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歷程中,毛澤東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立足中國具體國情,開創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在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創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毛澤東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總結提煉實踐中形成的規律性認識,作出了許多原創性的理論貢獻,開創并不斷豐富發展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一)“自覺的能動性”:奠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哲學基礎毛澤東非常重視思想改造世界的作用,鮮明指出,“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由此也引申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就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確保正確的思想在廣大干部群眾的頭腦中占據主導地位,從而轉化為改造客觀世界的強大力量。在《論持久戰》一文中,他深刻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觀的東西,做或行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東西,都是人類特殊的能動性。這種能動性,我們名之曰‘自覺的能動性’,是人之所以區別于物的特點。”這里的“能動性”包含了思想支配行動的過程和思想指導行為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這兩層含義。“自覺的能動性”這一科學論斷,既是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新貢獻,也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夯實了哲學基礎。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黨的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并為之提供精神支持和智力支持。毛澤東指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并多次用“生命線”來說明思想政治工作在黨的事業中的突出意義。1945 年4月,他在《論聯合政府》中強調,“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明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中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這是我們黨在全國執政以后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理論概括,對于指導社會主義國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線”的論斷,闡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厘清了思想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經濟工作等其他工作的關系,為我們黨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三)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任務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由我們黨的根本目標所決定的。抗日戰爭時期,為了壯大抗日力量,毛澤東深刻指出,要通過“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動員”,凝聚革命力量,形成“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推動革命事業取得勝利。解放戰爭時期,聚焦“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這個目標,他強調,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成為黨的中心工作,他進一步強調,城市中的其他工作,例如通訊社報紙廣播電臺的工作,“都是圍繞著生產建設這一個中心工作并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的”。毛澤東深刻闡明了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任務,為做好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毛澤東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多次強調,要端正思想政治工作的態度,“這態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從這態度出發,于是有各種的政策、方法、方式”;教育者要成為被教育者的學生,而不能脫離群眾,“只有代表群眾才能教育群眾,只有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采取民主的說服教育,“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通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讓群眾樂于接受教育的道理;要把關心群眾生活看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要“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育”,即通過物質鼓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的方式,激勵人們不斷進取的奮斗熱情。毛澤東深刻闡述了踐行群眾路線這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針和重要原則,有力推動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五)“注重調查研究”:開拓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方法毛澤東高度重視調查研究,認為只有摸清楚人民群眾的具體情況和真實需求,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實事求是地進行宣傳教育。1930年 5月,他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個著名論斷。為了做好宣傳組織農民的工作,他提出要“攙著農民的手,問他們痛苦些什么,問他們要些什么”,通過耐心地啟發農民覺悟,增進同農民的感情,動員廣大農民團結起來參與革命斗爭。抗日戰爭時期,他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針對宣傳工作特別強調,“如果不了解敵友我三方的宣傳狀況,我們就無法正確地決定我們的宣傳政策”。毛澤東深刻論述了調查研究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只有通過扎實的調查研究,深入了解掌握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好思想政治工作。毛澤東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總結提煉并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觀規律,奠定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基石,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毛澤東對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貢獻,不僅表現在理論上,更體現在革命工作實踐上。通過對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的深刻把握,他在陣地建設、工作力量、重點群體、方式方法、教育活動等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實踐,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凝聚起“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強大力量。