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財長耶倫在預算聽證會上表示,在2033年之前,美國政府計劃將美國債務上限從32.7萬億美元提升至51萬億美元。而目前美國GDP只有25.46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債如今的規模已是GDP的近1.5倍,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一旦耶倫提升債務上限的建議獲得通過,那2倍于GDP的債務規模,美國將根本無法還清,這也意味著若在極端條件下,美國很可能會在美債問題上破罐子破摔,說直白點就是直接將美債清零,拒不償還。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耶倫放出美國將大幅提高債務上限之后,卻向中國提出了讓人匪夷所思的4點要求,比如中國必須繼續購買美債,并且長期持有不能拋售;中國必須減少對高科技產業的投入,要安于國際分工體系;中國要繼續開放市場,允許美國企業和資金自由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應該允許部分產業鏈的剝離,配合美國完成“再工業化”。這四個要求,翻譯出來其實只有2句話,那就是要求中國甘于做美西方的“世界工廠”,甘于為美國貢獻財富,不能反抗,這本質上依舊是延續“美國優先”的那套全球霸權邏輯。那問題就來了,耶倫向來都主張反對“貿易戰”的美國政客,也是最為理智的“知華派”成員之一,為何現在耶倫調轉槍口,對中國提出如此刻薄的條件呢?而耶倫從去年開始就在極力推動與中國的對話,并一直想要實現訪華洽談,如今耶倫提出這種過分要求,顯然是話里有話。與此同時,美國防長奧斯汀也提出了3個讓中國難以接受的條件,并且聲稱如果中國不答應這三個條件,中美關系就沒法實現緩和,美國對中國的打壓也將一直持續下去。這三個條件分別為“中國必須進行百萬級別的裁軍行動、中國必須停止研發先進武器系統、中國必須停止與俄羅斯發展關系”。

顯然,美國財長和防長同時對華提出苛刻且過分的要求,背后必定有其想要達成的目的,而這個目的就是目前美國所面臨的最大難題——經濟問題。因為受到美聯儲疫情期間無限QE,濫發美元的影響,美國內通脹問題嚴重,而在受到美國債務上限影響下,美國政府財政已經面臨枯竭,可以明確地說美國已經陷入嚴重的“內患”,而能拯救美國于水火的希望只有中國。耶倫和奧斯汀連續提出這種要求,就是向中國施壓,逼中國就范的一種手段。但這也從側面證明一個問題,美國政府已經急眼了,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從中國得到好處,甚至是裝都不愿裝一下,而引發美國反應如此強烈的直接導火索,就是硅谷銀行倒閉,美國金融體系出現不穩之勢。

3月10,美國加州金融管理機構宣布關閉硅谷銀行,這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銀門銀行、簽名銀行相繼宣布清算倒閉,美國國內186家銀行被爆存在爆雷風險,這一系列銀行事件導致美國乃至全球民眾恐慌加劇,美元信用遭遇嚴重挑戰。而美國出現銀行倒閉潮是危機將臨的前兆。這次美國所面臨的危機,相比于2008年要更加嚴重,因為這一次是主權債務危機,或者說是美元霸權危機,而2008年只是次貸危機。而引起這場經濟危機的原因主要有3個,分別是高通脹率、美債難以維持高位以及美國金融和貨幣政策的不穩定。對于這個問題,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就對美國政府發出警告稱,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美國將面臨一場巨大的經濟危機,并且他還強調這場危機隨著時間的推移正變得愈發嚴重。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沒辦法在短時間內解決危機,那迎接美國的將會是一場難以抵擋的金融海嘯。盡管美國可以利用貨幣政策和金融手段緩解危機爆發時間,但如今問題在于抑制通脹和緩解債務危機存在沖突。想要抑制高通脹,美聯儲就必須強力加息,回收市場中的熱錢,而緩解債務危機則需要不斷降息,降低借款成本。所以在處理這兩個危機上,無論如何都將加劇另一個危機,進入一種被動鎖死的狀態,這和上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滯脹存在驚人相似。因此,美國各大機構都不太看好美國2023年的經濟形勢,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測從25%上調至35%,而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埃利安更是表示美國目前面臨三大困境,美國經濟指標正亮起黃燈。在危機應對上,美國幾乎不可能靠自身進行應對,尤其是金融手段和貨幣手段雙重失效的情況下,美國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唯一的選擇只有求助外部力量的介入。美國目前正在吸歐洲的血,但歐洲目前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難以幫美國渡過危機。另外日本、印度、巴西等國經濟規模相對太小,根本無法撐起美元和美債這2座大山,所以中國成為唯一一個有能力救美國于水火的國家。

但拜登政府積極推進“印太戰略”,打壓圍堵中國;再加上美國前后2任眾院議長佩洛西和麥卡錫在臺海問題上的挑釁,使得中美關系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在這個背景下,如果美國不愿意在重大利益上做出犧牲,自然難從中國獲得任何支持。去年G20巴厘島峰會之后,中美關系在元首會晤下迎來了短暫的緩和。之后國務院副總理劉賀在達沃斯論壇與美財長耶倫會面,緊接著布林肯又放出即將訪華的消息,這些都證明美國有意緩和關系,以方便在部分事情上尋求中國幫助,而這些事情顯然是經濟和貿易等問題。但隨著今年2月,“氣球事件”在美國炒作下愈演愈烈,并引爆輿論,中美兩國關系再次走向低谷,布林肯的訪華之旅也無疾而終,中美雙方高層對話管道再次受阻。但隨著美國內部危機愈演愈烈,美國也是厚著臉皮多次發出希望訪華的想法。日前,美國財長耶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相繼發聲,希望能夠訪問中國,這也證明了美國急切向華求助的意愿。盡管外交部就耶倫和雷蒙多訪華的請求未做出明確的答復,但可以肯定的是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手中。目前來看,美國在軍事上打造對華包圍圈,在經濟上“打貿易戰”,在科技上妄圖孤立中國,打造“科技孤島”,中國沒有理由同意耶倫訪華。即便中國同意耶倫和雷蒙多乃至布林肯訪華,也很難有太多成果產生,因為在我們關心的幾項問題上,美國不會答應,對此美方也早已心知肚明。所以美國見“文”得不行,那就采用“武力”威脅,比如干涉中國內政臺海問題,具體體現就是蔡英文“過境”美國,與麥卡錫實現會面,而這背后的邏輯就是以臺灣問題為籌碼,迫使中國就范。再比如慫恿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持續對中國發難、慫恿印度在藏南問題上和中國對峙,這一系列事件目的就是逼著中國動用武力手段,在臺海、南海、中印邊境任何一個地方爆發軍事沖突,東亞乃至全球的避險資金都會跑到美國,美國的債務危機也會得到很大緩解,同時還能達到阻遏中國快速發展的目的。

奧斯汀提出的對華三要求本質上也是這一問題的延伸,但是中國在這幾個地區問題上都保持住了強大定力,美國這一計劃無法成功。在美國內部問題懸而未決,外部代理人戰爭又未能如愿的情況下,若中國不同意向美國伸出援手,那美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再次發動一場戰爭。老話說得好“狗急了也會跳墻、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美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排除會在臺海、南海等問題上加大挑釁力度。我們還需謹慎防范,目前時間和大勢是站在我們這邊的。就當前而言,世界局勢越穩定越有利于中國,越亂越有利于美國,我們還需保持定力以不變應萬變。
(作者系國防部原國際傳播局副局長;來源:轉編自“亞聖75言”頭條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