感到頗為困惑:這位老先生的意思似乎是因為齊世榮去世了,死去的人就不應該批評。可是,為什么近年來各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當中,對于毛澤東和斯大林都有大篇幅的批評文字呢?既然公認了要對歷史人物“客觀、全面、辯證”地評價,為什么只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革命領袖大加批判,對西方資產階級領袖甚至古代東西方的一些帝王卻無限吹捧,將其描述成完人,而絲毫沒有任何批評,沒有任何“辯證”的評判呢?筆者希望這位老先生能夠正面回答一下,您是不是認為只能批評毛澤東和斯大林,不能批評齊世榮等人呢?

五、歷史不能成為少數親西方學者的“單向度的歷史”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筆者對于齊世榮先生個人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不好看法。相反,齊世榮先生在當前的歷史學界的確還算是比較好的。筆者多次指出,當前學術界和輿論界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在于某些學者個人,而在于整個學術環境。對此,那位老先生表示“他的這一說法,不僅是對我國廣大知識分子的污蔑,而且是對我們黨對學術界的領導作用全盤否定。”對此,筆者有必要介紹一下近年來歷史學學術環境的情況:

近些年來,世界史學界主要有兩大派別,一大派別是齊世榮為代表的自稱馬克思主義,實際上大力宣傳西方中心主義與普世價值的派別。另一大派別是以劉宗緒為代表的半公開的反對馬克思主義,宣傳應該用所謂現代化史觀取代傳統革命史觀的派別。相比較而言,劉宗緒的觀點較之齊世榮還要差很多。

比如說,劉宗緒的核心觀點就是所謂“三個取代論”,即認為近現代化就是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法治國家取代人治國家,公民社會取代臣民社會。這顯然是把資本主義視之唯一的現代化模式。遺憾的是,這個標準為了吹捧資本主義到了有點兒滑稽的地步。例如,按照這個標準,古希臘的現代化水平要比20世紀的蘇聯高得多,直到戈爾巴喬夫時期的蘇聯才真正開始實行現代化。

有人發現,蘇聯末期的學術界和社會輿論是“兩支足球隊向一個球門里踢球。一些人自稱是馬克思主義者,另一些人公開反對馬克思主義。但其實這兩類人的核心觀點沒有什么區別,都是反對社會主義和主張資本主義的,區別僅僅是前者多了一層馬克思主義的包裝。”在今天的中國,歷史學界的情況也大體如是。例如,世界史領域的兩大對立派別其實在對待西方殖民擴張和普世價值等方面共同點遠遠多于不同點。同樣,中國近現代史領域存在著胡繩學派和黎澍學派兩大派別。前者的觀點類似于齊世榮,后者的觀點類似于劉宗緒,同樣是共同點多于不同點,都有不同程度的親西方特別是親西方資產階級“普世價值”的傾向。

當然,這并不是說歷史學界成了蘇三口中的洪洞縣。像世界史領域的李慎明,中國史領域的沙健孫、李捷、朱佳木等人的確是堅持馬克思主義觀點的。比如說,像沙健孫就曾經對胡繩攻擊毛澤東思想的情況進行過有力地回擊。問題在于,這些人實際上在歷史學界的影響力微乎其微,甚至不被承認為歷史學家。像李慎明和齊世榮主要研究的都是蘇聯史,但是齊世榮卻被主流學界稱之為“歷史學家”,而李慎明則被人說成“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專家。而沙健孫、李捷、朱佳木等人同樣被不少人說成是“毛澤東思想專家”、“黨史專家”,事實上被排斥在主流歷史學界之外。

在這種情況之下,歷史就變成了少數親西方學者的“單向度的歷史”。比如說,青年學者如果要是在國家的核心期刊上發表一篇歌頌國民黨抗戰的功績的文章相對容易,而發表一篇批判國民黨抗戰潰敗的文章則幾乎是不可能的;關于華盛頓和美國建國時期如何偉大如何進步的文章汗牛充棟,但是我們很難看到諸如“美國建國其實不過是一幫奴隸主和走私販子搞分裂”等相反觀點;但是,對于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和斯大林時代的蘇聯,這些重要的刊物卻持相反的態度,幾乎所有被大肆宣傳的“新成果”都是攻擊毛澤東與斯大林的,而對于這兩個時期中蘇成就的文章不僅很難發表,即使幸運的發表了,也完全得不到重視。

歷史教科書對羅斯福新政的吹捧及對30年代蘇聯模式的貶低

雖然不是說凡是同吹捧西方與國民黨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相反的新觀點就一定是正確的,但是起碼應該允許對等討論吧。在學術環境只允許在不斷為美化資本主義,丑化社會主義的角度搞“創新”的情況之下,越是年輕一代的學者也就越不得不為了評職稱和出名等自身的前途攻擊社會主義和吹捧資本主義。于是乎,一個個新的“史學界的共識”便逐漸形成了,像辛亥革命是無比偉大沒有缺陷的呀,國民黨抗戰是豐功偉績呀,華盛頓是完美無缺的呀,羅斯福新政是了不得的呀;斯大林模式是一場災難呀;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是嚴重錯誤呀……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更有甚者,西方國家的外文刊物在中國學者出名與晉升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了,而且這包括但不限于歷史學科。筆者以前在《北大院長的屁股為何坐在美國一邊》一文當中做出了如下介紹:

