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席晚年讀《二十四史·新五代史》時,寫下了兩條關于讀兵書的獨有的批注。正確學習理解把握這兩條獨特的讀書批注,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毛澤東這兩條關于讀兵書的批注,既直接關系到應當怎樣正確理解、把握他的關于讀兵書的思想理念及觀點主張,也關系到我們應當怎樣學習掌握軍事理論、怎樣運用軍事科學理論解決實際軍事斗爭中的具體問題。就是毛澤東同志反復強調過的“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學是為了用,學是為了解決實際軍事斗爭中的具體問題。“如果你能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說明一個兩個實際問題,那就要受到稱贊,就算有了幾分成績。被你說明的東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績就越大。”(《整頓黨的作風》1942年2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17頁)
下面,筆者就聯系毛澤東同志的這兩條讀書批注,說說本人對這兩條獨有的讀史批注的學習理解和相關的想法。
先說第一條批注:“兵書多壞事,少讀為佳。”
這條批注,是毛澤東在讀《新五代史》卷二十二《劉鄩傳》第4-5面版心文字時,在第5面的天頭上寫下的。毛澤東在此為什么批注“兵書多壞事,少讀為佳”?為便于讀者理解毛澤東這條批注的意思,筆者還是先把原書版心這段文字的大致意思先向讀者介紹一下。
這段版心文字說的是,晉莊宗在魏州時,多次用重兵壓向劉鄩軍營,劉鄩不肯出來迎戰,但梁末帝又屢次催促劉鄩命令他出來迎戰。晉莊宗和各位將領商量說:“劉鄩學習《六韜》,喜歡用機智用兵,本想向我示弱,然后襲擊我,現在他被梁末帝逼著,一定想速戰速決。”于是揚言說要率兵返回太原,命令符存審留守魏州,表面上率兵西歸,卻悄悄屯兵貝州。劉鄩果然上報梁末帝說:“晉王已經回太原了,魏州沒有防備,可以進擊了。”于是率領一萬多人攻打魏州城東,晉莊宗率兵從貝州返回來襲擊他。劉鄩忽然看見晉軍,吃驚地說:“晉王怎么會在這里呢?”劉鄩帶兵撤退,晉軍追到故元城,莊宗和符存審兩面夾擊,劉鄩命令軍隊擺出圓陣抵御晉軍。晉軍兩支部隊配合,劉鄩大敗,向南逃跑,從黎陽渡過黃河,到達滑州。
從上面記述的這段版心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熟讀兵書《六韜》的劉鄩號稱一步百計,喜歡照兵書戰法機變用兵,缺少實戰經驗,晉軍弄清他的這一弱點之后,便設計揚言說要率兵返回太原,命令符存審留守魏州,表面上率兵西歸,給劉制造假相,實際上是悄悄屯兵于貝州。劉鄩果然以假當真,親率一萬多人攻打魏州城東,正中晉莊宗之計,晉軍即從貝州返回來襲擊他。此時,劉鄩本沒有想到晉軍會來得如此之快,當他撤退逃跑時,莊宗和符存審兩支部又兩面夾擊,相互配合,劉鄩無招架之力,大敗南逃。所以,毛澤東讀完這段記述文字之后,即寫了“兵書多壞事,少讀為佳”的批注。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毛澤東寫的第二條批注。
這一條批注,是毛澤東在讀《新五代史》卷三十二《劉仁贍傳》第4面版心文字:“仁贍字守惠,彭城人也。父金,事楊行密,為濠、滁二州刺史,以驍勇知名。仁贍為將,輕財重士,法令嚴肅,少略通兵書。事南唐,為左監門衛將軍、黃袁二州刺史,所至稱治”時,在天頭上寫下。毛澤東讀此傳亦作了許多圈畫,在“少略通兵書”“略通”二字旁還畫上圓圈。
從《新五代史》卷三十二《劉仁贍傳》及這段版心文字中,我們就可以清楚看出,劉仁贍是五代南唐的一位將領。他年少時略通兵書,他在南唐先后擔任左監門衛將軍、黃州和袁州二州刺史,盡忠盡職,他所到任的地方都治理得井井有條。他領軍作戰有勇有謀,法令嚴明。南唐征淮時,他更重氣節,拼死抵抗,屢建戰功。周世宗在頒布的文告中說:“即使是以前各代的名臣,也沒有幾個人比得上他啊!”
