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不是孟晚舟是張浩!天大教授被指竊取美國芯片秘密而定罪或25年!
環球時報:為打壓中國芯片技術精心編織的又一張黑網
中國天津大學教授,現年41歲的張浩被判犯有商業秘密盜竊和經濟間諜罪
檢察官說,他和另一位教授韋龐涉嫌從美國公司竊取了有關射頻技術的機密研究
這項技術可以過濾手機信號,然后出售。
張因經濟間諜罪被判處最高15年徒刑,并因商業秘密盜竊罪被判處10年徒刑。
美國司法部星期五(6月26日)宣布,現年41歲的中國人張浩被判犯有經濟間諜罪、竊取商業秘密罪和共謀罪。
做出這一裁決的聯邦地區法官愛德華·達維拉( Edward J. Davila)認定,張某是為了中國的利益而竊取商業秘密的。
司法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庭審過程中提交的證據顯示,從2010年至2015年,張某合謀并確實竊取了兩家公司的商業秘密。這兩家公司分別是總部位于加州圣何塞和新加坡,專注于半導體設計和處理的安華高科技(Avago),以及總部位于麻薩諸塞州沃本市的高性能模擬半導體的創新制造商Skyworks。
庭審過程中提交的證據還顯示,張某竊取了與無線設備性能有關的商業秘密。
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助理司法部長德默斯(John C. Demers)說:“被告與天津大學共謀,為了中國政府的利益,將包括自己雇主在內的兩家美國公司的商業秘密帶到中國。今天對所有指控的有罪判決,是追究一名盜取美國雇主商業秘密、試圖復制公司技術并取代其市場份額的個人責任的重要一步。”
負責調查此案的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special agent in charge)約翰·貝內特(John F.Bennett)說:“雖然這起案件說明了少數有動機的員工可以多么容易地合謀盜用知識產權,為中國謀利,但對張的定罪應向我們的對手發出警告,聯邦調查局和我們的合作伙伴仍將致力于積極調查和起訴這些罪行。”
張浩的量刑聽證會定于2020年8月31日舉行。
環球時報:張浩案,美國為打壓中國芯片技術精心編織的又一張黑網
環球網發布時間:19-08-25
(張浩近照,如今他已被困美國四年。張浩妻子范莉萍提供)
《環球時報》記者經過調查吃驚地發現,在過去四年中,美國為操縱張浩一案下了無數“黑手”:偽造證據,通過黑客侵入天津大學網絡系統竊密,將公共知識“包裝”成所謂的“商業秘密”,還有一張早有預謀織下的大網……而美國針對張浩的真實目的隨之逐漸浮出水面。處在旋渦中心的張浩,迄今已孤身被困異鄉四年無法回國。他的妻子告訴《環球時報》,張浩依然堅信自己無罪,但長期軟禁生活已讓他的身體和精神每況愈下。
(天津大學的微機電實驗室。白云怡攝)
諾思公司反訴美企:到底誰才是“技術小偷”?
2015年5月,美國逮捕并指控張浩“串謀經濟間諜活動”,認為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工作時竊取了行業巨頭安華高科技公司的濾波芯片相關資料,把其帶回天津大學并以此為創建合資公司諾思微系統,接下來,諾思生產的芯片被出售給中國國家機構和一些公司。
然而,一名接近張浩和諾思公司的知情人士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諾思已在天津市一中院反訴安華高銷售給美國蘋果公司的濾波芯片侵犯諾思和張浩的知識產權。
據這名知情人士稱,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時就已是微機電濾波芯片領域的領軍人物,經美國專利部門批準,在美獲得7項專利。二人進入天大并成立諾思后,天大和諾思在該領域獲得200余項專利。2016年,諾思發現安華高銷售給蘋果公司的濾波芯片使用了龐慰和張浩研發的專利技術,并拆解蘋果公司手持設備取證。2017年9月28日,諾思向天津一中院對蘋果公司提起訴訟。
(被捕前的張浩。左一為張浩,左二為龐慰。來自網絡。)
“諾思有極大的信心可以打贏這場官司”,該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所有證據都對諾思有利。”
然而,此舉很快遭到蘋果和安華高的大力反撲。“諾思發起訴訟后,對方曾表示,尋求庭外和解,但遭到諾思拒絕。”該人士對《環球時報》透露,隨后,蘋果又以案件管轄地存在問題等理由上訴,也遭天津高院駁回。
眼見未能達到目的,2018年,安華高和蘋果開啟了“拖延戰略”:安華高向天津一中院起訴張浩與諾思的專利的權屬存在問題,而蘋果則在北京知識產權法庭起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要求其宣告張浩與諾思的專利無效。由于這兩案尚未審理結束,天津市一中院在去年暫時中止對諾思訴蘋果侵權案的審理。
“諾思和天大希望司法機構可以同時審理這三個平行的案件,盡快有一個公正的結果。”該知情人士表示,“他們堅信有充分證據可以勝訴,而這對張浩在美案件的審理也能有所助益。”
黑客竊取、制造偽證…這四年,美國在張浩案中還下了哪些 “黑手”?