【今天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中國知名學者普遍親西方,其實道理非常簡單。主要是因為80年代以來中國學者的評審機制就是以西方為標準的。像幾乎所有的高校理工科評定職稱,都是以英文sci刊物為基本標準的,中文刊物普遍不算數或者算得很低,像俄羅斯和德國等非英語國家雖然也有較高技術水平,但是在這些國家非英語的非sci刊物上發表的論文一般不算數,至于在朝鮮和非洲等對華友好國家的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就更不算數了。人文社會科學也是一樣的,不要說是經濟學和國際關系這樣的專業,甚至即使是中國文學、中國歷史和馬克思主義這種專業,在美國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在職稱評審中的價值也普遍高于中國刊物。而且,越是北大這樣的名校,就越是推崇這種在西方有關系的學者。

在這種氛圍之下,不但導致中國為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學術刊物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版面費(像前些日子曝光的一個很普通的sci期刊,收中國人的版面費就有上億美元),更大的問題是導致中國的整個學術圈子成為西方反共反華宣傳機器的附庸。比如說,賈慶國如果要不是在美國留學并在美國和韓國等反華國家的刊物上發表論文,而是在朝鮮留學并在朝鮮和非洲等對中國友好的刊物上發表論文,不要說當北大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兼博士生導師了,就算是當一個普通院校的副教授也不太可能吧?

筆者希望這位老先生能夠正面回答一下,以上筆者說的這些現象是不是存在?您宣稱“他的這一說法,不僅是對我國廣大知識分子的污蔑,而且是對我們黨對學術界的領導作用全盤否定。”那么,您是否認為只有繼續堅持和發展上述情況,才能體現“我們黨對學術界的領導作用”呢?

最后,我們再回到教科書上來吧。筆者認為,教科書是關系到黨和國家的重大事業,關心教科書中存在的問題應該是每一個熱愛祖國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公民的神圣職責。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筆者寫過數十篇相關的文章,包括對實行統編改革以前的教材的評論,也包括對于實行統編改革政策以后最新教材的評論。除了最近幾篇關于最新教材的評論外,其他的關于以前舊版本教材的評論都使用的是在人教社官方網站上公開的電子教材。遺憾的是,在這位老先生的批評文章出臺前后,人教社官方網站上的電子教材全都被刪了。這給筆者這篇回應文章增添了很多困難。例如,關于司馬光的內容筆者就無法查詢舊教材來與新教材對比了,只好以教參中的介紹進行回應。同時,這也不利于廣大民眾在未來繼續關注教材的發展變化。

筆者相信,這僅僅是一個網絡的故障,絕不是人教社的教材編者們做賊心虛,刻意屏蔽相關信息。因此,筆者也希望人教社官方網站能夠把最新的統編教材傳到網上,并且盡快恢復目前仍然在非起始年級廣泛使用的舊版本電子教材的相關頁面。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可以查閱新舊版本教材的相關內容,那么筆者說的是事實還是造謠不是一眼就可以看穿了嗎?

從毛澤東到習近平,堅持群眾路線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傳統。筆者認為,像統編歷史教材這種跟每一個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應該允許公開討論,打破少數親西方學者對于歷史解釋和教材編寫的壟斷。例如,可以廣泛征集愛國網友對以下新教材相關問題的意見:

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究竟是節節勝利還是一潰千里?最新版本的教科書以專課濃墨重彩地突出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一系列勝利的情況是否符合歷史事實?

辛亥革命到底是一場偉大的勝利,還是有成功也有失敗?應不應該違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把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性全部刪去?

最新歷史教科書中國古代史部分將文化史從13課減少到9課,較之90年代的教材將宋元文化部分刪去80%以上,甚至先秦文化中連屈原都刪去的做法是否合適?

最新版本教科書中把民族融合改為民族交融是否合適?中國古代漢族與北方游牧民族之間有沒有先進和落后的差別,存不存在少數民族融入漢族的趨勢?應不應該繼續沿用“雖然中國有56個民族,但是美國只有一個統一的美利堅民族”這種雙重標準?

最新版本歷史教科書否認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把世界現代史開端從十月革命改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統治全世界,并刪除了德萊塞等批判美國體制的內容的做法是否合適?

近年來中學歷史教科書中表示毛澤東有嚴重錯誤,卻把華盛頓描述成為完美無缺的偉人的做法是否合適?我們是不是應該在新教材中繼續認為華盛頓比毛澤東偉大得多?

20世紀30年代為什么被當時的人稱之為“紅色的30年代”?斯大林治下的蘇聯和羅斯福新政時代的美國究竟誰的政策的成績更加突出?

制定法國《人權宣言》的普世價值先驅們到底是主動裸退的,還是被人趕下臺的?某些人編寫的高校歷史教科書多年來一直宣稱他們主動裸退的做法是否涉嫌造謠?

……

筆者相信,教科書的編者們絕不可能像這位老先生一樣,動輒以所謂“經歷過文g的人”的身份對筆者進行政治陷害,希望將筆者等對以上問題有不同看法的網友通通置于死地。筆者也相信,如果要是把使用中和編寫好即將使用的教材公布到網上并開展這種廣泛的討論,教科書就一定能越編越好。

注釋:

[1]齊世榮:墾出一片世界史的學術沃土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5/1207/c372326-27896353.html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點贊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評論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