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中國芯片技術曾經領先世界,今天的一切“窘境”,都源于昨天的“自廢武功”。
中國基礎科研領域是領先還是落后,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著名評論家項立剛和院士何祚庥已經就這個問題吵的劍拔弩張。在項立剛眼里,中國基礎科學非但不落后,反而領先于世界。我不知道他所說的“領先”具體指哪些領域,至少在目前至關重要的人工智能和集成電路領域,說“領先”還為時過早。
1、中國欠缺世界水平的原創性技術。
在人工智能領域,無論是最早的人工神經網絡、支持向量機、馬爾科夫預測、貝葉斯分類這些基礎算法;還是后來的深度卷積網絡、強化學習網絡、深度信念網絡、生成對抗網絡這些深度學習算法和主流應用框架;包括2022年以來火爆全球的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并沒有一項是屬于中國的原創性技術。在服務器和個人計算機CPU領域,源于美國授權的X86架構處理器依然占據91%以上的市場份額,其生態體系短期內沒有被取代的可能性。而市場占比第二的ARM架構處理器,其基礎核心架構也并非國內的原創技術??梢哉f,目前數字經濟時代幾乎所有具備世界影響力的原創性技術,沒有一項是中國創造的。這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2、中國的芯片技術曾經領先世界。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 1980年以前在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域,中國具備和美國分庭抗禮的頂尖實力。1961年美國量產了第一款商業化芯片產品,而早在1956年,新中國就將半導體技術研究列為國家新技術四大緊急任務之一,中科院計算所、109 廠、半導體所先后成立(幾乎與Intel、AMD同步)。1965年,中國科學院成功研制出了65型接觸式光刻機,而這一年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還沒有誕生,日本也才剛剛進入這個領域。1966年9月,中國第一臺基于集成電路的156微型機樣機誕生,而美國微軟公司的成立還要到十年后的1975年。1974年,中國基于集成電路技術研制成功小型計算機DJS-130,具有每秒百萬次算力,其技術指標與美國1976年研制的Apple II計算機基本相當。1977年,航天771所研制成功了16位處理器(用于LS77微型計算機),在性能上與美國著名的8086處理器相當。可以說直到1980年以前,我國與美國在半導體技術方面基本處于同等水平,甚至在光刻機方面還略有優勢。
3、“造不如買”,中國尖端科技自廢武功。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內芯片技術止步不前甚至明顯倒退。以市場換技術的模式和“造不如買”的理論大行其道。美國于1978年和1985年分別推出了X86指令集和RISC指令集,而我國一大批指令集架構、光刻機、底層固件、操作系統、應用軟件領域的研究項目,幾乎全部在1980年前后停滯,要么直接下馬,要么斷撥科研經費。到了1990年前后,我國與美國在芯片領域的技術差距已經擴大到10年以上,商業生態體系建設方面更是全面落后。直到2010年,來自于韓國的制裁,暴露了中國信息產業在關鍵技術與核心器件上的脆弱性。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相關部門才再次推出大量扶持政策,中國半導體產業重新起步,開始了艱難而漫長的追趕之路。
自廢武功的另一種表現,就是科研工作者社會地位的大幅下降。1990年之前,科技工作者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高校和研究所里,行政人員只是作為科學家的服務人員存在;在企業里,工程師可以和科長甚至車間主任叫板。但隨著資本要素重要性的不斷提升,科研工作者的社會地位被企業家、明星、公務員全面超越。高校里,隨便一名行政人員就能任意拿捏知名大學教授;企業里,大多數工程師淪為改圖機器和IT碼農,工作強度和收入不成正比。一個“霍金來到中國也得站起來敬酒”的段子,道出了多少科技工作者的心酸。
2023年10月24日,美國進一步加大對華制裁力度,A800/H800大算力顯卡全面禁售,再次引發國內算力設施行業動蕩。僅有一個華為,對于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只是杯水車薪。在拋棄幻想,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的同時,提高科研人員地位,讓科研領導行政而不是行政制約科研,才是提升國家科技實力的唯一途徑。
來源:“臥龍崗主”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臥龍崗主:中國芯片技術曾經領先世界,今天的一切“窘境”,都源于昨天的“自廢武功”。
2023-11-03不是孟晚舟是張浩!天津大學教授被指竊取美國芯片秘密而定罪或25年! 環球時報:美國為打壓中國芯片技術精心編織的又一張黑網
2023-09-1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