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眾聲喧嘩。想要得到關注,必須要在網民快速劃拉各種信息的一秒鐘內,先抓住他的眼球。只有得到關注,點開看了,寫作才有價值。這沒什么不好意思的。東北人老熱情了,明明是說別人的事兒,也在前面加一個“咱”,一開口就像一家人似的。你別說反正跟你我沒關系哈!《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言明:“國有資產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我在談論國資國企的時候,加一個“咱”字,表明我有資格“多管閑事”的合法身份,更希望喚醒大多數人的主體意識。而我提出“全民所有、全民監管、全民共享”的建議主張,離不開全民對國資國企的主體意識。我們既是這輛車的主人,也是這輛車上的乘客,卻不是開車的人。所以,我們關心舒適和快慢,也擔心方向與安全。七嘴八舌議論幾句,算不上干擾駕駛。中國共產黨親手打造了這輛車,讓全民免票上車,并告訴我們,這輛車將奔駛在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沒有這輛車,靠自己的兩條腿,大多數人走不到光明的未來。剛出發的時候,它充其量也就是一輛牛車,吱呀呀慢悠悠的,走得十分艱難。后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變成了一輛馬車,某個路段跑得還挺快。不管是牛車還是馬車,好歹是自己的車,讓人心里踏實,感覺有奔頭。再到后來,鳥槍換炮,改成汽車了,跑起來飛快。這車速一快,開車的就有點飄,坐車的就有點暈。恍惚間,一車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誰……曾幾何時,這輛車幾乎散架。時不時有人主張,把它拆了,各走各路吧!有時候吧,感覺開車的人“打著左燈往右轉”。一些腦子靈光且膽大的人,卸下幾個零件,拼成一輛私家車,然后飛快地跑在大家的前面。既然是車,就要選擇走什么道。如果走錯道了,隨時人仰車翻。即使不翻車,還要跟其他的車比速度,尤其是跟上面所說的“私家車”比快慢。總是被甩在后面,車上的人也想跳車換車。再有就是,開車的人,會不會半道上把我們撇下?。?o: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其四,我問“上高速沒”,看似突兀,其實是寫這篇文章的主題。扯完了標題黨的淡,言歸正傳,進入嚴肅話題——國企改革,究竟搞得怎樣了?但是,能不能直言國企“搞得不怎么樣”,似乎也成為了“問題”。在我說自己的觀點之前,還是要跟國資系統和宣傳系統的同志們交代幾句。在國企改革問題上,認定一個人的言論是否違憲,是否妄議,是否搗亂,不能簡單地以其對國企改革的評價“好得很”還是“糟得很”來判斷。如果認為國企必須搞好、肯定搞得好、應該這么這么搞,那么,盡管其觀點比較激進,言論比較出格,都應該正確對待,給予充分的言論空間。如果認為國企不該存在、肯定搞不好、最好趕緊死掉,那么,不管其表達多么邏輯性、學術化、國際范,都屬于違憲、妄議和搗亂,都是與全民為敵!這好比給一個人看病。一個醫生說:“病得不輕,必須救治,肯定可以治好,康復以后還可以拿世界冠軍!”另一個醫生說:“你怎么還沒死?”國資系統的同志,出于本職工作的情感和利益,不喜歡聽“糟得很”的聲音,可以理解。宣傳系統的同志,出于本職工作的敏感和責任,鼓勵講“好得很”的話,也沒有什么錯。既然都是為黨為國為民,只是所處的崗位和責任不同而已,那我們就相互理解吧!1999年9月22日,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共和國歷史上最高規格的關于國企改革的文件。因為十五屆四中全會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國企改革,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專門聚焦國企改革的中央全會。“到2010年,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是:適應經濟體制與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和擴大對外開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形成比較合理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御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2010年”早過去了,當初設定的目標,今天看著還是那么新鮮。我弱弱地問一句:將這段話的個別詞語修飾一下,放到當下的改革文件中,是不是可以以假亂真?。?o: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這說明:25年了,改革任務還是那幾條,還在改,改革還在路上……2015年8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改革目標的表述如下——“到2020年,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更趨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善于經營、充滿活力的優秀企業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國有骨干企業,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很多人對剛剛又過去了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的理解很不到位。為什么要搞這次三年行動?為什么始于2020年?為什么是三年?為什么叫行動方案?我從文件宣貫中的一句話,發現(猜測)了端倪——“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什么是“要辦事的”?這顯然不是標準文件用語,而是口語化表達,且語氣很重。那么,這么一條語氣很重的“講話”,為什么能寫進正式的中央文件呢?我的理解是,對照5年前定下來的改革目標,還有不少目標沒有實現,不能再遙遙無期地拖延下去了,要趕緊行動起來。