劉仁贍雖兵書讀得不多,但擔任左監門衛將軍、黃袁二州刺史等各項工作都做的很好。毛澤東對其行為表現感到滿意。所以在此寫下批注:“略通可以,多則無益有害。”
上述兩條批注,一條是劉鄩精通兵書《六韜》,仍然老打敗仗;一條是劉仁贍略通兵書,能打勝仗,能成為名震一時的將領。因此,毛澤東認為,“兵書多壞事,少讀為佳。”兵書“略通可以,多則無益有害。”上述這兩條關于讀兵書的批注,實際上要表達的就是一種思想主張,就是兵書少讀為佳,略通可以。這不是毛澤東讀《新五代史》《劉鄩傳》、《劉仁贍》的偶感而發,也不是臨時激起的思想火花,它是毛澤東對讀兵書的一貫的主張和看法,也是毛澤東多年進行革命戰爭實踐的重要的思想認識和主要的收獲感受,也是他取得諸多戰爭勝利的切身體會與重要的經驗之談。
筆者知道,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在多種不同的場合表達過他對讀兵書的看法、想法。
他在談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經常說,紅軍、八路軍、人民解放軍的將領,絕大多數沒有上過什么學校,沒有讀過多少深奧的兵書,但仍然是經常打勝仗,最后打敗了蔣介石的幾十萬軍隊,打敗日本侵略者,取得偉大的抗日戰爭和偉大的解放戰爭的勝利。
1961年3月23日,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毛澤東曾這樣說他過去打仗的體會:“那時打仗,形勢那么緊張,誰還管得什么孫子兵法,什么戰斗條令,統統都忘記了的。打仗的時候要估計敵我形勢,很快作出決策,哪個還去記起那些書呢?你們有些人不是學過四大教程嗎?每次打仗都是用四大教程嗎?如果那樣就完全是教條主義嘛!我不是反對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原則非有不可。”
1965年12月21日,在杭州的一次談話中,他更明白地說:“國民黨的軍官,陸軍大學畢業的,都不能打仗。黃埔軍校只學幾個月,出來的人就能打仗。我們的元帥、將軍,沒有幾個大學畢業的。我本來也沒有讀過軍事書。讀過《左傳》、《資治通鑒》,還有《三國演義》。這些書上都講過打仗,可是打起仗來,一點印象也沒有了。我們打仗,一本書也不帶,只是分析敵我斗爭形勢,分析具體情況。”
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博覽群書。毛澤東一生也重視讀“無字之書”即“天下國家萬事萬物”這本大書。知識、才能從書本中來,從讀“有字之書”中來;知識、才能也從實踐中來,從讀“天下國家萬事萬物”這本天大的“無字之書”中來。生命不息,讀“有字之書”不停,讀“無字之書”也不停。只有把這兩個方面密切地結合起來,既重視讀“有字之書”,又重視讀“無字之書”,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知識不斷地豐富,理論不斷地升華,才能不斷地提高。這也是毛澤東一生的一條重要的體會和從革命戰爭的實踐中得到的重要啟示。
這里毛澤東批注的“兵書多壞事,少讀為佳。”“略通可以,多則無益有害。”“少讀”不是不讀,“略通”不是不通。毛澤東不是反對讀兵書,而是反對死讀兵書,死記兵書戰法,不研究、不分析當時具體的戰爭雙方的實際情況,不從實際出發,只會照搬照套。最后,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毛澤東一貫主張理論聯系實際,用理論指導實際。在實踐中學,在實際中靈活地運用,豐富和發展理論。這是毛澤東反復強調并且躬身踐行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本觀點。劉鄩精通《六韜》,但不能結合實際靈活運用,不會把“六韜”理論運用到具體實際的戰爭中去,所以,老打敗仗。劉仁贍雖“略通”兵書,但他注重理論結合實際,并能針對具體的實際進行具體的分析,深入地研究,針對具體的實際去加以靈活地運用,所以,他老打勝仗。
毛澤東這兩條讀史批注,一條是對劉鄩死讀兵書,不會運用的教條主義的批評;一條是對劉仁贍重視理論結合實際,分析實際,研究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作風的肯定和鼓勵。
筆者認為,毛澤東的軍事才能、軍事思想、軍事謀略及其所用的戰略戰術,最主要的是他能把馬列主義軍事理論、軍事思想與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密切聯系實際,分析實際,知己知彼,針對具體實際,靈活運用馬列主義軍事理論。這是他從南征北戰的大量的實戰中總結出來的基本經驗。
上述的兩條讀書批注,也是毛澤東一生身經百戰的基本經驗之總結:兵書要讀,要密切聯系實際去讀,要針對具體戰爭的實際去運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戰爭,具體分析,具體運用。這是最重要的,這是取得戰爭勝利之本。兵書是要讀的,但讀多了,死讀書,不在理解上多下功夫,打起仗來,不會靈活運用,也只能打敗仗。所以,毛澤東寫下了上面的“兵書多壞事,少讀為佳”,“略通可以,多則無益有害”的兩條批注。
(作者系毛澤東晚年圖書服務管理工作人員,中央辦公廳老干部局原局長;來源:紅色文化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