毛澤東把陣地建設作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興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工農夜校、報刊雜志等陣地,推動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開展。他領導開辦各類工農夜校,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融入文化教育中,更好地組織和發動工農。1917年,在湖南第一師范求學的毛澤東當選為一師學友會總務(總負責),并以學友會的名義,舉辦了一個“專為列位工人設的”夜學。1921年到 1922年,他先后三次到安源調查,向工人進行宣傳和組織罷工。之后,受黨組織委派,李立三、劉少奇等到安源路礦創辦工人夜校、補習學校和工人子弟學校。1925年初,他回到故鄉,親自領導韶山農民運動,發動進步教師,“利用原來的祠堂、族校,在韶山、銀田寺一帶創辦夜校”,向農民宣傳一些樸素的革命道理。1926年,他主持舉辦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通過在各類場所中廣泛開展對工農群眾的思想教育,有力推動了大革命時期工農運動的不斷高漲。他還善于運用黨報黨刊這一重要輿論宣傳陣地,將其作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1919年,他在湖南長沙創辦了《湘江評論》,宣傳當時的最新思潮。抗日戰爭時期,他親自創辦了《解放日報》,并為《解放日報》《共產黨人》《中國工人》《八路軍軍政雜志》等刊物撰寫發刊詞。這些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和載體,切實宣傳了黨的政策主張,加強了黨和群眾的密切聯系,成為“提高群眾斗爭情緒、打破群眾保守觀念的重要武器”。充足的工作力量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毛澤東善于組織動員各個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他注重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要求廣大黨員發揮好先鋒作用和模范作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每天都是民眾的教師,但又每天都是民眾的學生”,成為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他善于發揮紅軍的作用,提出“紅軍的宣傳工作是紅軍第一個重大工作”,“紅軍宣傳工作的任務,就是擴大政治影響爭取廣大群眾”。1927年 9月,他率領工農革命軍進駐永新縣三灣村,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將黨的支部建在連上。長征途中,在他的領導下,紅軍運用寫標語、畫壁畫、編報刊、組建演劇隊等形式進行宣傳,每一個紅軍戰士都做群眾工作,使紅軍不僅是“戰斗隊”還是“宣傳隊”,成為名副其實的“蘇維埃的宣傳者與組織者”。他突出發揮典型的作用,發表文章《紀念白求恩》,親自參加普通戰士張思德的追悼會并發表《為人民服務》的講演,親筆為雷鋒同志題詞,號召全黨和人民群眾向典型和先鋒學習,振奮了民族精神,激勵了群眾斗志。他注重發揮文藝工作者的作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要使文藝很好地成為整個革命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又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在毛澤東的長期關心和鼓勵下,文藝工作者創作了諸如《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海港》等一大批優秀作品,以文藝載體激活了思想政治工作活力,使廣大干部群眾寓教于樂、深受啟迪。總之,通過不斷組織動員各方力量,形成了做好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合力。
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毛澤東善于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抓好不同群體的思想政治工作,從而將不同群體團結到黨的旗幟下,為革命勝利匯聚起磅礴力量。建黨初期,宣傳發動工人是黨的工作重點,他“脫下長衫,換上粗布短褂,赤腳穿了草鞋,到工人聚集的地方去,同他們做朋友”,發展了不少工人中的先進分子入黨,讓許多工人組織接受黨的指導和改組。大革命時期,他深入湖南農村調查,撰寫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抓住了土地問題這一關鍵,贏得了廣大貧苦農民的支持。井岡山時期,他多次同農民武裝帶頭人袁文才、王佐談話,“循循善誘地幫助他們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使改造袁文才、王佐部隊的工作得以順利展開。延安時期,他強調要懂得知識分子的重要性,同蕭軍、艾青、丁玲等代表人士交流討論、聽取意見,贏得了文藝界的尊重和信賴。籌備成立新中國期間,他注重對民主人士的團結合作,提倡“要搞五湖四海”,調動他們共同為籌建成立新中國貢獻力量。他同各界代表人士廣泛接觸,邀請他們共商建國大計。對民主人士,他尊重有加,籌辦政協會議期間,“一聽說哪位老先生到了,馬上出門到汽車跟前迎接,親自攙扶下車、上臺階”,受到了民主人士的廣泛支持和擁護,將各方力量緊緊團結在一起。毛澤東始終從戰略的高度,以思想政治工作團結各個時期可以團結的一切力量,激發各個群體的革命性,擴大了黨的“朋友圈”,畫出了“最大同心圓”。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講究方式方法,好的方式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毛澤東善于做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中能夠巧妙地運用各種方式方法達到最好的效果。他強調,要融入群眾生活做思想政治工作,同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真正讓群眾信服。中央蘇區時期,面對由于敵人經濟封鎖而導致的嚴重缺鹽的困境,他以身作則,堅持“有鹽同咸,無鹽同淡”,拒絕了為領導同志分配的優質食鹽,始終執行最低食鹽配給標準。抗日戰爭時期,為了克服陜甘寧邊區的經濟困難以及應對國民黨對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封鎖,他響亮地發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他本人在楊家嶺窯洞下開墾了一塊地,自己種菜,帶頭踐行。他善于運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鮮明指出,“我們是革命黨,是為群眾辦事的,如果也不學群眾的語言,那就辦不好”。他創辦農民夜校,強調一定要通俗易懂,比如“打倒帝國主義就說‘打倒洋財東’,這樣農民一聽就懂”。他主持根據地建設,親手修改《遂川工農縣政府臨時政綱》,將其中書面化的句子改為更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比如,“廢除聘金聘禮,反對買賣婚姻”改為“討老婆不要錢”,“反對虐待兒童”改為“不準大人打小孩”等等。他提倡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強調要注意解決“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1928年,他帶領隊伍到遂川縣城西面的草林圩后,深入群眾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利用當地開辦集市的機會召開群眾大會,宣講保護中小商人利益的具體內容,打消了很多群眾的疑慮,使他們不僅不畏懼紅軍,還稱贊紅軍是貧苦人的隊伍。毛澤東以實踐證明了做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靠嘴皮子講空話、套話,而是講究方式方法的真抓實干。只有通過群眾聽得進、看得懂、體會得到的方式做思想政治工作,解決好“橋或船的問題”,才能推動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過河”。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工作的優良傳統,毛澤東領導的延安整風運動就是一場深刻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延安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從而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作風。他主張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用粗暴的態度,強調“對于人的處理問題取慎重態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損害同志,這是我們的黨興旺發達的標志之一”。他明確指出,整風的宗旨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達到弄清思想和團結同志的目的;方法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讓黨員認識問題,找到正確方向。延安整風運動是我們黨第一次黨內集中教育活動,整風運動從思想路線的高度對黨內歷次錯誤的根源進行深刻總結,統一全黨思想認識,最終實現黨內思想上政治上的統一和行動上的一致,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礎,開創了全黨開展集中性學習教育的優良傳統,意義十分深遠。毛澤東對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的原創性理論貢獻與開創性實踐探索,為我們黨在革命和建設時期團結群眾、奪取勝利凝聚起了強大精神力量,特別是其中蘊含的思想理論和科學方法都具有穿越歷史的時代價值,需要我們在新時代繼續堅持并發揚光大。