因此,要劃定明確的完成期限,要再出一個文件,起始時間接續“2020年”,是“行動方案”而不是“指導意見”。這意味著,時間一到,啥都別說,黨中央要衡量、考核、檢驗,看你們有沒有辦事,不辦事不行!2022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繼續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2年12月15-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堅持分類改革方向,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系。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改革開放算起,已經40多年了。從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算起,已經30多年了。從1999年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關于國企改革的決定算起,已經20多年了。從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全面深化改革算起,已經10多年了。對待一個病人,長時間連續吃藥打針動手術,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都試了幾遍,還是沒有“真正”治好。辛辛苦苦幾十年,改過來又改過去,為什么至今仍然有許多積存的問題和弊端難以克服?為什么離“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總是差那么一截?既不能否定現有理論,又不能全怪實踐走樣。那么,從方法論上講,最大的可能,一定是理論上存在盲區。盲區不除,疊床架屋,越改越繁,事倍功半。如果不承認存在理論盲區,又幾十年都搞不定問題,那就只剩下另一個結論了——從來沒藥醫,早死早超生——這正是反國企勢力所渲染和期望的。所謂體制機制,在微觀層面上,就是怎么監管使之安全,怎么授權使之高效,怎么考核使之盡職,怎么激勵使之盡力。在宏觀層面上,就是怎么厘清委托代理關系,使之完成政企分開;怎么監管監管者,使之形成權力(權利)閉環;怎么共享資本紅利,使之形成社會合力。體制機制以外,其他摻雜在改革清單里的,諸如戰略重組、專業整合、產業布局、產能優化、創新引領、資本運營等等,這些屬于“發展”方面的東西,拜托就不要再往“改革”這個筐里裝了。或許是因為“改革”難出彩,“發展”易操作,所以企業更愿意在“發展”方面發力,用“發展”的成績襯托“改革”的成色。必須突出改革標的,防止注水摻沙子。改革就是改革,就是要“衡量、考核、檢驗”體制機制方面的成效。辦沒辦事,一眼可見。國企改革存在兩個層面,一個是政府與國企之間的委托代理,一個是國企內部的激勵約束。委托代理關系,解決股東(會)與董事會、董事會與經理層之間權利的轉換和邊界問題,決定著企業的市場化活力。私人企業因其私有屬性,出資人委托代理、監管授權真實到位,在這個層面原則上不存在問題。國企與其他市場化主體的根本性差別就在于此。至于企業內部的激勵約束,屬于微觀管理層面的“術”,全世界的公司治理實踐已經給出了N種模式,五花八門,萬變不離其宗。2003年成立國資委,是理順政府與國企之間委托代理關系最重要的改革,沒有之一。但這也只是初步搭建起政企分開的制度框架,尚未解決上述權利的轉換和邊界問題,更未涉足股東監管的市場化原動力問題,也即被反國企勢力詬病的“出資人缺位”。近十年以“管資本”的概念推出“兩類公司”,試圖增加一個市場化的轉換層,結局大概率會不湯不水。于是,更多的改革動作只能重心下沉,在企業內部的激勵約束方面做文章。國資系統的同志看到這里,先別著急掀桌子,聽我把話說完。如此局面,任其解放思想、刀刃向內,國資委自身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國資委本身就是一個出資人功能不全的代理人,是委托代理諸多環節中最顯眼的一環而已。市場化監管動能先天不足,市場化監管手段受制于人。“管人管事管資產”中最核心的“管人”,它管得了嗎?說句公道話,在現有條件下,國資委的工作已經竭盡全力、可圈可點了。要讓國資委主動提出牽涉其他黨政部門權力轉移(優化)的改革思路,絕無可能。我倒是覺得,如果國資系統同志真想徹底改革,想“真正”按市場化規律實施監管,總得找人大聲呼吁一下,那就不妨拿我當槍使唄!這里重點說的是市場化不足問題。其實我想說的是,改革越深入,距離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的目標越遠。作為出資人代表,說是“老板”,重任在肩,權力(權利)卻很有限。于是神經緊繃,唯恐出現監管紕漏。出于對自身的保護,順著行政化慣性思維,事無巨細,方方面面,都制定規章制度。出了問題,沒有制度是我的事;有制度不執行,那就是你的事。結果就是對本該屬于企業董事會、經理層按照市場化要求做出市場化反應的事項,統統給出了條條框框。改革越深入,出的文件規定就越多。過一段時間會集中作廢一批,但是新增的會更多。如果國資系統的同志要對我罵娘,可以,請先通報一聲,涉及國企的各種規章文件總共有多少份?這其中還不僅是國資委下發的,還有其他政府部門制定的。我看到一份咨詢公司編輯的國企法律法規匯編材料,截止到2023年12月,仍然有效的法律法規統計如下——還有一份關于新一輪改革出臺的“1+N”文件集合,共計57項。當企業面對紛繁復雜的決策與管理事項,再面對堆砌如山的規章文件,逐一找出該怎么決策怎么管理的文件依據,要說他還有市場化決策管理的活力,你騙鬼呢!接下來,我用最簡潔的表述,趕緊結束這篇“之一”的文章。其一,國企改革走過的路,很不容易。我們要向前人致敬!要向國資系統的同志們致敬!其二,我研究,我發聲,是希望以后要走的路不要太不容易。我們本是同路人!其三,現在走的路,是一條與市場化高速路并行的高等級公路。大方向正確,路面也算平整,但就是不能猛踩油門撒歡跑。其四,如果就咱這輛車自己跑,快點慢點無所謂。可“私家車”跑在旁邊的市場化高速路上,咱能不著急嗎?其五,現在不出事故,靠的是對駕駛員的超強約束和動作規范,以及緊繃的神經。路還遠,這終非長久之策。其六,我看到了一條匝道,轉過去,就上高速了。不信你試試……
(作者系廣東省國有資本研究會會長、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全民監事”微信公眾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