眾所周知,2015年張浩被美方以參加學術會議為名誘騙到美國,以“釣魚執法”的形式逮捕。然而,美國在此案中做的“手腳”遠不止與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也陸續浮出水面。
一名接近張浩的知情人士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安華高科技公司提供給美國法庭和中國法庭的關鍵證據是張浩與龐慰互通的數十封郵件,該公司稱其涉及商業秘密。但這些郵件大部分儲存在天津大學的郵件服務器中,系美方黑客入侵天大網絡系統非法獲得。此外,這些郵件還有明顯的編輯、修改痕跡。
“天津大學邀請了來自國內著名大學和機構的多名技術專家對安華高提供的郵件進行鑒定,這些專家分析完之后得出一致意見,認為這些并非原始郵件,而是經過編輯修改。這是很明顯的偽證。”他這樣告訴記者。
美方為張浩扣上“間諜”帽子的另一項重要依據,是一名叫詹姆斯·馬爾韋農的所謂“中文語言學家和中國軍事專家”的報告。《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這份報告可笑地聲稱,張浩供職的天津大學和諾思公司都是“中國政府機構”,理由是天津大學隸屬于中國教育部,而教育部掌握中國大學的經費和補貼發放。諾思則因是與天大合資成立,也是中國政府的分支機構。
事實上,天大在諾思公司中的股份只有7%,而馬爾韋農對中國體制的理解也十分粗淺荒謬。值得一提的是,馬爾韋農正是當年“中國山東藍翔技校是對美國網絡黑客攻擊基地”這一“高論”的炮制者之一,該技校實際上一所以傳授烹飪技術和挖掘機駕駛而聞名的中國就業培訓機構。
不僅如此,甚至遠在“釣魚執法”誘捕張浩之前,美國就開始以欺騙的形式悄悄地織就這張“大網”。據上述知情人士告訴《環球時報》,2012年,安華高的高管里奇·盧比打著學術交流的名義前往天津大學的微機電實驗室參觀,并提出愿和天大一起發表論文,合作申請專利。“當時天大人員在心理上完全沒有防備,還請盧比為學生指導和作報告,只是拒絕了盧比提出的提供科研經費和注資收購諾思的提議。”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盧比此行的目的并非這么簡單。回國后,此人立即向美國FBI提交了一份報告,夸張且不真實地形容“中國在天津大學完全復制了安華高的濾波芯片生產線”,并再三要求FBI介入此事。“事實上,天大的實驗室只不過兩百平方米,和安華高上萬平米的規模差距之大不可以里計。而其所用設備更非如盧比形容的那樣,70%以上都是以較低價格采購二來的二手設備供學生實習為主。”該人士透露,隨后的諸多跡象顯示,盧比此人與FBI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美國為何布下這么大一個局針對張浩與諾思?或許答案就藏在諾思的主要產品——濾波芯片中。濾波芯片技術被視為芯片半導體行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現代無線通信、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所有這些行業的核心與基石。直到今天,該技術幾乎一直為美國安華高科技公司壟斷。不過,天津大學和諾思已成為中國國內領先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濾波芯片研發機構,且已形成小批量供應市場的生產能力,對中國芯片行業取得突破封鎖和打壓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大學教授被誘捕事件
美國司法部網站2015年5月19日公布,天津大學教授張浩16日從中國飛到美國洛杉磯入關時被警方逮捕,并被當地法院以涉嫌經濟間諜罪起訴,一同被起訴的還有包括另外兩名天大教師在內的5名中國公民。
20日,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中國政府對有關事態嚴重關切,正進一步了解有關情況。中國政府將確保中國公民在中美人員交往中的正當權益不受損害。
美執法機構“開會”為由誘捕天大教授
19日,美國司法部網站刊登關于“中國教授被起訴涉嫌經濟間諜和盜竊商業機密罪的文章”,稱張浩16日在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入關時被捕。另據報道,張浩此次來美國原本是接到邀請參加一個會議,但實際上卻是聯邦執法人員安排的“釣魚執法”行動,他被捕時和妻子均持旅游簽證。
張浩已在洛杉磯完成首次上庭,加州中部地區的治安法官判張浩被轉移至圣何塞繼續羈押并做進一步處理,開庭日期尚未公布。