毛澤東始終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將其作為“統帥”“靈魂”,匯聚起了千百萬工農不畏艱難、無懼犧牲的偉大力量。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必然會遭遇各種艱難險阻、經受許多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只有深刻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統帥”“靈魂”地位,才能更好發揮其傳家寶、生命線作用,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貢獻力量。要強化理論武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面向基層廣泛開展通俗化大眾化宣傳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堅持守正創新,在把握原則性和規律性的基礎上開拓進取,更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推進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二)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服務群眾中引領群眾毛澤東從來都不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抽象的、外在于群眾的工作,始終強調要關注群眾具體利益,采取切實舉措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現在,人們的思想認識有了很大變化,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會改變,也不應改變。創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大興調查研究,深入基層深入一線,了解群眾所思所愿,針對他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及時解疑釋惑,掌握工作的主導權主動權。要分眾化開展思想引領,堅持分眾施策、精準發力,面向產業工人、農民群眾、青年學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不同群體,分眾化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讓思想政治引領更“解渴”、更“合口味”。要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用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機制,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讓思想政治工作有溫度、見力度。毛澤東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基礎建設,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注意發揮黨支部、宣傳隊、報紙雜志等基層隊伍基層陣地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務對象在基層,工作主體在基層,任務落實靠基層,必須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著力提升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和水平。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務落實到支部,讓支部唱主角,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切實做到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各級各類文化設施和陣地,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文化館、博物館、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的規劃建設和管理使用,不斷創新載體陣地,豐富方法手段,用心打造群眾身邊的思想教育實踐大課堂。毛澤東創立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力地推動了革命事業的發展,是我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寶貴財富。當前,社會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價值觀念多元多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對我們創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戰和更高要求。要不斷提高工作本領,善于運用一切場合、一切載體、一切方式來做思想政治工作,持續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持續優化理念、思路、機制、方法,把握好時度效,從“做沒做”向“優不優”提升,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強化互聯網思維,以數字化為思想政治工作賦能,推動先進技術手段與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借助物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創新打造更多故事講述好、流量聚合快、價值吸引強的思政產品作品,并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精準化推送與投放,使思想政治內容“靚起來”“火起來”,全面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高質量發展、內涵式提升。毛澤東注重動員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思想政治工作,推動形成強大合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政治性很強、涉及面很廣的系統性工程,必須全黨動手全社會參與,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人民團體分工負責、全黨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要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在規劃編制、政策銜接、標準制定、工作實施、評估檢查、經費保障等方面加強統籌協調,集聚資源、整合力量,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重點群體,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加強對民營企業家、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新型就業群體等重點人群思想引領,統籌運用好各方面力量與資源,構建立體化協同工作格局,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合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圍。要發揮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承擔好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政治任務。
(作者: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青年理論學習小組;來源:昆侖策網【授權編發】,轉編自“黨的文獻”微信公眾號,原載“《黨的文獻》2023年第6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