此次起訴由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檢察官提起,調查工作由聯邦調查局舊金山分部執行。美國司法部在網站上公開了起訴書,除張浩外,一同被起訴的還有另外5名中國公民,其中2人是天津大學教師,其中一人是和張浩同樣來自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龐慰。
根據起訴書,張浩和龐慰被指從其美國雇主,分別是馬薩諸塞州的思佳訊通訊技術公司(Skyworks Solutions)和科羅拉多州的安華高科技公司(Avago Technologies)竊取應用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GPS設備的薄膜體聲波諧振器技術資料,這種技術也有軍事用途。
起訴書中羅列了關于這些指控的各項“證據”,這6人共面臨32項指控,包括共謀從事經濟間諜活動、共謀盜竊商業機密、經濟間諜及教唆以及盜竊商業機密及教唆。
首次出庭后,張浩律師鄧光表示,張浩的案件“完全是(雙方的)版權之爭”。張浩太太也表示,張浩很冤。
天津大學: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義不容辭
張浩和龐慰來自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據2010年天津《每日新報》的一篇報道中介紹,龐慰和張浩是當年天大選聘的博士生指導教師,是前沿領域學術精英,并分別被稱為“80后博導”和“78后博導”。
記者在學院網站找到了他們的聯系信息。據英國媒體報道,龐慰和其他4人仍在中國。記者撥通網站留下的龐慰電話,聽到的是空號訊息。
對于美方起訴,20日,天津大學宣傳部副部長宋雪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他們正在核實情況,暫不接受采訪。對于記者提出的會給予被起訴的老師何種幫助,宋雪峰表示,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會關注進展維護職工權益。
20日,中國外交部也對此事做出回應,發言人洪磊表示,中國政府對有關事態嚴重關切,正進一步了解有關情況。中國政府將會確保中國公民在中美人員交往中的正當權益不受損害。據美國媒體報道,中國駐美大使館和駐舊金山總領事館尚未對此事做出評論。
對于教師在美被指控,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天大一些師生對此并不認同,認為這并非間諜罪,只是知識產權問題,中國教授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壟斷。
專家稱美釣魚執法有“誘騙”意味
這并非美國首次以間諜罪名起訴中國公民,2014年美國曾對5名中國軍人提出刑事控罪,指控他們對美國企業發動網絡攻擊和從事經濟間諜活動。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這起最新指控是美國對中國加大壓力的最新跡象。
對于美方此次釣魚執法抓捕中國公民,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梁淑英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有點誘騙的意味,至于是否合法,雙方的法律依據不同,這應該是按照美國的法律程序逮捕,但逮捕中國公民后必須要通知中國使領館,中國使領館人員有權去探視被捕中國公民,并提供相應幫助。
據英媒報道,另外5名被起訴的中國公民應該還在中國,梁淑英表示,由于中美沒有引渡條約,也就沒有引渡義務。
“引渡一定程度上是政治問題,只要這5人不去美國,美國不能做什么,但還是有一種可能性存在,就是這5個人若來到與美國有引渡條約的第三國,根據屬地管轄權,所在國可能會將他們引渡給美國。”梁淑英解釋說。
此次起訴中,其中有罪名最高刑期達15年,有美國律師認為,張浩面臨的最高刑期是15年,不太可能疊加刑期。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杰夫·拉特克表示,美國政府將嚴肅對待經濟間諜罪。據FBI網站信息,2014年,美籍華裔顧問劉元軒(Walter Liew)因經濟間諜罪名成立,被判入獄15年,他被控竊取杜邦公司一種顏料制造工藝,將其轉賣給中國公司。
作者:凌通社 讀報 ;來源:國際投行研究報告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不是孟晚舟是張浩!天津大學教授被指竊取美國芯片秘密而定罪或25年! 環球時報:美國為打壓中國芯片技術精心編織的又一張黑網
2023-09-11Ksliu|美國拉起“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 直接抗衡“一帶一路”
2023-09-1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